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超声雾化和护理指导方法下使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方法和传统涂片方法检测痰脱落细胞对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在超声雾化和护理指导方法下对375例痰标本进行TCT方法和传统涂片方法检测。结果应用TCT方法在痰脱落细胞中检出恶性肿瘤细胞106例,其中腺癌44例,鳞状细胞癌54例,小细胞癌8例,可疑癌细胞34例。传统细胞涂片检查有2例鳞状细胞癌细胞为阴性,4例腺癌细胞为阴性,TCT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7.125%。结论在痰标本检测肺癌细胞时TCT涂片方法和传统涂片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并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膜式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技术制片与传统涂片方法在支气管黏膜细胞学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354例支气管黏膜细胞同时采用TCT 技术制片和传统涂片方法制片,以116例活检组织标本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制片方法共检出阳性206例,其中TCT技术制片与传统涂片方法均阳性152例,30例TCT 技术制片阳性传统涂片阴性,24例传统涂片阳性TCT 技术制片阴性。TCT 技术制片(51.41 %,182/354)与传统涂片(49.71 %,176/354)比较,肺癌检出率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有活检组织学对照的116例标本中,TCT 技术制片结果与活检组织学对照,诊断完全符合98例(84.48 %),其中TCT 技术制片诊断可疑癌的18例中,活检组织学诊断肺癌13例(95.68 %),准确率提高,5例未能明确诊断,因取材组织太少所致。结论 TCT技术制片方法与传统涂片相对比,支气管黏膜异常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提高。活检组织标本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在肺癌诊断中TCT技术制片检测与活检组织学检查结合,可以提高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自动DNA图像分析(DNA-ICM)系统在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5例乳腺肿块患者行细针穿刺,对所获细胞标本分别行常规细胞学诊断及DNA—ICM检测,比较两种诊断方法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以组织病理诊断为标准,DNA—ICM与常规细胞学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4%(84/95)比94.7%(90/95)1(χ^2=2.457,P=0.117);DNA—ICM检测排除了常规细胞学诊断的2例假阳性(可疑癌细胞)。DNA-ICM检测中,浸润性导管癌异常DNA含量的检出率高于浸润性小叶癌[90.3%(65/72)比50.0%(4/8)](Fisher精确概率法,P=0.011)。结论DNA—ICM可以降低FNAC的假阳性率,但其对二倍体肿瘤诊断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针针吸细胞学(FNAC)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800例乳腺肿块患者术前用7号针头一次性10 ml注射器进行细针穿刺涂片、染色、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观察其准确率。结果 800例术前诊断乳腺癌563例,准确率达99.47 %。结论 FNAC检测方法安全、方便、经济,准确率高,可作为乳腺肿块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BRAF V600E突变是迄今报道最多的基因突变。检测甲状腺穿刺细胞中的BRAF V600E突变有助于提高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对甲状腺穿刺细胞液进行BRAF V600E突变检测,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评估BRAF V600E突变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56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B超引导下FNAC标本中的BRAF V600E突变结果,所有病例用QIAamp DNA Mini Kit提取DNA,并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方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结果:563例患者的FNAC标本中,ARMS方法检测成功率为99.3%,男女比例为1.0∶3.7,平均年龄(45.0±0.9)岁。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对20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诊断,细胞学诊断PTC的灵敏度为86.6%,特异度为100.0%;细胞学联合BRAF V600E诊断PTC的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为100.0%。FNAC联合BRAF V600E检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细胞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PTC的患者中,有11例患者细胞学诊断未见肿瘤细胞,但BRAF V600E检测有突变,其中9例为微小PTC。结论:用ARMS方法检测FNAC标本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成功率高,是临床易于开展的术前辅助诊断方法。将细胞学诊断与BRAF V600E检测结果相结合,可提高PTC的检出率,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鳃裂癌的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经FNAC诊断的2例鳃裂癌病例。[结果]2例鳃裂癌均表现为鳃裂残迹部位的囊实性包块,囊性部分涂片为鳃裂囊肿改变,实质部分涂片可见不同分化阶段的鳞状细胞(从正常表层细胞到低级别病变、高级别病变及鳞癌细胞),可见成团凝固性坏死及角化物,背景中散在或成簇的淋巴细胞,细胞蜡块切片可清晰显示高分化鳞癌图像。[结论]鳃裂癌术前诊断上应与转移性鳞癌、鳃裂囊肿、淋巴结结核鉴别,结合细胞蜡块,FNAC是诊断鳃裂癌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膜式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膜式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刷取354例支气管黏膜细胞行TCT检测,同时钳取这354例支气管黏膜组织经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光镜观察,然后比较细胞学和病理活检的符合性。结果 354例中,TCT诊断癌142例(40.11%),可疑癌37例(10.45%),非恶性175例(49.44%)。与病理活检对照,完全符合298例(84.18%)。结论 TCT能制出良好的涂片,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支气管黏膜病变情况,它联合病理活检能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TLC)和免疫细胞化学(ICC)结合鉴别恶性肿瘤细胞类型的意义。方法:利用薄层细胞涂片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观察抗体的表达,判断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型及来源。结果:针吸穿刺涂片标本130例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使用21种不同抗体鉴别恶性肿瘤细胞的类型、56例分化差的癌细胞需要鉴别为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其免疫细胞化学结果43例与组织病理结果相符,符合率为76.8%;47例需要鉴别为小细胞癌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有46例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7.9%;27例小细胞型肿瘤鉴别其组织来源,27倒均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相符,符合率为100%,包括横纹肌肉瘤、NHL、血管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20例Cyltospin涂片ICC结果中19例与TLC一致;间叶肿瘤和淋巴瘤的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容易识别;在具有癌巢的涂片,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易产生假阳性。