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道戊二醛皮(简称GA皮)的临床应用及贮存。治疗切痂创面,用大张皮打洞嵌自体皮最大敷盖面积3000cm~2,平均粘合时间26.5±9.42天;用与自体皮相间移植最大敷盖140cm~2,平均粘合时间24.5±6.36天。治疗肉芽创面,用与自体皮相间移植最大敷盖面积595cm~2,平均粘合时间24.6±7.4  相似文献   

2.
应用新鲜猪皮代替同种异体皮治疗三度烧伤创面64例。条状猪皮和自体皮间隔移植复盖,最大面积50%,其愈合时间13天:肉芽创面单纯猪皮复盖,最大面积25%,粘附时间20~30天。并介绍了猪皮移植后组织学变化,说明猪皮可有效复盏深度烧伤创面,是良好的生物敷料。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一种简便易行能长期储存异体皮的方法,我们曾于1980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0.5%甲醛,0.4%戊二醛储存皮异体移植后粘合时间最长,分别为34.5±3.71天和33.9±4.62天,而且粘连紧密,撕后呈现新鲜创面,便于自体皮再植。本实验进一步对甲醛、戊二醛储存皮异种移植后的粘合过程,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对可能的机理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峥  何小龙  王强   《四川医学》2019,40(4):340-342
目的通过该研究找到一种可替代自体皮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新方法,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愈合质量,减少愈合后瘢痕增生,防止二次复发。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皮移植组20例和组织工程皮肤移植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移植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6个月后对于植皮区皮肤瘢痕进行评价。对数据行t检验、X~2检验。结果自体皮移植组术后于(15.12±3.24)天创面愈合,组织工程皮肤组术后(16.23±3.15)天创面愈合。两者差异无统计意义学上意义(P>0. 05)。自体皮移植组植皮区创面愈合后3个月及6个月皮肤瘢痕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标准(Vancouver scar scale即VSS标准)分别为(12.32±1.36)分和(13.29±1.68)分。组织工程皮肤移植组分别为(9.32±1.54)分和(10.83±1.59)分。两者差异有统计意义学上意义(P<0. 05)。结论组织工程皮肤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有效方法,在部分情况下可替代自体皮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5.
异种皮移植创面治疗三度烧伤,我们于1972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共治疗21例,效果较为满意,兹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成人15例,小儿7例。三度烧伤面积最大71%,平均为37.5%,手术切痂复盖异种猪皮32例次,蚕食去痂复盖异种猪皮4例次。异种猪皮复盖最大面积42%,平均面积27.5%,手术中将自体皮片即嵌入31例次,二日后嵌入1例次。异种猪皮存活最大29天,平均14.3天,而蚕食去痂复盖异种猪皮4例次,存活时间为3~6天。手术切痂植入异种皮,优于蚕食去痂植入异种皮,而蚕食去痂植入异种皮以相间方法比植入整张异种皮为好。另外,蚕食去痂相间植入自体皮片时,必须保持创面新鲜,本组一般在蚕食去痂者二天后嵌入自体皮片,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网状皮移植治疗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Ⅲ度烧伤创面切痂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在Ⅲ度烧伤创面切削痂后,观察组行富血小板血浆+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对照组仅行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术后定期创面换药,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7、11天创面愈合率、术后第2、6个月植皮区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8.60 ± 0.37)d vs. 术后(10.68 ± 0.39)d,P<0.01];术后第7天创面愈合率,观察组为(93.69 ± 1.34)%,对照组为(87.58 ± 1.16)%,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术后第11天创面愈合率,观察组为(99.67 ± 0.23)%,对照组为(97.22 ± 0.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VSS评分(4.04 ± 0.20)分,对照组(6.64 ± 0.22)分;术后6个月观察组VSS评分(1.80 ± 0.16)分,对照组(4.24 ± 0.19)分,观察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网状皮移植能显著加快Ⅲ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减少瘢痕生长,在Ⅲ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1991年12月开始用自体微粒皮皮浆治愈了7例大面积Ⅲ度烧伤。本组7例均为20~39岁成年男性,烧伤面积最大为85%,最小为61%;Ⅲ度烧伤面积最大为68%,最小为49%。自体微粒皮浆移植方法,用1%自体皮可以覆盖20%左右的Ⅲ度烧伤创面,节省自体皮片,简化了手术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治愈创面较平整,功能改善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四肢大面积切痂手术在特大面积烧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烧伤总面积85.33± 5.2 7% ,Ⅲ度面积 61.83± 11.0 8%病人 2 1例 ,伤后 4~ 5天 ,切痂面积 4 5.5± 3.52 %用自体微粒皮及整张异体皮覆盖创面。结果 :该术式救治特大面积烧伤病人 ,败血症发生率为2 3.86% ,MOF发生率 9.52 % ,死亡率为 14.2 9%。结论 :早期四肢大面积切痂并自体微粒皮及整张异体皮移植可大大提高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g DW  Tan Q  Wu J  Li NS  Zheng DF  Li J  Zhou HR  Yang T  Xu P  Lv GZ  Chen DH  Ye S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0):698-700
目的探讨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M法)在创面中的应用。方法用M法在9例烧伤和1例坏死性筋膜炎所致创面中的应用。M法植皮面积2%~28%,其中1例23%TBSA和5%腹壁供皮区,平均面积8.6%,4例切(削)痂后即刻用该法进行植皮;4例在切(削)痂后第4~16天用M法进行植皮;2例在伤后第35~45天形成的肉芽创面用M法进行植皮;M法中应用1:4扩展纱布42张,1:6扩展纱布40张,1:9扩展纱布26张。在应用M法同时,在同一个体进行人工邮票皮片移植5例,微粒皮移植4例,网状皮(1:1)移植1例。结果应用M法的病例手术时间为9~60min;8例皮片100%成活,1例80%、1例50%成活,平均93%;其他植皮方法手术时间是30~240min,成活率为100%的2例、90%~98%的4例、80%的3例、50%的1例,平均86%。结论Meek植皮术适用于体表任何形式的创面(骨外露创面除外),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病员;创面皮片上皮化时间短;皮片的的扩展率,根据创面大小,选择不同比例的扩展纱布,因此皮片用量少;手术时间缩短;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混合度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198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应用切痂微粒皮移植、保痂扩创植皮、削痂微粒皮移植三种治疗方法 ,处理 6 4例大面积烧伤混合度创面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创面平均愈合时间 :削痂微粒皮移植组 42 5± 6 3天 ,切痂微粒皮移植组 5 0 4± 8 2天 ,保痂扩创植皮组 5 3 6± 7 6天。削痂组创面上皮化快 ,并发症少 ,疤痕增生轻 ;切痂组手术打击大 ,愈后外形差 ,并丧失了皮肤附属器 ;保痂组病程长 ,消耗大 ,脓毒症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 :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并有效的覆盖创面 ,对加快创面愈合 ,缩短病程 ,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和各脏器功能损害非常重要。削痂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混合度创面 ,可保留皮肤组织的部分功能 ,抑制疤痕增生 ,愈后外形较好  相似文献   

