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洋  杨聚鹏 《吉林医学》2003,24(1):58-59
我科于2001年3月收治1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6年因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的病例。术前诊断前列腺增生复发,术后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78岁,1996年6月4日因进行性排尿困难7年,加重伴不能自行排尿,留置导尿1年入院。经直肠指诊:前列腺约7cm×5.5cm,质韧,表面光滑无结节,无触痛,中央沟处隆起,无压痛。前列腺超声示:前列腺7.8cm×5.3cm×5.8cm,内腺4.6cm,向膀胱内突出,突出高度为3.6cm,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增强。诊断前列腺增生症。6月11日行…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中膀胱内爆炸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72岁。主因进行性排尿困难3年,于10余天前在外院因尿潴留行膀胱造瘘后转入我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BPH)Ⅲ度,B型超声示前列腺5.8cm×4.5cm×3.8cm,诊断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造瘘术后。择期在腰麻下,采用英国Gyms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电切输出功率200W,电凝功率100W,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5—74岁。6例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3例有排尿困难伴尿频、尿急、排尿中断;1例无明显症状;病程1周-2年。术前均行B超及膀胱镜检查,B超肿瘤呈中等至强回声。8例肿瘤为单发,2例有两处病灶。左侧壁7例,颈部2例,三角区1例。直径0.5cm-3.5cm,平均1.5cm。肿瘤表面光滑,充血,呈乳头状,6例蒂细长,4例蒂较宽,8例男性患者中的3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6例给予常规的羟基喜树碱或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进行性排尿困难10余年,加重15天,于2003年5月5日入院。B超示:前列腺肿大,膀胱三角区新生物。尿常规:RBC( ),WBC(±)。肛门指检:前列腺Ⅲ度肿大,质韧,光滑无结节。入院次日行前列腺摘除术,第三天行膀胱切开膀胱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膀胱壁增厚,粘膜粗糙,膀胱三角区有约3cm×3cm×1cm新生物,基底宽,无蒂,呈结节状突起,表面不光滑,灰白质中。临床诊断:膀胱癌。病理检查:灰褐灰白色组织0.5cm×0.5cm×0.5cm两粒。镜检(图1、2):可见大量浅红色、云雾状、片块状、无细胞性的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呈红色。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5.
作者自行设计与成都领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制了一种葫芦形单囊导尿管(专利号:ZL1996 2 33708.0),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中应用23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中,年龄最大81岁,最小62岁,平均67岁。均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的病史,病程为1年至10年。前列腺为Ⅱ~Ⅲ度,最大7.5cm×7.5cm×6cm,最小4.5cm×5cm×5cm,明显突入膀胱者18例,其中1例前列腺2/3突入膀胱。……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2年10月共收治前列腺病人147例,其中行前列腺开放手术85例,现对开放手术出血防治的体会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5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67.2岁。其中合并尿滞留27例,术前有脑血管后遗症3例,糖尿病27例.耻骨上膀胱造瘘术5例,氮质血症5例,膀胱癌1例,膀胱结石4例,术后无1例死亡。手术方法1.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常规解剖至前列腺部,于前列腺被膜横行逢合两排缝线,从5时位至7时位,两排横线间距为1.0~2.0cm,在两排缝线之间切开被膜,用手指摘除前列腺。2.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切开膀胱.于后唇部用电…  相似文献   

7.
例1,男,60岁,因前列腺摘除术后1年,尿频、尿痛、血尿半年于1998年3月2日人院。患者1年前在我院因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后渐渐出现尿频、尿痛、血尿症状,但无尿流中断现象,抗炎治疗无效。X线提示膀胱区有一长约5cm左右条索状密度增高影,提  相似文献   

8.
巨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鲁鸣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4):255-256
患者 ,男 ,76岁 ,以排尿困难 1 5年 ,加重伴大便变形两月入院。 1 5年来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线细、射尿无力 ,有时呈滴沥状。 2月前排尿明显费力 ,尿频 (日 1 0~ 1 2次 ,夜 7~ 8次 ) ,伴大便变形 ,无尿流中断。查体 :膀胱底平脐 ,膀胱区压痛。直肠前列腺指检 :前列腺 度 ,突入直肠2 cm,上极不能触及 ,中央沟消失 ,表面光滑 ,质中等硬 ,无压痛 ,无结节。B超提示 :前列腺增生约 1 0 cm× 9.5cm×8cm,膀胱内有约 3cm× 4 cm强回声。测余尿约 31 0 ml。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膀胱内结石。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及膀胱取石术 ,摘除前列腺约 …  相似文献   

