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十二指肠中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及其受体(GHSR、GPR39)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基于Ghrelin-Obestatin信号通路探讨参苓白术散防治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肺脾两虚观察组、药物干预组(根据药物干预时间不同,分为28 d、35 d、42 d组),每组12只。观察组及药物干预组采用烟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灌服冰冷番泻叶浸液建立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模型;药物干预组给予参苓白术散灌胃,分别于药物干预第28天、35天、42天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并处死大鼠,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Ghrelin,Obestatin及其受体GHSR、Obestatin m 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肺脾两虚观察组大鼠肺功能吸气气流高峰流速(PIF)、呼气气流高峰流速(PEF)频率(F)明显增高(P0.05)、呼出50%气量时流速(EF50)、肺泡通气量(AV)明显下降(P0.05);与肺脾两虚观察组相比,参苓白术散28 d组PIF、PEF、EF50、AV、F降低(P0.05);参苓白术散35 d、42 d组PIF、PEF、EF50、F降低(P0.05),AV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肺脾两虚观察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Ghrelin、GHSR、GPR39 m RNA表达减少(P0.05),与肺脾两虚观察组相比,各药物干预组Ghrelin、GHSR、GPR39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肺脾两虚观察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Ghrelin、GHSR、Obestatin、GPR39平均光密度明显降低(P0.05),与肺脾两虚观察组相比,参苓白术散28 d组大鼠十二指肠中Ghrelin、GHSR、GPR39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35 d组Ghrelin、GHSR、Obestatin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42 d组Ghrelin、GHSR、Obestatin、GPR39平均光密度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改善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一般状况及肺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十二指肠病理改变,调节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模型十二指肠Ghrelin、Obestatin及其受体m RNA及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胃组织中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及其受体GHS-R的变化,结合脑肠轴调节作用探究其在COPD肺脾两虚型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肺脾两虚型COPD观察组(根据造模时间不同,分为28,35,42 d组),每组12只。空白组大鼠吸入空气+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观察组烟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造模第1,14天)+灌服冰冷番泻叶浸液至造模结束。于造模28,35,42 d末将大鼠处死,取大鼠胃组织及下丘脑组织,分别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各组织中脑肠肽Ghrelin及其受体GHS-R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观察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随着造模时间的增长,其下丘脑、胃组织中Ghrelin及其受体GHS-R的蛋白表达逐渐减少(P0.05);同时,模型组各组大鼠下丘脑、胃组织Ghrelin及GHS-R的平均吸光度呈不同程度减少(P0.05);另外,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胃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也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Ghrelin及其受体在下丘脑组织、胃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或许是引起COPD合并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脑肠轴的调节作用在COPD营养状况不良状况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干预作用下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瘦素及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探究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为该治法临床防治COP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根据药物干预时间的不同,分为参苓白术散28天、35天、42天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大鼠给予烟熏+气管内注射脂多糖+灌服冰冷的番泻叶浸液建立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模型。药物干预组给予参苓白术散灌胃治疗,分别于药物干预第28天、35天、42天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并取血处死,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hrelin、Obestatin、瘦素及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呼吸频率F值升高,肺容量指标(TV)、流量指标EF50、肺动态顺应性Cdyn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Ghrelin、Obestatin含量明显降低(P0.05),IL-1、TNF-α、瘦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各时间点大鼠F值下降,TV、EF50、Cdyn值明显升高(P0.05),血清Ghrelin、Obestatin含量不同程度升高(P0.05),血清IL-1、TNF-α、瘦素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参苓白术散28天组比较,参苓白术散42天组F值、TNF-α下降,Cdyn、Obestatin含量升高(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可改善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营养不良状况,改善其肺功能,延缓COPD发展进程,其机制可能是上调其血清Ghrelin、Obestatin的表达和下调其血清中瘦素及炎症因子的表达;药物干预组的组间差异显示培土生金法的早期应用对COPD大鼠有保护作用,提示了培土生金法对COPD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5,(9)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MAPK)信号通路在参苓白术散调控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3、AQP4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化钠注射液)、参苓白术散组、U0126+参苓白术散组、SB203580+参苓白术散组。