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R)的特点。方法选择HD患者106例(HD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T2DM组)和健康对照者115例(对照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计算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和早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AUCI30-120/AUCG30-120)、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BG/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和HD组患者FBG、FINS和空腹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患者FBG水平显著高于HD组(P<0.05),FINS水平显著低于HD组(P<0.05),但2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和T2DM组患者OGTT 30、60、120、180 min时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组和T2DM组患者OGTT各时间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各时点胰岛素和C肽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60、120、180 min时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60 min时血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120、180 min时血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D组HOMA-β和AUCI30-120/AUCG30-120和ISI均高于T2DM组(P<0.05);HD组FBG/FINS低于T2DM组(P<0.05),HD组△I30/△G30、HOMA-IR和HIR与T2D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患者存在明显的IR和高胰岛素血症,以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及餐后高血糖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分析7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可发生于慢性肝病的任何阶段(多发于肝硬化失代偿期),27.63%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仅餐后血糖升高,无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无一例并发糖尿病慢性小血管和神经并发症,29例(38.16%)仅经饮食控制随肝功能好转而好转,47例(61.84%)经胰岛素治疗血糖得以控制。结论慢性肝病者应常规检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保肝及胰岛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糖达一般控制标准即可(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  相似文献   

3.
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源性糖尿病以肝病临床表现为主,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轻,我院从2003年1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肝源性糖尿病83例,未发生死亡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42例肝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肝功能、病毒学标志物检测、B超检查、空腹血糖及尿糖测定诊断为肝源性糖尿病,在保肝、降酶、退黄等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糖尿病饮食、皮下注射胰岛素。结果治疗的42例肝病合并糖尿病病人中,病情明显好转36例,病情得不到控制3例,病情恶化并消化道出血死亡3例。病情明显好转者出院时血糖、尿糖测定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以隐性糖尿病多见,凡属肝病患者应定期复查空腹血糖,必要时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肝源性糖尿病需兼顾肝病及糖尿病两个方面,治疗重点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使血糖升高的因素,保护和改善肝功能,对于血糖明显升高及肝功能损坏较严重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胰岛素加保肝类药物治疗肝源性糖尿病(HD)2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类药物加保肝类药物治疗HD 22例,记录治疗前后肝功能、血糖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的改善、血糖的控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促进肝糖原合成的作用,是治疗HD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肝源性糖尿病(HD)病情复杂,肝脏功能恶化与血糖控制不佳常同时出现,给患者机体与医师诊治都造成一定困难。尽早诊断和精准治疗这种肝源性的异常糖代谢对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目前国内外对HD的概念及诊断治疗均缺乏统一的认识。HD的诊断更多是一种经过综合鉴别分析后的倾向性诊断。同样,由于并无指南性的治疗方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应依据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在保护肝功能的同时稳定血糖。  相似文献   

7.
68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勇  李靖 《西部医学》2010,22(5):887-888,89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68例患者临床表现特点、病情、胰岛素抵抗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高达37%,糖尿病的病情与肝功能分级之间有一定关系(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下降,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结论肝源性糖尿病症状多不典型,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有关,首选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陈正龙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6):455-455,457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1例重症肝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肝炎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以肝炎症状为主,很少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症状,血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经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治疗后血糖好转,必要时予以短效胰岛素治疗。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点,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使用胰岛素控制好血糖水平,大部分患者的糖代谢紊乱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而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0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前均患有慢性肝病导致肝硬化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2/3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丙型肝炎肝硬化糖尿病发生率高达24.66%;Child-PughC级患者较Child-PughA、B级患者空腹血糖升高,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加大。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治疗上以保肝治疗为主,兼顾控制血糖,多数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0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前均患有慢性肝病导致肝硬化病史,无糖尿病家族史。2/3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丙型肝炎肝硬化糖尿病发生率高达24.66%;Child-PughC级患者较Child-PughA、B级患者空腹血糖升高,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加大。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治疗上以保肝治疗为主,兼顾控制血糖,多数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新 《四川医学》2008,29(3):292-293
目的 比较分析肝源性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肝源性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均行OGTT试验,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需降糖治疗时,应首先采用胰岛素治疗,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剂量应较小.  相似文献   

12.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是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重要特征是慢性肝病患者尽管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但由于胰岛素抵抗仍表现为高血糖,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对改善肝源性糖尿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42例患者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肝病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8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采用对因、对症、支持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根据血糖、糖尿情况给予饮食控制和(或)胰岛素治疗。其中理想控制率89.7%,较好控制率7.7%,总控制率97.4%,少数难以控制,最终因合并症死亡2.6%。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以隐形糖尿病多见,凡属肝病患者应定期复查空腹血糖,必要时做葡萄糖耐量实验及胰岛素释放实验。肝源性糖尿病须兼顾肝病及糖尿病2个方面,治疗重点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使血糖升高的因素,保护和改善肝功能,对于血糖明显升高及肝功能损害较严重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蔡园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916-917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方法对我院35例该病患者进行护肝和胰岛素治疗,进行心理、饮食、预防感染、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有32例病情稳定,血糖控制正常,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于并发症。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和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延缓疾病的恶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肝源性糖尿病为继发性糖尿病,是由于肝实质损害而导致,临床上以高血糖和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肝源性糖尿病一旦发生,机体抵抗力差,极易受感染,并发症多且重[1]。其特征是空腹和葡萄糖负荷后血中胰岛素值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低下。发病机制与肝病时肝糖原合成能力降低,糖供给不足有关。治疗原则是改善和保护肝功能,降低高血糖,缓解症状。通过治疗基础肝病,患者血糖复常率为64.8%[2]。所以该病在诊治方面与2型糖尿病有很大区别,本文在此加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诺和锐30一天三次注射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的5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诺和锐30一天三次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诺和锐一天三次+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每组根据监测血糖结果调整药物剂量,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总量及每日胰岛素费用。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胰岛素剂量及花费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诺和锐30一天三次皮下注射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具有疗效确切、使用胰岛素剂量较少、治疗费用较低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肝脏是人体维持血糖稳定和多种激素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细胞受损害时,糖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临床上表现为肝源性糖尿病。为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62例中仅有11例出现口干、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症状,无一例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及周围神经并发症;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大多能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肝源性糖尿病症状隐匿,血脂降低可能是肝源性糖尿病较少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应用胰岛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高培培   《中国医学工程》2012,(6):171-17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必要性。方法对60例住院期间首次射胰岛素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由责任护士对其实施系统的健康指导。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在教育前后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比较。结果教育干预后明显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知识掌握程度,消除了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心理,并可熟练掌握胰岛素笔的使用及与之相关知识(P〈0.01)。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与技巧及治疗的依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了治疗效果,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是与进行性肝纤维化相关的慢性肝病的最后阶段,而继发于肝硬化的糖代谢紊乱被称为肝源性糖尿病(HD)。HD不仅会增加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腹腔积液及感染等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还会增加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风险及肝癌患者死亡率。由于控制血糖可有效改善HD患者预后,因此HD的早期识别及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HD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国内亦未系统地提出HD的诊断策略。本文对近年来关于HD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帮助临床早期识别HD,减少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