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烧结料层上部荷重是造成烧结过程中燃烧熔融带透气性差的重要因素,而烧结料层透气性是制约我国厚料层烧结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性环节. 从减轻烧结料层燃烧熔融带荷重以及改善烧结过程料层透气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在烧结料层中安装支架研究不同荷重条件下对铁矿粉烧结行为的影响. 烧结杯实验研究表明:安装支撑板后,烧结料层透气性明显改善,烧结矿转鼓强度大于65%;垂直烧结速度显著提高,最高可达28. 4 mm·min-1;成品率波动幅度不大,利用系数从1. 89 t· m-2·h-1增加到2. 31 t·m-2 ·h-1;燃耗有所降低,最大降幅达1. 32%. 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支撑板对减轻烧结熔融带上部荷重,提高料层透气性,以及改善燃耗和烧结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纳米金属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DSC研究了纳米Cu粉、纳米Ni粉、超细Al粉、超细Ni粉和普通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Cu粉使PDX的分解活化能降低了2.3kJ/mol,使RDX分解放热峰的峰温降低了24.9℃。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比普通Cu粉要大很大;其它几种金属粉,无论粒度如何,对RDX的热分解特性影响均不大;在0.1MPa、2.0MPa和6.0MPa下,随压国增大,RDX/纳米Cu粉样品的峰形变化规律和RDX的不同。在RDX/纳米Cu粉的样品中,随纳米Cu粉含量降低,Cu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程序逐渐降低,峰温向高温区移动。但当RDX与纳米Cu粉的质量比从15:1变到20:1时,RDX的峰温却向低温方向移动。探讨了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某高铝褐铁矿配比为60%~70%,配加其他含铁原料进行烧结,通过调节水碳、优化配矿等措施改善烧结产质量指标,并对烧结成矿机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Fe2O3和Al2O3分别与CaO反应时,2CaO·Fe2O3比3CaO·Al2O3及12CaO·7Al2O3更容易生成;当CaO,Al2O3,SiO2和Fe2O3四元矿物存在时,烧结过程优先生成2CaO·Al2O3·SiO2(钙铝黄长石)和4CaO·Al2O3·Fe2O3,并进一步形成SFCA,这与烧结矿SEM结果相一致;虽然烧结矿具有较多的孔洞和裂纹,但烧结矿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和冶金性能,可以满足中、小型高炉冶炼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添加元素对反应烧结碳化硅导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Ni、Mo和Al元素对反应烧结碳化硅导电特性的影响.试样通过室温、高温电阻率的测定和显微组织分析,可知在室温与高温下,加入Ni、Mo和Al均可明显降低反应烧结碳化硅的电阻率,随着Ni、Mo和Al加入量的增加,碳化硅的室温电阻率也下降.其中,Ni、Mo对反应烧结碳化硅电阻率的影响比Al大.在烧结过程中,Ni、Mo分别与液态Si反应,并在碳化硅粒子界面处生成Ni  相似文献   

5.
在相平衡结果指导下,合成了系列的通式为RE(Gly)2(NO3)3·2H2O(RE=La-Nd,Sm-Er,Yb,Y;Gly=Glycine)的固体配合物.采用TG-DTG法,在氧气气氛下对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进行研究,并用DSC测定了它们的脱水焓.  相似文献   

6.
7.
有机过氧化物热分解压力特性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密闭压力容器试验(CPVT)测定有机过氧化物的热分解过程,得到压力(P)时间(t)曲线和压力变化速度(dP/dt) 时间(t)曲线,根据曲线确定其分解的最大压力PM 和最大压力变化速度(dP/dt)M 值.利用PM×(dP/dt)M 结果对化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激烈程度进行分类,它与热爆炸容器试验(TEVT)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氧化铜(CuO)及其含量对硝酸铵(AN)相转变过程以及热分解过程的影响,采用TG-DSC-MS联用技术研究了四种不同CuO含量的AN的热性能。TG-DSC结果表明,纯AN的TG热分解曲线仅为一个失重台阶,对应DSC曲线只有一个分解吸热峰。在AN中加入CuO后,ANⅣ→Ⅲ的相转变峰消失,TG曲线出现两个失重台阶,对应DSC曲线中出现一个分解吸热峰和一个分解放热峰,随着CuO含量的增加分解吸热峰逐渐变小,分解放热峰的峰温逐渐降低,当CuO含量为40%时,AN的熔融吸热峰和分解吸热峰消失。MS结果显示,CuO改变了AN的热分解机理,使其在熔融之前分解产生H2O、NH3和N2O。活化能结果显示,CuO的含量对AN放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可视化高温实验装置观察了七种不同类型常用进口铁矿粉试样的熔化流动过程.在所测定的熔融曲线上定义了T30、T55、TR以及SR等表征其熔融特性的评价指标,并以此考察了不同类型铁矿粉的烧结熔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褐铁矿最容易产生液相,但其液相形成过程中温度区间窄,温控性差,安全性低;澳大利亚半褐铁矿在低温烧结条件下有效液相量不足,而温控性则略好于澳大利亚褐铁矿;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巴西南部的赤铁矿熔融特性较为适宜,但前者易形成液相而后两者温控性和安全性更好;巴西的南部精粉、北部赤铁矿在低温烧结下很难生成液相.通过对各种铁矿粉熔融特性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铁矿粉熔融特性的烧结优化配矿原则.  相似文献   

