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估经阴道实时三维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成像技术(RT-3D-HyCoSy)对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价值,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因不孕症于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并行输卵管通畅性评价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腹腔镜通液术诊断结果为参照,评估超声造影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3D HyCoSy) )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1994—2013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3D HyCoSy)的中外文文献,按照诊断性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相关信息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独立研究,各研究中3D HyCoSy 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敏感度范围为0.67~1.00,特异度为0.77~1.00。各研究的合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95%CI 0.93~0.96)、0.92(95%CI 0.89~0.94);合并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28(95%CI 5.91~14.58)、0.08(95%CI 0.05~0.13);SROC曲线下面积为0.98?.01。结论 3D HyCoSy对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具有高度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保留输卵管功能的价值、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的8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于术后第3次月经干净后3~7 d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观察其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峡部妊娠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50 ml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降低;存在严重盆腔炎输卵管周围炎性粘连的患者,其输卵管通畅率亦明显降低。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与输卵管妊娠部位、术中出血量、操作方式及盆腔粘连程度有关。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是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术后应注意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对比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能。方法 系统搜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及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今有关4D-HyCoSy和/或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分别计算4D-HyCoSy和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及诊断比值比(DOR),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并以Medcalc 19.1.1统计软件比较AUC。结果 最终纳入19篇文献、1 358例疑似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患者,其中4篇同时采用4D-HyCoSy及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10篇仅以4D-HyCoSy评估,5篇仅以HSG评估。Meta分析结果显示,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SEN、SPE及DOR分别为0.92[95%CI(0.91,0.94)]、0.91[95%CI(0.89,0.93)]及115.06[95%CI(54.23,224.10)];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SEN、SPE及DOR分别为0.84[95%CI(0.81,0.87)]、0.80[95%CI(0.76,0.83)]及28.64[95%CI(10.08,81.35)]。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AUC为0.98[95%CI(0.96,0.99)],HSG为0.93[95%CI(0.90,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7,P<0.01)。结论 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能高于HS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4D-HyCoSy)在输卵管通畅性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不孕不育妇女进行4D-HyCoSy检查,分析所获得图像,评估其输卵管通畅性;其中49例随后进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72例进行腹腔镜检查。结果 160例患者316条输卵管(其中1例为单角子宫,3例曾行单侧输卵管切除术)4DHyCoSy显示输卵管通畅209条,输卵管通而不畅43条,输卵管不通64条。其中49例同时进行HSG检查,总体符合率约97.9%(96/98),72例同时进行腹腔镜检查,总体符合率约91.4%(128/140)。结论 4D-HyCoSy能动态立体显示输卵管形态,准确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可作为不孕不育患者输卵管检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改良式输卵管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0月,对89例输卵管绝育术后育龄妇女行双侧改良式输卵管吻合术,从输卵管结扎部位浆膜层的分离、管芯的端端对合及吻合方法等方面改进。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35岁。手术时间为月经结束后3~7 d。术中取切除的输卵管结扎瘢痕组织送病理检查。吻合术后5 d及第1次月经结束后3~7 d行输卵管通液手术。术后12个月以上未妊娠者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 89例双侧输卵管吻合均成功。术中见慢性盆腔炎8例,病理检查示慢性输卵管炎17例。术后5 d输卵管通液通畅率为100%,第1次月经结束3~7 d通畅率为95.5%。术后避孕4例。术后2年内妊娠率为61.2%(52/85),其中术后12个月内妊娠47例;12~18个月内妊娠5例,其中2例为输卵管妊娠。52例妊娠者中,慢性盆腔炎患病率为3.8%(2/52),与33例未孕患者慢性盆腔炎患病率42.4%(14/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1,P=0.000)。术后12个月以上未孕者中14例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有5例输卵管梗阻。