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带有自适应过流保护的LD驱动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研制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过流保护的LD驱动电源,该电源采用电路设计和程序控制算法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输出连续可调的驱动电流,而且还可以针对LD的不同工作电流,自动地调节其过流保护值,达到自适应过流保护的目的,从而确保了LD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性能是影响其工作特性的重要因素,提高LD驱动电源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FPGA技术的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设计方案,以FPGA为控制核心,LD驱动电源的AD/DA转换、温度PID控制、恒定电流驱动、LD保护及人机交互等功能模块电路均在FPGA的控制下协调工作。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PGA的LD温度控制与电流驱动电路,测试结果表明当LD的工作温度在20-30℃时,其工作温度稳定度优于±0.03℃,驱动电流的恒定度达到±0.1%。  相似文献   

3.
连续可调纳秒脉冲LD驱动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单模尾纤输出脉冲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后级光放大的要求,研制了一种重频、脉宽及峰值电流均连续可调的纳秒脉冲驱动电源.该电源使用功率场效应管作为开关,通过分析其驱动特性,采用合适的栅极驱动电路,从而缩短了脉冲宽度,增加了带负载能力;同时电源中的保护电路采用自断电等保护措施,能有效保证LD的安全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电源工作稳定,能满足单模尾纤输出脉冲LD重频、脉宽、峰值可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研制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连续半导体激光器(LD)驱动电源。LD可以工作于自动电流控制(ACC)模式、自动功率控制(APC)模式和自动电压控制(AVC)模式。LD的电流可实现0~2A连续可调,满量程精度在±0.1%以内;对LD的温度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采用了比例积分(PI)控制技术,并结合积分分离的思想,使温度控制快速而有效,控制精度为±0.1℃;采取了软启动控制、短路开关和限幅保护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LD的安全。实验表明:该电源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度高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大电流长脉宽LD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大电流长脉宽半导体激光器骄动电源的设计方法。根据大功率脉冲型LD的工作特性,作者设计了一套采用L—C串联谐振的恒流充电电路与大功率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线性控制脉冲放电电路相结合的驱动电源。此电源满足了输出脉冲电流幅值、脉宽、重频、调Q精确延时均方便可调的要求;并且辅助以片上系统(soc)单片机和CPLD为核心的控制电路,使电源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灵活,精度高等特点;同时结合多路在线实时保护电路,有效保证了LD的安全工作。该电源已经成功应用于“XX装置”预放大器项目。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一种可以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和功率控制、直接电调制的LD驱动电源。其致冷电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控制精度优于±0.005℃。  相似文献   

