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余热回收领域的新技术——利用塑料换热器从特殊低品位能源(污水)中获取能量的技术。这项技术解决了污水换热领域中的防堵塞和防腐蚀两大难题。同时,提出了塑料换热器安装、清理及与污水源热泵配合使用的方法,并针对塑料换热器导热性能较差、换热器外侧污水流速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强化换热的可行方案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验数据对钛板板式换热器总换热系数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拟合,计算分析流速对总换热系数的影响。一级侧(热流体)或二次侧(冷流体)流速增大时,换热器总换热系数随之增大。设定一级侧流体流速不变,二级侧流体流速越高,通过增大流速强化传热的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验比较了盘管和沉箱两种形式的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同时,获得了单位管长换热量等工程设计参数,讨论了地表水换热器对水体热环境的影响及水文状况对地表水换热器传热效果的影响。最后,指出闭式地表水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应用闭式地表水换热器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措施,保证其最终达到最优的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有地表水源热泵换热器设计资料粗糙且不完全符合我国地表水的特点,应用误差较大.本文通过塑料螺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简化数学模型的大量数值计算,可知在工程设计值范围内,影响其换热能力的显著因素是换热器进出口温差和地表水体流速,而换热介质种类、换热介质流速和地表水体温度等因素对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供热、供冷工况的基本线算图和换热器进出口温差的修正系数公式、地表水体流速修正系数表.在保持基本线算图简便特性的同时,大大扩展了线算图的使用范围.本文结论可为我国地表水源热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任改霞  赵锋 《山西建筑》2014,(2):136-137
以板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简述了板式换热器的特点、结构、计算原理及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计算板式换热器在放热水池不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分析了板式换热器在电厂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有利于实际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地源热泵桩基与钻孔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对于钻孔埋管换热器,桩基埋管换热器在换热性能和经济性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目前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地源热泵工程中。围绕钻孔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换热机理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南京某项目桩基埋管换热器开展了换热性能实测及数值模拟分析,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比分析了钻孔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桩基埋管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提出的传热性能数值模拟方法可较准确地计算出桩基和钻孔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7.
污水换热器是制约着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关键部件,采用淋激式换热器代替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和沉浸式换热器用于污水侧取水换热是解决污水换热器结垢、除垢和堵塞有效途径。在小温差下对水平椭圆管采用淋激方式对其换热表面的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管内Re、管外喷淋密度、管间距d和入口温度t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小温差下水平椭圆管淋激换热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为淋激换热装置设计提供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增大管外喷淋密度和提高管内入口温度能够有效提高换热管传热系数,而提高换热管内流速和增加管间距对传热系数影响不是很明显;淋激方式下水平横管管间距应该设置在40mm处,换热管内流体流速控制在一个合理经济流速范围内即可。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环境温度、间歇/连续运行工况、管内循环液流速等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影响,并研究了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供应系统基本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采用间歇运行,有利于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地埋管换热器平均单位井深换热量随管内循环液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增幅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9.
作为地表水源热泵的前端换热器,毛细管换热器具有优良的性能,对毛细管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对地表水源热泵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不同管间距下的毛细管换热器三维模型,搭建试验台进行换热实验来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利用Fluent对毛细管换热器进行放热工况下的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在不同地表水流速下的各个模型的进出口温差、单位席面积换热量、单位体积换热量、传热系数,来确定最佳管间距.并分析毛细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指标随地表水流速的变化,研究它对毛细管换热器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防腐层烟气冷凝换热器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新型防腐层烟气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得到换热器表面防腐层对烟气冷凝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3种不同防腐层换热器换热实验关联式。非晶态镍磷复合化学镀层再上涂有机涂层的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换热器是供热系统中的一个核心设备 ,它的优劣以及合理选用将直接影响供热系统的投资效果和使用效果 ,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提出如何正确地选用换热器 ,确保供热系统具有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及如何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换热效能。列举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换热器 ,在不同运行工况的情况下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比较 ,可供设计人员和用户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对换热器进行合理的选用  相似文献   

12.
污水源热泵系统是对城市污水中热能的提取对于缓解我国城市能源短缺局面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降膜式蒸发器和淋激式换热器工作原理,综述了国内外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强化传热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淋激式换热器在污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及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将淋激式换热器作为污水取热蒸发器污水侧换热器使用这一新技术来改善污水换热器的换热特性,对于实现淋激式换热器作为污水热泵系统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源热泵是一种新型的取暖降温技术,可能成为下一世纪冷暖技术的核心,在线热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传热评价标准平均传热系数的概念,理论上对比分析了套管式和U型管式地下换热器的传热热阻,然后通过二者的对比实验研究,推荐使用套管式换热器。并进一步对套管式地下换热器进行分析研究,找到了影响热系数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需研究的强化地下换热的措施,拟合出了套管式地下换热器的平均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4.
选取无穷远边界值,利用三维数值模型对无渗流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地埋管换热器能效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大岩土体导热能力和埋设深度及适当减小管内流速能够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能效系数,而加大支管间距仅能在较短换热时间内提升地埋管的换热能效;采用间歇运行模式,特别是小周期循环和较长时间温度恢复期,有利于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能效系数;岩土体初始温度和地埋管进口温度的变化并不影响地埋管换热器的能效系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为基础建立了土壤耦合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三维非稳态模型,重点研究了回填材料导热率对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换热型回填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钻井换热器的换热能力,钻井的换热能力随着回填材料导热率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但回填材料导热率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该稍高于钻井周围岩土层的导热率。  相似文献   

16.
淋激式污水源换热器以其较高的换热系数,方便运行维护及消耗较少能量等优点,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中。文中针对淋激式换热器换热管的布置方向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数学工具和CFD模拟等手段,对2种不同布置方式的换热管的换热系数、液膜覆盖率、有效面积率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在污水源热泵工程项目中,当机房面积比较狭小但高度空间充足的情况下,采用纵向布置换热管的淋激式换热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松松  刘光远  杨卫波 《山西建筑》2011,37(24):112-113
通过搭建模型试验台对地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热泵系统不同运行模式以及不同进口温度对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工程实践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分别将采用直流型、折流型枕形换热板的枕板型污水换热器(简称枕板换热器)作为污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采用试验方法分析污水流量、温度对枕板换热器换热性能以及污水源热泵性能系数、能效比的影响。直流型枕板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优于折流型枕板换热器。与污水流量相比,污水进口温度对枕板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相同条件下,采用直流型枕板换热器的污水源热泵制热性能系数、能效比更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倾斜角度的翅片管换热器,本文研究其在自由进风及受限进风条件下的换热及压降特性。针对各种倾斜角度,本文分别在自由及受限进风情况下,通过每组5个不同中心水温的实验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换热系数受进风条件以及换热器倾斜角度的影响较大。正的倾斜角度的换热效果优于负的倾斜角度。在正倾斜角度下,自由进风的换热效果又优于受限进风,负倾斜角度结果恰恰相反,但是同一倾斜角度下的换热器换热系数受进风角度的影响很小。换热器空气侧的压降只与换热器的倾斜角度有关,基本不受风管存在与否的影响,并且进风角度的不同对其也无影响;换热器的倾斜角度越大,压降越大。  相似文献   

20.
任改霞  赵锋 《山西建筑》2014,40(30):139-140
以水—水型板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势及工作原理,并采用实验方法,分析了流体雷诺数对板式换热器换热系数及阻力特性的影响,为今后的类似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