10.
郭毛毛 《科技资讯》2013,(24):77-78
本文围绕永磁材料全面而系统的分析烧结钕铁硼强磁特性.永磁材料是现代化生产大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烧结钕铁硼具有强磁特性,烧结钕铁硼磁体主要由剩磁Br、磁能积(BH)max、矫顽力Hci、居里温度TC构成磁性能参量.可通过增大剩磁Br和磁能积(BH)max,减小矫顽力Hci来增强烧结钕铁硼的强磁特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TG-DSC热分析技术,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对高纯微细菱镁矿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菱镁矿分解速率不断增大且最大分解速率也向高温区偏移.首先使用Hu-Gao-Zhang方程对不同升温速率的TG数据进行计算,确定了热分解机理函数的唯一性和活化能.进而采用双等双步法和产品形貌分析,确定其最概然机理函数为f(α)=2(1-α)1/2,热分解沿解理面向内进行,属于典型的相边界反应.最后利用Flynn-Wall-Ozawa方程求得指前因子,建立了微细菱镁矿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用两组不同升温速率的TG数据对所建立方程进行验证,方程合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铈锆比的ZrxCe1-xO2(x=0,0.1,0.3,0.5,0.7,0.9,1.0)固溶体.利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Zrx(OH)4x.Ce1-x(OH)4(1-x)体系的热分解过程,并运用XRD对其热分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Zrx(OH)4x.Ce1-x(OH)4(1-x)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是一步完成的,随着锆含量的增加分解温度逐渐提高.应用微分法和积分法相结合对该分解过程的分解机理进行了推测,得出了一系列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发现其热分解反应遵循Zhuralev-Lesokin-Tempelman三维扩散机理,其动力学方程为:f(α)=3/2(1-α)4/3[(1-α)-1/3-1]-1;g(α)=[(1-α)-1/3-1]2,其表观活化能大小与样品中的锆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该文应用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抽纱加香台布热分解反应。TG曲线表明热分解过程分三步完成。表观活化能计算结果分别为E1=84.30kJ·mol(-1);E2=139.56kJ·mol(-1);E3=305.20kJ·mol(-1)。热寿命议程为。用热分析技术求解高分子材料动力学参数甚为方便,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有价值的资料,是研究高聚物热稳定性的有效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以酯交换反应合成了聚丁二酸酯系列,与高氯酸锂制成固体电解质。通过对聚酯及其电解质的热失重分析,将其热分解进行了动力学处理,结果表明这一系列聚酯分解温度相近,与链节单元长度无关;聚酯电解质的热稳定性比聚酯差,且随无机盐含量提高而降低。利用色-质谱联用技术,剖析了聚酯及其固体电解质的分解产物,提出了它们各自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安乃近在静态空气气氛中的非等温热分解过程及其动力学,根据TG曲线并结合红外光谱技术确定了热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运用微分法和积分法对热分析数据进行了分析,推断出第1步反应为脱水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RT)(1-α);第2步反应为二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RT)(1-α)2.  相似文献   

16.
β—环糊精的热稳定性及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环糊精的DSC曲线表明:β—CD在265~370℃之间有一大的吸热峰,温度超过370℃时转化为放热峰;吸热峰对应着β—CD失去结构水(分解过程),而放热峰表明是碳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氧化过程).本文用等温热重法和线性升温热重法在氮气气氛中研究β—CD的分解过程,运用判断机理的三步判别法对实验数据分析证明:该过程是受三维扩散机理(D4)控制.其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168.79kJ/mol,频率因子A=1.1250×1013min-1.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型甜味剂,三氯蔗糖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采用TG-DSC-FTIR联用技术分别在空气气氛和氮气气氛研究三氯蔗糖的热性能及其分解过程,比较气氛对三氯蔗糖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蔗糖的热分解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吸热反应,后几个阶段为放热反应;气氛对第四阶段的分解速度和分解产物有较大影响。实验结果说明三氯蔗糖在一般高温烹饪条件下的分解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电渣重熔过程中电极表面温度,渣池温度,钢锭底部温度、结晶器壁及其冷却水中沿高度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实验测量。利用安装在结晶器壁上的热流计,对重熔过程在结晶器壁内侧的热流密度沿高度的分布进行了实验测量。进而考察了三种渣系对重熔过程热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TG-DTG-DTA技术研究了二价阳离子(Mg、Ca、Sr、Ba、Cu、Za、Cd、Mn、Co和Ni)甲酸盐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二价阳离子甲酸盐热分解的产物有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