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挫裂伤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70例,根据伤后36h内脑挫裂伤的体积分组,A组为脑挫裂伤体积≤50m L,B组为脑挫伤体积50m L,A组40例,其中手术治疗20例,非手术治疗20例;B组30例,其中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和GO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组非手术良好8例,轻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5.0%;A组手术良好10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5.0%;B组非手术良好3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33.3%;B组非手术良好8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6.67%;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比较,A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入院36h以内应根据患者脑挫裂伤体积分开治疗,≤50m L多数以非手术治疗为主,50m L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78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8例中-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78例患者脑挫裂伤患者,保守治疗50例、手术治疗28例;按照GOS评分标准,出院时恢复良好15例,占19.23%;轻度残疾39例、占50.00%;中-重度残疾15例、占19.23%;死亡9例,占11.54%。结论:对于中-重度的脑挫裂伤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动态复查头颅CT,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早期正确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王智达  赵清  文陆林  宋世伟 《吉林医学》2010,31(21):3544-3545
目的:探讨广泛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行开颅手术,15例脑室外引流术(其中3例最终行V-P分流),43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死亡10例,其余患者随访6个月~1年,恢复良好29例,中残27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广泛性脑挫裂伤的患者病情重,致死率及致残率高,应正确评估与动态观察病情,并及时、准确地制定与调整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方案,这是降低死亡率与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综合临床监测指标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探讨其对疾病治疗的意义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进行严密监测,总结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本组32例病人,恢复良好14例,中残4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其中2例为术后再发血肿患者家属拒绝手术治疗并发脑疝,2例为非手术治疗,原发脑干损伤,脑水肿、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3例是广泛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术后并发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结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保证治疗效果,使患者转危为安,降低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21-121,124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临床经验。方法对2005年7月~2008年7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同期采用非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手术组:良好29例,良好率48.33%;植物生存或死亡14例,占23.34%。非手术组:良好8例,良好率26.67%;植物生存或死亡14例,占46.67%。手术组的良好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手术组的植物生存或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掌握重症颅脑损伤的伤后救治、手术时机和并发症的防治,对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手术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脾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38例脾损伤患者的资料。结果:36例手术治疗,占94.7%;2例非手术治疗,占5.3%;2例死亡,占5.3%。结论:B超是诊断脾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在病情允许及有条件时应行CT检查。非手术治疗风险大,选择非手术治疗必须经CT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同时结合血液动力学、年龄、腹腔出血量、术者的经验和医疗环境等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 ,来势凶猛 ,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 ,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抢救、恰当护理是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一般资料 :我院自 2 0 0 1~ 2 0 0 2年共收治 78例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病人 ,其中年龄最大的 83岁 ,最小的 7岁 ,平均36岁。受伤时间最短的 30min ,最长的达 2a。入院时按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CS) ,均在 3~ 8分之间 ,属重型颅脑损伤 ,由CT扫描检查定位 ,其中硬脑膜下血肿 2 7例 ,硬脑膜外血肿 38例 ,脑挫裂伤 1 3例。手术治疗 6 2例 ,保守治疗 1 6例。护理 :瞳孔变化是颅脑损伤并…  相似文献   

8.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 ,脾破裂最为常见。随着现代医学的深入研究 ,发现脾脏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因而探讨非手术治疗脾损伤已成为保留脾脏的一种非常重要措施。现将我院近年收治 7例脾脏破裂行非手术治疗的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在收治 71例外伤所致脾破裂中 ,非手术治疗脾损伤 7例 ,成功 5例 ,占同期脾损伤 7%。其中 2例经非手术治疗 1周内 ,因再次活动性出血 ,转手术治疗 ,行脾切除 ,术后 2周治愈出院。本组 7例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1 4~ 43岁。车祸致伤 4例 ,坠落伤 2例 ,打伤 1例。合并肋骨及肢体多发骨折 4例 ,肾挫伤 1例 ,多…  相似文献   

