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内镜诊治技术应用的一些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介入诊治技术是近年来呼吸科医生感兴趣和开展较多的技术,它的应用和推广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呼吸科医生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历史,大大的开阔了医生的视野和提高了专科的诊治水平,使一些过去无法处理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但由于该组技术的应用时间不长,使用时也是以个人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来决定适应证和禁忌证,故应用的效果和预后差距很大,争议也很大。在这里,本人以个人的一些工作体会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和争论,以提高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1气道支架技术气道支架技术在我国已使用8年,是应用较早和争议较大的介入治…  相似文献   

2.
合理应用超声内镜提高消化病诊治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超声内镜已进入普及阶段,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已成为现代化消化内镜中心的常规诊治方法。实践证明,EUS的应用提高了大多数消化病的诊治水平,开创了某些消化病的新的治疗方法。由此派生的联合检查方法,如EUS与常规内镜结合、EUS与ERCP结合,EUS与腹腔镜结合、EUS与CT、MR结合及EUS与消化系动力检测技术结合均产生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概念。因此,也产生了一个临床极需评价和探讨的问题,即如何合理应用EUS,笔者就此谈一些心得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无痛内镜在儿童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痛内镜法”是通过静脉应用镇静、镇痛及麻醉药,让接受内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在全身麻醉(即“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诊疗过程,相比既往的局部麻醉方法,该法具有无痛苦、人性化、能让内镜医生有充足时间进行诊治操作、防止漏诊等优点,该法已在成人得到广泛使用,我们总结了“无痛内镜法”在儿童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是呼吸科医师必备的本领 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是每位临床医生必备的基本功.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专科医师往往只注重本专科内的理论与技术,没有兴趣,也没有精力掌握好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技巧.  相似文献   

5.
胶囊内镜小肠疾病图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囊内镜的发明开创了无痛、无创、陈导线的消化道舒适检查新纪元,被称为21世纪内窥镜的一场革命。由于胃镜和结肠镜对上消化道和结肠疾病的诊治技术已相当成熟,目前胶囊内镜主要用于小肠疾病的检查,为临床医师诊治小肠疾病提供帮助。因此,如何正确应用胶囊内镜及准确解读胶囊内镜下的小肠图像十分重要。以下,结合我科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及典型病例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6.
重视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新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6):677-677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在内科、呼吸科门诊病人中EB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由于许多医生还不了解EB,容易将EB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他呼吸道疾病。EB所致的慢性咳嗽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由于误诊、误治也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临床医生尤其是呼吸科医生要认识、重视EB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消化内镜历经了10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的硬质内镜、纤维内镜到今天的电子内镜,以及不断出现的色素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荧光内镜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新的内镜诊断方法,使得消化内镜医师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是不断更新的内镜诊治技术也对消化内镜医师提出了挑战。我院消化内镜诊治培训中心是北京市消化内镜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挂牌单位,为全国仅有的两家中华医学会指定的消化内镜诊治培训中心之一,担负着北京市以及全国消化内镜医师的培训任务,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进修医生在我院消化内镜诊治培训中心学习。现就结合我们的具体实践,谈谈内镜培训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4):335-335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骨质疏松症、咳嗽及其他慢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推广并普及最新的“中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中国咳嗽诊治指南”等行业规范,展示医生的个人风采,提高其辩论技巧,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惠氏健康药物部全程支持的2007年度超级医生“秀出我才,谁更出彩”全国大型主题竞赛活动将于2007年2-10月在全国20多个城市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人工智能(AI)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中,AI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应用AI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AI诊疗技术的认识,从而为肝病的诊治提供更为有效的决策手段。本文还对AI技术在未来肝脏疾病诊治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9):649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骨质疏松症、咳嗽及其它慢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推广并普及最新的“中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中国咳嗽诊治指南”等行业规范,展示医生的个人风采,提高其辩论技巧。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惠氏健康药物部全程支持的2007年度超级医生“秀出我才,谁更出彩”全国大型主题竞赛活动,将于2007年2月-10月在全国20多城市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11.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6):405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骨质疏松症、咳嗽及其它慢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推广并普及最新的“中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中国咳嗽诊治指南”等行业规范,展示医生的个人风采,提高其辩论技巧。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惠氏健康药物部全程支持的2007年度超级医生“秀出我才,谁更出彩”全国大型主题竞赛活动,将于2007年2月-10月在全国20多城市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初期,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开始出现。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超声内镜已进入了普及阶段,内镜超声检查和治疗技术已成为现代化消化内镜中心的常规诊治方法。同时,在内镜检查和治疗术中的无痛技术也不仅仅停留在解除患者恐惧、增加耐受和提高再次接受内镜检查意愿的水平上,更多地是为操作者的诊治提供安全、可靠、有效、快捷的麻醉管理,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染色及放大内镜的用法、操作要领及注意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和内镜诊治技术的提高,对于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与之相对应,色素内镜、放大内镜也在一些大型医院开始普及。但由于色素内镜在中国普及较晚,放大内镜的使用仍限于少数大医院,因此有关这两种检查法的做法在各单位也不尽相同。现笔者参考国外,特别是日本在色素及放大内镜方面的做法,结合本人的经验,阐述这两种检查的用法及操作要领和注意点如下。1.色素法的种类。胃肠道黏膜的染色,根据色素的种类  相似文献   

14.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呼吸系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是老年患者的首要直接死因,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是呼吸科医生不可缺少的重要本领之一。近年来,由于新的抗菌药物不断上市,致病原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大量应用及机械通气等有创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是一种病因未明、自身免疫介导、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由于病人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损害各个系统、各个脏器和组织。为了帮助临床医生认识和提高SLE的诊治水平,以改善SLE的预后,中华风湿病学会于2003年制订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治作用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ERCP诊治的131例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ERCP术中选择性胆管插管、造影、取石过程以及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情况。结果①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为94.6%(124/131),胆总管结石取出成功率是96.8%(120/124);②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准确率为96.9%(127/131),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准确率为90.1%(118/131):③ERCP总并发症为6.9%(9/131):穿孔1例(0。8%)、出血2例(1.5%)和胰腺炎6例(4.6%)。结论ERCP联合MRCP是诊治胆总管结石首选的诊治方案,提高医生操作水平能减少ERCP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 graphy,EUS)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EUS在仪器性能和临床运用上已经发展成一项成熟的技术,其应用也已从最初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介入治疗工具,并且在临床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EUS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EUS引导下注射技术已成为内镜医生诊治疾病的有力武器.随着超声内镜设备的不断改进,更多的EUS新技术将不断涌现.本文就目前的介入性超声内镜技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咽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常尢特异性,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医生常常为了减轻埘患者咽部的刺激,在未能清晰显示咽部结构的情况下就已将内镜插入患者食管,以至于咽喉部的病变易被遗漏,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镜检查是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手段。随着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支气管镜已成为呼吸科医生在诊断、治疗、急诊抢救等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耳闻目睹了很多糖尿病(DM)病人早期被漏诊漏治,以至多以心脑血管病并发症前来就诊时,才被发现,究其原因是基层医院的有些医生只查空腹血糖,而忽视了餐后血糖的检查所致。因此,有必要阐述一下检查餐后血糖的重要性,提高我们基层医院医生诊治糖尿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