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将12例尿毒症患者常规血透继发性甲旁亢(SHPT)患者分两组,1组(7例)予以透析后静脉注射1,25(OH)2D3 2μg/次,每周2次;2组(5例)予以透析后口服1,25(OH)2D3 2μg/次,每周2次。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血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甲状帝腺素;治疗前及治疗后4、12周末做甲状旁腺B超;治疗前、后做双手X线片、测肝肾功能,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
观察改进的环磷酰胺(CFX)冲击治疗难治性紫癜性肾炎(HSN)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标准激素治疗效果差,蛋白尿>2g/d及血尿22例HSN,用改进的CTXX冲击治疗CTX8~12mg次,连用2天,每半月1次,总量≤150mg/kg,以后每3个月1次,随访12~36个月。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蛋白尿<0.3 g/d)10例、显著缓解(0.3~0.9g/d)4例、缓解(1~2g/d)4例、无效(>2g/d)4例,显著缓解率63.6%,总有效率81.8%;17例血尿消失,有效率77.3%。结论:CTX冲击治疗难治性HSN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膦甲酸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膦甲酸钠与干扰素联用和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分为联合组23例和干扰素组38例;联合组用膦甲酸钠4.8g静滴,qd,疗程1月,合并用干扰素α-1b300万u,im,隔日1次,疗程3个月。干扰素组单用干扰素,以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乙肝病毒DNA及前C区基因野生株和变异株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与干扰素组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47.8%和28.9%(P〉0.05)。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69.5%和34.2%(P〈0.01)。对慢性乙肝患者的HBV前C区基因野生株及变异株总阴转率分别为69.6%和36.8%(P〈0.05),联合组对慢性乙  相似文献   

