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汽车在有无ABS情况下制动能否保证良好的稳定和制动性的问题,对汽车整个ABS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对单轮车辆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了其车辆动力学数学公式,然后利用Simulink搭建了单轮车辆模型的数学仿真模型;依次分析了基于魔术公式的汽车轮胎模型、制动系统模型、滑移率模型以及PID控制模型的数学公式,搭建了相关仿真模型;最后将各个模块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汽车ABS仿真模型,并对有无ABS下的汽车制动工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BS系统模型可靠,在制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和制动性。  相似文献   

2.
汽车能量再生制动防抱死集成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ABS)的能量再生制动集成控制方式,将汽车再生制动融合到ABS制动系统中,再生制动电机参与防抱死控制,建立了集成防抱死制动控制器模型。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集成能量再生制动系统不仅能实现再生制动与液压ABS的协调兼容,提高能量回收率,还可以充分利用电机制动响应快的优点,更好地实现车辆制动防抱死控制。  相似文献   

3.
将系统动力学与智能控制理论相结合对汽车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matlab/Stateflow仿真技术,建立了基于七相位逻辑门限值控制算法的ABS仿真程序,建立了包括车身模型、轮胎模型、制动系统模型在内的七自由度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准确地表达了车辆的动态特性。在实验中以捷达GTX轿车的车辆参数为模型,对其在高附着路面下不同车速的防抱死制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并通过仿真的实验的结果来改变逻辑门限值的选取,进而完善ABS控制算法。该仿真系统的车辆模型参数在经过修改后可适用于不同ABS产品的开发并对ABS与目标车辆的匹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ADAMS/Car中搭建带有ABS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多轴车辆的整车模型。然后有效地结合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优点,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了基于车身减速度的路面识别系统为基础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在几种经典路面情况下对特种车辆进行联合制动仿真。由仿真结果可见,带ABS的车辆制动效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车辆进行研究,给出了简化的车辆仿真模型和EMB制动器仿真模型,并结合路面识别技术为之设计了相应的ABS模糊PID控制器仿真模型.ABS制动控制器模型采用基于车轮最优滑移率的控制策略,最优滑移率由路面自动识别系统准实时的得出,ABS控制算法采用模糊PID控制,对EMB制动器进行滑移率S和制动压力F的闭环控制.仿真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建模,仿真结果证明路面识别系统能够正确识别路面并确定最优滑移率,基于EMB制动控制器的车辆的ABS控制器始终将制动过程滑移率控制在路面识别系统确定的最优滑移率附近.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单轮车辆的电子感应汽车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及普通ABS的仿真模型,研究模糊控制规则,比较分析两者的仿真情况,结果显示电子感应汽车制动系统制动性能优于普通ABS.  相似文献   

7.
用模糊逻辑控制(ABS)系统改善制动性能和方向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系统设计了一简单有效的模糊逻辑控制,可改善汽车制动时的制动性能,以及在均匀和不均匀(μ-分离表面)的摩擦表面上的转向制动的机动性。该系统由前后两工作控制器组成。第一控制器工作于纵向滑动,第二控制器负责车辆侧向滑动控制。在非线性轮胎特性的四轮非线性车辆模型上实行模糊逻辑控制。同时与没有模糊逻辑控制ABS系统的车辆模型比较,评估控制器性能。  相似文献   

