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铺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旭痹冲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75.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铺灸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配合TDP灯照射.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5%、96.6%,对照组分别为30%、75%,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铺灸组各10只。对铺灸组、药物组分别予以相应处理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等水平。结果:铺灸组较药物组能明显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微循环(管袢形态、管袢流态、总积分均P〈0.05)和血液流变学水平(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3项指标P值均小于0.05,血沉护〈0.01)。结论:铺灸能够显著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散寒除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辛芥粉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仕杰  扈新花 《光明中医》2008,23(3):308-308
目的:观察辛芥粉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辛芥粉铺灸和温针治疗对比观察。结果:铺灸组总有效率95.1%,温针组总有效率86.7%,P〈0.05。结论:铺灸有调节免疫系统机能的作用,具有疗程短、痛苦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铺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6%(5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4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及研究铺灸治疗寒湿型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探讨一种高效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08例纳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铺灸组,每组54例,通过观察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等指标,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指标及对各组治疗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检测指标的变化及两组间临床疗效的差异,并综合分析铺灸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1)铺灸组、对照组均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及血沉(P0.05);(2)铺灸组治疗寒湿性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铺灸结合西药治疗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大于西药治疗疗效,进一步推论铺灸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世界针负学术发展的新检阅热烈祝贺t上海针灸杂志》创刊十 周年 .床报道铺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感者免疫 功能的影响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观察竹管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35例针灸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日例针刺后手靓皮肤温度上升者的促 排卵效果B超显象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胃蠕 动的影响超声观察导平仪对胆囊收缩功能 的影响穴位注射治疗虚证患者的临床 观察陈汉平赵伟康朱月伟等孙作露等1·朱江等梅忠英祝秀都等1 .12邵雷詹家明等1·15鲍治安n“..上,一几舀.几﹃,一0曰q︼叮︼0自0曰月口孟 ……n、U,日呀d,d Ca介’1李忠仁等1…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进一步探讨铺灸的某些作用机理,我们对82例风湿性关节炎和10例慢性肝炎患者观察铺灸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督脉穴为主隔附子饼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洛索洛芬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督脉穴为主隔附子饼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患者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RF率阳性变化不大,但是CRP、ESR、抗"O"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督脉穴为主隔附子饼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0.
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7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岳宝安  毕宇峰 《陕西中医》2007,28(11):1536-1537
目的:观察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3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2例,取督脉从大椎至腰俞穴,将自制药饼厚铺于大椎至腰俞施灸,对照组172例辨证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81.40%(P<0.01)。提示:长蛇灸具有抗炎、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疗法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和药物组各30例,药物组口服旭痹颗粒(6g,tid),铺灸组使用风湿痹痛散行药物铺灸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铺灸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铺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药物铺灸疗法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以缓解RA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三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从免疫学方向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 l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三痹汤与常规西药联用)31例,对照组(单纯西药)30例,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小板下降幅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三痹汤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损伤,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麦粒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麦粒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麦粒灸进行治疗。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治疗后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双手握力等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麦粒灸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伏天灸治疗,进行1年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9%,显效率37.04%,对照组总有效率95.83%,显效率29.16%,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而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患者的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沉指标的下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三伏天灸疗法在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的疼痛和功能活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灸配合中药汽疗仪汽浴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笔者采用外灸配合中药汽疗仪汽浴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5例,有效率为91.8%.疗效满意.针灸配合中药汽疗仪汽浴法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症状,且无副作用,是一条较好的治疗方式,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铺灸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铺灸配合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和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可以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间接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观察间接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间接灸与青霉胺作临床对比观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3例。结果 间接灸组总有效率为90.48% ,显效率为39.68% ;青霉胺组总有效率为80% ,显效率为32%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间接灸与青霉胺疗效相仿,间接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视作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药物灸对RA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灸法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右后足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建立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激素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药物灸治疗组。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 SOD活性测定及右后足各关节 X线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 针刺 ,特别是复方硫磺灸片可以有效地改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大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降低患病关节的畸变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铺灸在临床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铺灸,即“长蛇灸”,以蒜铺底.平撒麝香.上盖艾绒.火力温和而深透.传统多作强壮补虚以治虚劳顽痹等症。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铺灸治疗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三痹(风湿性关节炎)、肩痹(肩周炎)、腰痹(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问盘突出症).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松伟 《中医药学刊》2006,24(9):1738-1739
目的:观察中药三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从免疫学方向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三痹汤与常规西药联用)31例,对照组(单纯西药)30例,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小板下降幅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三痹汤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损伤,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