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文采用拉伸、弯曲、金相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了奥氏体焊缝和组合焊缝对ZG45Mn2+40Cr异种钢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休焊缝和组合焊缝接头的静载强度都可达到两种被焊材料中较低强材料的强度,但接头的横向弯曲角较小;组合焊缝工艺成本低,在焊后状态使用的异种钢焊接结构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焊接接头性能与缺陷一直是焊接领域的重要课题,文中针对T2紫铜-45钢异种材料电子束焊的焊接接头强度和焊接缺陷的问题,首先采用SEM观测焊缝区域的微观形貌,分析其组织构成,并通过标准拉伸和三点弯曲试验,得到接头焊缝区的界面强度参数;其次依据断裂韧性值,开展了针对该异种材料试样内部缺陷的缺陷评定. 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焊加工该异种材料,焊缝内部存在宏观偏析现象. 此外,依据表征得到的T2紫铜/45钢异种材料界面强度参数,验收通过了基于BS7910标准的2A级缺陷评定.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VM12耐热钢与SA-213TP347H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性能,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方式连接两种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接头微观组织,并进行一系列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在试验工艺参数下异种钢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及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镍基合金焊材连接马氏体和奥氏体材料,可以得到质量良好的奥氏体+铁素体组织焊缝,异种钢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室温抗拉性能、弯曲性能及冲击韧性,但VM12侧热影响区与焊缝间硬度差值较大;经过长期服役后可能会降低焊接接头整体的延展性,容易在此区域产生缺陷。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VM12耐热钢与SA-213TP347H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性能,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方式连接两种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接头微观组织,并进行一系列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在试验工艺参数下异种钢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及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镍基合金焊材连接马氏体和奥氏体材料,可以得到质量良好的奥氏体+铁素体组织焊缝,异种钢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室温抗拉性能、弯曲性能及冲击韧性,但VM12侧热影响区与焊缝间硬度差值较大;经过长期服役后可能会降低焊接接头整体的延展性,容易在此区域产生缺陷。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异种钢材料的组合应用应运而生.本文采用TIG焊对Q235普通碳钢和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异种钢焊接试验,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优化焊接工艺,获取符合工程实践要求的焊接接头.结合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对焊接接头各区域微观组织演变过程进行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焊缝进行物相分析,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  相似文献   

6.
电站过热器异种钢接头,因钢材、焊材匹配焊接工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高温力学性能,通过对电厂新、旧两类过热异种钢接头的高温性能进行实验和分析,以为奥氏体不锈钢的异种钢接头应采用镍基焊缝过渡,T91钢的异种钢接头应采用近强度钢材匹配.  相似文献   

7.
孙咸 《现代焊接》2012,(8):16-19
本文介绍了异种钢焊缝焊接工艺特征及对钢焊接性的影响,探讨了中碳合金钢的异种钢焊缝焊接材料的选择及影响因素,评述了中碳合金钢异种钢焊缝焊接工艺的应用。结果表明,中碳合金钢的异种钢焊缝组织特征,与同质焊缝有很大的不同,底层焊缝熔合区的显微组织最复杂,不同的工艺方案对底层焊缝熔合区裂纹的影响迥异,异种钢焊缝对焊接HAZ组织遗传现象不太敏感。底层焊缝材料的选用,应当考虑抗裂性、焊缝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以及焊缝不形成全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填充材料选用高强、高韧性低匹配型同质焊材,工艺条件的变化可以明显改善接头焊接性。异种钢焊缝焊接材料和工艺方案(工件预热150℃+焊后缓冷),在掘进机滚筒结构应用,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技术要求,产品井下运行报告显示,其使用寿命超过日本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8.
超窄间隙焊接厚壁异种钢具有高效、低成本、接头力学性能优良的独特优势.文中研究了Q235/1Cr18Ni9Ti异种钢超窄间隙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打底焊的熔池以FA模式凝固,凝固组织为细小的奥氏体等轴晶及少量枝晶状铁素体.填充焊和盖面焊在靠近熔合过渡区的熔池区域以AF模式凝固,凝固组织为奥氏体胞状晶及胞状晶间铁素体,在远离熔合过渡区的熔池区域则以FA模式凝固,凝固组织为奥氏体柱状树枝晶及少量骨架状铁素体.异种钢超窄间隙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优良,Q235一侧HAZ未出现软化,熔合过渡区及其一侧HAZ的韧性优于焊缝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电站锅炉受热面管系高温段铁素体-奥氏体异种钢焊接接头的高温性能,提高接头的服役寿命,制定了专门的热处理制度和时效处理条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高温持久强度试验和光学金相组织观察等方法,分析了焊态及不同热处理制度下TP304H/R102异种钢接头的常温力学性能、不同时效条件下的显微组织、硬度分布及碳迁移等情况。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填充材料和焊接工艺下,适当的热处理制度,对消除TP304H/R102异种钢接头的淬硬倾向,提高低合金耐热钢的组织稳定性,减少碳迁移扩散(从低合金钢侧向焊缝金属)和碳化物聚集,保证高温持久强度、改善接头使用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铁素体-奥氏体异种钢接头的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电站锅炉过热器铁素体-奥氏体异种钢焊接接头的高温蠕变断裂强度和服役寿命,设计了专用的镍基填充材料及组合焊接接头。通过对不同焊缝接头的高温蠕变力不试验,焊缝界面组织变化分析,碳扩散和热应力的测试分析,认为在高温低力的条件下,接头焊缝界面及热影响区碳元素扩散迁移和碳化物聚集是影响接头蠕变断裂强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低合金钢SA-213 T22与镍基合金Incoloy800H材料用于核电换热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两种材料之间的异种钢对接焊缝的性能和质量是影响换热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通过试验对比两种材料异种钢对接接头焊态和热处理态的金相组织变化和力学性能变化,了解焊后热处理对异种钢对接焊缝的性能影响,制订合理的制造工艺,并成功应用于核电换热设备异种钢换热管的焊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技术焊接16Mn钢,研究了横焊工艺对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影响区主要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焊缝区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以及少量的低碳马氏体;接头抗拉强度可达510 MPa,弯曲强度可达1 800 MPa,冲击吸收功可达60.5 J,但随着钢板的增厚,接头的韧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张军 《焊接技术》2012,41(6):50-54
对锅炉导汽管上的一个蒸汽取样变径管焊缝开裂、奥氏体与珠光体异种钢焊接性分析、焊接工艺的制订以及今后焊接奥氏体与珠光体异种钢接头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同时对奥氏体钢与珠光体钢异种钢焊接过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同种钢由于焊接性能相同焊接起来容易,而异种钢有着焊接性能的差异,焊缝金属化学成分容易产生偏析,导致焊缝产生裂纹,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变得极其重要。将几种不同焊丝和焊剂进行组合,对埋弧焊焊接接头进行检验对比分析,得到一组较为理想的焊丝与焊剂组合即ER309L与SJ601的组合。  相似文献   