9.
我院泌尿外科对1例多发性膀胱肿瘤,采用回肠纵行折叠抗返流及溢流行可控性回肠膀胱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8个月,加重4天为主诉于1995年12月11日入院。检查:病人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肛门指诊:前列腺I°大,质韧,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无结节,无触痛。B超:前列腺形态规则,包膜欠光滑,体积约59cm×4.5cm,实质内可见散在强回声光点,声影不确切,纵切可见凸入膀胱1.6cm,测得残余尿88ml。静脉肾盂造影:双肾、输尿管无异常;呈高压膀胱,未…  相似文献   

10.
病例:患者,男,81岁,住院号06574。于1993年6月因“前列腺肥大,急性尿渚留”在某县医院行“膀胱造瘘术”。术后头三个月每月更换造瘘管一次,自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共18个月未再更换造瘘管而长期留置。置管期间患者小便逐渐恢复“正常”。于1995年3月20日因要求拔管而入住我科。检查:肾功能正常;尿常规,BLO(+++)、LEU(++)腹部平片示“膀胱多发性结石”。拔管后于1995年4月18日在硬外麻下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膀胱内有棱角状结石七枚,尿道内有二枚,大小由2X2X1.5cm3至1X1X1cm3不等,白黄色,表面略粗…  相似文献   

11.
例1男,70岁。于1989年4月无何诱因出现排尿不畅,次数多,有淋沥感,1993年三月排尿困难件下腹部胀满、疼痛、呈持续性,先后在两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右输尿管结石。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膀胱镜检查未发现异常,逆行插管右输尿管中段梗阻。经皮穿刺右肾盂输尿管造影、B超、CT等检查均提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中上段扩张)。术中见右输尿管中段肿物约ZcmXI.scm,呈菜花补充填子管腔内,输尿管下段正常,输尿管膀眈开口处光滑,行右肾及输尿管切除术.肉眼见贤11.scmX6cmX3cm,肾益扩张成囊、肾金消失,未见肿物.距肾r7scm处输…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5年,加重1月于1994年10月10日入院.5年前开始出现排尿费力,尿线细,夜尿3—8次,1月前排尿呈淋漓至点滴状,无血尿.外院拟诊“前列腺增生症”,应用射频仪治疗,但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转来我院。体检:肛查前列腺约4×3.5×3.5cm3,质切,表面光滑,中央构变浅.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脓球(+++),蛋白(+).IVU:前列腺增生。“B”超:前列腺向防抗腔内突出。10月19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见前列腺向磅脱腔内突出,以中叶增生为主,搞出前列腺约6X…  相似文献   

