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前后痛经程度、月经经量、血清CA125水平及子宫大小等变化。结果:置环3个月后6例患者痛经基本消失,经量减少2/3以上,CA125降至正常范围;置环6个月后子宫体积稍缩小。结论: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明显,特别适合于痛经伴月经过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子宫肌瘤患者148个病灶,34例子宫腺肌病34个病灶行HIFU治疗.治疗后1、3、6个月随访,评价病灶的超声及MRI影像学变化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结果 彩超及MRI影像学随访发现86例子宫肌瘤148个病灶治疗后第1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5%,第3个月缩小59%,第6个月缩小72%.67例经量增多的子宫肌瘤及腺肌病患者,61例在治疗后6个月经量明显减少,有效率91.0%;34例痛经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2例在治疗后随访的6月内痛经消失或减轻,有效率94.1%.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HIFU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渠玉雪  洪兰英  李茜 《临床医学》2003,23(10):62-63
目的 :总结热球法治疗月经过多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预后及体会。方法 :应用子宫热球仪 ,对 5 0例手术指征为无生育要求 ,药物治疗无效 ,希望保留子宫的月经过多者 ,合并腺肌症及粘膜下肌瘤 <2cm的病人 ,行子宫内膜剥离。术后随访 6个月~ 12个月。 6例同时有子宫腺肌症 ,4例月经量增多及痛经均明显减轻。 2例因子宫后倾出现宫腔积血 ,经处理后治愈。结果 :2例因痛经及月经无改变而切除子宫 ,其余 48例月经均有所改善 ,手术成功率 96%;术后 9例 ( 18%)无月经 ,17例 ( 3 4 0 %)月经为点滴状 ;14例 ( 2 8 0 %)经量明显减少 ;8例 ( 16 0 %)月经恢复正常 ;4例 ( 8 0 %)月经过多 ,痛经程度均减轻 ,术后 12个月时 ,疗效保持不变 ,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子宫内膜剥离可以减少或停止月经 ,减轻痛经 ,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类型 ,其发病率近几年有明显上升 ,但临床漏诊率高。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 2 81例子宫腺肌病 ,作临床及病理分析如下 ,并对治疗提出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在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行妇科子宫切除术 984例 ,术后病理确诊子宫腺肌病 2 81例 ,年龄 36~ 5 5年 ,平均 4 6岁。1 2 临床表现 痛经 10 6例 ,月经异常 187例 ,下腹坠胀 4 7例 ,其他症状 2 4例 ,无症状 15例。1 3 术前诊断 子宫腺肌病 76例 ,子宫肌瘤 14 1例 ,子宫腺肌病合并肌瘤 17例 ,合并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腺肌症是妇科常见病,以往该病的治疗方法是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采用经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症1-2,取得了显著效果。我院应用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48例,均随访1年以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经药物保守治疗1~3年疗效不佳或无效的4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TUAE治疗。年龄28~47岁,平均40.2岁,临床表现均伴有继发性痛经1~5年,并呈进行性加剧,月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由妇科检查和彩超表现(部分患者加行MRI检查)结合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病理学表现。方法 对5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切片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以月经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痛经为主要症状,子宫增大为主要体征。病理组织切片在子宫肌层见到子宫内膜腺体及问质即可以做出确切的诊断。结论 组织病理学诊断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具有十分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病理学表现。方法:对7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切片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月经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痛经为主要症状,子宫增大为主要体征。病理组织切片在子宫肌层见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即可以做出确切的诊断。结论:组织病理学诊断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具有十分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瘦素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变化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30例非子宫腺肌病患者(对照组)血清和腹腔液中瘦素的含量,并根据伴有痛经与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其腹腔液中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伴有痛经及不伴痛经子宫肌腺症患者腹腔液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子宫腺肌病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腹腔液中瘦素水平明显升高,说明瘦素可能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与伴有痛经与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第二代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自2015年11月至2020年12月因子宫腺肌病接受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的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术前相比,了解患者术后痛经缓解情况、月经量改善情况及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结果 48例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者,术后月经改善总有效率93.7%(45/48),有效治疗者中闭经32例(71.1%),月经呈点滴出血13例(28.9%)。痛经改善总有效率86.8%(33/38),有效治疗者中痛经完全缓解20例(60.6%),明显缓解8例(24.2%),部分缓解5例(15.2%)。与术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满意度为高,43例患者对此治疗满意。结论 子宫内膜切除术联合左炔诺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有效缓解痛经及月经经量增多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剔除保留子宫治疗痛经及月经量过多的方法.方法:将11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峡部捆扎止血带后将子宫体割开,剔除子宫峡部以上大部分子宫肌层,切除部分子宫内膜行子宫成形术,形成一完整宫腔,将浆膜层与黏膜层合并缝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痛经症状均消失,月经量均明显减少.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增大如孕3个月大者,可行病灶剔除、大子宫缩减成形术.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 15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经我院妇科检查证实 ,如痛经、经量增多 ;妇科检查 :子宫均匀增大、触痛 ;血清CA12 5明显增高 ;B超提示子宫均匀增大或有包块。不孕时间 2~ 7a ,平均 4 2± 0 8a ,年龄 2 5~ 3 4岁 ,平均 3 0 2± 2 5岁 ;月经周期规律 ,无全身疾患 ,肝、肾功能正常 ,3个月内未用过激素类药物 ,输卵管通畅 ,未发现其它不孕原因。1 2 治疗方法1 2 1 于月经第 2d开始服米非司酮 (浙江仙居制药厂 ) 10mg/次 ,1次 /d ,连服 6个…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又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良性病变[1~2].选择有效的护理方式对于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子宫腺肌病患者61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临床症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经期血流量大,经期延长.本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依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  相似文献   

