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从青海省祁连山脉首次报道了奥地利真藓(Bryum austriacum Kockinger, Holyoak&Suanjak)在中国的分布。该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为:植株纤弱,黄绿色至浅褐色;叶卵状披针形,强烈内凹,覆瓦状排列;叶细胞大,薄壁,疏松排列;大量深棕红色的卵状芽胞在叶腋处单个着生;叶原基小,半透明。该种可能起源于中亚,是高山草甸上腐殖质和富营养化土壤的先锋植物。编制了中国真藓属中有叶腋生球形芽胞物种的分种检索表。标本存放于华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SNU)和焦作师专植物标本馆(JZNC)。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对1987~2015年采自新疆地区的400余份真藓科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结果发现:新疆分布有真藓科植物5属37种,其中3种为新记录种,即尖叶短月藓(Brachymenium acuminatum Harv.)、拟纤枝真藓(Bryum petelotii Thér. & Henr.)和下延真藓(Bryum weigelii Biehler)。该文对此3个新记录种的重点识别特征、生境、地理分布及其与相近种的特征比较作了阐述,并绘制了基本形态特征墨线图。凭证标本存放于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HBNU)。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了马氏真藓(Bryum marratii Hook. & Wilson)在中国的分布。该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为:植株鲜绿色;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强烈内凹、钝尖,边缘平直、不分化,中肋不及顶;孢蒴梨形,蒴盖具短喙。马氏真藓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偶见于日喀则,多生长于高寒水体或季节性水体堤岸土壤。与世界其他地区同种物种相比,该新分布种植株矮、蒴柄短,叶和叶细胞较小;文中还比较了该新分布种与相似物种的主要形态识别特征。由于马氏真藓居群数量少,且破碎化分布,建议将该种列为中国受保护物种。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经典分类学方法探讨了中国红蒴真藓复合群(Bryum atrovirens Brid.complex),重点关注根生芽胞特征在分类中的价值.以期厘清中国红蒴真藓复合群的特征和物种组成;明确各物种之间的分类界限和地理分布.结果表明:(1)中国该复合群共有9种,即毛状真藓(B.apiculatum Schwägr.)、红蒴真藓(B.atrovirens Brid.)、瘤根真藓(B.bornholmense Wink.& R.Ruthe)、棒槌真藓[B.clavatum(Schimp.)Müll.Hal.]、球根真藓(B.radiculosum Brid.)、齿缘真藓(B.rubens Mitt.)、沙氏真藓(B.sauteri Bruch &Schimp.)、星形真藓(B.stellituber Arts)和土生真藓(B.tuberosum Mohamed & Damanhuri),其中星形真藓为中国新分布种,首次观察到该种的孢子体以及红蒴真藓和齿缘真藓的中国标本产生根生芽胞.(2)该类群是适应临时环境的短命植物,主要通过根生芽胞进行无性繁殖,最主要的识别特征是芽胞的位置、颜色、形状、大小、细胞壁厚度和外层细胞是否突起及其程度等.(3)明确了每种的地理分布.综上所述,可根据根生芽胞的形态特征快速进行中国红蒴真藓复合群分类鉴定,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中国藓类植物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王晓宇  汪德秀 《广西植物》2005,25(2):102-103,i007
通过对采自贵州全省的700余份真藓科(Bryaceae)植物标本的整理和鉴定,发现其中的一标本为中 国短月藓属(Brachymenium)新记录种:黄肋短月藓(新拟名)(BrachymeniummacrocarpumCard.)和真藓属 (Bryum)一新记录变种:拟三列真藓短尖变种(新拟名)(Bryumpseudotriquetrum(Hedw.)Gaerth.var.ela tumNog.)。  相似文献   