除正常组外,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复制。14 d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AQP3、AQP4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B203580+参苓白术散组及U0126+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较小幅度升高,与正常组和参苓白术散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ERK/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表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率以及胃和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探究和胃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干预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及模型组(30只)。空白组常规饲养,其余大鼠通过夹尾刺激法建立肝郁型FD大鼠模型,造模14 d。造模结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吗丁啉组、和胃理气方组(每组10只)。期间监测大鼠进食以及毛发、行为等一般状况。实验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胃组织以及下丘脑组织Ghrelin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胃排空率明显低于和胃理气方组、吗丁啉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和胃理气方组和吗丁啉组的胃及下丘脑Ghrelin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和胃理气方可能通过上调Ghrelin蛋白表达来有效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c-fo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受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综合法复制脾虚湿困型UC动物模型。造模3周并评价造模成功后将UC大鼠分为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美沙拉嗪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容积为10 ml·kg-1蒸馏水灌胃,参苓白术散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24,12,6 g·kg-1·d-1参苓白术散药剂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0.2g·kg-1·d-1美沙拉嗪颗粒灌胃,持续治疗21 d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肠黏膜IL-6、IL-10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c-fos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较差,结肠组织中IL-6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降低(P0.05),c-fo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IL-10含量升高(P0.05),c-fo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以参苓白术散高剂量作用显著。结论参苓白术散具有改善脾虚湿困型UC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调节结肠组织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分泌及下调c-fos基因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及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在不同时间段的动态表达,探究COPD合并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观察组(根据造模时间不同,分为肺脾两虚28、35、42天组)。利用烟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灌服冰冷番泻叶浸液造模法建立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28、35、42天测定大鼠肺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及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ghrelin、obestatin、瘦素及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组大鼠最大呼气量(maximal expiratory volume,EV)、呼出50%气量时的流速(exhaled 50%of the flow rate,EF50)、潮气量(tidal volume,TV)、肺动态顺应性(pulmonary dynamic compliance,Cdyn)均降低,肺阻力(lung resistance,LR)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组大鼠ghrelin及obestatin含量降低,血清IL-1、TNF-α及瘦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组大鼠肺组织及胃组织病理改变显著。结论: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模型ghrelin-obestatin信号调节通路代谢紊乱及炎症因子增高,这可能是COPD合并营养不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型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3,IL-23及环氧合酶-2(COX-2),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对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其余各组采用病证结合法复制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即饮食、环境干预等措施联合2,4-二硝基苯磺酸灌肠。造模成功后,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24,12,6 g·kg-1·d-1,美沙拉秦组0.2 g·kg-1·d-1进行灌胃。连续灌胃21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13,IL-23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IL-13,IL-23,COX-2,CREB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COX-2,CREB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IL-13含量和IL-1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23含量和IL-23 mRNA升高(P0.05),COX-2,CREB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IL-13含量和IL-13 mRNA表达均升高,尤以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最显著(P0.05),IL-23含量和IL-23 mRNA降低(P0.05),COX-2,CREB mRNA表达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能调节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IL-13,IL-23及COX-2,CREB的表达,减少结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力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碘乙酰胺+饥饱饮食+游泳力竭方法复制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4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3 