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囊湿疹俗名“绣球风”。笔者运用自拟的“湿疹粉”治疗本病23例效果满意。方药与治法黄柏30克大黄30克黄连15克雄磺20克青黛20克五倍子15克煅炉甘石15克煅白矾15克轻粉10克冰片3克。先将黄柏、大黄、黄连焙黄研为粉,再将雄磺、五倍子、炉甘石、白矾、冰片分别研成极细末,青黛、轻粉后下,然后把各药充分混匀过细筛,装瓶高压消毒后备用。  相似文献   

2.
<正> 方药:黄连45克、黄柏120克、薄荷60克、冰片10克、人中白90克、青黛150克.前三昧药捣极细末,再与后三味混合研末装瓶备用。用法;患处用75%酒精消毒,并挑破疮壁,然后取药末少许,以香油调成糊状涂敷,覆盖消毒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一般2~4次即愈。患者,男,18岁。1988年4月21日诊。  相似文献   

3.
脂溢性脱发     
大黄60克,细辛、辛夷、花椒各15克,研成粗末,用95%酒精600毫升浸泡1天后,弃渣取汁,药渣再用酒精100毫升浸泡半个月后过滤,两次药液合并,加入冰片2克备用。用时先洗净头部油污,干后蘸上药液外搽,每日3次,直至痊愈。  相似文献   

4.
“青黛散”是我家祖传治白喉之验方,有清凉解毒,见效迅速,使用方便的特点,已用之治愈患者多人。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方药组成与用法:青黛20克,黄连、薄荷各15克,冰片、硼砂、硃砂、牛黄各5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75年开始,用半夏黄连液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0例,疗效显著,简介如下。一、处方及用法:1.处方:川黄连60克,红花25克,冰片25克,共研细末,拌合均匀后用蒸馏水500毫升浸  相似文献   

6.
复方青黛散治疗口腔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配制:青黛3克儿茶3克黄连3克白芨3克薄荷2克甘草2克煅硼砂4克煅人中白2克冰片1克。上述方中除冰片外其余药物均研极细粉并过120目筛,后取细粉的20%左右与冰片共研细后,再加入其他细粉中混合均匀,装瓶密封即成。本品有清热解毒,消肿生肌,敛疮止痛,缓急泻火之功能。用法:每日1~2次,将细粉直接撒于溃疡面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复方蜘蛛散治疗口疮,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药物组成:蜘蛛6克白矾6克冰片1.5克青黛2克硼砂3克天灵盖6克.配制:将白矾放入铜锅内,待溶化将蜘蛛放入白矾内,焙干取蜘蛛研面,再将天灵盖放入锅内焙干研面,同青黛、硼砂、冰片混合研匀贮瓶密封备用。用法:令患者先用盐水漱口,取散剂适  相似文献   

8.
方药组成:猪胆囊一个(含胆汁约60~70g)煅白矾60g 黄连20g 青黛15g 五倍子15g 冰片5g。配制方法:先将猪胆汁与煅白矾混合,搅扑均匀,待阴干后再加入黄连、青黛、五倍子、冰  相似文献   

9.
处方组成:元参10g 全蝎(去头足)5g 川黄连9g 青黛10g 没药、乳香、马勃、虫退各10g山豆根9g 冰片15g 麝香1g。配制方法:上述各药除冰片、麝香外均混合研细,过200目筛,然后加入冰片麝香磨至无声为度,用小瓶分装,瓶口腊封备用,以免漏失效。用法用量:用吹喉管取少许药末(大约0.1g),对  相似文献   

10.
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口疮”、“口疳”、“口疡”之范畴。笔者在中医门诊常通西医治疗无效,转而到中医科求治者。自1983年以来我试用自拟处方“珍珠八宝散”治疗口腔溃疡及外科疮疡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3~4例总结如下:药物及用法1.组成:珍珠15克(锻)、人工牛黄5克、鸡内金15克、五倍子30克、枯矾15克(垠)、硼砂ZO克(锻)、冰片10克、青黛15克。2.制法;取鸡内金、五倍子培干捣碎,置乳钵内粗研后,依次加入棚砂、枯矾、青黛、冰片共六味,用力研在细粉,转入另器存放,已饱和的乳钵中…  相似文献   

11.
方药:青黛30克,硼砂30克,龙脑、薄荷各15克,人中白30克,玄明粉15克,粉口儿茶30克,马勃15克,冰片6克。制法:上药共研粉过细筛,装瓶密封备用。用示:用冷盐开水含漱后,将药粉撒布患  相似文献   

12.
一、黑风散处方苍术、黄柏、黄连、青黛、枯矾各30克,冰片3克。制用方法将诸药共研极细末备用。流水者,干粉撒于患处;干燥结痂者,用香油或凡士林调和外敷。适应症黄水疮、旋耳疮、绣球风(阴囊湿疹)二、枯倍散处方枯矾30克五倍子20克。制用方法共为细面,干面撒患处,每日2次。适应症黄水疮。三、鸡蛋冰片油  相似文献   