6.
从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特征比较分析云南真藓和细叶真藓的区别,通过对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研究,对二者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对包括真藓属及相关属的6种植物的ITS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使用DNAMAN和MEGA3.0软件对获得的ITS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真藓和细叶真藓的ITS-1和ITS-2区在序列长度,...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毛齿藓短蒴变种(新拟)在中国的分布和毛齿藓属在新疆的分布。研究表明:(1)毛齿藓短蒴变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为:叶基部鞘状,突然狭窄成线状披针形,背仰,叶缘平展,中肋充满叶上部,背面粗糙,远轴面有厚壁细胞束分化,叶细胞长方形至短长方形;有假根生芽胞;孢蒴椭球形,稍弓形弯曲,蒴齿线状披针形,二裂至近基部。(2)毛齿藓属的3个分类单位在中国均有分布,毛齿藓短蒴变种以较短的孢蒴和蒴柄区别于原变种,以有根生芽胞、叶基部呈明显鞘状、叶缘平展区别于云南毛齿藓的无假根生芽胞、叶基部略呈鞘状、叶缘背卷。(3)在牛毛藓科中有许多类群与毛齿藓短蒴变种形态相似,但仅有毛齿藓属的叶在横切面上主细胞的远轴面有厚壁细胞束,而其他类群的叶在横切上主细胞的近轴面和远轴面均有厚壁细胞束。该变种的叶背仰不同于牛毛藓科其他属的叶直立;以具鞘部的叶、表面光滑的孢蒴、内弯的蒴齿区别于无鞘部的叶、表面有纵沟槽的孢蒴、直立的蒴齿的牛毛藓属。(4)该变种属北极 高山分布类型,表现出了明显的欧洲 亚洲 北美洲间断分布模式,可作为研究气候变化、海陆变迁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产自广西的毛锦藓科1中国新记录种——卷边麻锦藓[Taxithelium kerianum(Broth.)Broth.],提供了该种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图版,并编制了麻锦藓属的分种检索表,明确了卷边麻锦藓与中国分布的麻锦藓属其它种类之间的形态差别。该种主要分布在南亚及其附近地区,为典型的热带藓类。  相似文献   

9.
10.
报道了纽藓属(丛藓科)中国新记录——节叶纽藓(Tortella alpicola Dix.)(新拟)。该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在中国为首次记录。该种特征:植物体高约1cm,基部细胞雪白色,叶尖端易断裂且形成若干分节。该文对节叶纽藓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将其与折叶纽藓[T.fragilis(Hook.Wils.)Limpr.]、长叶纽藓[T.tortuosa(Hedw.)Limpr.]和纽藓[T.humilis(Hedw.)Jenn.]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供了该种的图版和中国纽藓属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即无量山石豆兰(Bulbophyllum pinicola)。对其进行了特征描述并与相似种Bulbophyllum acutiflorum做了对比,并提供了彩色照片。无量山石豆兰的萼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花瓣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唇瓣稍向外下弯而易与相似种区分。  相似文献   

12.
朱乐  赵利清 《西北植物学报》2019,39(8):1506-1508
报道了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四齿芥属(Tetracme Bunge)一中国新记录种——帕米尔四齿芥(Tetracme pamirica Vassilcz.)。标本采自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底雅乡,生于干燥的河谷坡地。该种与相近种四齿芥的区别是,角果长10~13 mm,种子长1~2 mm。凭证标本保存在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相似文献   

13.
四川重楼属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四川重楼属植物1新分布种和1新分布变种,分别是平伐重楼(Paris vaniotii H.Léveillé)和白花重楼(P.polyphyllavar.alba H.Li&R.J.Mitchell)。二者均为狭域分布和间断分布类群,平伐重楼在模式标本产地濒于灭绝,四川新分布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研究新疆紫萼藓科植物时,发现了紫萼藓属(Grimmia Hedw.)植物4个新记录种,包括Grimmia capillata,紫萼藓(G. plagiopodia),贺兰山紫萼藓(G. crassiuscula)和卷叶紫萼藓(G. incurva),其中G. capillata为中国新分布。该研究对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将其与属内相似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中国凤仙花属一新记录种——高大凤仙花(Impatiens kerriae Craib)。该种原产于泰国,在中国为首次记录。该文对高大凤仙花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是对花果特征及花果期进行了重新描述和补充。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兰科(Orchidaceae)鸢尾兰属(Oberonia Lindl.)共5种植物在中国3个省区的分布新记录,其中广西分布新记录有短耳鸢尾兰(O.falconeri J.D.Hooker)和小叶鸢尾兰[O.japonica(Maxim.)Makino],海南分布新记录有狭叶鸢尾兰(O.caulescens Lindl.)和勐腊鸢尾兰(O.menglaensis S.C.ChenZ.H.Tsi),西藏分布新记录有拟阔瓣鸢尾兰(O.langbianensis Gagnep.)。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和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