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注射依那西普对脊柱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对32例脊柱关节病患者受累关节腔内注射依那西普25mg,注射后一周评价疗效。结果注射一周后目标关节VAS评分平均为1.81±0.69,较治疗前的7.98±0.98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对比,C反应蛋白和血沉下降明显,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依那西普可以减轻脊柱关节病的关节炎症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脊柱关节病患儿治疗中实施依那西普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罹患脊柱关节病的儿童根据随机、均等原则并利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39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39例)给予临床依那西普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肿胀和疼痛关节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且前者晨僵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P<0.05);组间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临床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脊柱关节病患儿治疗中引入依那西普与来氟米特联合方案能够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皮下注射依那西普每次0.4 mg.kg-1,每周2次,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依那西普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泼尼松用量显著降低,并有8例患儿停用泼尼松治疗;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ESR、CRP以及血清蛋白(SF)较之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多关节型患儿的平均受累关节数由(6.5±1.2)个降至(1.4±0.3)个,治疗中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那西普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有显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半剂量并递减依那西普(etanercept)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集100例活动性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50例,给予甲氨蝶呤+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依那西普联合治疗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组药物+依那西普(用法为:第1~4周,每次25mg,皮下注射,每周1次;第5~8周,每次12.5mg,皮下注射,每周1次;第9~12周,每次12.5mg,皮下注射,每10天1次)。分别于用药0,4,8,12周采用ASAS推荐的评价标准和ESR、CRP炎性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依那西普联合治疗组于4,8,12周达到ASAS20反应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依那西普联合治疗组4周时,总体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O.05);12周时,脊柱病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12周时依那西普联合治疗组的指地距测量、ESR和CRP炎性指标降低程度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剂量并递减依那西普联合常规用药治疗活动性AS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他扎罗汀对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及关节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卡泊三醇及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外用依那西普及他扎罗汀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皮损面积评分(3.36±0.94)分、红斑评分(2.57±0.62)分及鳞屑程度评分(2.16±0.38)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皮损面积评分(1.64±0.34)分、红斑评分(0.94±0.14)分及鳞屑程度评分(0.981±0.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及6周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88.37%、97.67%,对照组为69.77%、86.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ESR、IL-6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西普联合他扎罗汀可明显改善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及关节损害,缩短患者病程并减轻痛苦,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案,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对52例活动性AS患者随机分入依那西普组及安慰剂组,每组患者各26例,依那西普组平均年龄(27.7±8.5)岁,安慰剂组平均年龄(29.7±8.1)岁。整个研究持续12周,前6周为双盲治疗期,后6周为开放治疗期。在双盲期,依那西普组给予依那西普25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用药6周;安慰剂组给予非活性物质25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用药6周。开放治疗期,2组均使用依那西普25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用药6周。于第0、1、2、4、6、7、8、10、12周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分析注射部位皮肤反应、其他的皮肤及附属器官的反应、感染的发生情况、血液系统反应、肝酶水平、自身抗体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依那西普组和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和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双盲期内依那西普组有26.9%的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肤红肿、硬结和瘙痒反应,安慰剂组无l例出现该反应,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注射部位皮肤反应的发生率为34.6%。双盲期依那西普组有6例患者(23.1%)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安慰剂组无1例发生该反应,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西普组和安慰组的其他不良反应如上呼吸道感染(分别为5例与7例)、皮肤及附属器官反应(分别为6例和3例)、肝酶升高(分别为5例和8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那西普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AS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CRH)、雌二醇(estradiol, E2)及孕激素(progesterone, P)在妊娠期间的浓度变化及其在早产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正常妊娠组孕妇54例,先兆早产组孕妇54例,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E2、P,放射免疫法测定CRH水平。结果①正常妊娠血CRH均值28~33周组与&gt;37周组比,明显低于&gt;37周组,经t检验P〈0.05;血E2各组间均值经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P各组均值,28~33周组明显高于&gt;37周组,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正常妊娠组和先兆早产组在妊娠28~33周血CRH分别为(68.23&#177;13.34)ng/L和(298.42&#177;162.78)ng/L;在34~36周分别为(132.75&#177;126.3) ng/L和(354.42&#177;50.46) ng/L,经t检验, P值均&l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妊娠组和先兆早产组血E2在28~33周分别为(128.72&#177;50.83)μg/L和(152.94&#177;31.7)μg/L;在34~36周分别为(136.24&#177;62.41)μg/L和(173.58&#177;92.3)μg/L,两组均值经t检验, P值均&lt;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妊娠组和先兆早产组血P在28~33周分别为(523.52&#177;105.43)μg/L和(353.21&#177;52.21)μg/L,34~36周(483.24&#177;113.52)μg/L和(310.25&#177;83.0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P在妊娠晚期各孕周组间变化较为明显,妊娠&gt;37周之后明显下降。妊娠晚期正常妊娠组中的血浆CRH值随着孕周增加而逐渐升高,而血E2值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Pilon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患者以就诊顺序结合随机号码,奇数进入观察组,偶数进入对照组,观察组28例采用MIPPO手术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85.7%,对照组优良率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12.658,P=0.000).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8.1&#177;1.6)周,骨折愈合时间(6.5&#177;1.2)个月,无再骨折发生;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9.4&#177;2.1)周,骨愈合时间(7.1&#177;1.1)个月,1例再骨折;两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5、8.632,均P<0.05).结论 MIPPO治疗pilon Ⅲ型骨折疗效显著,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注射型人工骨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可注射型人工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3.03%,对照组优良率为74.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60 3,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1.78 &#177;3.64)周,肩关节功能评分(96.87 &#177;4.23)分;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9.65&#177;6.27)周,肩关节功能评分(78.73&#177;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82、12.793 4,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x2 =7.678 6,P<0.05).