13.
处方: 大黄30克,白芨30克,血竭6克,黄连15克,黄柏15克,栀子15克,蒲黄15克,槐花15乱,苦参15克,紫草15克,冰片6克,蜂蜡120克,麻油1000克。制法: 将大黄、白芨、黄连、黄柏、栀子、蒲黄、槐花、苦参、紫草九味药之饮片加入芝麻油内泡一昼夜,用铜锅或铝锅将药用文火炸枯,纱布过滤去渣,炼药油滴水成珠。次将黄腊加入热油内烊化,最后加入血竭,冰片。待完全烊化后将药倒入容器内,放入冰  相似文献   

14.
处方:雄黄、龙骨、苍术、白芷各15克,黄连、细辛各10克,冰片5克,甘草6克,川椒14粒,桐油50毫升。制法:将上药研为细末,倒入瓷罐之内,再加入桐油拌匀,放置微火上加热(不可煮沸)、约十分钟使呈糊状即可。用法:先将患处用冷开水洗净,再用棉签蘸药涂之,一日二次。  相似文献   

15.
下肢溃疡俗称“老烂脚”,临床以小腿部的慢性溃疡较常见。多年来,笔者用“溃疡粉”洽疗本病上16例,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药物组成牛胆一只石灰30克青黛30克炉甘石30克枯矾20克儿茶20克冰片5克呋喃西林粉5克。配制方法取陈石灰、青黛、炉甘石塞入牛胆内(保留胆汁),挂到通风处阴干后研为末:枯矶、儿茶、冰片用乳钵分别研成粉后,加入呋喃西林,将各药混合过100目筛。经高压消毒即成。贮瓶备用。治疗方法首先以1:1000新洁尔灭溶液洗净患处,剪除坏死组织,再用75%酒精消毒疮口四周的皮肤,取药粉少许均匀地撒于疮面,复盖凡士林纱布块,继以消毒欲料包扎固定。每天换药一次,治愈为止。治疗结果 16例病人中痊愈者9例,显效者6  相似文献   

1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倩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12):750-75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五官科常见病 ,在我国农村较为多见。对骨疡坏死型和脂瘤型中耳炎可用手术治疗 ,单纯型中耳炎常用抗菌素制剂局治疗 ,本人自 1999~ 2 0 0 0年 ,用制复方黄连液对 10 4例单纯中耳炎进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单纯性中耳炎 10 4例 ,其中男性患者 5 8人 ,女性患者 46人 ,年龄最小者 5个月 ,最大者 6 0岁 ,以青少年和儿童多见。1.2 药液制备及用法 :本方用黄连 10 0克、硼砂 6克、冰片 2克、儿茶 6克 ,将黄连、硼砂、儿茶捣碎研成细沫 ,放入 5 0 0毫升的蒸馏水溶器中升温 ,再加冰片…  相似文献   

17.
一组经验方     
正小儿遗尿方组成:五味子、五倍子、菟丝子等分研末,用水调成糊状,敷脐,次日清晨除去。治小儿虚弱遗尿,盗汗。神经衰弱方组成:五味子90克,炒熟研末,用白酒500毫升浸泡72小时,每次服10毫升,每日两次;或五味子30克,山茱萸12克,炒熟研末,米汤送服。治疗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胃溃疡方组成:乌贼骨500克,白及120克,川贝60克,三七30克。乌贼骨去硬壳,研细面后炒黄,与其他药共为细面掺匀,每次5克,饭  相似文献   

18.
浴足降压方     
正钩藤、桑枝各20克,冰片10克。先将钩藤、桑枝放入500毫升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后煎15分钟,再放入冰片煎3~5分钟;待水温适宜时加温水1000毫升浸泡双脚。泡脚掌握在30分钟为宜,每天可早、晚各1次。  相似文献   

19.
锡类散为中成药,主要成分有牛黄、珍珠、象牙屑、壁钱炭、青黛、冰片、人指甲等。具有清热、解毒、止痛作用,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红肿、痰涎壅盛、喉闭喉风诸病症。临床又有新用三则: 1.溃疡性结肠炎 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有报道早用或配冰硼散治疗。近高氏报道,用锡类散2克、云南白药2克加温水8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2周为  相似文献   

20.
化脓性中耳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儿童较为多见.笔者近几年来使用自拟复方胆矾散治疗100余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猪胆囊一个(含胆汁约60克) 枯矾60克青黛15克冰片1.5克.配制方法将猪胆汁与枯矾混合,搅拌均匀,待阴干后再加入青黛、冰片,共研为细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法先用双氧水冲洗耳内分泌物,再用细棉签擦干,吹入少量复方胆矾散.每日1~2次.典型病例师××,男,14岁,学生.患左耳化脓性中耳炎8年,经常流脓不止,屡经中西药治疗无效,于1979年10月2日来诊.检查:左耳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用双氧水清洗后见左耳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