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Hu不变矩的尺度不变性,以图像的不变矩特征作为输入,建立基于批训练的改进型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运用基于Bayesian正则化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误差函数计算精度,改进网络,实现参数最优化组合。通过MAT LAB环境,建立了基于不变矩的改进BP神经网络目标识别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对目标的准确识别和对干扰图像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波变换具有易于消除噪声、运算方便、能够体现图像特征等优点,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目标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二次B样条小波滤波器组对样本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提取多尺度边缘,然后提取不变矩,以此作为图像的特征向量,最后应用小波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快速地对玻璃质量进行分类,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玻璃缺陷识别方法。由于不变矩与灰度共生矩阵分别可以描述图像的形状与纹理,在分析了缺陷灰度图像特点的基础上,将图像的纹理特征和不变矩特征融合,综合提取出一个分类能力更强的特征向量,再使用一个拟牛顿改进算法的三层前向BP网络。作为分类器,对常见的玻璃缺陷进行了识别。通过实验对比该方法和传统的单一特征识别法,证明该方法不仅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并且实时性较好,为玻璃缺陷的自动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不变矩和BP网络的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提高旋转、尺度变化目标的识别率,首先提取目标图像的不变矩,以此作为目标识别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将附加动量项与自适应学习速率相结合的改进BP算法实现对目标的分类识别.字符图像仿真实验表明,这种针对旋转、尺度变化目标的识别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分割典型异物像素区域时,难以选取最佳分割阈值,导致识别出的典型异物定位精度较差,由此,提出盆式绝缘子闪络的典型异物红外图像识别算法。去除红外图像脉冲噪声、高斯噪声,通过边缘锐化和灰度均匀化,划分图像目标和背景,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各类图像灰度方差和最大值,将最大值对应的分割阈值作为最佳阈值,分割典型异物像素区域,构建改进BP神经网络,提取分割图像的异物类别特征,迭代训练后,识别周围典型异物类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定了位边界框与异物矩形框的间距,提高了异物目标定位精度和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6.
机载雷达和红外数据融合的智能目标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机载传感器目标识别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利用机载雷达和红外成像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智能目标识别算法.对红外成像传感器,采用了基于小波矩特征和BP神经网络的目标识别算法,首先提取目标图像的小波矩特征并进行特征选择,然后通过BP神经网络对目标图像进行识别;对雷达传感器,提出了利用模糊推理的目标识别方法,首先选取适当的雷达特征,然后通过模糊推理进行识别:从雷达和红外传感器识别算法分别得到待识别目标所属类别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用D-S证据组合规则将两个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组合,最终实现了机载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融合后的识别效果优于单个雷达或红外传感器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涛  王灿进  王锐  王挺峰 《中国激光》2015,42(1):109002
提出了一种结合轮廓转动惯量和特征包(Bo F)算法的激光主动照明目标识别方法。介绍了转动惯量的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轮廓转动惯量特征区域检测方法和轮廓转动惯量局部不变特征提取方法。多尺度轮廓转动惯量特征区域检测方法能够提取出包含轮廓的最小特征区域,而轮廓转动惯量局部不变特征能够很好地描述轮廓的大小、位置、规则度等信息,对于各种图像变换具有不变性,并且计算效率较高。使用Bo F算法统计图像的轮廓转动惯量局部不变特征,生成归一化特征直方图作为整幅图像的特征向量,输入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Hu矩和BP神经网络的目标识别方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旋转和仿射变换下的识别率分别提高7.33%和19.08%。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不变矩具有平移、旋转和尺度不变性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图像识别.提取图像的七个不变矩,然后利用改进的神经网络(BP)进行了图像目标识别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并且速度较快,可以应用于图像小目标的识别当中.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拍摄到的待机飞行器图像常出现旋转、尺度、仿射等畸变,同时噪声等影响会使目标轮廓部分缺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轮廓不变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待机飞行器识别当中,以分割出来的物体灰度图像为基础,利用椭圆拟合方法进行方向归一化,提取全局轮廓特征;根据轮廓中的关键点位置将轮廓划分为上下左右4部分局部轮廓,提取局部轮廓特征,将其当作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利用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达到识别物体的目的。设计了两组目标识别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在噪声污染、轮廓提取不完整的情况下,仍能得到较高的识别率,优于传统的矩特征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SAR图像受相干斑噪声干扰和震后发生形变而识别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仿射、形变不变特征-热核特征,并将该特征用于SAR图像目标识别.首先采用推广的核模糊C-均值方法分割SAR图像,提取SAR图像目标形状;接着对目标形状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采用余切权重法对Laplace-Beltrami Operator离散化,通过离散化Laplace-Beltrami Operator特征值、特征向量求每一点热核特征;然后采用谱距离公式对点点间热核距离计算,转化为距离分布表示目标形状的热核特征;最后采用L1相似性准则对图像进行相似性度量,得到识别结果.实验表明:与经典的Hu不变矩方法相比,对于仿射变换和发生形变的SAR图像,该方法都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因此,基于热核特征的SAR图像识别方法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即多层双并联神经元可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并以异或问题和对称性检测问题为题,对改进算法和传统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改进的BP网络在孤立单字语音识别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中将BP神经网络的原理应用于参数辨识过程,结合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形成一种改进型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系统参数模型,能够跟踪被控对象的变化,取得较高的辨识精度。针对BP神经网络对权系初始值敏感的缺点,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系数。通过BP算法修正BP网络自身权系数,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调整。仿真结果显示了该算法收敛速度快、精度高、鲁棒性强、稳定性好,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基于肌电信号(EMG)手指运动的模式识别中,稳定性和识别率是两个主要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EMG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中的AR模型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有效的解决了BP网络识别中落入局部极值问题。进行试验,将提取到的特征值输入MATLAB建立一个改进多层BP神经网络,识别三个不同类型的手指运动。实验表明,改进BP算法较传统BP算法获得了更高的识别精度,达到94%左右。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pattern recognition theory and neural network technology, moving objects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ethod integrating advanced wavelet analysi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 algorithm of moving targets pattern recognition on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frame difference and wavelet neural network is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signed BP wavelet network using this algorithm can recognize and classify moving targets rapidly an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二级语音音调识别方法,采用常用的多层感知器结构BP反向传播算法.对非特定人的音调进行建模及识别。通过对网络输入矢量进行均值差处理,改善了非特定识别的效率,并且加速了网络训练的进程。根据BP网络得出的一级识别结果,再以音长超音段信息作为辅助条件进行二级识别,加速了网络学习进程.提高了识别率。  相似文献   