结论 采用可注射型人工骨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可靠,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轻微,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碘仿樟脑酚糊剂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根尖周炎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醛甲酚溶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碘仿樟脑酚糊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平均疗程[(1.56&#177;0.62)周]明显短于对照组[(2.61&#177;0.9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79,P=0.0381);观察组有效率[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394,P=0.0000)。结论碘仿樟脑酚糊剂治疗根尖周炎能有效地缩短疗程,减少就诊次数,降低操作难度,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普拉克索与溴隐亭联用美多芭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 PD患者124例,分为普拉克索组(A 组)和溴隐亭组(B 组),各62例。A 组给予普拉克索和美多芭口服,B 组给予溴隐亭和美多芭口服,疗程12周。观察并记录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美多芭用量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改良 Webster 量表及UPDRS 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UPDRS Ⅲ及Ⅱ评分均下降,A 组评分下降较 B 组明显( P ﹤0.05),两组 UPDRS Ⅳ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5),组间差异不明显;两组均能降低美多芭日平均用量( P ﹤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1%,明显高于 B 组的75.81%( P ﹤0.05);A 组 HAMD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05),B 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4%,均较低且为轻度。结论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组能明显改善原发性 PD 患者 UPDRS 和 HAMD 评分,降低美多芭日常用量,治疗总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汤涌  陈丹  张静 《中国药业》2014,(15):98-99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接受4 mg 唑来膦酸治疗的 DO 患者,观察其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钙(Ca)、降钙素(CT)、1,25-二羟维生素 D(VD)、骨钙素(BGP)、1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变化。结果68例患者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4例,流感样症状12例,胃肠道症状6例,血液系统症状5例,神经系统症状3例,注射部位局部症状4例。治疗后各点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 P ﹤0.05),且 VAS 评分治疗后显著降低( P ﹤0.01)。血清 ALP 及 Ca 在治疗后无显著变化,而 CT,VD,BGP,PICP 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0.05)。结论唑来膦酸能增加 DO 患者的骨吸收,提高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是治疗 DO 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冉毅  程强  熊海兵 《中国药业》2014,(15):125-126
目的:分析脑外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应用冷沉淀的疗效,探讨冷沉淀在脑外伤诊治的应用。方法将64例脑外伤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止血、脱水、预防癫痫、营养神经、预防癫痫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冷沉淀止血。统计并分析进展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凝血指标及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组进展性脑出血的发生率为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P ﹤0.05)。治疗组患者输冷沉淀后凝血指标有明显改善( P ﹤0.05),患者预后比对照组更好( P ﹤0.05)。结论冷沉淀能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减少进展性脑出血的发生,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用药依从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艾塞那肽和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以控制血糖,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体重变化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6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甘精胰岛素组显效率略高于艾塞那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甘精胰岛素组FBG水平较艾塞那肽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艾塞那肽组2hPG、HbA1c水平较甘精胰岛素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艾塞那肽组HbA1c<7%的达标率明显高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而HbA1c<6.5%的达标率高于甘精胰岛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体重呈进行性降低,甘精胰岛素组患者体重呈进行性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甘精胰岛素组,恶心、腹泻发生率均高于甘精胰岛素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甘精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虽然治疗期间艾塞那肽恶心、腹泻发生率较高,但往往症状较轻,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体重压力,且能更好地降低HbA1c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艾塞那肽的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比较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和10%碘合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碘合剂牙周留置,观察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进行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统计患者在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3周后,两组患者的PLI、PD、SB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变化最为明显,观察组、对照组的PLI分别为(1.46±0.31)、(1.62±0.35),PD分别为(2.76±0.35)mm、(3.12±0.41)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后各指标均有上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优于10%碘合剂,安全性高,但应每隔3周进行重复治疗,有利于种植体周围炎的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对胃溃疡患者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7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普瑞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溃疡的愈合质量、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7%( P ﹤0.05);S2期获得率观察组为66.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7%( P ﹤0.05);观察组患者恶心、腹痛、腹泻、皮疹发生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与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联用可明显提高胃良性溃疡的治愈率,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还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个月各项指标的变化、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24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24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为89.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明显,但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18.
姚玉廷  张立松 《中国药业》2014,(15):111-113
目的:对比观察下鼻甲注射倍他米松与口服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观察组患者下鼻甲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等进行积分,并计算治疗指数,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起效时间,记录不良反应,随访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当;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7%,低于对照组的16.00%( P ﹤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 P ﹤0.05)。结论与口服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比较,下鼻甲注射倍他米松的临床疗效更好、复发次数少,短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权衡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非器质性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非器质性月经过多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补充铁剂、加强营养、注意休息等对症支持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按照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评估两组患者经血量,评分>100分(经血量>80 mL)为月经过多。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出血控制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并根据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出血控制时间分别为(16.5±2.0)d、(25.6±3.0)d,出血停止时间分别为(23.5±3.8)d、(40.5±5.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3个周期后,PAB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4例(9.30%)、5例(11.63%)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非器质性月经过多,可迅速控制出血,减少月经出血量,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2例。两组均接受131 I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 SAS和 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131I治疗甲亢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