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例1,24岁.因右下腹不适2个月入院.女性体态,月经量少.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触及一约8 cm×6 cm肿块,活动可.B超检查:子宫右侧探及一低回声肿块,提示右侧卵巢肿瘤.临床以右侧卵巢肿瘤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右侧卵巢肿大,约9 cm×6 cm×4 cm,质实有弹性,系膜无扭转,左侧附件未见异常.予右侧卵巢及输卵管切除,术中标本送病理检查,诊断为"右侧卵巢重度水肿",术后病理诊断同术中.术后随访至今(3年),患者已婚育,激素水平正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77岁,因急性胃肠炎就诊,检查发现盆腔肿块9天入院.PET-CT考虑腹膜多发转移瘤,附件来源肿瘤可能.妇科检查:后穹窿扪及不规则结节,质硬,活动差,与直肠子宫无明显界限,触痛(+);双侧附件,子宫后方片状增厚,左侧附件似盆底包块,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CA125高达1 120.6 U/ml,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见大网膜与肝区右侧降结肠、横结肠、小肠广泛粘连,见一10 cm×10 cm×5 cm大小包块;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左侧附件及右侧输卵管正常;右侧卵巢正常大小,表面栗粒状新生物,与右侧输尿管及盆底粘连;肝表面、膈面未见栗粒状结节;腹腔见淡黄色腹水约500 ml.术后CA125降至104.4 U/ml.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2岁。因体检时B超发现卵巢瘤于2002年6月10日入院。患者一般状态良好。妇科检查:子宫前位,约手拳大小,质地中等,无明显压痛,活动尚可。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表面光滑,软,活动尚可的肿物,左、右侧附件区肿物分别为鸡卵和鸭卵大小。B超示:左附件区探及5.6 cm×4.1 cm无回声液性暗区,其内可见2.6 cm×1.2 cm实质性强回声,包膜较完整的肿物。右附件区探及8.8 cm×6.1 cm略强光团回声,边界欠规则的肿物。剖腹探查术中见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左侧附件可见约鸭卵大小肿物,表面光滑,右侧附件可见超鹅卯大小肿物,囊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患者女性,47岁,继发性渐进性痛经7年、经量增多2年余入院.查体:左侧附件可触及一包块直径约6.5 cm肿物,边界清,活动欠佳,右侧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我院B超示子宫大小为9.2 cm ×8.6 cm ×8.5 cm,官腔线左移,子宫体后壁肌层内见一大小为5.0 cm ×4.5 cm ×4.5 cm低回声,周围见假包膜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子宫左侧见一大小为6.0cm×3.7 cm×3.5 cm的囊实性包块,境界清楚,内见细小、均匀的点状回声.门诊以“子宫腺肌症、盆腔包块”收入院,拟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子宫次全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腹膜后见多个不规则肿瘤,切除其中一个送快速冷冻检查:腹膜后恶性肿瘤.遂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5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4个月于2017年2月入院。盆腔MR检查:右侧附件区见斑片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3.2 cm×3.7 cm,双侧卵巢形态正常,倾向良性病变。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双侧附件与子宫及盆壁粘连明显,右侧盆壁髂血管侧面可见表面隆起,髂血管后方可及一肿物,大小约4 cm×6 cm,呈纵向生长,移动度差。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66岁,绝经20年,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4个月。既往月经规律,否认子宫内膜炎及相关病史。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性刮宫病理:(宫腔)血块中少量游离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未见内膜腺体及间质成分。子宫颈糜烂活检: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病理检查眼观:子宫大小4.5 cm×4.5 cm×3.0 cm,表面光滑,剖开,于左侧子宫角及宫体内膜见2 cm×2 cm×1cm大小结节状肿物,切面灰白色,质软,浸润中肌层,距子宫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4岁.因下腹隐痛6个月,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余入院.B超示:左侧附件区占位4.1 cm×3.0 cm×4.3 cm,右侧附件区查见弱回声团5.8 cm×3.6 cm×5.1 cm,右侧中腹囊实性占位6.7 cm×4.1 cm×6.1 cm,盆腔积液深1.7 cm.术中见:双附件区均可见直径约5 cm肿物,双卵巢与双输卵管形态可见,子宫正常大小,其后壁浆膜面及盆腹膜、直肠、乙状结肠表面均可见弥散分布的灰白色乳头状肿物.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50岁。发现腹部包块8 d,无明显自觉症状。妇科检查;子宫左前方可扪及22 cm×14 cm×10 cm大小包块,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差,有轻度压痛,胸透未发现异常。于1993年7月10日入院手术。术中见左侧子宫阔韧带有10 cm×9 cm×7 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大部分呈实性,小部分呈囊性,快速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子宫表面有多个结节。手术切除子宫及左侧附件肿物送检。  相似文献   

