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板书的功能万国全(江苏省如臬市教育局教研室226500)板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板书的功能谈几点浅见.1.突出知识本质如何让学生方便地牢固地掌握知识,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知识教学中,若能...  相似文献   

2.
论数学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张辉勤(安徽省安庆市浮山中学246735)数学应用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有利”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应用课题,会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保持持续、稳定的学习兴趣,思维处于高度活跃...  相似文献   

3.
课下辅导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经常了解学生和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窗口,是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个性差异矛盾的主要措施之一.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课下辅导的重要作用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紧密配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笔者对课下辅导谈一下自已的几点粗浅看法.1教师课下辅导的益(1)及时反馈,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通过课下自习与学生交谈、提问、分析等手段,可随时搜集与评定学生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漏洞,以及学生知识上掌握的程度、存在的缺陷与薄弱环节;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1].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融入数学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1]1研究综述诸多学者对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关研究.聂晓颖、黄秦安[2]给出了构建数学课堂文化的四个维度;侯代忠、喻平[3]就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思考的三个问题,即“(1)为什么要研究这个知识?(2)是怎么研究这个知识的?(3)这个知识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李院德、史嘉[4]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本文中综合运用文献[2-4]中的相关策略,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节新授课为例,探究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5.
问题链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一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构成问题系列,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形成、发展和锻炼学生思维过程”为主线,师生合作互动为基本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有效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这种“以题代面”,设计出层次分明的“问题链”,避免了数学学习中的枯燥繁琐,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飞跃,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笔者介绍基于问题链设置的“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反思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体现.评价建议中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通过具体课堂教学中的几则反思案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7.
浅谈数学教学中迁移练习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数学教学中迁移练习的设计唐冰峰(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425006)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探寻新知识的一个系统过程.这个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怎样实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根据认知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教学中,大多教师往往根据自己既定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但这样的教学常常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已引起数学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决”是一种教学手段,即通过问题解决进行教学.此类教学将问题解决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途径或者媒介.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探究构建知识体系,给r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所提倡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教师常需要把隐含在知识、问题中的思想方法凸现出来,使之“化隐为显”,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笔者认为,“化隐为显”应成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1 关于“化隐为显”的几个观点(1)“化隐为显”的类别 “化隐为显”是所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普通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思维发展水平,“化隐为显”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明确要求学生知道思想方法名称,理解这种思想方法的本质,并且要掌握运用它的步骤,形成一定的技巧.在初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思想方法有代入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  相似文献   

11.
<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与兴趣为主要目的.教师要以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将课堂中的知识结构、数学逻辑、数学应用、学习态度等,依据数学逻辑结构构成“问题链”,通过这一教学方法满足不同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求;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成“以开阔、锻炼学生数学思维为主要任务,以知识传授为主线,以问题为纽带,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本教学形式”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此同时,设计问题链时应注意知识结构的延伸与拓展,  相似文献   

12.
<正> 课堂教学是学校基本教学形式。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大学生的直接教学中,课堂教学要占70%,可见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完成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课堂讲授是教师在课堂上,经过对教材的再加工,通过语言、板书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向同学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因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法心得李宗胜(山东省乐陵一中253600)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介绍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1通过反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者要善于利用反倒把“死”知识教活;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上,学生知识的接受大约75%是通过视觉观察获取的.板书既是精妙思维最直观的展示方式,也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情感的阵地.从另一角度讲,板书也是一节课的“门面”,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想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板书,需要了解几种常见的板书格式.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对教师教学行为单方面的设计,教材和教学内容已经固定,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也是千篇一律,教学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教师在课堂设计过程中过度偏重于教材,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认知水平,设计的目标倾向于教师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忽略了课堂中会有很多“意料之外”或“始料未及”的情况发生,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被束缚在“教材”“课堂”上面.数学教学目标定位视野狭窄,教学实践上较少关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忽视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变化.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就必须突破以“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局面,以新的思路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1教学设计要有利于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学生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训练,尤其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几乎成为传统数学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目标,这种理念导致了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行为.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  相似文献   

16.
“通法”是指解决某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教学中强调“通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最本质的东西,有利于学生形成基础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也易于消除多数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能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诸多教师所讲解的方法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通法”,而仅仅是“特法”,  相似文献   

17.
问题教学与“发现”思维训练彭树德(湖北省潜江中学433100)德国数学家高斯说过“数学发现比论证更重要”.数学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和应用上面,而应该想办法去探求,去发现这些结论.为培养学生这种“发现”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自...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想要达成这些目标,课堂教学就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在当下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更加关注与追求的是考试分数,这样一来,导致了教学中的“竭泽而渔”.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明显的是“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导致了以数学教学来提升素养这一作用的严重缺失.本文以“丰富的图形世界”为例,以数学活动和问题探究为驱动,着眼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精心酝酿创造性的数学活动,组织学生经历“操作一析—交流一创造”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李渊 《数学之友》2022,(24):64-66
数学解题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高中导数的相关知识,将“怎样解题表”运用于高中导数解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解题前审题策略;(2)引入问题链式板书;(3)解题后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数学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把学过的知识再“炒一遍”,或以大量的习题进行题海战术,学生在这种复习中,只会做讲过的习题,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收获不大.因此复习课除了进行专题训练以外,也要尝试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系统的知识脉络,探求数学学科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