9.
重型脑外伤超微结构的观察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重型脑外伤脑白质的超微结构的观察及临床分析 ,比较单纯性脑挫伤与脑挫伤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患者的预后差异。方法 随机选择 2 8例GCS 8分以下 ,CT显示有脑挫伤、挫伤性血肿 ,需手术治疗的病例 ,术中取非功能区皮质下肉眼观无挫伤的白质 0 .5cm× 0 .5cm× 0 .5cm大小 ,电镜观察 ,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2 8例观察标本中 ,10例伴有不同程度DAI ,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其他病例明显高。结论 ①脑挫伤、挫伤性血肿伴有DAI病例的预后比单纯脑挫伤差 ,病死率和致残率高。②脑挫裂伤患者如原发性昏迷时间长 ,手术后意识不能好转应考虑合并DAI。  相似文献   

10.
陈永卫 《海南医学》2011,22(3):94-95
目的探讨亚低温冬眠辅助治疗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加亚低温冬眠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临床疗效做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P〈0.01)。观察组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5%、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32.5%(P〈0.01)。结论亚低温冬眠辅助治疗脑挫裂伤对患者有脑保护作用,可改善预后,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进程,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46例患者,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30 例.恢复良好28例,轻残8例,重残2例,死亡6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病情多较轻,临床症状多样,变化快,可突然恶化,加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其CT影像,并进行常规非手术治疗。分析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根据GCS标准,本组患者恢复良好5例,占15.6%;轻残10例,占31.3%;重残6例,占18.7%;植物生存3例,占9.4%;死亡8例,占25.0%,主要死亡原因为脑疝、脑干功能衰竭1例,占12.5%;呼吸功能衰竭4例,占50.0%;合并多发伤3例,占37.5%。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因此需要正确诊断并进行早期有效地治疗,配合拮抗剂、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支持,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柳再奎 《中外医疗》2010,29(8):74-75
目的观察观察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2例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2组各16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早期手术治疗组3d内无死亡,4~10d死亡3例;非手术治疗组3d内死亡5例,4~10d死亡2例。手术治疗组病死率为18.9%,非手术治疗组病死率为43.7%。2组比较,手术治疗组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急性胰腺炎较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立体定向血肿清除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3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术后3~7d内拔引流管,总有效率为87.18%(34/39),病死率为5.13%(2/39)。结论:CT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损伤小,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5.
黄志敏 《右江医学》2000,28(3):159-160
112例重型颅脑损伤 ,2 0例行非手术治疗 ,92例按损伤程度不同分别行开颅血肿清除、简易定位钻颅血肿碎吸术及亚冬眠疗法等综合治疗 ,结果存活 5 6例 ,存活率为 5 0 .0 % ,死亡 5 6例 ,病死率为 5 0 .0 %。观察发现GCS评分与病死率呈负相关 ,认为及早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争取手术时机 ,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3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评分:良好32例,占84.21%;中度残疾5例,占13.16%;重度残疾1例,占2.63%;死亡0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较快,密切的病情观察,动态头颅CT复查及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早期积极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残率。  相似文献   

17.
姜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997-998
目的探讨醉酒后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醉酒后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结果根据GOS标准判断:良好20例(57.1%),中残8例(22.9%),重残3例(8.6%),植物生存2例(5.7%),死亡2例(5.7%);手术治疗22例,非手术治疗13例。结论应提高对醉酒与颅脑损伤之间关系的认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酒精中毒(如使用纳洛酮),动态头颅CT检查以明确颅脑损伤类型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3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病例治疗后2例死亡(1.4%),其余141例伤后随访3~9个月。按GOS分级标准评定:恢复良好73例(51.0%),中残44例(30.8%),重残16例(11.2%),植物生存8例(5.6%)。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及时规范的治疗,同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动态复查颅脑CT,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王龙珍  刘怀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28-3229
目的: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6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96例,非手术治疗68例。结果:死亡34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中残19例,恢复良好105例。病死率(包括植物生存)22%。结论:早诊断、具备手术指征积极手术、规范化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重视康复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 1991年 1月~ 1998年 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2 1例 ,在完成临床治疗的同时 ,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 5.5~ 62岁 ,平均年龄 2 4 .5岁 ,井下作业伤 15例 ,占 71.4 %。车祸 4例 ,跌伤或斗殴 2例。颅盖骨骨折 10例 ,合并颅内血肿 5例 ,合并脑挫裂伤 6例 ,闭合性损伤 12例 ,开放性损伤 9例。手术治疗 11例 ,非手术治疗 10例。并发症肺部感染 1例 ,尿路感染 1例。结果 :治愈出院 14例 ,占 66.7% ,其中 8例无明显的后遗症 ,4例不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