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常规超声(CUS)、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VTIQ)、声辐射力成像(VTI)及超声造影(CEUS)特征参数在术前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的乳腺癌患者,共91例患者94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US、VTIQ、VTI、CEUS检查,术后完善病理结果。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筛选出有意义的超声特征参数,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超声特征参数为Alder血流分级、增强速度、最大剪切波速度(SWVmax),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95%CI:0.568~0.795)、0.643(95%CI:0.520~0.754)、0.681(95%CI:0.559~0.788)。基于以上三个超声特征参数建立预测模型方程Y=-6.903+2.100×Alder血流分级+1.790×增强速度+0.423×SWVmax,该预测模型AUC为0.814(95%CI:0.703~0.897),敏感度为82.76%,特异度为78.05%。一致性检验(Kappa=0.625,P=0.002),预测模型与病理结果检验中高度一致。结论:CUS、VTIQ联合CEUS检查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乳腺癌术前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甲甲  周广磊  任含笑 《武警医学》2023,(9):737-741+74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伴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中央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术前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至2022-12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257例PTC伴HT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超声特征和甲状腺功能。根据有或无中央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中央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257例中有118例(45.91%)存在中央淋巴结转移。与无中央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中央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平均血清TGAb水平高,血清TPOAb水平低(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中部OR=2.162,95%CI:1.892~2.470,P=0.000;下部OR=6.763,95%CI:3.647~12.53,P=0.000)、中央淋巴结边缘不规则(OR=3.535,95%CI:1.303~9.586,P=0.013)、中央淋巴结微钙化(OR=9.916,95%CI:5.264~18.67,P=0.000)、血清TGAb水平升高(OR=7.124,95%CI:1.560~1.905,P=0.000)是PTC伴HT患者中央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技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66例乳腺癌患者,77例有ALN转移,89例无ALN转移,术前乳腺病灶均行DCE-MRI及IVIM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及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运用χ2检验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DCE-MRI和IVIM诸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癌ALN转移组脉管、神经侵犯征象较非ALN转移组多见,且Ki-67多呈高表达(P<0.001)。ALN转移组患者D值小于无ALN转移组(P<0.001),且呈低度负相关(r=-0.422);ALN转移组Ktrans、K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uminal A型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及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1例Luminal A型乳腺癌女性患者,其中82例为淋巴结转移组,219例为未转移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肿块及腋窝淋巴结超声图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图像中肿块大小、形态、边缘及腋窝淋巴结超声图像中短径、长径/短径(L/S<2)、淋巴门结构消失、皮质厚度(>3 mm)、血供类型(非淋巴门型)及血流(丰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图像中的肿块大小(OR=1.842,P=0.016)、淋巴结皮质厚度(OR=2.649,P=0.036)、L/S(OR=0.354,P=0.007)及淋巴结血流(OR=2.255,P=0.039)是Luminal A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及超声特征可以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为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灶的检出和评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1例乳腺癌患者,均于术前接受乳腺MRI检查,年轻组(≤40岁)患者29例,中老年组(>40岁)患者92例,其中共81例患者行MG检查.比较2组病例的MG特点、MRI形态学、信号强度、ADC值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以及淋巴结转移与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年轻女性表现为致密型乳腺23例(79.3%),浸润性导管癌24例(82.8%),病灶平均直径为3.6 cm,肿块型病灶中表现为非毛刺状边缘14例(73.7%),不均匀强化病灶21例(72.4%),病灶伴导管内成分(extensive intraductal component,EIC)16例(55.2%),18例病灶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62.1%).年轻女性与中老年女性癌灶出现钙化的几率无明显差异(P=0.159),乳腺X线摄影对年轻女性组患者病灶检出的敏感性(62.5%)低于中老年女性组(87.7%)(P=0.006).结论 MRI对于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中乳腺癌病灶的检出及术前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对乳腺癌淋巴血管浸润(L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7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术前接受MR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16例, 均为女性, 年龄27~80(53±11)岁, 其中有LVI患者68例, 无LVI患者148例。将所有患者按7∶3比例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临床及MRI表现提取LVI的独立危险因素, 构建临床特征模型。在动态增强(DCE)MRI第二期相及DWI中分别勾画肿瘤及瘤周1 mm环形带、瘤周2 mm环形带、瘤周3 mm环形带感兴趣区, 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筛选, 构建影像组学特征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表观扩散系数(ADC)值(OR=0.09, 95%CI 0.01~0.97, P=0.047)、腋窝淋巴结肿大(OR=2.51, 95%CI 1.18~5.37, P=0.017)、瘤周水肿(OR=2.34, 95%CI 1.15~4.75, P=0.019)是LVI的独立危险因素。以ADC值、腋窝淋巴结肿大、瘤周水肿建立临床特征模型。最终筛选出10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D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MRI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 MRI检查,评价乳腺内肿瘤最大径、瘤体最大信号增强率(SERmax )及同侧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态、边缘、信号强度和强化方式,并与术后同侧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 MRI显示28例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病理证实22例腋窝淋巴结有转移。MRI 检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为90.91%、78.95%、83.33%。57例同时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9.09%、94.29%、80.70%。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大小(1.20±0.59)cm,无转移组淋巴结大小(0.85±0.24)cm,2组间腋窝淋巴结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8,P=0.001<0.05)。腋窝淋巴结无转移与有转移组间乳腺内肿瘤 SERma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P=0.000<0.05),转移组 SERmax值大于无转移组。转移性淋巴结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整,信号强度及强化不均匀。