4.
膦甲酸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小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1995年6月至1996年2月,我们用解放军302医院华星制药厂生产的膦甲酸注射液治疗了21例慢性乙型及/或丙型肝炎患者,以评价该药对乙、丙型肝炎的临床抗病毒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14例单纯乙型,3例乙、丙型重叠感染,4例单纯丙型。治疗方法为2500mg静滴(2h输完)q12h,疗程28d。结果:治疗前HBsAg(+)17例,HBeAg(+)12例,HBVDNA(+)13例,治疗结束时HBsAg、HBeAg及HBVDNA分别有1例(5.9%)、7例(58.3%)及10例(76.9%)转阴。治疗前抗-HCV(+)5例,HCVRNA(+)7例,治疗结束时抗-HCV及HCVRNA分别有1例(20.0%)及4例(57.1%)转阴,另有2例用药后血清HCVRNA浓度下降约90%。不良反应大多较轻,发生率为42.9%,主要为纳差、恶心、腹胀、乏力等消化道及全身症状。3例血钾轻至中度降低,仅1例因恶心、呕吐较重于用药第17天停药。本研究结果提示,按本文给药方法静点膦甲酸可以达到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效果,对丙肝病毒复制很可能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抑制HBV复制的有效药物,选择血清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的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100例,随机分成三组治疗观察。1组,用特异胎盘肽4ml,每日1次肌注,治疗30例;2组,白细胞干扰素10万u,每日1次肌注,治疗20例;3组,猪苓多糖20mg,每日1次肌注,治疗50例;治程均为3个月。结果显示三种药物均对HBeAg有一定转阴作用,在治疗观察的第16个目,HBeAg转阴率分别为76.67%、45.00%和50.00%,经统计学处理,1组与2组、3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在治疗随访期间三组均未发现有发展成现症肝炎者,提示三种药物对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治疗作用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在相转移试剂(Bu_4N~+)存在下,以Ag~+/Ag~(2+)-Cr~(3+)/Cr_2O_7~(2-)为双媒介,间接电解氧化表氢可的松醋酸酯生成醋酸可的松,化学收率为94.3%,电流效率为76.5%,同时阳极电解液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高远赋  刘光陵 《天津医药》1999,27(8):475-477
观察8例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应用IFN-α的治疗效果。方法:先给予强的松按1mg/(kg·d)治疗 2周后突然停药,此时开始应用 α-干扰素 100万 u,隔天 1次肌注,疗程共 6个月。观察患儿血 HBV抗原的转变,尿蛋白及血生化的变化。结果:7例患儿中的4例HBeAg由阳转阴,8例患儿中的2例HBsAg由阳转阴, 3例尿蛋白转阴, 3例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 75%(6/8)。结论:该剂量疗程的干扰素对小儿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适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甲基斑蝥胺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2.15细胞株体外抗HBV药物模型,对研制的甲基斑蝥胺药物体外抗HBV流行性进行评价。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药物对2.2.15细胞所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效果,应用Southern转膜杂交法分析药物对HBV-DNA的区带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对病毒复制指标HBsAg、HBeAg的50%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2.83g/L、4.60g/L,该药对HBV-DNA区带无明显影响,药物对细胞的50%毒性浓度(CD50)10.60g/L。药物对HBsAg、HBeAg的治疗指数(TI)=CD50/ID50分别为3.75、2.30。说明甲基斑蝥胺药物在体外具有一定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8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8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用不同剂量血脂康的治疗效果,随机分为2组,A组服血脂康2粒/次,早晚各1次,B组服血脂康3粒/d,每晚1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显示服血脂康后两组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TC-HDL-C)/HDL-C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不同剂量血脂康降TC,TG,LDL-C,(TC-HDL-C)/HDL-C,升HDL-C的幅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决明子散剂调节血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观察决明子散剂的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57例,服决明子散剂,4g/次,bid.。第2组57例,服安慰剂胶囊,1粒/1次,bid。疗程均为8周。结果:与服药前相比,8周后,决明子散剂组平均血清TC、LDL-C、TG水平和TC/HDL-C比值分别下降12.7%、10.1%、34.7%、及15.9%,。HDL-C升高11.7%(P〈0.05-0.001)。降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荧光探针和荧光素,研究了乌贼黑对H22癌细胞内Ca^2+、ATP浓度及线粒体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乌贼墨使H22癌细胞内Ca^2+浓度降低了2.3和3.7倍,线粒体Ca^2+/Mg^2+-ATP酶活性降低了28%和58%,ATP浓度升高了77%和83%.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了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主要对临床表现,肝功及血清忆胃标志等进行观察,治疗组48例,设对照组50例。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2mg隔日肌注,第二个月每周2次,第三个月每周1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免疫调节剂,治疗组中治疗前血清谷丙围氨酶(ALT)升高者,至疗程结束时80.0%降至正常(P〈0.01)HBsAg阴转率33.3%(P〈0.05),HBeAg  相似文献   

13.
西洋参中百菌清残留量GC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西洋参茎叶、根和土壤中百菌清的残留量。当添加水平为0.1~2μg/g时,茎叶中回收率为81%~96%;当添加水平为0.8~1.5μg/g时,根中回收率为91%~95%。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1%和0.55%,百菌清最低检出量为1×10-12g。百菌清在茎叶中消解动态方程为C=59.077e~(-0.3364t),在土壤中为C=2.022e~(-0.1788t);半衰期分别为2.06d和3.92d。  相似文献   