13.
据文献报道及本院临床观察,子宫肌腺病发率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除典型的临床症状(痛经、经期不适、月经异常、小腹坠胀、不孕)及体征外,尚有CT、MRI、腹腔镜和经腹超声检查方法。CT、MR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正确率略高于经腹B超,但费用昂贵,现有条件下不能普遍使用,腹腔镜虽更能确切地作出诊断,但不能被所有病人所接受。而经阴道超声对腺肌病诊断率与MRI相似,由于探头频率高直接放在阴道内紧贴阴道,宫颈使子宫处于声束的近场,声像图清晰,且不需充盈膀胱,又不受肥胖限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无创伤,实用经济,且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有其特殊性,对其诊断分类、严重程度、手术难易及术后盆腔内复发有很大的诊断参考及实用价值。 资料和方法 我院自1996年到1998年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68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患者年龄25~50岁均有孕产史,其中42例伴有痛经和月经过多,14例无明显痛经但有月经增多,12例临床无明显症状,但妇检子宫增大,后壁触及小结节。  相似文献   

14.
子宫腺肌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子宫腺肌病的病理学定义是子宫内膜良性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弥漫性增大 ,在镜下表现为子宫肌层中出现异位非新生内膜腺体及间质 ,周围伴有平滑肌增生肥大[1] 。一、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病理学诊断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 80 %年龄在 40~ 5 0岁。经血过多是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发生率约 5 0 %左右[2 ] ,其他症状包括痛经、子宫出血及不孕等。妇科检查时常可扪及弥漫性增大、质软并有触痛的子宫。然而 ,这些症状及体征均无特异性 ,在其他疾病中也可出现 ,例如无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肌瘤及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临床诊断困难 ,…  相似文献   

15.
子宫腺肌症1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11例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例平均年龄为43.2岁,30~50岁占81.9%,经产妇占91.0%,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痛经(70.2%)、月经异常(63.0%)、子宫增大(95.5%),术前诊断符合率55.9%,B超诊断符合率53.2%,血清CA125检测阳性率70.4%,MRI检测阳性率90.9%。结论:子宫腺肌症的发病与分娩、宫腔操作等造成子宫内膜侵入子宫基层生长有关,其临床表现以痛经、月经异常为主,单靠临床表现诊断该症准确率低,综合临床表现、B超及血清CA125的联合检测能提高子宫腺肌症的术前诊断率,MRI诊断子宫腺肌症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初步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2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定期症状随访,随访痛经及月经改善情况。 结果25例患者均完成治疗,随访至6个月,痛经缓解率86%,月经减少率84%,近期疗效显著。 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是一种保留子宫的无创治疗技术,能够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症病灶,缓解痛经、月经量多等症状,近期效果确切,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验证。    相似文献   

17.
沈惠  黄琼  金杭美 《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772-1773
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浆CA125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宫腔内放置曼月乐。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如痛经的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的变化。结果放置后脱落2例,其余130例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6个月后痛经明显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变薄(P〈0.01),子宫体积缩小,血清CA125下降(P〈0.01)。结论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5岁。因周期性尿急、尿频、尿痛1年到我院检查。患者孕2产1.既往月经规律.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并于2007年1月因子宫腺肌症行子宫切除术;术前无腰痛、血尿及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B超检查:子宫已切除,于膀胱左后壁可见一范围约2.8cm&#215;1.6cm低回声光团。膀胱适度充盈状态下进一步经阴道超声检查:低回声光团位于膀胱左后壁肌层内,膀胱黏膜层光滑,连续性良好。低回声光团内部可见多个小无回声区,呈“筛孔状”结构(图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与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52例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确诊子宫腺肌病4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达82.69%;其中超声诊断弥漫性子宫腺肌病16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15例,合并子宫肌瘤5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合并巧克力囊肿2例,与病理结果17例、21例、6例、6例、2例对比,准确率分别为94.12%、71.43%、83.33%、83.33%、1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误诊率,5例误诊作子宫肌瘤,误诊率9.62%,4例发生漏诊,漏诊率7.6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具有重要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而且可以对子宫腺肌病与其他疾病类型合并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帮助子宫腺肌病确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在子宫腺肌症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通过腹腔镜下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其中21例患者加异位病灶挖除术.术后观察月经症状、痛经程度的改变及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随访24个月以上,月经症状缓解率100%;痛经症状缓解率83.3%(20/24);其中21例忠者术后1年痛经明显缓解,1例手术2年后复发;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2.6%;5例患者出现偶发性下腹部疼痛,消炎痛栓对症治疗可获得缓解,无1例闭经,术后2年血性激素测定值与术前相似且在正常范围.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加病灶挖除术能明显改善痛经及月经症状,缩小子宫体积,疗效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