结论乳腺 MRI能在检出乳腺癌的同时全面评价腋窝淋巴结,是术前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预后因子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50例,所有病例均行DKI、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平均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雌激素受体(ER)阴性组的MD、Ktrans值高于阳性组(P<0.0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组的Ktrans值大于阴性组,而Ve值小于阴性组(P<0.05);MD、MK及Ktrans、Kep值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高级别组的MK及Ktrans、Kep值大于低级别组,而MD值小于低级别组(P<0.05);T...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T2*W首次通过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行术前磁共振T2*W首次通过灌注成像,并对其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其微血管密度,分析乳腺癌灌注成像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26例浸润性导管癌T2*W首次通过灌注成像最大信号强度丢失率及T2*弛豫率(△R2*Peak)与肿瘤微血管密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 0.695,P=0.003;r=0.689,P=0.003).结论 T2*W首次通过灌注成像相关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MRI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应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搜集44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MRI图像,由两名影像科医师独立勾画每个病灶的感兴趣区并测量T1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分别评估并比较T1值、ADC值和T1+ADC值对于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敏感度。使用Spearman分析T1值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44例患者共50个病灶(17个良性病灶,33个恶性病灶)。良性组和恶性组之间的ADC值和T1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ADC值具有最优的鉴别诊断效能,AUC为0.989。T1值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呈负相关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0.472,P<0.01)。结论 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有潜力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癌动态增强MRI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粗针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163例患者(163个病灶)。所有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均经病理学确诊, 且术前有完整乳腺MRI图像。163例患者中,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94例, 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69例, 并按照7∶3比例随机进入训练集(115例)与测试集(48例)。对训练集进行影像组学分析, 包括图像预处理及标记、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影像组学模型建立及模型预测效能分析。测试集用于模型效能测试。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集提取的1 075个特征中, 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最终选取主成分分析(PCA)融合特征8、41、67建模, 3个PCA融合特征建立的模型鉴别诊断乳腺癌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56(95%CI 0.907~0.988), 诊断灵敏度为91.2%, 特异度为100%, 准确度为94.8%;测试集中3个PCA融合特征建立的模型鉴别诊断乳腺癌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767(95%CI 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淋巴结转移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08-04-2010-04采用b=800 s/mm2的DWI检出的49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病灶的ADC值,病灶切除后取相应标本,记录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病灶的ER、PR和cerbB2表达情况.对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和不同预后因子表达状态与病灶的ADC值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9个浸润性导管癌病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18个.ER、PR、cerbB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1%、61.2%和51.0%.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平均ADC值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82).ER、PR和cerbB2表达阴性的病灶与表达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的病灶的平均ADC值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病灶平均ADC值与淋巴结转移状态、ER、PR和cerbB2的表达均不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3,-0.311,-0.261和0.333,P值均>0.05).结论 DWI的ADC值尚不能用于乳腺癌预后的间接评价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MRI影像学表现与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并分析187例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MR图像,分析病灶的强化方式、分布、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腋窝肿大淋巴结及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分子分型的关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分子分型ADC值差异;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分子分型非肿块样强化病变强化方式、分布、TIC、腋窝肿大淋巴结组间差异。结果 非肿块样强化病变不同分子分型间强化方式、分布、腋窝肿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与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分子分型ADC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94,P=0.597),按α=0.05水准不拒绝H0,尚不能认为各分子分型间ADC值存在不同。结论 非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的MRI征象与分子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效生长因子(PT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3例浸润性乳腺癌初治病例的病理标本,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即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表达)51例,非TNBC 52例,另取1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N和MMP2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03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与非TNBC的发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乳腺癌中PTN的阳性表达率为83.5%(86/103),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68%(70/103),且二者在TNBC及非TNBC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N和MMP2的表达均与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组织病理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但二者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一致性较弱(Kappa系数=0.1817,95%CI=-0.0091~0.3726;Z=2.0212,P=0.0433)。结论在浸润性乳腺癌中,PTN、MMP2的表达与TNBC无关,与年龄、组织病理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TN与MMP2表达的一致性较弱。  相似文献   

15.