结论改良式输卵管吻合术具有吻合口张力小、对合好,缝合针数少,术后输卵管通畅性好等优点。建议对术后1年以上未孕者尽早施行输卵管通畅性及盆腔炎症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腹腔镜宫外孕手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方法将220例宫外孕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100例和腹腔镜手术组120例,观察2组病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结果术后1 a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腹腔镜手术组输卵管通畅率95.83%,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的54.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外孕,可减少创伤、对病灶处理更细致,最大限度保护输卵管功能,提高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患者术后宫内妊娠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评价TIPS术后支架通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评价TIPS术后支架通畅性的价值,并分析TIPS术后支架内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TIPS术后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观察并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模式下支架通畅情况(分为0~3级);测量支架门静脉端、中段、肝静脉端血流速度。分析不同超声检查方法评价TIPS术后支架通畅性的差异,并比较通畅性良好(3级)的支架不同部位间血流速度的差异。结果不同超声检查方法间支架通畅性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89,P0.001)。8例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支架轻度狭窄(2级)、6例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支架重度狭窄(1级)及2例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支架闭塞(0级),超声造影均显示支架通畅性良好(3级)。支架门静脉端[(71.52±36.84)cm/s]、中段[(94.35±39.94)cm/s]、肝静脉端[(99.83±32.63)cm/s]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17,P0.001);且两两比较显示,支架中段(P=0.001)及肝静脉端(P0.001)血流速度均高于门静脉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可提高评估TIPS术后支架通畅性的准确率。支架内不同位置血流速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3D 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方法检索1994—2013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3DHyCoSy的中外文文献,按照诊断性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相关信息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独立研究,其中3D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敏感度范围为0.67~1.00,特异度为0.77~1.00,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95%CI 0.93~0.96)、0.92(95%CI0.89~0.94),合并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28(95%CI 5.91~14.58)、0.08(95%CI 0.05~0.13),SROC曲线下面积为0.98。结论 3DHyCoSy用于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具有高度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超声输卵管显影与腹腔镜检查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与腹腔镜检查的比较 ,评价经阴道超声输卵管显影对输卵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5 2例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病人的 10 4根输卵管在生理盐水和空气的介导下进行经阴道超声输卵管显影的检查 ,继之作腹腔镜检查并以美蓝作输卵管通色素试验 ,二者的结果作kappa分析。  结果 :对输卵管伞端形态异常 ,2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为 82 .7% ,超声输卵管显影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7.4 %和 87.2 % ;对输卵管周围粘连 ,符合率为 80 .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9.4 %和 83 .0 % ;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 ,3项指标分别为 87.5 % ,87.7%和 87.0 %。超声输卵管显影对输卵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与腹腔镜检查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造影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检查方法 ,可作为不孕症初步诊断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360例,完全随机分为芬太尼+异丙酚(F)组;瑞芬太尼+异丙酚(R)组;舒芬太尼+异丙酚(S)组,单纯异丙酚对照(C)组,每组90例,每组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为等效剂量,异丙酚剂量均为1.5 mg/kg进行双盲实验,观察麻醉过程中各组病例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及作用时间、阿片样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C组麻醉有效率仅为25.6%,与阿片类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组、R组以及S组麻醉有效率分别为75.6%、94.4%、73.3%,且以R组最高;比较阿片类各组麻醉的有效起效时间,R组(3.90±0.39)s短于F组(9.05±0.63)s及S组(6.45 ±0.2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麻醉作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均无严重的心血管抑制,C组无腹壁僵直、呼吸抑制等阿片样症状发生,而R组腹壁僵直发生率最高(17.78%),氧饱和度下降且低于90%的发生率为10%,两项指标与F组(4.44%、1.11%)、S组(6.67%、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组胃镜检查过程中呛咳、体动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中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但是阿片样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环泊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梦境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下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8~75岁,BMI 20~30 kg/m2,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环泊酚组(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P组静注丙泊酚2.5 mg/kg和瑞芬太尼1 μg/kg;C组静注环泊酚0.4 mg/kg和瑞芬太尼1 μg/kg。