结论:针吸穿刺标本的TLC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鉴别恶性肿瘤细胞的类型,其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符合率高,可以辅助细胞学疑难病例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FNA-Tg)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中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病理组织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FNA-Tg和FNAC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细针吸取乳腺肿物细胞学涂片的形态学分析,研究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Aspiration Cytology,简称FNA或FNAC)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1例乳腺疾病患者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用普通光镜对涂片进行形态学分析,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作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在90%以上。结论 FNAC对乳腺疾病具操作简便,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作为乳腺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之一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术在脱落细胞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体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制片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妇科子宫颈刮片、胸腹腔积液、痰标本进行传统细胞涂片及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术(TLT),HE染色,对比观察。结果 对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3200例进行传统细胞涂片,确诊癌336例(10.5 %),重度核异质及可疑癌570例(17.8 %);对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3248例采用TLT,确诊癌719例(22.1 %),重度核异质及可疑癌231例(7.1 %)。结论 TLT在标本的采集、制片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制片质量优良,使体液脱落细胞学确诊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1日~2005年4月1日931例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病理切片结果对比的临床资料。结果:931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细针穿刺诊断敏感度(总符合率)为82.5%。细针抽吸诊断良性病变350例(37,6%),恶性痛变491例(52.8%),可疑恶性20例(2.1%),诊断不明70例(7.5%)。本组细针穿刺良性病变诊断敏感度85.3%,总准确率为91.4%;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94.4%,总准确率为96.0%;恶性淋巴瘤诊断敏感度为64%,总准确率为94.7%;转移癌诊断敏感度为92.6%,总准确率95.7%。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可靠的、准确率较高的颈部淋巴结病理诊断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余小琴  方勇  王同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2):864-867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结合LunX mRNA定量检测在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46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鳞癌22例,腺癌17例,小细胞癌4例,低分化癌不能明确类型3例;同期20例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利用细针吸取细胞学穿刺取材,结合细胞学和应用逆转录PCR定量检测穿刺样本LunX mRNA表达水平,确定肺癌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结果  肺癌组穿刺标本中LunX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84.8%,对照组穿刺标本的阳性率仅为5%,两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7.16,P < 0.01),并且肺癌转移组与对照组相比较,LunX mRNA平均拷贝数具有显著性差异(Z=-5.807,P < 0.01)。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LunX 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转移性鳞癌86.4%(19/22)、腺癌70.6%(12/17)、小细胞癌75.0%(3/4)、低分化癌66.7%(2/3),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482),且各组间LunX mRNA平均拷贝数亦无显著性差异(F=0.377,P=0.770)。  结论  细针吸取细胞学联合LunX mRNA定量检测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是一种微创、快速、准确的手段,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TCT)制片质量控制方法以及筛查宫颈癌的优点。方法:分析18500例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的取材、涂片、染色等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并筛查出阳性者诊断,包括宫颈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与活检和HPVDNA阳性检出率对照。结果:TCT优片率98.8%(18287/18500),TCT检出的和活检检出宫颈癌100%(18/18),CIN3级97%(30/31),CIN2级90%(42/46),HPVDNA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分级密切相关且在细胞学与组织学相同级别基本一致。结论:TCT制片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制片质量及宫颈癌、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诊断,TCT检查敏感性高,可作筛查宫颈癌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液基细胞学检测对痰脱落细胞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在痰脱落细胞学诊断中的效果,我们使用国产手工液基细胞学系统对118例临床可疑为肺癌的痰标本进行了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处理并与传统细胞涂片方法对比。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痰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39例,可疑瘤细胞3例,传统涂片19例被漏诊。液基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4.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痰液基细胞学涂片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涂片。初次开展者可将其与传统检查方法对照应用。  相似文献   

16.
