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酶活性检测对新生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组20例和重窒息度组21例,20例无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酶活性检测。均于生后12~24h内采血,分别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果轻、重度窒息组的AST、LDH、CK、CK-MB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重度窒息组的AST、LDH、CK、CK-MB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升高。结论心肌酶活性检测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营养素-1(CT-1)、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新生儿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3月在河南省煤炭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新生儿窒息(NA)患儿纳入缺氧心肌损伤组,按照心肌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窒息心肌损伤组(28例)、中度窒息心肌损伤组(32例)、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30例);按照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15例)、存活组(75例)。另选取90例在河南省煤炭总医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CK-MB、CT-1、cTnT水平,比较住院期间NA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生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浆CK-MB、cTnT、C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1天、第3天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中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cTnT、CT-1水平高于轻度窒息心肌损伤组及对照组(P0.05)。出生第5天重度窒息心肌损伤组血浆CK-MB、cTnT、CT-1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90例NA患儿中住院期间死亡15例,死亡患儿血浆CK-MB、cTnT、CT-1水平高于存活患儿(P0.05)。结论早期检测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中的血浆CK-MB、cTnT、CT-1表达水平有助于对NA患儿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有效评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肺炎并心力衰竭(肺炎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炎心衰患儿52例,健康儿童23名,检测血清NT—proBNP、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肺炎心衰组患儿血清NT—proBNP、cTnT及CK—MB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肺炎心衰组NT—proBNP的敏感性优于cTnT。结论联合检测NT—proBNP、cTnT对肺炎患者合并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30例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15例。术中A组实施终末温血灌注,B组实施冷血心脏灌注。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后1h(T2)、主动脉开放后6h(T3)、主动脉开放后12h(T4)测定两组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主动脉开放后LDH、CK-MB、cTnT和TNF-α明显升高,T2~T4时段B组LDH、CK-MB、cTnT和TNF-α明显高于A组。认为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终末温血灌注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许强  张健  王士雯 《山东医药》2005,45(4):15-17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脓毒症合并心肌抑制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I、T(cTnI、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及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43例老年重度脓毒症患者确诊后次日进行血浆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连续3日行心脏超声监测其心功能,确定患者是否并发心肌抑制,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心肌损伤标记物预测心肌抑制及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并发心肌抑制者的血浆CK—MB、cTnI、cTnT水平明显升高,cTnI、cTnT预测心肌抑制的价值高于CK—MB。cTnI阳性患者死亡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肌钙蛋白检测对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有无心肌抑制有较高价值,对不良预后无明显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肌钙蛋白T、TNF对不同程度心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定量测定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不同程度心功能障碍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不同程度心功能障碍患者及25例健康人分别采用链霉系和包被一步法测定血清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试剂盒测定CK-MB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NF。结果:患者组cTnT、CK-MB、TNF均高于对照组(P<0.001)。心功能IV级患者cTnT、CK-MB、TNF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同时5l例心功能障碍患者中有47例cTnT阳性,占92.16%,CK-MB仅14例阳性,占27.4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cTnT与TNF呈正相关。结论:cTnT是反映心肌损伤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生化指标,TNF参与了心肌损伤过程、二者测值增高可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8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观察组)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观察组于发病后4h、1d、3d CTnT浓度及发病后4h、1d后CK-M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第3天CK—MB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动态观察AOPP患者CTnT、CK—MB有助于判断中毒程度及心肌损伤程度,CTnT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内科》2017,(2)
目的比较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住院号尾数奇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cTnI、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对患儿心肌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能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是否更容易导致心肌损害。方法对131例急性腹泻病患儿检测大便中的轮状病毒,阳性62例作为观察组,阴性6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腹泻病情、心肌损伤相关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和影像学改变、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的生化检测。结果两组腹泻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损害相关症状和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免疫抑制法)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肌钙蛋白T仅1例弱阳性。心电图和影像学无心肌损害特异性改变。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并不容易导致心肌损害,用免疫抑制法测定的CK-MB水平可能存在假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停跳液组(A组),温血停跳液组(B组),每组20例,分别于围手术期多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心肌肌酸激酶(CK)及其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术前两组的cTnI、CK及CK-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开放主动脉后1h至术后24h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术后24h、48hB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CK—MB在开放主动脉后1hB组低于A组。cTnI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cTnI判定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CK—MB,对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损伤的诊断、预后及心肌保护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后心、脑、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例窒息早产儿,分为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均于生后48h内采股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BB)、尿素氮(BUN)、肌酐(Cr),7d后复查。结果早产儿窒息后AST、CK、CK-MB、CK-BB、BUN、Cr明显升高,且与窒息程度成正比,窒息越重,变化越明显;胎儿宫内窘迫组其AST、CK、CK-MB、CK-BB、BUN、Cr水平升高,与出生后窒息组比较有明显差异;重度窒息组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吸入性肺炎及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早产儿窒息后经过综合治疗措施的早期干预,各类指标均有明显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早产儿窒息缺氧后,AST、CK、CK-MB、CK-BB、BUN、Cr明显增高,可作为早期检测指标,反映窒息后各脏器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2.