8.
车辆转弯制动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工况。首先基于ADAMS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在不施加任何控制时针对转弯制动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出现侧滑、甩尾现象,车辆极不稳定。因此在MATLAB/Simlink中设计了基于滑移率的ABS模糊控制系统,结合ADAMS中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建立了ADAMS和MATLAB/Simlink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转弯制动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ABS控制能极大地改善车辆在转弯制动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轿车为研究对象,比较有无车辆防抱死控制系统的制动效果,以分析不同路面环境下ABS对于车辆整体制动性能的影响。考虑到实际车辆行驶时路面的实时变化情况(即对象模型实时变化),需要寻找一种鲁棒性较好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小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侧滑,避免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小汽车的制动性能,尤其是带ABS装置后制动性能的研究就更为重要。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利用CarSim软件建立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定义与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的ABS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最后再利用模糊PID控制建立ABS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控制规则,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特别在路面情况发生变化,即系统模型参数发生变化时,有较好的控制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车辆安装ABS装置可以有效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分析模糊PID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设计,给出了模糊PID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对无ABS系统的高附着系数路面和有ABS系统的路面展开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得到:利用模糊PID控制可以使滑移率处于最佳滑移率范围,从而使地面制动力处于峰值附着力区域,有效缩短了制动距离;未装ABS系统的车辆进行高速制动时易发生车轮抱死问题,并且抱死时间随路面附着系数的减小而下降,装有ABS系统的车辆,其制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制动距离与时间都获得大幅降低,同时也延迟了车轮的抱死时间。ABS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的作用要强于高附着地面,确保了车辆在低附着路面的制动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虚拟样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逻辑门限值控制算法的ABS控制策略,进行了汽车ABS性能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某轿车的14自由度虚拟样机仿真模型;再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ABS制动器及其控制模型;将虚拟样机模型与ABS的控制模型相结合,从而构成研究ABS性能的联合仿真模型.最后,分别在高、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分析了ABS的性能.仿真得出的结果说明了ABS联合仿真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为加速ABS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便利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A simula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that deals with cut geometry and machining forces when a toroidal cutter is used during semifinishing in five-axis milling. The cut geometry was calculated using an analytical method called analytical boundary simulation (ABS). ABS was implemented to calculate the cut geometry when the machining used an inclination angle and a screw angle. The effect of tool orientation on the cut geometry was analyzed.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cut lengths calculated using ABS with cuts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method was accurate. ABS was subsequently applied to support a cutting force prediction model. A valida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utting force generated experimentally.  相似文献   

13.
汽车ABS混合仿真试验台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郭孔辉  丁海涛  刘溧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1417-1421
对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混合仿真试验台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用于硬件在环仿真的车辆模型、轮胎模型、路面模型以及ABS液压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硬件在环的仿真试验。把ABS实际部件嵌入到软件环境中进行混合仿真极大地扩展了软件仿真的功能,为ABS产品开发提供了开发工具和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4.
汽车防抱死系统与主动悬架联合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建华  李幼德  李静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24):30174-3018
提出了一种汽车防抱死系统与主动悬架联合控制策略。将采用光滑滑模控制的防抱死系统同采用反向递推控制的主动悬架相结合,在车辆制动时,主动悬架调节作用在车轮上的垂直载荷,使车轮的垂直载荷在车轮滑移率达到最优时也相应增加,从而获得最大的制动力。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车辆制动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控制的车辆,在保证车辆制动稳定性的同时能够获得最大的地面制动力,从而显著提高了车辆的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15.
ABS压力响应测试和压力的精细调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ABS控制模型和设计ABS控制逻辑都要求测定系统的压力响应特性。设计并制作了ABS压力调节特性测试台架,编写了相应的测试程序。在此基础上,对国产轿车上广泛使用的MK20型压力调节器及其ABS液压回路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测试装置是有效的。在分析压力响应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压力精细调节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防抱死系统中,由于没有额外的传感器测试更多的参数,以及路面的不平度、信号的干扰等原因,致使路面辨识非常困难.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整车制动模型和 ABS 制动模型的研究,建立了带有偏差单元的递归神经网络路面辨识模型,此路面辨识模型是通过对标准信号进行反复学习记忆,用非线性映射方法进行特征抽取并存储于网络的各节点上.工作时,当输入信号存在变形或噪声时,该模型通过联想记忆对输入信号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实验表明,该辨识过程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过程且便于批量生产、升级、更新和维护.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整体性能,从ABS液压控制单元(HCU)的主缸、轮缸、增压阀、减压阀、蓄能器、电机以及回油泵等元件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出发,建立了各元件的数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结合电磁场分析、流场分析和实验辨识多种手段,得到模型中的未知参量,建立了各元件准确的仿真模型,进而构建HCU参数化仿真模型。通过对试验和HCU系统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搭建的HCU系统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为进一步建立ABS虚拟样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路面识别的汽车ABS模糊控制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通过在制动过程中自动控制车轮的制动力矩,从而防止了车轮抱死。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ABS的性能,在对汽车制动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ABS系统的模糊控制模型;采用路面识别方法,对变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了ABS制动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路面识别的模糊控制防抱制动系统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并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汽车气压ABS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气压ABS调节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入手,采用AMESim平台建立气压ABS调节器模型并对其调节特性进行分析,具体围绕共性能参数、制动气室压力变化的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