h进食量、胃排空率,HE染色观察大鼠胃窦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窦组织AMPK、TSC2、mTOR、Ghrelin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3 h进食量、胃排空率和胃窦组织AMPK、TSC2、Ghrel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mTOR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香砂六君子汤高、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3 h进食量、胃排空率和胃窦组织AMPK、TSC2、Ghrel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TOR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能改善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力障碍,其机制与激活AMPK/TSC2/m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求建立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B)大鼠模型的新方法。方法:用熏香烟30天联合两次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 2001μg/次)建立肺虚型COPD大鼠模型,并配合番泻叶泻下法建立脾虚型动物模型,从而建立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模型。结果:模型组动物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有肺脾两虚的症状体征表现;气道壁厚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烟熏法联合气管内滴入脂多糖并配合番泻叶泻下法可以成功建立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慢阻肺相关机制及中医证候,建立病证结合的慢阻肺气虚证大鼠模型,探究慢阻肺气虚证大鼠模型评价指标。方法 采用肺部滴入LPS合并烟熏和单纯肺部滴入LPS两种方法建立的COPD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病理、肺功能等进行慢阻肺判定;通过宏观表征采集、体重观察、抓力测试、旷场实验、ATP含量和线粒体动力学蛋白印迹检测进行大鼠证候判定。结果 从第3周开始,LPS联合烟熏组体重显著小于空白组和LPS组(P < 0.05),持续至第12周;第8周时,LPS联合烟熏组抓力最大值显著小于空白组及LPS组(P < 0.05),三组之间抓力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LPS联合烟熏组旷场总距离和平均速率均显著小于空白组和LPS组(P < 0.05);第12周结束时,LPS联合烟熏组抓力最大值和平均值均显著小于空白组和LPS组(P < 0.05);LPS联合烟熏组旷场总距离和平均速率均显著小于空白组和LPS组(P < 0.05);第12周结束时,ATP含量检测结果显示,LPS联合烟熏组肺组织和骨骼肌中ATP含量较空白组有明显的下降(P < 0.05);LPS联合烟熏组骨骼肌ATP含量较空白组和LPS组均有明显的下降(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和LPS组相比,LPS联合烟熏组大鼠肺和骨骼肌组织均表现出Drp1蛋白表达量升高(P < 0.05)、Mfn1蛋白表达量降低(P < 0.05);肺功能结果显示LPS联合烟熏组肺顺应性低于空白组和LPS组,而肺呼吸阻力高于空白组和LPS组;病理结果显示,LPS联合烟熏组和LPS组均表现出慢阻肺特征性病理变化,LPS联合烟熏组比LPS组病理改变更加显著。结论 LPS滴入结合烟熏的方法可以成功的建立慢阻肺大鼠气虚证模型,这种模型较为符合临床上慢阻肺患者气虚证阶段的症状表现,且慢阻肺气虚证大鼠模型出现的各种证候表现与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之间的平衡及能量代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Drp1、Mfn1蛋白表达和ATP含量变化可以作为慢阻肺气虚证大鼠模型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大柴胡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治疗靶点,预测其对心绞痛治疗作用的通路。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共计110例,均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一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患者,将入选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排序,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分别采用基础西药加大柴胡汤(治疗组)及基础西药(对照组)进行治疗。通过对纳入本研究患者的胃饥饿素(Ghrelin)及肥胖抑制素(Obestatin)表达水平及肠道菌构成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基础治疗配合大柴胡汤,UA患者的总有效率大幅提高(P0.05);结果提示,大柴胡汤可以明显的改善UA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进一步对患者的Ghrelin,Obestatin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发现,大柴胡汤治疗组对UA患者Ghrelin的上升和Obestatin的下调均起到了加速的作用;肠道菌群构成的结果提示,大柴胡汤可使UA患者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两种细菌的构成会发生了变化。结论:大柴胡汤可以显著的影响UA患者的血清Ghrelin,Obestatin表达,可调节UA患者的肠道菌群,并增加患者有益菌的种类与丰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六味补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模型大鼠细胞信号转导转录因子(STAT)4,STAT6蛋白表达影响及机制。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六味补气胶囊高剂量组(六高组)、六味补气胶囊低剂量组(六低组)、金水宝胶囊组(中药对照)、脾氨肽组(西药对照),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方法建立COPD肺气虚证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第28天给药,各组给药剂量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0.09 g·kg-1;六高组:六味补气胶囊0.16 g·kg-1;六低组:六味补气胶囊0.04 g·kg-1;金水宝组:金水宝49.5 mg·kg-1, 脾氨肽组:灌服脾氨肽0.033 mg·kg-1,1次/d,连续给药14 d。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STAT4,STAT6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STAT4蛋白在COPD肺气虚证大鼠肺组织中表达的阳性面积增加、平均光密度增强 (P<0.01),而STAT6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减小、平均光密度降低(P<0.01);经六味补气胶囊等药治疗后,较之模型组,各治疗组STAT4的表达面积减小、强度减弱,STAT6的表达面积扩大(P<0.05),各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六味补气胶囊可抑制COPD肺气虚证大鼠肺组织中STAT4蛋白表达,促进STAT6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生物电阻抗法(BIA)与传统指标评价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水湿内停模型的成模标准。