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希朗诺尔-埃米特-泰勒(BET)测试法分析了改进型LY-C2-02催化剂的孔结构,报道并比较了LY—C2-02催化剂和G-58C催化剂(德国南方公司生产)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乙烯装置C2加氢单元3段反应器上应用的数据。7个月的应用结果表明:在第一、二、三段C2加氢除炔反应器中,LY—C2-02催化剂适合在V(H2)/V(C2H2)为0.8—1,2,0.9—1.4,1.2~6.0的条件下使用;当第一段使用G-58C催化剂,第二、三段使用LY—C2-02催化剂时,以及当第一、二、三段均使用G-58C催化剂时,乙烷增量(体积分数)分别为0.329%,0.589%。  相似文献   

2.
LY-C2-02碳二加氢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碳二加氢装置中,采用后加氢脱除乙炔技术,分别以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开发的LY-C2-02催化剂和德国Sud-Chemie公司生产的G-58 C型催化剂为加氢催化剂,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第一段反应器中,LY-C2-02催化剂性能与G-58 C相当,前者平均除炔体积分数高于后者0.06个百分点,乙烯增量体积分数高于后者0.126个百分点;LY-C2-02催化剂在第二、三段反应器的运行时间均已超过3个月,装置运行平稳,出口乙炔体积分数小于1×10-6。  相似文献   

3.
兰化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I.Y-C2-02C2后加氢催化剂在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240kt/a乙烯装置C2加氢单元工业化应用取得成功。该院自1997年开始对该催化剂进行技术攻关。2003年5月,改进后的I.Y-C2-02催化剂装人兰州石化C2加氢单元一段反应器,应用效果得到认可。2007年5月,兰州石化C2加氢单元二段反应器C床、三段反应器E床分别装填LY-C2-02催化剂,现已平稳运行1年,使用周期超过设计值。  相似文献   

4.
LY-C2-02型催化剂在乙烯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24万t/a乙烯C2加氢装置上进行了LY-C2-02型催化剂的首次工业应用试验,并与同类先进进口G-58C型催化剂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LY-C2-02型催化剂使用周期(约为150d)比G-58C长,起始反应温度(约为40℃)比G-58℃低,床层温升稳定在30℃以上,除炔率高于42%,操作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高炔烃、高空速的工艺条件,加氢效果良好,性能稳定,其综合性能已达到或优于进口G-58C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LY-C2-02碳二后加氢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24万t/a乙烯装置和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20万t/a乙烯装置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兰州石化公司装置,一、二、三段反应器除炔量分别为0.63%,0.47%,0.17%;温升分别为31.8,28.9,15.9℃;3段反应器催化剂寿命均超过3年。在辽阳石化公司装置,当一段反应器入口物料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1.9%~2.5%时,平均总选择性为43%;一、二段反应器平均除炔量分别为1.85%,0.35%;温升分别为76.4,23.1℃;预计2段反应器催化剂寿命可超过3年。  相似文献   

6.
新型C2催化剂稳定性实验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改进C2加氢除炔催化剂LY-268A及LY-268B的不足,开发制备了新型ZB1^#J催化剂。对ZB1^#J进行了长周期稳定性实验及性能研究,并与进口先进同类型催化剂G-58C进行了加氢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ZB1^#J可在空速4000~10000h^-1、入口温度40~70℃、n(H2)/n(C2H2)为0.7~1.2等较宽的工艺条件范围内使用;2ZB1^#J在入口温度为40~50℃,平均n(H2)/n(C2H2)为0.89的条件下,运行1007h后,乙炔转化率为57.02%,选择性为55.43%,乙炔转化量为0.69%,乙烯增量为0.39%,加氢性能显著;2ZB1^#J运行性能稳定,活性组分流失率低,绿油生成量和催化剂增重量比G-58C低,使用寿命长,综合性能达到并超过了G-58C。  相似文献   

