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济南市中医医院华明珍教授是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华明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临证50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科疾病治疗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失眠经验进行简要总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不寐病病因病机复杂,致病因素多,病机虚实错杂,涉及脏腑多.文章以"气""血""阴""相火"为纲,以"五脏六腑"为目,从另一个角度辨证论治不寐病.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是目前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其属于中医"不寐""目不暝"等范畴,针灸治疗失眠疗法丰富,效果确切。现将针灸治疗失眠临床观察综述如下。1不同脏腑论治失眠失眠又称"不寐",是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病因引起的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致心神失养、心神不宁的病症。结合现代人生活环境与习惯,临床上通过不同脏腑辨证论治失眠症,多取得良效。刘良生等[1]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的中医理论,以健脾和胃治本、宁心安神治标,选取中  相似文献   

4.
论治不寐     
不寐,即失眠,亦称"不得眠""卧不安""不得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轻者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睡,甚者整夜不能入睡.笔者认为治疗不寐应不拘泥于从心而治,而是从脏腑入手,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5.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古籍记载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多为3周以上)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可见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后再难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等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临床多反复不愈,迁延日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刘景源教授辨治不寐,临证常分营卫不和、心肾不交、肝郁气滞、痰浊扰心四型,刘师根据病证合理选方用药,临床常获良效。文章归纳总结了刘师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肿瘤患者常见伴随症状,因不及肿瘤危害性强,故临证时易于忽视,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利于疾病向愈。治疗时西医常以失眠论治,忽视其与肿瘤疾病的相关性。本病属中医"不寐"范畴,主要病位在心,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贾英杰教授通过30余载临证经验总结,认为肿瘤患者不寐多归于情志因素,主要责之于肝,且与其他脏腑有密切联系,从肝论治多获良效。文章将围绕"疏利肝气以畅调达""调补肝虚以合肝用""清肝泻火以降肝气""顺应肝气四时变化"来论述调肝法在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证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作为症状的"不寐"与作为病证的"不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不寐""病证""症状"三者的含义以及症状"不寐"与病证"不寐"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上的区别与联系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症状"不寐"与病证"不寐"二者的含义不同,后者在临床表现中可以包含前者;在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上,二者有异有同;阴虚火旺是其最常见的共同病机;补虚和清热是其治法上的共同点。结论: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为临床"不寐"的治疗提供针对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此病西医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不确切,且不良作用较多.中医多将其归为"汗证""不寐""心悸""胃痞"等范畴,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案另辟蹊径,中医辨病为少阴病,辨证为少阴(寒化)证,以附子汤为主方加减,以温阳散寒、敛汗益阴为治则,通过温通督脉,达到调节...  相似文献   

9.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中医学将失眠称为"不寐""不得眠"等.文章基于中医古籍,通过查阅、整理研究不寐与中医体质的关系的相关文献,从失眠的概念和体质分类、失眠的病因病机与体质的关系、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沈英森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3、4、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沈英森传承工作室"建设工作指导老师,临床善于治疗脾胃消化系疾病、肿瘤等,尤善运用岭南特色药物治疗常见疾病。沈英森教授在临床上使用谷芽的频率较高,临证善用谷芽,不仅用于胃肠道疾病,根据谷芽的功效及特性,拓宽了其应用范围,还用于不寐、口疮、肿瘤等疾病,效果明显,颇有指导意义。本文选择其临床治疗泄泻、胃脘痛、不寐、口疮、肿瘤等临床验案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