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地铁昌八联络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线地铁线路,盾构隧道顶部与既有隧道底部间距仅为3.18 m,研究施工沉降控制措施非常必要.通过对本工程难点和施工技术措施分析,提出通过调整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液的配合比,以及对盾构机和同步注浆参数的调整实现沉降控制,可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富水砂层地区天津地铁某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际铁路为工程背景,利用Plaxis 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基于小应变土体硬化刚度本构(HSS)的动态掘进模型,研究有无桩筏加固方案对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际铁路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在无保护措施下穿股道时,股道纵向沉降超过黄色预警值4mm要求,最大值为5.2mm,采取桩筏加固方案后纵向沉降最大值减小至1.5mm,采用桩筏加固方案可有效确保股道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道路桥梁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北京地铁奥运支线下穿北四环路北辰桥施工中,为控制沉降保证行车安全,需要进行的评估论证程序,沉降控制值指标的确定,采取的施工对策等。  相似文献   

4.
宋月光 《铁道勘察》2022,(3):107-113
为降低地铁隧道下穿高铁路基的实施风险,控制工程投资,以北京地铁昌平线南延盾构区间下穿京张高铁路基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结合现场检测的方法,对不同隧道埋深条件下盾构隧道小角度下穿铁路路基的路基沉降变化规律、不同隧道开挖顺序对路基沉降的影响、适宜的隧道覆土厚度、加固措施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覆土厚度≤3D(D为盾构隧道直径)时,随覆土厚度的增加,路基沉降明显;隧道覆土厚度>3D时,随覆土厚度的增加,路基沉降变化不明显;线路条件许可时,隧道覆土厚度宜控制在3D左右;(2)隧道覆土厚度≤2D时,路基沉降曲线整体大致呈“W”形,随覆土厚度的增加,“W”形底部范围逐渐缩减,由左右线隧道上方区域逐步缩减至左右线隧道中线附近,沉降最大值点位于先施工隧道侧;(3)隧道覆土厚度>2D时,路基沉降曲线整体呈“V”形,沉降最大值点位于左右线隧道中线附近;(4)先开挖右线隧道的路基沉降值要小于先开挖左线隧道的路基沉降值;当隧道覆土厚度≥2D时,不同开挖顺序引起的路基沉降值差异很小,但从有利于沉降控制的角度看,宜优先开挖右线隧道;(5)注浆加固措施是控制沉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依托上海地铁10号线下穿虹桥机场工程,结合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双线盾构隧道下穿引起的跑道沉降规律,并与既有研究成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监测截面处由单线和双线隧道下穿引起的最大沉降差值,约为2 mm,且双线隧道下穿引起的最大跑道面沉降为8.9 mm,未超过10 mm的限值;(2)双线隧道下穿完成后,地表最大沉降发生在右线隧道左边缘上方地表处,且地表沉降槽呈现"V"形而非"W"形;(3)跑道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周围土体的变形,对于减小土体沉降起到有益作用。且跑道最大倾斜率约为0.01%,远小于0.1%的限值;(4)右线隧道先行施工导致的最大沉降点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85%,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初次扰动,以减小跑道沉降。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郑州地铁4号线盾构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交通工程顶管群隧道变形控制问题,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手段,揭示了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顶管群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以数值模拟为基础、以隧道管节接缝允许张开量和结构线形允许最小附加曲率半径为控制目标的既有顶管隧道沉降控制标准,并通过现场监测印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正...  相似文献   

7.