9.
Wu Y  Cai JF  Zhang GF  Weng SX  Yu Y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2):763-764
患者女,37岁。体检发现盆腔肿块2d,于2006年2月6日入院。体检: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形态规则,表面光整。盆腔左侧6cm×5cm大小肿物,质中,活动度欠佳,与子宫分界欠清。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偏大,宫后壁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内膜线前移。左附件区见一53mm×47mm×35mm大小的混合性回声团块,正常左卵巢未显示,右侧卵巢未见超声异常,考虑左侧卵巢畸胎瘤、子宫腺肌症可能。拟施腹腔镜下卵巢瘤剥除术。术中镜下见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子宫左后壁见一约5cm×5cm大小囊性结节状肿块,两侧附件正常,无腹水,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性,43岁,入院10 h前无明显诱因下腹部胀痛,持续性加重,伴潮热、头晕、头痛,妇科检查双侧附件轻压痛,以左侧附件区明显,无反跳痛。B超示: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内膜厚约9 mm。左侧附件见一囊性包块,大小41mm×38 mm×35 mm,边界清,壁薄,内透声好,内见多个稍强回声光带。右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包块。病理检查眼观:送检腹腔镜手术切除囊壁样组织2块,其中一块组织颜色灰白,大小6. 5 cm×5. 3 cm,囊壁厚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0岁.2008年3月10日因下腹坠胀3月,尿中带血20天入院.B超提示子宫及宫颈部实性非均质占位,考虑肿瘤,建议手术.妇科检查:外阴无异常,阴道口见7 cm×8 cm大小肿物,触血(+),后位子宫,约孕3个月大,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于3月18日行子宫全切术,术中先行阴道肿物切除术送检,冷冻切片初步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黏液样平滑肌肉瘤,给予放疗.现患者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性,62岁,绝经20余年,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余收入院。盆腔核磁示:盆腔巨大混合占位,考虑右侧附件来源囊腺癌。有间断性下腹痛,伴尿频,无阴道不规则出血,无体重减轻;无肿瘤及手术外伤史。入院后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腹式)、大网膜部分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术中探查未见明显腹水,腹腔脏器及大网膜未及结节,未触及淋巴结;子宫后位,略小,右侧卵巢不规则囊实性增大,大小16 cm×15 cm×12 cm,与子宫后壁、网膜、肠管及右侧腹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6岁,以“结婚3年未孕”就诊。平素月经规律,5〜6天/30天、量中等,无痛经。性激素六项:促卵泡生成激素&70 U/L,促黄体生成激素3.15 U/L,雌二醇257.81 pmol/L,孕酮1.55 nmol/L,泌乳素5.42 ptmol/L,睾酮228.11 nmol/L。子宫附件超声所见:子宫前位,大小约4.4 cmX4.1 cm×3.3 cm,形态正常,子宫内膜厚约0.7 cm,回声不均匀,宫颈长约2.8 cm,内见少许囊性回声,右侧卵巢大小约2.7 cm×1.6 cm,左侧卵巢大小约2.2 cm×1.7 cm。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及结果 患者,女,33岁,停经84天,阴道流血54天,伴下腹痛48天就诊,停经40天时因阴道流血10天,下腹痛4天到妇科就诊,作B超检查:子宫前位,增大为7.9×5.9cm,宫腔内见孕囊回声3.9×1.5cm内有胚芽及心膊回声,子宫直肠窝小片液性暗区深1.2cm,诊断为早孕行人流术,术后阴道一直流血,量中等伴下腹痛,妇科拟宫缩不良,吸宫不全行清宫术2次,未见有残留组织,复查B超:子宫前位,大小为6.5×4.3cm,包膜平滑,肌壁回声均匀,内腆线居中,左侧附件区见一半囊实包块,大小为6.6×5.3cm,形态不甚规则,边界欠清,内部回声紊乱不均,为低回声及无回声暗区,内尚见一稍强回声光团4.5×4.3cm,无伴声影,右侧附件区见一囊性暗区5.0×4.1cm,提示,左侧附件区半囊实肿物(陈旧性宫外孕),右侧附件区囊肿。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34岁,已婚,孕3产1。因发觉腹部增大半个月余入院。彩超示:盆腔囊实性包块,不排除卵巢囊腺瘤。患者偶有腰部酸胀不适,无腹痛、无肛门坠胀不适、无性生活接触性出血。入院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示:鳞状上皮呈良性反应性改变。复查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及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见积液;左侧附件区见一实质性非均质性包块,7.4 cm×4.4 cm×8 cm大小,考虑为"左侧卵巢肿瘤"。  相似文献   

