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K0固结条件对上海粘性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上海第(2)层 ̄第(5)层粘性土进行K0固结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探讨K0固结初始应力对上海粘性土强度和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各向等压初始应力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K0固结初始应力对上海粘性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有影响;正确测试土的天然强度及变形规律,应使三轴试验的固结应力状态符合天然土层的初始应力条件,即K0固结状态。  相似文献   

2.
上海粘性土剪切带形成的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可行性边界变形局部化量测的平面应变仪,对上海典型硬粘性土(2层褐黄色粉质粘土、6层暗绿色粉质粘土)进行平面应变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局部化变形的初始分叉点,剪切带倾角随固结应力σ3之间的变化规律,评价Columb和Roscoe理论对剪切带倾角的预估,初步研究了剪切带内的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3.
大石河尾矿粘性土的动力变形和强度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论述了采用动三轴仪对大石河尾矿粘性土的动力不排水特性的试验研究成果,研究中,考虑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大石河尾矿粘性土的动力变形、动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和强度的变化,并对其动强度修正系数Kα和Kσ进行了探讨,本文还系统研究了尾矿粘性土振后应力-应变关系和残余强度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的叙述了对上海黄浦江岸边淤泥质粘土的研究成果。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该土层的天然固结状态,天然强度及加荷、卸荷状态下的强度变化规律。全部室内试验计包括:固结试验及三轴固结不排水压缩试验并测孔隙压力。试验中采用了固结之前施加反压力及在试样两端涂硅脂等项技术。按照对粘性土的固结、抗剪强度基本特性的认识,从土的准先期固结压力,孔隙压力系数A、应力途径,应力圆包线、应力—应变曲线的规格化等方面分析试验成果,认为上海黄浦江岸边的淤泥质粘土处于轻度超压密状态。最后,提出了各种状态下的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5.
上海粘性土剪切带形成的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可进行边界变形局部化量测的平面应变仪 ,对上海典型硬粘性土 ( 2层褐黄色粉质粘土、6层暗绿色粉质粘土 )进行平面应变不排水剪切试验 ,研究局部化变形的初始分叉点、剪切带倾角随固结应力 σ3 之间的变化规律 ,评价 Columb和 Roscoe理论对剪切带倾角的预估 ,初步研究了剪切带内的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6.
K0固结真三轴仪的研制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能对试样进行K0固结的应力-应变式真三轴仪,该仪器在K0固结阶段采用恒应力控制,并不允许试样测向变形;而在剪切阶段则采用等应变速率控制。通过利用该仪器所进行的一系列K0固结真三轴试验表明,该仪器结构合理,性能良好,并且操作方便,能试样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发生固结,并能够提供足够的独立三向主应力,从而为土体在三维性能状态下的本构关系以及向异性研究提供有力的试验工具。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能对试样进行K_0固结的应力一应变式真三轴仪,该仪器在K_0固结阶段采用恒应力控制,并不允许试样侧向变形;而在剪切阶段则采用等应变速率控制。通过利用该仪器所进行的一系列K_0固结真三轴试验表明,该仪器结构合理,性能良好,并且操作方便,能使试样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发生固结,并能够提供足够的独立三向主应力,从而为土体在三维性能状态下的本构关系以及各向异性研究提供有力的试验工具。  相似文献   

8.
在NAKAI等基于应力张量t_(ij)和修正剑桥模型建立的能够描述中主应力影响且适用于描述正常固结土强度和变形规律的三维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能够描述土体密实度的状态变量ρ和土体黏结效应的状态变量ω,提出了适用于描述结构性土强度和变形规律的新型结构性三维本构模型。这一模型具有以下特点:结构性土三维本构模型在正常固结土的三维本构模型的基础上仅增加一个材料参数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描述三维应力状态下试样排水与不排水剪切特性、固结特性、围压对应力路径和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及平均应力、偏应力增大时出现的应力路径可逆性等特点。应用新型结构性土三维本构模型对粉质黏土的固结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进行模拟计算,验证了其在模拟结构性土特征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轴对称条件下水泥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泥土等p三轴剪切试验、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CD)与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U),对水泥土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讨论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特点和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软化型,软化程度与围压有关;不同应力路径对水泥土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弱;小围压作用下水泥土具有剪胀性,类似强超固结土;高围压下,水泥土类似弱超固结土;残余强度均随围压的增加呈线性增大,CD试验残余强度高于CU试验,残余强度与峰值强度的比值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增大速率逐渐减小;水泥土CU试验的有效强度包线与CD试样强度包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泥土等P三轴剪切试验、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CD)与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 验(CU),对水泥土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讨论水泥土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变化特点和强度特性。试验结 果表明:水泥土的应力一应变曲线为软化型,软化程度与围压有关;不同应力路径对水泥土强度有一 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弱;小围压作用下水泥土具有剪胀性,类似强超固结土;高围压下,水泥土 类似弱超固结土;残余强度均随围压的增加呈线性增大,CD试验残余强度高于CU试验,残余强度 与峰值强度的比值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增大速率逐渐减小;水泥土CU试验的有效强度包线与CD 试样强度包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实际工程中不同部位土体所经历的应力路径不同的问题,以研究不同含水率、不同应力路径下贵州红黏土的力学特性为目的,选取实际工程中典型的三种应力路径,设计了采用K_0固结方式的不同含水率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含水率及不同的应力路径对贵州红黏土的力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红黏土的水敏性及对应力路径的敏感性都与其自身的结构性有很大关系;含水率及应力路径对红黏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主要都表现在对黏聚力的影响上,而对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坚硬、硬塑状态的红黏土在卸荷状态下达到抗剪强度峰值时的变形值最小,而含水率较高的红黏土在卸荷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最差,在实际工程中该部分往往是发生变形破坏的突破点,应重点加强对该部分土体的加固与治理。