16.
改进BP神经网络在物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和确定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比较困难等缺点,从结构和算法两方面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网络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短的运行时间,加强了BP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并将其应用于物体的分类识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了此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说话人识别就是从说话人的一段语音中提取出说话人的个性特征,通过对这些个人特征的分析和识别,从而达到对说话人进行辨认或者确认的目的。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分布式并行处理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模式分类能力及对不完全信息的鲁棒性,为说话人识别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BP(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是一种非循环多级网络训练算法,有输入层,输出层和N个隐含层组成。首先概述了语音识别技术,介绍了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的7个步骤及其模型,如何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同时介绍了与其相关的特征参数的提取,神经网络的训练和识别过程,最后,通过编程在Linux系统下实现说话人身份的识别。  相似文献   

18.
白雪  田启川  郝梦琳 《电子科技》2013,26(9):151-154
针对目前性别识别方法中的人体第二性特征提取困难、识别率低、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性别识别方法,并得到了基于人脸图像的性别识别分类器。文中先将人脸图像进行高斯滤波,再将预处理后的图像归一化用于训练BP神经网络,以得到性别识别分类器,最后将分类器与传统的性别识别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文中方法实现了人体第二性特征自动提取,提高了分类器的容错能力和识别率,增强了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BP网络在语音识别应用中存在训练时间长,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一种基于ELM的语音识别系统。ELM是一种快速的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SLFN)训练算法,将该算法与单隐层BP网络进行实验比较。实验中对提取的特征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进行降维,该算法有效地提取了语音信号的主要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时间上,ELM明显优于BP算法,在识别率上,ELM优于BP算法。  相似文献   

20.
车牌识别(LPR)是智能交通中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目前车牌识别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详细分析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陷进行改进。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