7.
由于乙炔含量对后续聚合过程的巨大影响,使得碳二加氢单元成为乙烯装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碳二加氢催化剂技术是整个乙烯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二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可大大减轻国内乙烯装置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对保证我国能源与经济安全、提高乙烯工业的竞争地位有重要意义。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于1997年开始进行碳二加氢催化剂(LY-C2-02)的开发,2003年首次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24万t/a乙烯装置进行工业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2万t/a裂解汽油全馏分加氢装置的工艺流程及特点,分析了加氢催化剂运行周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原料质量和反应条件是影响催化剂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控制加氢原料中C4轻组分、C≥9重组分、硫化氢、水、绿油等组分及其他杂质的含量,尽可能维持较低的操作温度,控制一段加氢反应器下部的氢分压大于1.5 MPa,循环比为2~3,二段加氢反应器氢循环量为15.9 t/h,循环氢中H2S的体积分数为(150~250)×10-6,可有效延长加氢催化剂的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9.
以HgCl_2为主催化活性组分,CuCl_2和KCl为助剂,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HgCl_2-CuCl_2-KCl/C超低汞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采用SEM、XRD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用管式恒温炉对低汞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uCl_2和KCl的加入均能提高催化剂的使用性能,氯化汞损失率降低,乙炔转化率提高;4%HgCl_2-3%CuCl_2-3%KCl/C为最佳配比,且活性组分分散度较高,在乙炔空速为30h~(-1)、V(C_2H_2)/V(HCl)为1∶1.05的条件下,反应720h,乙炔氢氯化反应的转化率可达到97.25%,氯化汞损失率降低到1.5%,使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琼脂为分散介质采用凝胶网格沉淀法制备了CuO/ZnO/Al2O3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H2-TPR、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反应性能,并与草酸盐凝胶共沉淀法和传统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凝胶网格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和较低的还原温度,在2.0MPa、230℃、空速2400mL/(g.h)、V(H2)∶V(CO2)=3∶1的反应条件下进行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甲醇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43.12%和6.63%,相对其它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新型碳二前加氢催化剂BC-H-21B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装置上稳定运行54个月的工业应用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BC-H-21B催化剂性能稳定,抗CO波动能力强,前加氢反应器出口乙炔含量始终小于1×10-6(x),乙烯选择性平均为76.2%,甲基乙炔和丙二烯两者转化率大于50%;根据BC-H-21B催化剂的侧线试验结果和使用经验,制定了BC-H-21B催化剂的抗CO波动的调整方法。合理分配前加氢反应器各段乙炔加氢负荷是提高乙烯选择性的有效手段,一段负荷控制在45%~55%,二段负荷控制在40%~50%,三段负荷控制在5%~10%。BC-H-21B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C4及C+4组分的能力,在控制绿油生成量和绿油黏稠度方面也大大优于同类进口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对碳二后加氢催化剂PEC-261,根据单段和两段加氢工艺,在乙炔体积分数为0.60%~1.50%,体积空速为3 000 h-1的工况下,于工业侧线评价装置中进行长周期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高体积分数CO物料的碳二加氢,其乙烯选择性最低为70%,明显高于常规单段碳二加氢的选择性(-20%);采用两段加氢,可达到较长运行周期和较高选择性的双重效果;单段加氢运行期间反应器出口乙炔体积分数低于2×10-6,乙烯总选择性达到90%以上,1 000 h长周期运行期间,反应器入口温度仅提高5℃,达到工业装置要求;在原料中有高体积分数CO时,PEC-261催化剂可以满足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碳二前加氢催化剂PEC-21在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80万t/a乙烯装置一段反应器的运行情况,对催化剂PEC-21进行了标定,并对其长周期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EC-21催化剂标定期间,一段反应器乙炔平均转化率为62.94%,乙烯、丙烯平均选择性分别为96.03%,95.6...  相似文献   