13.
例1 男,62岁,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于2010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血尿中伴有血凝块成条状,血尿为间断性;无尿频、尿痛表现;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前列腺肛门指诊未触及结节,前列腺Ⅰ度增生.超声检查示膀胱内见约1.5 cn×1.0 cm低回声肿物.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右侧壁约2.0 cm×1.5 cm乳头状肿物,无明显蒂.取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前诊断:(1)膀胱移行细胞癌;(2)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4.
钟锦卫 《广州医药》2002,33(3):15-16
目的:探讨TURP对前列腺术后膀胱颈梗阻治疗疗效。方法:通过20例前列腺术后膀胱颈梗阻TURP治疗效果观察。结果:疗效满意,至今术后随访1年多,IPSS评分平均8.5分,最大尿流率平均1.5ml/s,剩余尿量为0-70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URP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颈梗阻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膀胱颈瘢痕增生,挛缩再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法(PCEA)预防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BPH患者在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69例)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51例)后采用PCEA治疗,并与同期行非PCEA镇痛的118例BPH患者(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62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56例)作对照。结果PCEA治疗组患者的膀胱无抑制性收缩明显减少(P<0.01),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亦明显缩短(P<0.01),而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未受明显影响,结论PCEA在前列腺术后预防膀胱无抑制性缩、促进患者恢复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外院常规体检时,超声发现“盆腔占位”,遂于2013年11月11日入河北省民政总医院进一步检查。行超声检查示:盆腔内膀胱后方可见一低回声结节,类圆形,大小约5.8 cm ×5.4 cm ×4.3 cm,边界清楚,包膜呈高回声,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可见回声增强,结节中心可见斑块样高回声伴后方声影,斑块范围约1.3 cm ×1.1 cm (见图1A),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B),探头按压可见其活动,其周围可见部分肠管回声,蠕动良好,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盆腔实性结节,畸胎瘤可能。后行盆腔CT及MRI检查,提示“膀胱直肠陷凹可见一直径约5.0 cm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中心可见脂肪密度影,与周围膀胱、直肠界限清楚,无明显淋巴结增大,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考虑“盆腔肿物”。患者无周身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为:盆腔肿物(畸胎瘤可能性大)。于2013年12月7日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呈淡白色,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孤立无血运。术后病理回报:乳白色球形软组织(图2),大小约6 cm ×5 cm ×4 cm,表面光滑,质硬韧,切面观呈实性,灰白(图3),镜下为均匀红染,无组织结构,中心黄色部分为脂肪坏死组织伴钙化(图4)。术后患者身体恢复良好,10天后出院,无并发症出现,出院6个月后随诊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章志祥  陈冰 《四川医学》2002,23(9):945-946
目的:探讨应用凝血酶前列腺窝止血,减少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的术中及术后出血,方法:自1994年5月至1999年11月对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切除术,术中应用含凝血酶4000U的湿纱布填塞腺佧血10min,半环状连续缝合膀胱颈后唇,留置Foley尿管冲洗引流膀胱。结果:前列腺窝无明显出血,术野清洁,术后冲洗时间短,冲洗液量少,无继发大出血,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无1例术后并发症。结论: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中应用凝血酶腺窝止血,半环六连续缝合膀胱颈后唇,止血效果好,病人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镜治疗女性膀胱颈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27F Olympus前列腺汽化电切镜,经尿道行女性膀胱颈增生汽化电切术,切除膀胱颈3-9点增生组织,深度一般在0.5cm-1cm,使6点处于三角区相持平。结果本组3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5-20min,平均15min,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全部病例术后排尿通畅,尿线增粗。术后随访三月测剩余尿〈50mL,最大尿流率均〉20mL/s,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前列腺汽化电切镜治疗女性膀胱颈增生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女性膀胱颈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某患者:男, 70岁。因夜尿增多,排尿困难 6年余,于 2000年 3月 2日入院。 15d前,患者曾出现间断性肉眼血尿。院外 B超提示巨大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 (B超测前列腺为 9.7cm× 7.5cm× 7.2cm)。肛查:肛门张力正常,前列腺Ⅲ度增大,表面光滑,无结节,轻触痛,质地中等,中央沟消失,前列腺上界不能触及。膀胱镜检查发现前列腺两侧叶明显增生,前列腺尿道段狭长,扭曲,呈裂隙状,达 10.5cm,精阜下移,膀胱三角区及其内结石无法看清。诊断为巨大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于 3月 1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术中见前列腺两侧叶明显增大,突向并占据 2/3膀胱腔,膀胱小梁小室增生。常规将两侧叶及中叶完全切除,于突出的前列腺腺体下方取出 3.0cm× 2.5cm× 2.5cm结石 1枚 ,手术顺利。行膀胱造瘘,术后恢复好,住院 33d痊愈出院。前列腺三叶体积分别为 9.8cm× 7.5cm× 5.0cm,9.0cm× 7.5cm× 4.5cm,4.5cm× 4.0cm× 3.5cm,重量合计 410g。病检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局部腺体非典型增生伴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报告 患者.男,40岁,因小腹不适,排尿不畅就诊。超声检查:膀胱充盈.前列腺大小6.4cm×5.0cmx4.2cm,包膜光滑,仅见少部分腺体组织回声.其内可见6.0cm×5,0cm无回声区,边界清.后壁回声增强。超声诊断:前列腺增大.前列腺囊肿.后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