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院、幼儿园联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医院、幼儿园联合治疗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探讨更好的弱视治疗模式。方法:将116例200眼弱视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配戴合适矫正眼镜后进行弱视综合治疗,治疗方案由眼科医师制定,实验组弱视训练在各幼儿园进行,对照组按常规在家进行。结果:经过2a治疗,实验组基本治愈率为87.4%,对照组为74.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幼儿园联合治疗儿童弱视,及时、规范、有序,可提高弱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弱视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集中治疗学龄前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从2006~2007年在我院进行集中弱视训练1个月的患儿资料中,选取4~6岁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7例,211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资料病例均经过屈光不正矫正、红光闪烁、光刷或视觉刺激(CAM)等弱视综合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总有效率92.89%,基本痊愈率21.8%,进步率71.09%,无效7.11%,其中轻、中度弱视治疗效果优于重度弱视(P〈0.01)。结论医院集中综合治疗弱视能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注意力,从而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儿童弱视训练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儿童弱视训练失败的原因,探讨提高弱视训练效果的对策。方法:2003/2005年在我院初诊并进行治疗的79例137眼5~10岁的屈光性弱视患儿,戴镜后综合弱视治疗,采用集体性/家庭性训练方式,观察治疗6mo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mo后,有效率68%;不同性别患儿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集体式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家庭式训练(P<0.01),双眼弱视患儿效果优于单眼弱视患儿(P<0.01)。结论:在弱视治疗中应全力作好患儿的工作,取得患儿的配合。尤其是单眼弱视的患儿,防止其敷衍治疗。如果家庭训练一段时间无效,应该尽快转入集体性训练方式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弱视患儿在进行弱视综合训练时致眼外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近4年所接诊的弱视患儿在进行弱视综合训练过程中所致外伤的类型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3例(106眼)弱视患儿角膜擦伤较多,经对症治疗后,基本治愈。结论103例弱视患儿在进行弱视综合训练时致眼外伤均不严重,但也应做好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弱视综合治疗仪联合精细训练治疗弱视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 2018年1月我院弱视患儿60例,按照家属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精细训练,研究组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联合精细训练治疗.以治疗前后矫正视力水平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  相似文献   

6.
分析调节功能综合性视觉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评估,本文报告1例5岁弱视且调节功能异常患儿,在遮盖疗法加精细作业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调节功能综合性视觉训练,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并显著提高其视力,分析本弱视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旨在探讨评价调节功能综合性视觉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弱视儿童幼儿园管理式与家庭式治疗效果,探讨弱视治疗的模式。方法将102例(142只眼)弱视儿童分为两个组治疗,一组幼儿园管理式治疗组,另一组为家庭式治疗组,两组治疗设备方法相同,一年后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幼儿园管理式治疗组弱视基本治愈率高于家庭式治疗组。两组相差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园管理式治疗方式是弱视治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集中训练与家庭训练治疗弱视的疗效,探讨提高弱视疗效的方法。方法2006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集中进行弱视综合治疗的弱视患儿有1006例(1870眼),行遮盖、精细目力训练、增视仪、同视机、多媒体等治疗。每个疗程15天。结果经过弱视集中训练后,总有效率为81.0%,优于文献报道家庭训练有效率(P〈0.05)。结论集中治疗弱视更有利于患儿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视软件联合双面镜训练对弱视的训练效果。方法3-12岁弱视患儿78例(112眼),采用戴镜、遮盖,及益视软件联合双面镜训练。结果治疗有效率98.2%,其中治愈82眼,治愈率73.2%。进步28眼,为25.O%,无效2眼,为1.8%。结论益视软件及双面镜训练对弱视训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301例(499眼)弱视患儿按照全国统一弱视诊断标准确诊后,进行戴镜、遮盖以及增视训练等方法治疗。并对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患儿的年龄与疗效关系以及弱视治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弱视治疗总有效率为97.60%,其中基本治愈为79.76%,无效为2.40%。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高于其它组,低年龄组治愈率高于高年龄组。结论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患儿的年龄密切相关,综合疗法可以提高弱视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张秀娟  杨积文  王轶  陈云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367-2368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于我院视光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性弱视且经综合治疗基本治愈已进入巩固治疗阶段的弱视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行常规弱视巩固治疗,治疗组除了常规弱视巩固治疗外另配合双眼视功能训练(包括同时视、融合、立体功能),并且随访3a。结果:对照组之前已基本治愈的50例患儿中,9例患儿出现视力回退现象,余41例患儿视力基本稳定。治疗组50例患儿均视力稳定,无回退现象。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空间视觉发育障碍,可引起单眼及双眼视功能缺陷,传统的治疗仅能改善单眼视力,关于双眼视功能立体视觉的训练研究仍然较少. 目的 评价基于云服务技术的视知觉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同时与传统的弱视训练方法进行比较,探讨治疗弱视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弱视患儿107例17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视知觉训练组和传统综合训练组.视知觉训练组采用基于云服务技术的视知觉训练方法,在计算机终端登录该系统,患儿配戴矫正眼镜完成每日训练任务,3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根据患儿视力及视功能情况以及云服务器中的训练反馈数据调整下一个疗程训练方案,共实施5~6个疗程,训练时遮盖优势眼.传统综合训练组按照同样的训练周期给予健眼遮盖和弱视眼精细目力训练.分别于训练后1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比较2个组视力和立体视锐度的改善情况. 结果 基于云服务技术的视知觉训练组患儿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综合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68,P=0.012).视知觉训练组和传统综合训练组患儿训练后平均立体视锐度分别为(127±53)"和(174±67)",均较训练前的(273±95)"和(311±103)"明显改善,且视知觉训练组的立体视锐度变化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综合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29、9.557、15.649,均P<0.05).