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cTnT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放射性心肌损伤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依那普利对cTnT的影响,了解依那普利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放射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比较单纯照射组、依那普利组、正常对照组cTn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分别测定照射后第3天、第7天、第1 4天、第2 1天的血清cTnT及CK-MB水平.结果单纯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从第3天开始增高,以第7天增高最明显,第14天渐降,第21天降至正常.CK-MB在第3天、第7天增高,第14天、第21天均正常.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仅第3天增高;CK-MB第3天、第7天增高,余无差别.依那普利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cTnT漏出明显减少,第3天已明显降低,第7天、第1 4天显著降低,第21天无差别.CK-MB第3天无差别、第7天明显降低.结论cTnT较CK-MB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更长的诊断时间窗,并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菊萍  王珍 《山东医药》2014,(11):82-83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受检对象100例,其中手足口病患儿50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心肌酶谱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及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M、IgA),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ST、LDH、CK、CK—MB、hs—cTnT水平升高,IgG、IgM、IgA水平降低;观察组患儿血清AST、LDH、CK、CK—MB、hs—cTnT水平与IgG、IgM、IgA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输注免疫球蛋白有可能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肌钙蛋白T在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一步夹心法对76例VMC和25例DCM患者进行cTnT检测,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i)。结果:应用运算特征曲线确定心肌损伤测定值为cTnT≥0.12μg/L,其诊断的特异性为92.7%,敏感性为85.5%。与CK-MB和LDi比较,cTnT诊断VMC和DCM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CK-MB和LDi,cTnT检测时间窗也比CK-MB和LDi更长。结论:cTnT可作为VMC和DCM心肌损伤诊断的主要方法,有可能取代CK-MB和LDi检测。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窒息后血清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后血清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早产儿,其中有窒息者30例(观察组),无窒息者20例(对照组);均于出生48 h内检测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ɑ-羟丁酸脱氢酶(ɑ-HBDH)活性。结果观察组血清AST、ALT、AKP、GGT、CK、CK-MB、LDH、ɑ-HB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28~31周早产儿血清AST、ALT、AKP、GGT、CK、CK-MB、LDH、ɑ-HBDH活性均高于32~36周早产儿(P均〈0.01)。结论早产儿窒息后血清酶活性升高可作为临床判断心肌、脑、肝脏等重要器官损伤的依据之一;不同胎龄窒息早产儿血清酶活性变化可作为临床评估脑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胆红素(TSB)水平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的心肌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科诊治的足月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06例,依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3组,轻度黄疸组(TSB为205.2μmol/L~256.5μmol/L)55例、中度黄疸组(TSB为256.5μmol/L~290.7μmol/L)62例、重度黄疸组(TSB为290.7μmol/L)89例。另选取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各组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结果黄疸各组血清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患儿血清cTnI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黄疸组与对照组中,CK-MB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于临床参考范围),两组比较CK-M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黄疸组两两比较,CK-MB、cTnI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当血清总胆红素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患儿心肌标志物的升高,提示有心肌损害。cTnI更适用于新生儿心肌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心肌肌钙蛋白T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儿科重症,其预后较复杂,须及时诊断治疗。近年来有报道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是一种高敏感度,高特异性的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血清标志物。本文分析本院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35例VMC住院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toponinT,cTnT)水平,探讨其特异性以及与CK-MB的相关性,以评价其在VMC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的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动态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成功行PCI术的68例患者,在术前、术后6h、24h分别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cTnT水平,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PCI术后CK—MB升高7例(10.3%)。cTnT术后升高32例(47.1%),C型病变:在cTnT升高组中17例(53.1%),与cTnT正常组10例(27.8%)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30)。三支血管病变:cTnT升高组中13例(40.6%),与cTnT正常组5例(13.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6)。cTnT升高的原因和扩张压力总和、扩张次数及扩张时间有关(P=0.0072,P=0.0002,P=0.0213),支架长度和支架直径也和cTnT水平有关(P=0.0156,P=0.0012)。结论:PCI术后可引起CK-MB、cTnT水平轻度升高,在检测心肌损伤方面cTnT较CK、CK—MB更敏感。病变的复杂程度及手术操作的强度与cTnT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血清学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7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轻度组(205.0 ~ 259.9 μmol/L)、中度组(260.0 ~ 377.8 μmol/L)、重度组(> 377.8 μmol/L),并选择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肌酐(C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Cys C、GGT水平高,重度组、中度组AST、CK-MB水平高(P均<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中度组AST、CK-MB水平高(P均<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GGT、Cys C、AST、CK-MB水平明显升高,可用于监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引起肝肾脏功能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应用于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检查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照窒息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50例)和轻度窒息组(5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的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加以对比。结果轻度窒息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4.0%,高于重度窒息组患儿(74.0%),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轻度窒息组患儿的CK-MB(肌酸肌酶同工酶)、CK(肌酸肌酶)、LDH(乳酸脱氢酶)和AST(血清谷草转氨酶)和重度窒息组患儿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轻度窒息组患儿的上述心肌酶谱指标也显著低于重度窒息组患儿,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可以衡量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程度,轻度窒息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心肌酶谱的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