15.
对LNG储罐用9Ni钢板进行超低温CTOD试验;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分别对9Ni钢板进行焊接,通过接头拉伸、弯曲和冲击试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试验仪器对焊缝组织、热影响区组织观察,研究9Ni在两种不同焊接方法下所得到的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LNG储罐用9Ni钢在-196℃具有较好的强度、伸长率和韧性;焊缝组织主要由奥氏体和析出相组成,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主要由板条马氏体和板条间的残余奥氏体组成;LNG储罐用9Ni钢板焊缝的化学成分与母材匹配良好,接头强度大、低温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秦伯雄 《焊接技术》1989,(4):31-35,41
本文对珠光体钢与奥氏体铜接头的焊接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分析了焊接这两种钢组成接头时的三个特殊问题,提出适宜的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及施焊工艺,指出该异种钢接头的疲劳强度约比珠光体母材低20%。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火力发电厂电站锅炉过热器管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焊接接头的使用寿命,提出并研制了铁素体钢/镍基焊缝/奥氏体钢三元组合接头,通过对两种焊接接头热模拟对比分析,三元组合接头对改善接头应力分布,抑制碳扩散和提高持久强度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素体-奥氏体异种钢接头高温失效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丛欣滋 《焊接学报》1989,10(1):19-29
通过用镍基合金、奥氏体和铁素体填充材料焊接的铁素体-奥氏体异种钢接头的蠕变断裂试验结果表明,材料之间的蠕变强度不匹配是异种钢接头高温运行中过早失效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之间蠕变强度差别太大的问题,接入一段蠕变强度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段,结果可使异种钢接头的蠕变断裂强度(寿命)达到铁素体同种钢接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激光功率对钢铝异种材料焊接的影响,采用光纤激光器对厚度均为2 mm的高强钢DP780和铝合金5052进行异种材料搭接焊试验。利用高速摄像仪、万能拉伸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试验,获取焊接过程的图像、接头的抗拉伸强度以及焊缝横截面的显微图,分析激光功率对焊接过程飞溅、焊缝的机械性能和焊缝横截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功率为2.3 kW时,焊接过程最稳定;当焊接功率为2.5 kW时,焊缝的抗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35.63 MPa。当激光功率过高时,在界面处生成过多脆性化合物,焊接过程过于不稳定,对焊件的抗拉伸强度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激光功率适宜时,可以获得机械性能良好的接头。  相似文献   

20.
焊接参数对异种钢接头热应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萌盛  吴元峰  谢霞 《焊接》2005,(1):16-18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电站锅炉内使用的珠光体耐热钢G102和奥氏体不锈钢SUS304的异种钢接头的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不同焊接参数及其焊后去应力热处理进行了对比性分析计算。在双道焊的数值模拟过程中,采用生死单元法,逐道激活焊缝参与计算。结果证明:双道脉冲焊时接头热影响区较窄,应力峰值较低。结果还表明焊后热处理能有效改善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