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钢坯由加热炉加热至轧制所需温度,加热过程中炉内的温度分布对最终钢材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以间歇式天然气轧钢加热炉为例,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加热炉内以及被加热钢坯内瞬态的三维温度场分布,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多种操作条件下的炉内温度分布,为提高加热炉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模拟过程中考虑了更换钢坯时炉门开启引入的热损失.模拟结果可用来优化操作参数和提高出钢质量.  相似文献   

2.
加热炉是生产企业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利用火焰加热中间介质或者加热原料物料,可以是生产企业的动力输出也可以作为反应器使用。加热炉根据不同的生产性质达到的加热温度有所不同,但是加热炉本身的加热温度大多达到1000摄氏度以上。当所处理的物料是易燃易爆类物品,加上明火作业,危险性很大,一向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爆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3.
借助CFD仿真手段,模拟蓄热式加热炉内钢坯加热的实际状况,研究了钢坯长度、宽度方向上下表面和中心温度的温度分布,提出钢坯存在上下温差、四角边缘温度高和靠近出钢口钢坯温度低等问题。同时,研究了炉内不同厚度钢坯与加热时间的基本关系,比较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炉内加热时间,通过数值拟合,得出钢坯厚度与加热时间的拟合公式,可在生产实际中使用。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加热炉钢坯加热制度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详细地介绍了工业过程中常用的加热设备--网带式加热炉的温度变化情况及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网带式加热炉温度的设计过程.该系统采用了PID加自校正模糊控制器,实现了6个温区的温差自补偿,克服了各温区温度的相互扰动和耦合,温度在400~1100℃连续可调.本系统经过2年的实际应用,其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图5,表3,参6.  相似文献   

5.
电阻炉是热处理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加热设备,加热时均温过程的测量与控制就成为关键性的技术,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研究控制热加工工艺过程的方法。因此本文将模糊控制算法引入传统的加热炉控制系统构成智能模糊控制系统,利用模糊控制规则自适应地在线对PID参数进行修改,借此提高其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炉体结构为细长形以及多段重复的特点,对隧道式加热炉热风进气口和导流板导流孔截面进行等效处理,建立了工作截面的二维模型;根据加热工艺过程中恒温时段较长的特点,采用了稳态流场和温度场的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实际生产中彩色显像管在隧道式加热炉内加工时的炉内热流场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流速场和温度场;其中流速场与根据等效结构制作的流体图案模型获得的流体图案相吻合;所得到的温度场的个别特征点温度与实际测量结果相符,指出大幅度的温度波动是导致玻壳经常爆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探讨辊底式连续热处理加热炉钢板温度监测系统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串行网络设计思想和方法,在对各炉膛温度与被加热钢板温度之间预先寻求权值函数的基础上,将各炉膛BP神经网络串联构成热处理加热炉的BP神经网络监测系统,进一步寻求整个热处理炉各炉膛温度与钢板最终温度之间的权值函数(数学模型),作为热处理炉钢板温度检测系统的传递函数。该方案的特点是系统权值函数的逼近速度更加快捷,稳定性更好,系统硬件构成简单,加之引用加热温度的梯度预知限定条件,可防止权值函数掉入局部最优缺陷的学习失败。  相似文献   

8.
钢坯热轧加热炉区生产调度属于组合优化中的NP-complete问题.本文根据加热炉区生产特点建立了分别以生产能耗最小化和加热质量最优化为主次目标的钢坯加热炉区调度数学模型,将其归结为布尔可满足性问题,构造了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的遗传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基于实际生产数据的模拟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求解方法充分满足了现场加热炉区生产调度的需求,在满足生产工艺约束的前提下,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钢坯入炉温度和加热质量,与传统人工调度方法的结果相比具有更好的节能、高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钢坯在炉内氧化铁皮的形成机理,分析找出影响钢坯产生氧化烧损的主要因素,提出利用控制加热炉炉内气氛、降低加热炉的最高炉温和降低钢坯的加热时间等方法来减少钢坯在炉内的氧化烧损.结合高棒车间投产初期加热炉炉温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优化得到高棒车问的加热制度,并严格控制加热炉各段的空气过量系数,确实有效的降低高棒车间加热炉的氧化烧损.同时制定HRB500E加钒钢种的加热制度.  相似文献   

10.
重新认识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钢铁热处理目的是改善其组织 ,提高其机械性能 ,延长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然而该工艺大量消耗能源。我国机械工业正在服役的热处理设备中 ,电炉约占 90 % ,年耗电量将近 90亿度 ,经过多年努力 ,虽然全国热处理平均电耗已由 1 978年的约 1 60 0度 /吨 ,下降到目前的约 1 0 0 0度 /吨 ,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平均处理 1吨工件的耗电量比日本和欧美要多 2至 3倍 [1]。热处理能耗绝大部分用于加热和保温 ,因此为了降低能耗 ,降低产品成本 ,应在满足热处理质量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加热温度 ,缩短保温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测试手段的完善提高 ,对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与热处理后钢材性能之间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探讨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注射模热流道喷嘴的加热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由试验得出了热喷嘴单位质量启动功率、单位质量持温功率和温度的关系曲线,并对散热系数K值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65Mn弹簧钢预冷变形的生产工艺及有关的热处理参数,给出预冷变形的临界冷却速度的详细测定和“C”曲线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机械工厂应用高温水采的优越性。论述了高温水热媒参数的确定;高温热水采暖系统的定压方式;补给水泵与循环水泵的选定以及高温水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4.
高温热水供热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高温热水能否适合于工厂供热和区域集中供热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对大庆市某供热公司所管辖的40多公里供热管线的保温状况进行了现场测试,发现存在保温材料选取及保温层厚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对供热管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及保温改造.通过现场测试,对比分析了改造前后管道的散热损失,结果表明,改造后单位面积散热损失减少了90%.  相似文献   

17.
张文 《科技资讯》2011,(21):40-41
文章结合实际,介绍了胜利油田胜东社区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方案、系统技术特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系统改造后的效果评价等。实践证明,该系统节能技术改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造纸机纸页干燥部的多元组合式新型供热系统,它不仅解决了原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使排放的废热蒸汽和冷凝水得到全部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在现代化连续轧钢加热炉设计中遇到的旧炉改造问题,以中板厂轧钢加热炉改造为例,提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改造设计构思.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采用合适的炉型,增加炉子的有效面积,装备新型高效燃烧器,减少炉子本身热损失,实行烟气余热全自回收,利用计算机进行热工控制,建立板坯加热最佳数学模型等.  相似文献   

20.
乔金增 《科技信息》2013,(25):125-125
蒸汽锅炉供热企业,末端的供热单元供热不足,对此,利用锅炉回水将末端单元改造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的供水供热系统,既增加了供热能力,又减少了热能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