麻醉维持:P组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C组泵注环泊酚0.8~1.2 mg·kg-1·h-1。记录低血压的发生情况、麻黄碱用量,麻醉诱导前5 min(T0)、插入喉罩即刻(T1)、纤维支气管镜进至隆突时(T2)、镜检完毕(T3)及拔除喉罩时(T4)的HR、MAP和SpO2。记录呛咳评分、利多卡因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梦境的发生情况和状态、静脉注射痛、心动过缓、呼吸暂停、呛咳及恶心呕吐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MAP均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C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麻黄碱用量明显减少(P<0.05),T1和T3时MAP明显升高(P<0.05),梦境的情绪评分明显升高(P<0.05),静脉注射痛及呼吸暂停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呛咳评分、利多卡因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梦境发生率、心动过缓、呛咳及恶心呕吐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丙泊酚比较,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对循环呼吸影响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同时可产生更优情绪的梦境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150例,男62例,女88例,年龄30~60岁,体重45~90 kg, 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阿芬太尼+咪达唑仑组(AM组)、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组(SM组),每组75例。A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阿芬太尼6μg/kg, S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舒芬太尼0.06μg/kg。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至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为0分时停止注射丙泊酚,立即开始胃肠镜操作。记录丙泊酚首次剂量、总消耗量、追加次数。记录起效时间、操作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胃镜插入咽喉部(T1)、结肠镜插入肛门(T2)、过脾曲(T3)、过肝曲(T4)时改良非插管患者行为疼痛量表(BPS-NI)评分。记录患者和内镜医师满意率,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SM组比较,AM组丙泊酚首次剂量明显减少(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监测不同潮气量通气时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胃肠手术的全麻患者50例,年龄31~59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常规潮气量组(C组,n=20)和小潮气量组(L组,n=30).C组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呼气末正压力0,吸入氧浓度80%,氧流量2 L/min,行间歇正压通气;L组VT 6 ml/kg,RR16次/min,余同c组.气管插管后10 min,两组均以0.3 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输注后开始手术.于输注前(T1)和输注后10 min(T2)时记录MAP、HR、CVP、体循环血管阻力(SVR)、SVV和每搏指数(SI),并计算其变化率.绘制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监测血容量变化的ROC曲线.结果 ROC曲线结果 分析显示:以SI变化率≥25%为监测血容量变化的标准时,SVV的诊断周值为9.5%,C组SVV>9.5%监测血容量变化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57.1%;L组SVV>9.5%监测血容量变化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71.4%.ROC曲线下面积显示:两组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高于MAP、HR、CVP、SVR.结论 在常规潮气量(8 ml/kg)和小潮气量(6 ml/kg)/机械通气时,SVV均可准确地监测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  相似文献   

15.
Ma HN  Li HL  Che W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811-1814
目的 探讨术毕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喉罩替代通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65~78岁,平均(69±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体质量51~74kg.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清醒拔管组(TT组,20例)和深麻醉下拔管-喉罩替代组(LM组,20例).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拔管或拔除喉罩前吸痰时(T1)、拔管或拔除喉罩即刻(T2)、拔管或拔除喉罩后5 min(T2)、10 min(T4)和15 min(T5)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同时于T0、切皮即刻、T2及T3四个时点测定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并记录LM组喉罩替代前后上述指标水平;观察患者从自主呼吸恢复至拔管后15 min的气道反应情况.结果 TT组患者清醒拔管前后T1~T3时点MAP、HR、RP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LM组患者清醒拔除喉罩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深麻醉下拔管-喉罩替代通气过程MA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LM组中、重度呛咳发生率低于TT组(P<0.05).与T0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与皮质醇浓度水平自插管(喉罩)后均不同程度上升,TT组于T2显著上升(P<0.05),并于T3达峰值.结论 术毕深麻醉下拔管-喉罩替代通气能降低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全身麻醉术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