研究成果对今后红黏土基坑的支护设计与计算及相关的数值模拟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模拟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位置处受扰动土体实际的应力和变形状态,探讨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破坏特性,共进行了4组试验,分别为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等 P 压缩试验、等压固结减压压缩试验和偏压固结减压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剪切路径下土体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与变形特征,即在常规压缩条件下强度最高,减压压缩条件下的强度最低。而且,常规三轴压缩、等P压缩和减压压缩这3种剪切方式下土体均没有出现应变软化现象。试验结果所揭示的规律可为现场施工提供科学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修正剑桥模型里的临界状态模型,用临界状态来描述土体的不排水剪切强度,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反推不排水剪切强度公式中三个参数的值,可以得到三轴条件下不排水剪切强度的理论公式。并且通过现有的现场实测数据考察了该不排水剪切强度公式的合理性,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公式能够较好地预测基于临界状态模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即适用于温州工程现场区域土体性质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排水剪切条件下结构性对湿地湖泊相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对湿地湖泊相黏土原状样和重塑样进行三轴排水剪切试验,将试验后的原状样进行微观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不同围压下结构性对土体剪切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体结构屈服破坏前,结构性会提高原状土抗剪强度,减小剪切变形;当土体结构屈服破坏后,结构性会降低原状土抗剪强度,增大剪切变形。原状土的峰值结构强度随围压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加,而峰值结构体积应变随围压增大呈指数型趋势减小。在围压小于结构屈服应力时,剪切阶段由胶结联结和结构骨架承担荷载,孔隙压缩较小,颗粒和孔隙的形状和排列变化较小;当围压超过结构屈服应力后,在剪切阶段胶结联结和结构骨架逐渐破坏,孔隙受到压缩,颗粒和孔隙的形状趋向圆形,并向荷载优势方向调整排列。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湿地湖泊相黏土的结构破损机理及指导湖泊湿地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静力触探技术分析土石坝软基抗滑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圳公明地区的16个勘察区域进行了十字板剪切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分析了典型地基土的原位不排水强度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间的关系并归纳出公式。利用经验公式将静力触探测试的锥尖阻力成果转化为原位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用于分析深圳公明水库土石坝软基抗滑的稳定性,反映了坝基土的非均质性以及地质缺陷对坝坡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饱和软粘土循环三轴与循环扭剪试验,研究了循环应力作用下饱和软粘土不固结不排水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循环破坏次数给定后,饱和软粘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循环强度取决于试验土样受到的静剪(偏)应力,与其受到的围压力无关;当作用在试样上的静剪应力比(静偏应力比)从0.3变化至0.6时,饱和软粘土循环强度也逐渐增大;进一步依据Mises破坏准则,通过分析循环扭剪试验确定的循环剪切强度与循环三轴试验确定的循环压缩强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不固结不排水强度满足Mises破坏准则。依据本文研究结论,可以通过特定试验建立描述一般应力状态饱和软粘土单元不固结不排水循环强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区的岩土抗剪强度指标取值问题一直是深基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研究重点。由于受到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面临的软土抗剪强度指标取值问题更为复杂。以武汉市某典型深基坑工程基坑土样为试验对象,以弹性地基梁作为主要理论,研究了武汉地区软土抗剪强度指标取值问题。结论如下: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可以较好地分析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以及变形;对于武汉地区类似基坑进行支护设计时,采用固结不排水的强度指标是较为合适的;采用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天汉软件进行深基坑稳定性分析时,若采用原始试验值,结果是偏于危险的,因此存在一个使得指标选取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8.
以原位剪切波速模拟砂土结构性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瀑布沟工程,进行了坝基砂结构性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试样密度、固结时间、超固结效应和预振等结构性因素,对剪切波速值的影响及剪切波速与砂土动强度和动变形特性的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剪切波速对以上结构性因素均有敏感反应并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动强度、动变形特性与剪切波速也有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以原位剪切波速值作为制样控制标准,进行了坝基砂的动力特性研究和坝基上、下游砂层的液化可能性分析,并与传统的以密度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各向异性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变形及强度特性,针对取自北京市郊某施工现场原状黄土试样,在保持土样天然含水率条件下,分别对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原状土样开展了固结不排水和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原状黄土黏粒含量相对较低,砂粒含量则偏高;其抗剪强度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对于固结不排水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