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配电网故障后,传统基于联络线的负荷转供方法存在停电转供、容易引起非故障线路过负荷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配电灵活交流输电(DFACTS)设备——智能软开关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依托其对多条相连线路功率的柔性调节能力,提出了一种兼顾故障馈线残余负荷以及非故障馈线安全运行约束的负荷快速在线转供策略。首先建立了线路末端功率和各节点电压的关系,设置满足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最大负荷转供量为上层目标函数,以电压偏差最小为下层目标函数,在约束范围内进行求解,获取最优潮流分配方法。最后针对上述最优潮流可能影响非故障馈线的安全运行的特殊场景,提出了在保证正常线路安全运行前提下最大程度保全待转供负荷的紧急切负荷策略和实现方案。依托大江东工程实际拓扑结构,搭建了基于PSCAD-MATLAB的联合仿真平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实现负荷的不断电在线转供。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智能配电网负荷转供策略生成方法,该方案从配电监控系统获取系统运行的断面数据,根据系统的一次模型信息及设备运行状态,通过拓扑服务计算得出系统运行的拓扑结构,为负荷转供提供依据;从预测系统获取系统预测结果,把系统运行的拓扑结构、预测结果输入负荷转供专家系统,根据转供的权重配置,计算生成转供策略;转供策略存入数据库或进行界面展示,为运行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配电网主要以“闭环设计、开环运行”为主,一旦上级馈线发生故障,就极易造成分布式电源脱网和负载停电,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传统基于交流联络开关的配电网转供方式难以避免短时停电和转供冲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 State Switch,FMSS)互联的配电网平滑转供策略,建立FMSS互联配电网转供模型,设计ESS协同FMSS的配电网平滑转供控制策略,FMSS由并网模式的恒功率控制切换至离网模式的恒频恒压控制,ESS采用全过程下垂控制,平抑切换过程中的频率电压波动。在PSCAD/EMTDC建立基于柔性多状态开关互联的配电网模型,对比无ESS和无平滑手段的方式,验证所提策略平抑转供冲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110 kV变压器增容改造过程中负荷不能由站外电源转供的问题,给出了几类站内负荷转供方法,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和停电过渡中的其他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在控制设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难以满足配电网电压调节需求的现状,本文基于配电网典型接线结构及电压控制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负荷转供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以时间段内线路节点电压合格率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主动负荷转供的电压控制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算式拓展进行模型的求解,维持线路电压在合格范围之内。以某实际配电网环网组线路为例,对传统的控制方法和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表明该方法在节能降损、电压质量治理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苗加振  朱信尚  王智 《电工技术》2023,(13):106-107
阐述了配网全自动FA发生死区故障,未准确隔离故障并对永久性故障点恢复供电的情况。分析了死区故障的特点、信号特征及负荷转供模式,针对配网全自动FA处理故障、负荷转供提供改进策略,提出对环网柜进线开关、出线开关故障信号进行区分利用的措施,以确保死区故障正确隔离、负荷转供迅速。  相似文献   

8.
曾宇  刘友波  高红均  张曦  赵亮  刘畅  魏巍  刘俊勇 《电网技术》2021,45(5):1902-1911
当前城市电网容量增长空间有限,清洁能源渗透的随机性及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城市电网输电阻塞频繁发生;110kV高压配电网检修及运行方式调整受限其灵活调节能力,转供时序操作难以保证系统可靠安全供电.相较于中低压配电网,高压配电网拓扑重构具备广域时间尺度上的大范围潮流转移能力,协同储能电站灵活的充放电特性,可有效解决上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电能替代的不断推进,配电网节点数大量增加,结构愈加复杂,发生故障后拓扑变化不确定性较大,传统负荷转供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给出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控制方法。将负荷转供过程视为一个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与配电网实时电气、拓扑数据进行交互,对联络开关与分段开关进行控制。为了提高算法的精度与泛化能力,针对算法动作策略加入了预模拟机制,调整了动作与学习的比例并采用自适应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应对不同故障下配电网的拓扑变化,即时给出负荷恢复量、电网损耗、开关动作次数多方面最优的转供控制方案,这对于减小故障后的停电损失与提高用户满意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直流线路的低压配电网随机负荷转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动汽车的使用,配电网负荷随机性增加且负荷量增加,当前配电网结构可能无法与负荷的发展相适应。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部分用电需求较小的配电台区出现了电量剩余。对于地理位置上临近的配电台区,可通过互联线路减轻部分重载台区的负荷,降低随机负荷波动对单个台区的影响。交流互联线路往往存在负荷转功率低的缺陷,且易造成电磁环网,带来网络结构复杂、运行困难等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利用直流互联线路实现低压配电台区负荷平衡的方法,采用功率解耦控制方法将负荷在台区之间按照配电变压器容量进行平衡,以降低部分台区的负荷率,同时实现分布式电源功率在低压配电台区的就地消纳。  相似文献   

11.