14.
Ni/Al_2O_3-SiO_2催化剂对碳五馏分的加氢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碳五原料为探针,考察了硫化物对Ni/Al_2O_3-SiO_2催化剂加氢稳定性的影响。利用XRD、DTA-TG和孔结构分析等手段对新鲜和使用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硫化物引起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和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Ni/A_2O_3-SiO_2催化剂对双烯烃和炔烃的加氢活性基本稳定,转化率为100%,但对单烯烃的加氢活性则与原料中有机硫含量的高低有关。当原料中硫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在60℃左右时,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良好。在1套加氢能力为8 kt/a的生产装置上进行了碳五馏分的加氢试验,工业化运行结果表明,Ni/Al_2O_2-S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炼油厂轻C4烃的利用价值,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在正丁烷法顺酐装置加氢单元进行了3次工业试验,目的是生产出可作乙烯裂解原料使用的精制C4烃产品.考察了原料组成和主要工艺条件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研发的LY - 2005催化剂适合炼油厂轻C4烃加氢生产乙烯裂解原料使用;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加氢后可生产出总烯烃体积分数不大于1.5%的精制C4烃产品;原料的总烯烃、异丁烯体积分数分别为不大于40%、不大于15%时,推荐一反人口温度为120 - 130℃,新鲜C4烃进料量为2.0 ~3.5 t/h,V(氢气)/V(原料油)为350 ~450,C4烃循环量为3.5 ~6.0 t/h,反应压力为2.7 ~3.0 MPa.  相似文献   

16.
以Al2O3为载体,采用特殊的化学镀法制备了Pd负载型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对催化剂表面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活性组分Pd在催化剂表面以单质形式存在,在碳二馏分加氢反应前无须高温焙烧和还原,且Pd富集分布在催化剂表面壳层的10~20μm之间,与浸渍法制备的Pd负载型催化剂相比,Pd层更薄,有利于提高Pd的利用率。在气态空速15000h-1、氢气与乙炔摩尔比1.5、反应温度130℃的条件下,以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以化学镀法制备的HXD10催化剂的性能大大优于浸渍法制备的SAM20催化剂(两种催化剂中Pd质量分数均为0.035%),HXD催化剂上乙炔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达到91%和83%。  相似文献   

17.
以Pt/Al2O3为催化剂.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在液相条件下对正戊醛缩合产物2-丙基-2-庚烯醛进行选择性加氢制取2-丙基庚醛。在0.5~2.0MPa,373~433K,氢气/烯醛摩尔比2.5:1,液时体积空速0.5~Z.0h^1的实验范围内,筛选出合适的反应条件,实现高选择性加氢,制得目的产物2-丙基庚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新型碳三馏分加氢催化剂PEC-31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24万t/a乙烯装置稳定运行超过200 d的首次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加氢反应器入口碳三馏分物料中的甲基乙炔(MA)和丙二烯(PD)混合物(MAPD)体积分数为 2.0%~3.5%,氢气与丙炔&丙二烯的摩尔比为1.00~1.50,反应器入口温度为32 ℃,碳三馏分物料的液相体积空速为40~45 h-1的工况下,PEC-31催化剂作用下的MAPD转化率、丙烯选择性相应均值分别为98.50%,80.10%。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600 kt/a逆流连续重整工业试验装置上考察了低苛刻度等温条件下催化剂积炭和反应规律,采用程序升温氧化法研究了积炭特性。结果表明:逆流连续重整工艺在工程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与顺流相比,逆流工艺第一反应器温降下降幅度最大,各反应器温降分布趋于均匀;第三反应器和第四反应器生成的炭量总和特别是第四反应器生成的炭量占总积炭量的比例明显增加,而第一反应器的比例明显减少;部分环烷烃转化向第三反应器和第四反应器转移,第三反应器和第四反应器中的烷烃转化率略高于顺流;液体产物中烯烃含量在第三反应器中达到峰值,第四反应器中呈现下降趋势;逆流积炭的燃尽温度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