赵璐  李刚  张菁菁  王珏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3,(10):1796-1799+1825
目的 分析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的图像特点,构建乳腺癌ABVS预测模型,与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对比该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病变患者212例,共215个病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30例133个病灶经ABVS检查为ABVS组;另82例82个病灶经ABVS和DCE-MRI检查为ABVS+DCE-MRI组。对ABVS组图像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评价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筛选出与乳腺癌相关性较高的图像特征为汇聚征(OR=12.899,P<0.05),成角(OR=7.095,P<0.05),微钙化(OR=5.980,P<0.05),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Y=-0.732+2.557X2+1.788X1+1.959X4,该模型预测乳腺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乳腺ABVS预测模型与DCE-MRI诊断乳腺病灶的一致性高(Kappa值=0.891)。结论 乳腺ABVS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与DCE-MRI诊断一致性好,可作为乳腺疾病诊断的一种新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直肠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搜集本院2012年12月21日至2015年8月3日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直肠癌患者91例,术前行常规MRI及DCE-MRI扫描,测量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值],并分析与直肠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Ktrans、Kep、Ve与直肠癌T分期存在正相关(r=0.758,P=0.000;r =0.395,P=0.000;r =0.314,P=0.002);Ktrans及Kep在有无转移淋巴结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6.893,P=0.000;t=3.355,P=0.001);Ktrans、Ve与肿瘤分化程度存在负相关(r=-0.223,P=0.034;r=-0.259,P=0.013).结论 DCE-MRI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与直肠癌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定量参数可以为直肠癌的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特征联合临床病理指标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0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 038例乳腺癌患者(共1 099个肿块)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按检查时间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并制作列线图,利用验证组数据及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肿块最大径(OR=1.906,95%CI 1.397~2.609,P<0.001)、纵横比(OR=0.425,95%CI 0.284~0.634,P<0.001)、边界(OR=0.373,95%CI 0.267~0.520,P<0.001)、Adler血流分级(OR=3.188,95%CI 2.049~5.107,P<0.001)、病理类型(OR=2.975,95%CI 1.759~5.267,P<0.001)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OR=1.439,95...  相似文献   

18.
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的关键因素,术前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超声、多模态MRI是目前最常用、效能较高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判定部分具有典型影像学征象的转移淋巴结。对于不典型的转移性淋巴结,根据乳腺癌病灶征象可预测转移淋巴结,并且基于影像组学的预测模型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很高。本文就基于超声及磁共振影像及影像组学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MRI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临床或乳腺X线摄影诊断有困难的患者行乳腺和腋窝MRI检查,17例经组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分析MRI显示乳腺癌病灶和胸肌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所有结果均与病理对照。结果 17例乳腺癌患者共检出35个病灶,包括6例多中心性乳腺癌、4例多灶性乳腺癌和7例单发病灶(包括2例隐匿性乳腺癌)。6例(35.3%)出现胸肌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11例,其中9例病理证实,其敏感性为81.8%。结论乳腺MRI对检出隐匿性乳腺癌,多灶性和多中心性乳腺癌,评估胸肌有无浸润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728例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1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组289例(淋巴结转移阴性197例,淋巴结转移阳性92例)和验证组124例(淋巴结转移阴性8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39例),将阜阳市人民医院和太和县人民医院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共计315例(淋巴结转移阴性221例,淋巴结转移阳性94例)作为外部测试组。对比分析双乳内外斜位(MLO)和头尾位(CC)图像,选取病变面积较大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使用深睿医疗多模态科研平台进行图像分割及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特征间线性相关性分析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对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性能。结果:最终筛选出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在训练组、验证组和外部测试组分别为0.807、0.790和0.753,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