不同程度弱视患儿训练后立体视锐度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重度及中度弱视患儿的立体视锐度改善幅度大于轻度弱视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屈光不正型弱视患儿训练后立体视锐度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屈光参差型弱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云服务技术的视知觉训练及传统健眼遮盖联合弱视眼精细训练均可改善弱视患儿的视力和立体视锐度,但基于云服务技术的视知觉训练方法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适用于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尤其是对传统疗法依从性较差的患儿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儿童弱视综合疗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128例(172眼)患儿按照全国统一弱视诊断标准确诊后,进行戴镜、遮盖以及增视训练等方法治疗。并对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弱视治愈的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弱视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其中治愈率为73.26%,进步为20.35%,无效为6.4%;治愈疗程平均为6.5个月。屈光不正性弱视、~6岁组治愈率最高。结论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综合疗法可以提高弱视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弱视儿童在院综合训练与家庭训练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04沈阳市部分幼儿园检查出的弱视儿童,在院治疗患者90例114眼为治疗组,选择家庭训练患者90例108眼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1%阿托品药膏睫状肌麻痹验光后,配戴眼镜。视力相差两行以上,遮盖优势眼。治疗组来我院弱视训练中心进行综合训练。对照组在家按医嘱自行弱视训练。每个月复诊,进行视力观察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6mo。结果:在院弱视治疗组6mo时无效0例,进步18例23眼(20%),基本痊愈72例91眼(80%)。家庭治疗组6mo时无效9例11眼(10%),其中2例放弃训练;进步66例79眼(73%);基本痊愈15例18眼(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7,P<0.05)。结论:弱视儿童在院综合训练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家庭训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及家庭联合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15岁的大龄儿童73例(113眼),采用医院及家庭联合实施弱视综合疗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3眼中有96眼有效,总有效率84.96%,其中基本痊愈61眼(53.98%)、进步35眼(30.97%)、无效17眼(15.93%)。17例无效眼中,屈光度超过±10.00 D者6眼、斜视伴双眼无同视功能5眼、眼颤者1眼、散光超过4.00 D者2眼、家庭不配合未坚持治疗者3眼。轻、中度弱视的疗效优于重度弱视;中心注视的疗效优于旁中心注视。结论医院及家庭联合治疗大龄儿童弱视能取得满意疗效,需要医务人员、家属和儿童的共同配合。只有充分调动弱视患儿成长环境中关系密切的群体力量,才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因此对大龄儿童的弱视治疗,除科学、系统及规范的治疗外,还应积极地提高家庭支持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3例135眼近视性弱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67眼)和治疗组(37例68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镜遮盖联合精细目力和光栅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6mo,1a的视力、屈光度及年均屈光度变化值;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a的疗效,并对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两组患儿中基本治愈的患儿随访1a期间弱视的复发率.结果:治疗3mo,两组患儿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mo,1a,治疗组的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mo,1a后的屈光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年均屈光度变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随访1a,治疗组基本治愈患儿的弱视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能显著改善视力,降低年均屈光度变化值,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弱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多媒体训练治疗与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估多媒体训练治疗对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赡性研究随机将195例(347只眼)弱视儿童分为多媒体训练治疗组(多媒体组)和遮盖疗法治疗组(遮盖组)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多媒体训练治疗组100例(180只眼),总有效率为90.0%,遮盖组95例(167只眼),总有效率为82.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在6~12岁患儿总有效率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与弱视程度显著相关,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P<0.01);在各种程度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遮盖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相关,弱视年龄越小,疗效越好(P<0.05),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3岁~组无论是多媒体组还是遮盖组无明显差异,而6岁~和9~12岁多媒体组疗效优于遮盖组,且两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媒体训练治疗系统治疗学龄儿童弱视优于传统的遮盖疗法,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本法对各年龄段均有较好效果,且依从性优于传统遮盖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弱视治疗的对比研究,了解多媒体网络训练治疗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治疗的弱视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网络组接受多媒体网络训练治疗,传统组接受传统综合弱视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1~3年,比较疗效。结果网络组无论在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上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多媒体网络训练治疗方法是一种适合儿童心理、生理特点且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脱抑制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应用增视训练软件脱抑制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脱抑制训练联合视觉刺激训练对77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治疗。结果 训练5~13次,平均8次,视力提高达≥0.9者25例,占32~46%;训练5~13次,平均7.8次,视力增长2行或2行以上者26例,占33.77%。训练5~13次,平均8.7次,视力不变或提高1行者26例,占33.77%;总有效率占66.23%。结论 应用脱抑制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不仅有效,而且可以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多媒体训练治疗与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估多媒体训练治疗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将117例(208眼)弱视儿童分为多媒体训练治疗和遮盖方法两组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多媒体训练治疗组60例(108眼),总有效率为90.7%,遮盖组57例(100眼),总有效率为82.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6~12岁患儿总有效率两组相比统计学有差异(P〈0.05)。疗效与弱视程度显著相关,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P〈0.01);遮盖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相关,弱视年龄越轻,疗效越好(P〈0.05),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多媒体训练治疗系统治疗学龄儿童弱视优于传统的遮盖疗法,而且弱视治疗的效果和弱视程度及年龄密切相关,早发现和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