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曾经,TOM.COM是让百万港民排队抢购的热门股;但是网络梦醒后,却也最让人心碎。 然而,香港首富李嘉诚毕竟不是浪得虚名,他快速指示公司转型,以密集投资的手法,意图构建出一个梦幻中文媒体王国。 入股台湾媒体集团,TOM.COM究竟拨的是什么算盘?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周刊》2008,(13):100-100
中国的3G重组终于有了些眉目,而李嘉诚作为3G产业的先行者,还在为英国一直亏损的3G业务所拖累,事实上李嘉诚在成就今天财富神话的征程中,始终都是如履薄冰。他1940年逃难到香港,身无分文,当过茶楼跑堂、钟表店店员、五金行业务员,开设塑料花工厂,收购和记黄埔,最终却成为了世界十大富豪之一,美国《时代杂志》甚至认为李嘉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3.
布局不知终点的领跑者 屈指算来,此时已距和黄进军3G业务四年之久.成立于1985年的和黄电讯全称为和黄电讯集团,是和记黄埔旗下的子公司,也是李嘉诚集团的成员公司,经营着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电信和互联网业务.1999年,以善于把握时机和反向操作闻名的香港亿万富翁李嘉诚突然从炙手可热的电信行业中撤退,将和记黄埔控制的英国移动电话公司Orange的股份出售,净赚151亿美元.与此同时,却在1999年,以逾百亿美元的高额投资,冒着巨大风险向全球3G挺进,试图再次验证"先进入者先发"的市场运作规律,再造"Orange"的投资传奇.  相似文献   

4.
IT信息港     
香港的亚洲汇商网络控股有限公司与新加坡电讯旗下的SESAMi.com合并后,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认为合并直指香港李嘉诚和黄旗下的电子商务网站Link.Net。双方股东各占股权的50%,净资产将超过7200万美元。双方股东背景强大,Asia2B的股东一共8家,共有4种背景:美国CommenceOne.创投中经合集团;英资怡和和太古;华资九龙仓集团、新世界集团和新鸿基集团,还有内地在港上市的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国际汇商是合并后的统称。  相似文献   

5.
Facebook的成功源于SNS实名的进步,而现在,SNS又在形成新的裂变。就在上个月,香港首富李嘉诚向社交网站Facebook砸下6000万美元重金;就在不久前,Facebook刚获得微软2.4亿美元投资,这让Facebook着实被众多互联网从业者羡慕着。  相似文献   

6.
作为商业成功的典范之一,李嘉诚的举动总是不可避免受到众多瞩目。近期,他斥资1000万美元投资了一家可以3D打印肉类产品的科技公司,这家名为Modern Meadow的美国初创公司能够通过3D打印技术在实验室里培养出猪肉牛肉等畜肉以及真皮皮革。此举引发了A股市场的震动,这样的震动或许不仅缘自于李嘉减个人魅力,也源自于3D扣打印这个技术本身。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电脑》2001,(11):9-10
由京港两地实力派商业集团--京泰集团和香港嘉里集团联手开发、作为北京市有史以来在物流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到2005-2006年最终投资超百亿),将在朝阳区十八里店建成的北京物流港无疑将成为京港各界格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王琼 《互联网天地》2008,(12):38-41
2008年7月2日,51.com获得巨人网络51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这是2008年中国SNS领域的第二大融资案,也是51.com所获得的第三笔投资。人们在重新认知51.com的同时,不免对其创始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便是如今行走在国内社区网站领域中的佼佼者—庞升东。  相似文献   

9.
到2001年,香港将跨进互联网时代.香港因特网用户正在以每半年约增加30%的速度发展.现在630万港人中有85万网民.像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新加坡一样,香港希望发展成为亚洲的一个技术中心.到2000年,香港将实现3个发展目标:首先,将成为亚洲的主要电子商业中心,香港大部分主要公司及机构将以电子商业作为主流的经商模式,中小型企业也将连接并经常使用互联网.香港电讯将投入大量资金,推广应用电子商业服务,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上经营环境,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商店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苏建东)8月28日,斐声国内消费品流通领域的一些制造商巨头和零售商代表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发展ECR(高效客户响应)战略以及推动全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及应用技术.制造商参会的代表有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联合利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源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金佰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零售商代表有香港吉之岛、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华润超级市场有限公司、赛特商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普尔斯马特中国企业、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商集团有限公司家友超市公司、青岛利群集团服份有限公司等.  相似文献   

11.
董建华:香港需要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据新华社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近日表示,随着亚洲经济复苏和祖国内地经济增长,香港特区可从中得益,现在是投资香港的好机会.同时,香港必须作出长远定位,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他表示,创新与科技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增长的动力,香港要发展形成资讯科技中心、中医中药中心.内地经济将进一步开放和发展,香港应该善用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12.
李嘉诚和记黄浦旗下公司香港和记环球电讯8月10日与广州电信签定协议,双方将利用自己的网络,共同开通粤港专线服务,这也意味着和记环球电讯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3G业务的先行者,1999年卖掉2G网络的李嘉诚,已经在3G上投下数百亿美元,除了买下英国、爱尔兰、奥地利、意大利、瑞典、挪威、丹麦、以色列、中国香港以及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3G牌照外,2003年3月和今年元月,李氏分别在英国和香港率先开通3G电信业务.  相似文献   