吴悦倩  郭建武 《浙江电力》2011,30(11):58-60
配网线路易发生接地故障,SOG智能型负荷开关以自动隔离单相接地和短路故障、无线通信等特点在配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置在10 kV线路的主干线与分支线处,可以防止供电事故的扩大,也可以尽早地掌握故障点的信息,从而缩短抢修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随机类算法确定负荷转供方案往往计算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具有不可行解修复能力的自适应免疫算法结合基本树拓扑快速判断的负荷转供最优方案确定新方法.该方法全面计及了负荷转供的各个因素,具有模型完整的特点.因该方法具有不可行解修复能力,比其他方法计算速度更快.在优化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计算速度,进一步采用了基于基本树的拓扑放射性快速辨识策略,使得当前解无需进行相应的遍历而能快速判断当前解是否满足放射性.多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主动配电网(ADN)运行模式中供应侧和需求侧响应量的不确定性给电网安全带来的问题,在传统概率潮流模型基础上,将虚拟微网与ADN交换功率及需求侧响应的不确定性视为新的随机注入变量,搭建了供需群体互动的概率潮流模型。利用概率潮流的计算结果,使距期望值波动的3个标准差内的数值落在约束范围内,作为系统运行的不等式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以ADN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制定基于概率潮流的ADN供需群体协同优化运行策略,确定了供需互动模式下各互动节点的响应量。该模型既避免了传统配电网运行模型中仅由上级主网承担系统不平衡功率的情况,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用户分界负荷开关技术及其结构、原理、功能特点。并通过实践应用,验证了用户分界负荷开关在解决10 kV配电线路用户故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电源(DG)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源荷不确定性与随机性增大,而柔性多状态开关(FMS)的应用使得供区间互联不再受制于电压等级和相位,主动配电网(ADN)多供区联合优化运行将成为新常态,也为改善负荷不均衡现象、提高供电水平提供了基础.利用FMS灵活互联的特点,以供区层和馈线层负荷均衡指数加权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ADN双层嵌套负荷均衡模型,并采用改进粒子群和二阶锥规划的混合优化算法求解网络重构拓扑方案与FMS出力.整体算法外部对合环配电网进行简化和等效,减小网络重构的粒子群算法的粒子规模,加快计算速度;内部采用最佳等距分段线性逼近法(OEPLAA)对目标函数进行线性化,将FMS出力优化问题进行二阶锥转化.最后,通过某实际配电网对所提出的负荷均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研究配电网分界开关及控制系统的运行特点,检验分界开关控制装置的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低压模拟环境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低压模拟环境的实现方法和技术参数,利用低压模拟环境对分界开关控制装置进行各项功能性试验,包括各种运行状态下的单相接地试验,能够很好地指导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17.
祝嘉  阮庆洲  辛皓天 《低压电器》2012,(6):32-35,39
介绍了基于光电接近开关的激光技术在动作距离试验中的测量方法,以满足更规范、更高精度的试验要求,实现平行度校准、可见光射线辅助和动作距离测量等多种应用。最后阐述了相位法激光测距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葛江波 《电力学报》2004,19(4):342-343,346
针对高压油断路器的开合速度在现场测量无统一规定的现状 ,通过分析各种测速方法和测试误差 ,对高压断路器的开关速度定义及测试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四川电网110 kV及以上高压隔离开关的运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0 kV及以上高压隔离开关完善化前后运行状况的分析,指出了完善化后产品在四川电网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