文章应用非线弹性及线弹性本构模型,对长春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北京大街站区间双线隧道盾构施工中,在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地表沉降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分析,得到了使得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最小的最佳工序,以期为长春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南宁至崇左铁路留村隧道工程为例,分析大直径盾构机连续下穿(穿越)铁路既有营业线线路群掘进中地面沉降控制、加固处理、既有铁路监测等方面存在问题及成因,介绍采取洞内注浆加固、加强地面沉降控制和全自动化监测等应对方法与应用效果,旨在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铁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地铁施工将下穿大量的路面、建筑、桥梁和管线等建(构)筑物,又因为地铁与地下工程建设的特点和水文地质等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地铁与地下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工程建设风险。为减少对已有城市建筑物、构筑物的干扰,保护已有建(构)筑物的安全,降低工程建设风险是迫在解决的重要课题。重点研究地铁盾构区间下穿既有城市铁路车站在施工期间可能导致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对盾构法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铁路施工风险及地面沉降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类似工程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区的地铁盾构隧道沉降的影响因素复杂,且不同的因素会对隧道结构内力、变形、接头伸缩等造成影响,导致沉降预测困难。在对杭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沉降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Monte-carlo迭代求解模拟退火算法,对逻辑斯蒂曲线模型进行求解,并综合考虑各因素对沉降影响的整体效果,建立地铁盾构隧道长期沉降预测模型。根据实测同预测数据的对比研究分析,本计算求解方法不仅可行,而且与实际量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下钻护城河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秀 《铁道勘察》2008,34(3):81-84
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工程盾构隧道段施工风险源甚多,其中下钻护城河段情况较为复杂,隧道埋深不足1倍盾径以上覆土的要求,周边管线交错且离隧道边界近,施工中很可能会发生盾尾漏浆、河底冒浆、河底土层沉降或坍塌、管线沉降或位移等风险.施工加固主要内容为围堰施工、隔离桩施工、管箍施工、回填夯实混凝土盖板施工及洞内加固施工.此外,还介绍了施工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富水砂砾层中盾构下穿铁路的沉降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阳地铁2号线会展中心站—世纪广场站区间为盾构区间,地质为富水砂砾层,采用盾构法施工。该区间地表构筑物主要有苏抚铁路,规范规定盾构下穿铁路时地表沉降控制在±10 mm。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加强施工控制,通过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找出盾构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控制地表沉降,保证了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越江盾构隧道的防渗止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越江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渗漏水机理,总结国内外盾构隧道管片衬砌防水的技术方法,包括管片接缝防水、管片自防水、管片二次衬砌防水。重点介绍管片接缝止水的功能要求、材料种类及断面形式设计方法。并结合杭州庆春路越江隧道工程提出了防渗止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州轨道交通3号线沥大盾构区间从番禺区大石镇厦滘村底下穿过鱿脺虼遄湓诩淙砣醯牡夭闵?大部分房屋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的木桩基础或天然基础,极易下沉开裂,建筑物保护难度大,具体介绍盾构通过该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观音堂隧道下穿连霍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音堂隧道下穿东西交通大动脉——连霍高速公路,设计为单洞双线浅埋暗挖隧道,隧道下穿段最小埋深11 m,最大埋深18 m。如何控制路面绝对沉降,确保施工期间高速路通行安全并且安全、顺利、高质量的贯通隧道,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工程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总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函谷关隧道下穿连霍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西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为大断面黄土隧道,隧道下穿连霍高速公路地段地质为砂质新黄土,施工过程中控制高速公路路面下沉保证行车安全是施工的难点。主要介绍函谷关隧道在下穿施工过程中,采用超长管棚超前加固地层技术,玻璃纤维锚杆加固工作面技术,初期支护背后注浆技术,通过优化支护参数,调整CRD法工序,缩短工序步长等措施,利用先进的监控量测技术对洞内外变形数据的分析反馈,顺利地完成隧道穿越连霍高速公路的施工。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工程"小南门站—商城路站区间隧道"工程防水设计为例,探讨采用盾构法施工越江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阐述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和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系统介绍温福铁路客运专线分水关隧道进口段下穿104国道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包括隧道在进洞前进行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时洞顶国道路面出现下沉及位移的情况、进洞前洞口接长套拱及回填反压加固措施、104国道路基防护及加固措施、进洞后洞口段开挖地表下沉的控制措施、监控量测措施以及施工中公路路面产生下沉后的对策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