14.
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其重要特征之一即是政府组织和机构兼具商业经营职能,或者政府通过投资某些机构来充分体现其引导产业发展的意志。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就是这样一家兼具商业职能的政府机构。今年1月30日,记者应AST电脑公司之邀赴港时对HKPC进行了探访。 HKPC于1967年根据有关法令规定成立,其目标是推广及促进香港地区生产力的发展。HKPC理事会有主席1人、委员22人,均为资方、劳方、学术界、专业人士及政府部门代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5日,由美国《商业周刊》、泛华集团联合主办,奥美公关、香港投资推广署等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共同协办的亚洲地区旗帜性会议——“第十二届亚洲领导人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金蝶总裁徐少春先生应邀作为发言嘉宾出席了本次盛会。  相似文献   

16.
香港总商会近日举行第七届商业高峰会议,主题为"亚洲的枢纽--香港”,特 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均谈及了内地"入世”对香港的 影响.董建华认为,内地"入世”可令香港获得额外的五个发展机遇,即股本融 资枢纽、企业地区总部集结地、内地公司向国际扩张的中心、物流区域中心,以 及为内地提供专业服务.任志刚则认为,由于内地"入世”、全球化和科技发展 这三个进程,香港在未来几年将逐步发展成为内地与全球其他地区之间物流、金 融及数据中转的枢纽. 在谈到关于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合作建物流中心时,董建华说,香港一直担当全球 贸易中介角色,既是贸易金融中心,又是一个能满足顾客要求的物流中心.随着 成千上万内地公司进军国际市场,香港凭着这些优越条件,定可帮助这些公司抓 紧机会,把货品输往世界各地.内地加入世贸组织后,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结合而 成的一股地区经济动力,可使香港发展成为多模式的物流中心.基于这一考虑, 他正积极督促各政府部门、海空管理当局研究、探讨如何发展和加强香港物流中 心的角色.(彭)  相似文献   

17.
投资巴菲特     
徐蔓 《互联网周刊》2007,(18):82-82
如果在1965年时,你拿出1000美元投资当时的伯克希尔的话,那么现在已经升值到了550万美元。股神巴菲特每年都会在eBay上拍卖午餐约会,2007年据说拍到了65.01万美元,比去年又多出了3万多美元,其商业眼光算的上老辣。但是巴菲特有一个规定,就是在午餐约会上不谈股票,不谈投资,这个约定似乎更像是武林高手的故弄玄虚,但还是有人花上大约500多万元人民币与他拉家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天地》2008,(2):2-2
第九城市董事长兼CEO朱骏在2008年年初倍受关注。在2008年1月份接受电视访谈时,他表示,足球曾经挽救过九城,而九城至今没做错过什么。 作为曾经的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很多人质疑其入主申花只是一次商业投资,但朱骏本人表示,自己看重足球是因为足球曾在困难时期帮助过他和九城。他在2001年九城最困难的时候,以足球赛成功的挽留了绝大多数员工。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罗毅)"我们喜欢这样虚实结合的洽谈会.”2001年10月25日下午1点,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的首届中国商业投资合作洽谈会摊位内,来自江苏徐州的张先生一边收拾资料一边说.看得出,尽管不少合作洽谈只是达成了初步意向,但满意仍然写在了他脸上.  相似文献   

20.
“70%的用户表示:没有增加任何软硬件的投入,只是用到 MI 公司的服务,就能显著地优化 IT 系统的效能”。这是美国 Mercury Interactive 公司(MI 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陈伟渊在谈到 BTO(BusinessTechnology Optimization 业务优化科技)这项新的商业战略时表示的。每年20%的 IT 投资被浪费、98%的关键应用正经历着性能危机,这些数字不是耸人听闻。当前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投资回报已成为每一个 CEO和 CIO关注的焦点。而 MI 公司的 BTO 战略将使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商业目标紧密结合。BTO 本身是方法论,它能通过优化技术使 IT 应用顺畅地支持商业流程运作,以满足关键性的商业需求,帮助企业提升商业价值。美国 MI 公司是 BTO 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8月19日,MI 公司在京举行了主题为“持续优化 IT 应用提升业务商用价值”的中国新战略发布会。陈伟渊和 MI 新上任大中华区总裁卢汝文先生在会上宣布 MI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美国 MI 公司此前已与本地合作伙伴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并赢得了包括中国海关、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电信、中国银行、外汇交易中心等众多国内知名客户。此次的中国新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计划在北京筹建独资公司,加快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步伐;大力推进 BTO 战略,采用顾问与合作伙伴形式加强 BTO在中国的应用水平,并强化代理商及合作伙伴的渠道经营模式;全力启动本地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