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组大鼠给予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采用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法制备大鼠脾虚水湿内停模型14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烘干法检测大鼠粪便含水率,称量法检测水负荷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尿D-木糖排出量,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髓水通道蛋白1(AQP1)含量,同时运用实验动物体组成测定分析仪检测总含水率(TBW),细胞外含水率(ECF),细胞内含水率(ICF),脂肪量(FM),除脂肪量(FFM)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等生物电阻抗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逐渐消瘦,偶尔稀便,肛温基本不变,体质量,D-木糖排泄量,水负荷指数,TP和Alb含量显著降低(P 0. 01),粪便含水率和肾髓AQ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 TBW,ECF和FFM升高,ICF,FM和BMI显著降低(P 0. 01)。结论: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水湿内停模型大鼠会出现体脂率降低和胃肠水液代谢功能的减退,生物电阻抗法可以更直观全面的反映成模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樟帮特色米泔水漂苍术与其麸炒品、生品对湿盛困脾大鼠的疗效,并考察其燥性,以发掘特色饮片、提高饮片质量,为苍术的临床用药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外湿困脾、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的复合方式复制湿盛困脾脾虚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分别设空白组、模型组、米泔水漂苍术组、麸炒苍术组、苍术生品组,每天记录体重、饮水量、尿量,治疗12 d后采用炭末灌胃法测量胃排空速率和肠推进率,测量脾指数,检测血清淀粉酶(AMS),D-木糖及胃泌素(GAS)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治疗组体重均有恢复趋势;体液消耗量各给药组均高于模型组,且苍术生品组麸炒苍术组米泔水漂苍术组;脾指数各给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其中米泔水漂苍术组与麸炒苍术组显著高于空白组;各给药组的AMS,D-木糖,GAS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提高,其中米泔水漂苍术组与麸炒苍术组显著高于空白组。结论:米泔水漂苍术与其麸炒品、生品都对湿盛困脾脾虚大鼠有一定药效作用,且麸炒品和米泔水制品显著优于生品,且均具有良好的健脾和胃、调节胃肠道功能与分泌的作用。燥性排序为米泔水漂制品麸炒品生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分-靶点-疾病"相关关系。方法: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搜索参苓白术散中所有药物相关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并搜索2型糖尿病疾病靶标,二者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参苓白术散有499个药物化学成分,药物之间可能有较强的协同作用,经过基因本体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富集结果显示,其化学成分对应的关键靶点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髓鞘等,参与调控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结合、蛋白激酶活性等1 481个生物过程、基因功能,并参与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神经系统等179个相关通路来治疗2型糖尿病。结论:本研究通过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筛选出了参苓白术散的化学成分,并预测出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靶点和相关通路,可能与糖脂代谢、能量代谢等密切相关,为阐明其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对深入挖掘和开发经典名方参苓白术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君子汤组、颗粒剂四君子膏高组、颗粒剂四君子膏中组及颗粒剂四君子膏低组。采用隔日饮食加力竭游泳及大黄水灌胃法制备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超声诊断仪测定大鼠的心功能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与心肌组织中脑钠肽(BNP)、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中BNP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下降,血清及心肌组织中BNP、cAMP的含量增多,心肌组织中BNP蛋白表达增加(P < 0.05),给予四君子汤及不同浓度颗粒剂四君子膏后大鼠脾气虚症状及心功能情况得到改善,体内BNP及cAMP水平均有所下降,BNP蛋白表达下调(P < 0.05)。结论 颗粒剂四君子膏的功效较为理想,可以改善脾气虚证大鼠的心功能,颗粒剂膏亦可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菟丝子总黄酮对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致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10只正常组除外,其余大鼠上午颈背部注射DHEA 0. 06 mg·g-1,下午皮下注射1. 5 U HCG/只,连续21 d。造模第16天,阴道涂片,实施动情周期监测。挑选成模大鼠60只,分为模型组,达英-35组(0. 339 2 mg·kg-1),菟丝子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0. 2,0. 1,0. 05 g·kg-1),每组10只。分组当天按照组别分别进行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溶剂,连续给药21 d。末次给药2 h后,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ogen,E2),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含量;脱颈处死大鼠,取每只大鼠同一部位的卵巢固定于10%甲醛溶液中,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卵巢的形态变化;取另一相同部位的卵巢,免疫组化法测量卵巢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和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 (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观察相关蛋白在卵巢中的表达情况;取下丘脑和垂体,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rel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的表达情况。结果:PCOS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以显著降低PCOS大鼠血清T,E2和LH含量,显著升高血清FSH含量(P 0. 01);显著升高卵巢Bcl-2水平(P 0. 01),不同程度升高垂体GnRHR水平(P 0. 05,P 0. 01);不同程度降低卵巢AR和Bax水平(P 0. 05,P 0. 01),显著降低下丘脑中GnRH水平(P 0. 01)和显著改善PCOS大鼠卵巢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结论:PCOS大鼠模型复制成功。菟丝子总黄酮可能通过调节雌雄激素分泌、抑制卵巢凋亡蛋白的表达、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途径发挥对PCOS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