癌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癌性胸水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方法: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癌性胸水细胞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并将检测结果与细胞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7例诊断明确的癌性胸水细胞标本经细胞学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发现:在43例肺癌胸水标本中,29例细胞学阳性胸水有27例端粒酶阳性,3例细胞学可疑胸水有2例端粒酶阳性,11例细胞学阴性胸水有4例端粒酶阳性。在14例其它肿瘤胸水标本中,8例细胞学阳性及1例细胞学可疑胸水标本端粒酶检测均为阳性,5例细胞学阴性胸水有1例端粒酶阳性。细胞学诊断和端粒酶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64.91%(37/57)和75.44%(43/57)。结论:结果提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能在癌性胸水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50例乳腺癌ER、PR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ER和PR的准确性。[方法]对50例乳腺癌标本分别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ER和PR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56%,无显著性差异(χ2=0.361,P=0.689)。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和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0,P=0.228)。[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的ER和PR表达水平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的准确率相似,可作为术前内分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统一护理指导方法下留取痰标本并使用痰切片检测痰脱落细胞对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在统一护理指导方法下留取痰标本,然后对350例痰标本进行痰切片和传统涂片方法检测。结果:350例痰标本检出恶性肿瘤细胞36例,经组织学证实痰切片检出阳性率为59%(36/61),分型符合率95%(34/36),传统涂片检出阳性率44%(27/61),分型符合率67%(18/27)。阳性率及分型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痰脱落细胞检测肺癌时痰切片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分型符合率高于传统涂片方法,二者联合运用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es cytology,FNAC)及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thyroglobulin measurement in fine needle aspirates wash-out,FNA-T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FNAC和FNA-Tg并最终经病理证实的初次诊断PTC患者104例。评价不同FNA-Tg阳性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FNAC、FNA-Tg以及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分析淋巴结大小、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对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 FNA-Tg的最佳截断值为5.88ng/mL;以FNA-Tg/血清甲状腺球蛋白>1、FNA-Tg>1.00ng/mL、FNA-Tg>5.88ng/mL为阳性标准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分别为91.95%、98.85%、96.55%;特异性分别为81.82%、86.36%、100.00%。FNA-Tg联合FANC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70%、100.00%,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FNAC(P=0.008)。淋巴结大小影响FNAC的诊断效能(P=0.005)而并不影响FNA-Tg的诊断效能(P=0.120);血清TgAb水平对FNAC、FNA-Tg的诊断效能影响均不明显(P>0.05)。结论: FNA-Tg诊断PTC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且不受淋巴结大小、血清TgAb是否阳性的影响;联合FANC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当FNAC阴性或诊断存疑时,FNA-Tg能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es cytology,FNAC)及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测定(thyroglobulin measurement in fine needle aspirates wash-out,FNA-T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FNAC和FNA-Tg并最终经病理证实的初次诊断PTC患者104例。评价不同FNA-Tg阳性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FNAC、FNA-Tg以及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分析淋巴结大小、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对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 FNA-Tg的最佳截断值为5.88ng/mL;以FNA-Tg/血清甲状腺球蛋白>1、FNA-Tg>1.00ng/mL、FNA-Tg>5.88ng/mL为阳性标准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分别为91.95%、98.85%、96.55%;特异性分别为81.82%、86.36%、100.00%。FNA-Tg联合FANC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70%、100.00%,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FNAC(P=0.008)。淋巴结大小影响FNAC的诊断效能(P=0.005)而并不影响FNA-Tg的诊断效能(P=0.120);血清TgAb水平对FNAC、FNA-Tg的诊断效能影响均不明显(P>0.05)。结论: FNA-Tg诊断PTC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且不受淋巴结大小、血清TgAb是否阳性的影响;联合FANC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当FNAC阴性或诊断存疑时,FNA-Tg能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