14.
心包炎症状为主诉的甲减一例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康淑贞太原市公交公司门诊部张思格患者。男,14岁。因颜面及两下肢浮肿,乏力,活动后心慌,胸闷,气短半个月,伴记忆力差,无畏寒,于1992年3月16日就诊。查体:颜面苍黄浮肿,甲状腺不大,胸对称,两肺呼吸音粗,心界叩诊增大,心脏各瓣膜未闻杂音,心音低钝,心律齐,心率41次/分,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两下肢非可凹性浮肿。化验检查:Hb10.5g/L,BUN5.0mmol/L,肝功能检查TTT7u,TFT(+),TPr74g/L,ALB45g/L,ESR22mmH2O/1小时末。血浆脂蛋白检查:T-ch06.51mmol/L,HDL-C1.8mmol/L,LDL-C4.5mmol/L,TR/G0.7mmol/L,B-LP2.3g/L。胸透:心脏呈烧瓶状。超声心动图:心包内可见液性暗区,示心包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电轴不偏,TⅠ、Ⅱ、Ⅲ、V1-6低平,阿托品试验阳性,T30.39ng/ml,T41.14ng/dl,TSH34μIu/ml。TGA2%,TMA3%。考虑为甲状腺减低,经放免测定血浆T3T4低于正常,TSH明显增高,抗体滴定度不高,故诊断为  相似文献   

15.
舒普深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舒普深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0例,剂量为2g/次,2次/d,疗程7-14d。分离出病原菌27株,细菌清除率为88.9%,治疗总效率为9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结果显示舒普深可有效地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  相似文献   

16.
对肺癌化疗、放疗后白细胞低于3.0×109/L者用rhGM-CSF治疗9人17次,10例用其他升白细胞药物者作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rh GM-CSF对肺癌化、放疗所致的白细胞(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显著而迅速,总有效率达100%,用药组使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的中位数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约10d,且有良好的可耐受性、是肿瘤化疗、放疗的有力辅助药物*P<0.01。下降水平与用药组均具可比性。(3)rhGM-CSF:150μg/支与300μg/支。方法(1)用法:化疗或放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3.0×109/L时,应用rhGM-CSF300μg/dsc3-76或150μg/dsc7-13d。本组剂量范围1.9-5.9μg/kg,qd。(2)疗效判断标准:用药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至4.0×109/L以上者为有效。疗效分级为:用药≤5d白细胞总数升至正常水平者为显效:用药6-10d白细胞总数升至正常水平者为有效;用>10d而白细胞计数未升高者为无效。(3)统计方法:均数的t检验。结果疗效按放疗标准判断,显效12例次(71%),有效5例次(29%),总有效率为100%。用rhGM-CSF前后白细胞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6?  相似文献   

17.
羰基化合物的烯丙基化和还原反应SarangiC等[TetrahedronLett,1995;36:7119]CuCl2·2H2O-Mg/THF-H2O体系于室温下能有效地使羰基化合物(R'R″C=O)和烯丙基卤反应生成相应的高烯丙醇。9例收率中至优。...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22例(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54±s8a)用特拉唑嗪2-4mg/次,每天1次顿服,共治疗1a。以超声心动因观察对左心室肥厚(LVH)逆转的影响。结果:左室心肌重量指数从140±21g/m2下降至110±16g/m2(p<0.01)。LVH逆转率为73%。年龄、高血压病程及治疗前收缩压是影响LVH逆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全监管理下,用全间歇短程方案治疗,痰菌涂片阳性肺结核208例,初治涂阳组采用2S3R3H3Z3/4R3H3方案;复治涂阳组有2S3R3H3Z3E3/R3H3E3/^R3H3E3方案结果满疗程率分别为98.2%和96.6%;治愈率为93.3%和78.7%,满疗程痰菌仍阳性为5.0%和20.2%,不良副反应率为2.9%。  相似文献   

20.
草分支杆菌制剂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免疫增强剂草分枝杆菌制剂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 例( 男性27例,女性28 例,年龄41 a ±s 10 a) 与对照组64 例( 男性31 例,女性33 例,年龄42 a±12 a) 均给复治化疗方案2H3R3Z3E3S3/6H3R3E3 , 治疗组加用草分支杆菌制剂,在wk 1 剂量为0 .172 μg; wk 2 ,1 .72μg ; wk 3 ~8 ,17 .2 μg ; wk 13 ~20 , 剂量为每2 周给予172 μg 。中间停用4 wk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 % ,对照组治愈率72 % ,P< 0 .05 。结论:草分支杆菌制剂能提高人体免疫,对难治性肺结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