16.
正例1,52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部疼痛,呈持续性隐胀痛,无放射痛,改变体位无缓解,3个月前症状明显加重。泌尿系彩超示:(1)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左侧肾积水;(2)盆腔实液混合性占位:卵巢病变?妇科检查:阴窥镜未能暴露子宫颈,双合诊可触及盆腔较大包块,如孕4个月大小子宫,质硬,活动欠佳,表面光滑,考虑子宫肌瘤?卵巢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活检术,术中见左侧卵巢肿瘤不规则增大,大小18 cm×15 cm, 肿瘤侵及乙状结肠,  相似文献   

17.
绒毛叶状分割性子宫平滑肌瘤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4 0岁 ,因月经次数减少半年 ,下腹部包块就诊。体检发现右下腹有包块 ,并有少量腹水。妇科检查发现右侧附件区 10cm× 10cm× 5cm包块 ,活动度可 ,无固定轻度触痛 ,子宫略大 ,左侧附件无异常。B超示 :右侧附件区见囊实性肿块呈多结节状 ,12cm× 10cm× 6cm。拟诊右阔韧带恶性肿瘤———肉瘤可能。其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月经史 :末次月经 2 0 0 1年 11月 19日 ,月经周期 6 /30d。于2 0 0 1年 12月 18日手术 ,术中送右侧附件及子宫全切标本。术中冷冻诊断为左侧卵巢及子宫平滑肌瘤 ,局部水肿黏液变性。术后随访 3个…  相似文献   

18.
例1,53岁;例2,75岁,均因绝经后阴道流血入院,于术中发现肿块位于输卵管,并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镜下见肿瘤均含恶性上皮及间叶成分,伴软骨肉瘤分化。例2子宫肌层内见3处转移灶,最大者呈双相分化。病理检查眼观:例1左侧输卵管肿块,大小11 cm×9 cm×8 cm,切面灰黄、暗红色,质软。  相似文献   

19.
正例1,女性,56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查体:盆腔扪及肿物,大小4 cm×5 cm×3 cm,实性,质软,界清,无压痛。MRI检查示:盆腔左侧附件区异常信号灶,边界较清,考虑左侧附件占位性病变,囊腺瘤可能。术中见肿物位于输卵管系膜处,完整切除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证据。例2,女性,66岁。绝经后阴道出血20天,查体子宫上方扪及一直径约12 cm肿物,上缘达脐上3 cm,质硬,界清,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例1,44岁,2010年10月因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延长,行分段诊刮术,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紊乱。2011年3月8日B超示:左侧附件区混合性占位大小48 mm×47 mm×43mm,宫腔内混合性回声大小4 mm×4 mm×5 mm,双乳小叶增生;拟"左侧附件肿块待查"收住入院。术前血清学检查CA125 11. 9 U/m L,CA199 2. 00 U/m L,AFP 3. 58 ng/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