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太阳能-二氧化钛光催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概述了太阳能-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在生活饮用水净化、消毒和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动态。该技术的优点是,TiO2光催化剂在近紫外线区吸光系数大、光催化作用持久、化学性质稳定、对人和环境无害;TiO2在光催化过程中生成的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使水中大部分微生物灭活和有机污染物分解。该技术由于无须消耗电能,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维及三维纳米TiO2和常规TiO2的遗传毒性。方法人离体淋巴细胞培养,采用不同剂量三种不同材料的TiO2染毒,通过观察淋巴细胞转化率,并结合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微核实验测定细胞DNA损伤。结果淋巴细胞转化率各染毒组与阴性对照差异为无统计学意义;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显示1D TiO2拖尾率与常规Ti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 TiO2与常规TiO2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O2染毒各个剂量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 TiO2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而1D TiO2表现不明显。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食用级二氧化钛(TiO2)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安全性亦得到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认可。纳米TiO2由于具有纳米特性,比常规级TiO2在食品中应用更显优势。但是常规级TiO2的食品安全性数据是否适用于纳米TiO2存在质疑,这对纳米TiO2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在介绍纳米TiO2在食品工业领域中广阔应用的基础上,综述了纳米TiO2的食用安全性研究进展,为促进纳米TiO2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安全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002×7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分别采用XRD、XPS、SEM、TEM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紫外灯为光源、甲基橙溶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所制备产物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TiO2样品经XRD分析均为锐钛矿相;TEM的分析结果显示,树脂表面负载的TiO2颗粒呈棒状结构,粒径为5~10 nm;样品的XPS分析进一步表明树脂表面负载了TiO2颗粒;光催化实验结果显示微波辅助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TiO2经多次使用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钛无机抗菌材料抗病毒效果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二氧化钛(TiO2)无机抗菌材料抗病毒效果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参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一般原则和要求,根据无机抗菌材料的抗菌机理及用途,设计了在实验室检测TiO2抗菌材料抗病毒功效的检测方法,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破坏试验检测纳米TiO2无机抗菌材料抗病毒效果。结果纳米TiO2瓷碟在高汞灯照射下4h后对HBsAg破坏率为87.50%,而普通瓷碟洗液中破坏率几乎为0。纳米TiO2瓷碟在普通光照(高压汞灯、非直射阳光)下4h对乙肝病毒(HBV)的杀灭率达87.50%~93.75%,纳米TiO2镍网与紫外灯配合2、5、10min对HBV的杀灭率分别为99.80%、99.90%和100%。结论TiO2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功效,建立的抗病毒效果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是合理、可行的,适用于同类无机抗菌材料抗病毒功效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TiO2复合抗菌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忠  孙涛  琚行松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208-4209
[目的]了解TiO2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质.[方法]TiO2作为载体,按照不同的掺杂比例制备Sr2 ,Ag 的复合无机抗菌剂.采用抑菌圈试验法和细菌总数测定法来检测其抗菌性能.[结果]负载Sr2 ,Ag 的复合抗菌材料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其中负载Ag 的TiO2复合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较强.负载6%Ag 的TiO2复合材料添加量为0.75g/L时,仅仅作用1.5 h抑菌率就可以达到100%. [结论]该复合抗菌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粒径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对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200、25和15 nm 3种粒径的TiO2染毒组。每天以40 mg TiO2进行皮肤染毒,连续染毒7 d,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等指标。结果200、25和15 nm TiO2染毒组雌性大鼠血清SOD活性分别为(22.73±5.10)、(18.13±6.02)和(12.87±4.23)U/ml,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为(28.77±3.05)和(24.43±5.92)U/ml,25 nm TiO2染毒组SOD活性较空白对照组下降(P0.05),15 nm TiO2染毒组较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和200 nm TiO2染毒组均下降(P0.05),而雄性大鼠各组间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200、25和15 nm TiO2染毒组雌性大鼠血清8-OHdG分别为(7.91±0.66)、(8.02±0.93)和(8.93±0.56)ng/ml,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为(7.24±0.69)和(7.66±0.69)ng/ml,15 nm TiO2染毒组8-OHdG含量较空白对照、溶剂对照组均升高(P0.05),而雄性大鼠各组间8-OHdG无明显变化(P0.05);CAT活性、MDA含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 nm和15 nm级TiO2皮肤染毒可引起大鼠氧化应激反应,该反应与TiO2的粒径大小有关,并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催化TiO2系列催化剂对大肠杆菌的杀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波催化TiO2系列催化剂的杀菌效果.方法将普通TiO2、纳米TiO2和WO3掺杂纳米TiO2催化剂分别加入大肠杆菌菌液(菌体密度106 cfu/ml)中,采用25 kHz 50 W超声波照射催化75 min,并观察了照射时间、菌液酸度、TiO2催化剂的粒径和用量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当催化剂浓度为1.0 mg/ml,pH=3.0,超声波照射时间60 min时,杀菌率接近100%.超声波照射75 min时杀菌效果排序为WO3掺杂纳米TiO2>纳米TiO2>普通TiO2.结论TiO2系列催化剂在超声波的照射下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9.
Zhang C  Bu Q  Zheng Y  Song B  Li W 《卫生研究》2011,40(4):505-506
目的分析山竹果壳提取物及倒捻子素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比较其与芦丁、纳米TiO2的抗紫外线防护作用。方法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波长下及全波长扫描时山竹果壳正丁醇萃取物、倒捻子素、芦丁和纳米TiO2的紫外线吸收率。结果山竹正丁醇萃取物及倒捻子素浓度≥0.40mg/ml时具有很好的抗紫外线防晒作用,在低浓度(≤0.40mg/ml)条件下两者抗紫外线作用优于TiO2。结论山竹正丁醇萃取物及倒捻子素抗紫外线辐射作用优于纳米TiO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BixTiyOz负载TiO2气相光催化降解苯的性能。方法将TiO2负载于Bi2Ti2O7、Bi4Ti3O12、Bi12TiO20上制成催化剂。应用X射线衍射图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图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光源和水蒸汽对催化剂降解苯的影响。结果用Bi12TiO20、Bi2Ti2O7、Bi4Ti3O12作为TiO2的载体,负载量为2.0%时对苯的转化效率最高,其中TiO2/Bi12TiO20的光催化活性最高。TiO2在载体表面呈高度分散状态;同纯TiO2相比,3种光催化剂的光谱有明显的红移现象,且红移的程度由大到小为TiO2/Bi12TiO20TiO2/Bi4Ti3O12TiO2/Bi2Ti2O7,负载型催化剂的Ti2p结合能都向低能端偏移。与用日光灯作为光源比较,用黑光灯作光源时苯的转化率明显提高了近3倍。在105 L的箱体中加入0.5 ml水的条件下,光催化剂对苯的降解率最高。结论该系列催化剂能够显著提高对苯的光催化性能,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