11.
鼻唇沟"风筝"皮下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鼻唇沟“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以皮瓣基底部皮下组织为蒂或以皮瓣两侧皮下组织为蒂的鼻唇沟“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颜面部因色素痣、血管瘤、瘢痕、基底细胞癌、鳞癌等病变切除后造成的皮肤缺损。结果临床应用3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外观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皮瓣血运可靠、转移灵活、切口瘢痕与鼻唇沟方向一致、愈合后瘢痕不明显、术区平整等优点。是修复颜面部美容效果要求较高部位皮肤缺损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鲜芦荟汁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小平  陈谦  卢金利  吴素歌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251-1252,1259
目的观察鲜芦荟汁外涂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放射治疗的160例肿瘤患者分为1预防处理组80例随机分为预防对照组40例和预防观察组40例,预防观察组放疗期间将鲜芦荟汁外涂在照射野皮肤上,预防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方法预防处理照射野皮肤。放疗后评价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2治疗处理组8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40例和治疗观察组40例,治疗观察组用鲜芦荟汁外涂于放射性皮炎创面,3~4次/d,连用7~10d,治疗对照组用烧伤油外涂于放射性皮炎创面,3~4次/d,连用7~10d,观察第3、5、7天两组创面缓解情况。结果1预防处理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2治疗处理观察组在外涂鲜芦荟汁第5天和第7天放射性皮炎创面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鲜芦荟汁外涂对肿瘤患者放疗时皮肤放射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报告6年来收治的72例皮肤撕脱伤患者,根据其不同损伤类型,分别拟定不同治疗方法。不完全性撕脱行皮瓣原位回植29例;完全性撕脱行改良网状中厚皮移植17例;撕脱皮肤坏死,创面经改良网状刃厚皮移植26例。重点介绍了改良网状植皮的手术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20例胎龄为4~7个月胎儿皮肤的超微结构,发现表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与细胞的分化程度与胎龄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微丝束和糖原伴随细胞的分化由基底层向表层逐渐增多,游离核蛋白体及线粒体则逐渐减少;随着胎龄的增加,微丝束、透明角质颗粒、核蛋白体增加,糖原逐渐减少。还观察了周皮、表皮细胞之间的连接、基膜及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国人的皮肤补充了资料。  相似文献   

15.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良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培齐后组织块消化法(简称改良法)培养成纤维细胞,以组织块贴瓶法(简称贴瓶法)作为对照。结果:改良法成功率为100%,43d左右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单层并进行第1次传代;贴瓶法成功率为66.7%,47d左右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单层并进行第1次传代结论:改良法是一种可行的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组采用网状植皮术对27例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成功率达88.89%。指出:网状植皮以中厚皮片为最常用;功能部位可采用全厚皮片;严重感染的创面则以选用刃厚皮片为宜。皮片扩张比例在暴露部位和功能部位以1.5~2:1为宜;隐蔽与非功能部位则以3:1为宜。网状植皮具有引流良好,存活率高;节约自体皮;愈合迅速,缩短疗程;疤痕挛缩少,一般无需后期整形等优点,值得推广。并对引起植皮的失败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乳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观察组分别于第6、9天拔除引流管,对照组按常规于术后6天拔除引流管,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术后皮瓣下积液发生率为6.2%,对照组术后皮瓣下积液发生率为20%,有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分次延期拔管,可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zrin蛋白及磷酸化Ezrin(phos-Ezrin)在SK、BCC、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SCC、27例BCC和20例SK、10例正常人皮肤(normal skin,NS)中Ezrin、phos-Ez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Ezrin、phos-Ezrin蛋白在NS、SK、BCC、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10.0%;25.0%,15.0%;66.7%,77.7%和91.3%,97.2%,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Ezrin、phos-Ezrin蛋白表达水平与皮肤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SCC的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R1,r~1=0.87,0.89;R2,r~2=0.80,0.86;R3,r~3=0.89,0.91,P<0.01).结论 Ezrin、phos-Ezrin阳性表达水平在SK、BCC、SCC组织中与皮肤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呈平行表达关系,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皮肤恶性肿瘤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