7.
基于AT89S52的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AT89S52设计了一种数控半导体激光器(LD)驱动电源,该电源采用单片机控制,通过键盘设定工作电流值和限定电流值,并在LCD屏上显示,同时这些设定值可存储在E2PROM内便于下次调用.该电源输出电流在0~6.55A,实验表明:当电流分别设定为3.02A或5.32A时,连续8小时内的电流变化量均小于2 mA.此外,该电源还具有过流保护、延时软启动,可与PC机通信完成数据自动采集等多种功能,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FPGA技术的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连续半导体激光器(LD)驱动电源设计方案,该方案融入FPGA技术,采用日立SH系列单片机HD64F7045为控制核心,实现了高稳定度的激光器驱动和温度控制。LD驱动单元中,应用负反馈技术分别实现注入电流IF、驱动电压VF和光功率的高稳定控制,还采取了软启动控制、短路开关和限幅保护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LD的安全。LD温度控制单元中,采用了比例积分(PI)控制技术并结合积分分离的思想,实现对LD温度的高稳定度的控制。实验表明,注入电流的稳定度达到10-4量级,温度稳定度优于±0.01℃,性能比以往的同类系统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半导体激光器加速寿命测试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亢俊健  张世英  苏美开  王大成 《激光技术》2004,28(3):228-230,254
介绍了半导体激光器(LD)加速寿命测试的理论依据,给出了寿命测试的数学模型,并据此研制了新型LD寿命测试系统。该系统在密封抽真空充氮环境下,通过采集恒功工作LD的工作电流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及所处环境的温度,绘制出LD的老化曲线,即恒功条件下的“I-t曲线”,然后推断LD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带有温度自适应调节的LD阵列驱动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LD驱动电源通常采用电流参数预定输入的方式,其只能输出给定脉宽、重复频率及峰值的驱动电流,这种方式注定其不能随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做相应调节。针对上述传统LD驱动电源的固有缺点,介绍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调节的LD驱动电源,该电源通过微处理器FPGA芯片检测LD的工作温度,采用温度补偿算法,做到自适应调节驱动电流的大小,实现LD驱动电源的智能化运行,使LD在不同温度下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High-energy (59 pJ), low-jitter (250 fs), high-extinction ratio (800), and short (14.5 ps FWHM) pulses were generated by gain-switching of a tapered stripe gain-guided laser diode (LD) via resonant driv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attributed to a stable single-mode near-field pattern, a single-lobe far-field pattern, and multilongitudinal m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tapered stripe LD under high driving current pulses. These pulses from a comb generator were enhanced mainly from reflection at the LD-transmission line impedance mismatch; the line length was adjusted for resonance with the reflection from the step recovery diode, further increasing the driving current.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欧姆龙CPM1A系列PLC的TR、微分与非微分指令形式、顺序控制步转换条件等教学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梯形图实例讨论了TR作用、指令的微分与非微分形式的意义、顺序控制步转换条件中上步控制位的作用及常用指令LD N容易忽视的问题。所作分析有益于克服PLC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808nm半导体激光器腔面硫钝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08 nm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腔面硫钝化处理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腔面硫钝化可以提高激光器的输出特性以及其可靠性,输出功率提高了16.7%;经过1 500 h老化实验后,硫钝化的半导体激光器没有明显退化,而未处理的激光器退化严重,输出功率降低了36.8%。实验表明,硫钝化时间对激光器钝化效果有很大影响,激光器腔面硫钝化时间过长会造成其损伤,使其可靠性反而下降;硫钝化5 m in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Linear dispersion (LD) codes are a good candidate for high-data-rat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put (MIMO) signaling. Traditionally LD codes were designed by maximizing the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which cannot guarantee good error performance.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design scheme for LD codes that directly minimizes the block error rate (BLER) in MIMO channels with arbitrary fading statistics and various detection algorithms. For MIMO systems employing LD codes, the error rate does not admit an explicit form. Therefore, we cannot use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 methods to design the minimum-error-rate LD cod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design of LD codes through stochastic approximation and simulation-based gradient estimation. The gradient estimation is done using the score function method originally developed in the discrete-event-system community.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design the minimum-error-rate LD codes for a variety of detector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maximum-likelihood (ML) detector and several suboptimal detectors. It can also design optimal codes under arbitrary fading channel statistics; in particular, it can take into account the knowledge of spatial fading correlation at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end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des generated by the proposed new design paradigm generally outperform the codes designed based on algebraic number theory.  相似文献   

15.
可编程调制的智能化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能对输出电流实现多种波形调制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驱动电源。该驱动电源嵌入单片机,控制灵活,结构简单、性能价格比高。可用于LD和LED的输出光功率直接调制,也适用于LD输出光频率调制,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6.
LD泵浦的M-NYAB自倍频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一台LD泵浦的M-NYAB自倍频激光器。它的性能比至今已见报导的LD泵浦的NYAB自倍频激光器的更好,阈值泵浦功率低三分之一以上,全部可以得到基横模运转。本文简单报导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能耗,同时又能简化电路,节省成本,提出了LD7552B开关电源方案,用LD7552B设计了一种绿色开关电源。LD7552B是一种绿色电源芯片,它在启动方面、稳压方面、保护方面及节能方面都较传统电源有很大的改善,采用LD7552B与开关场效应管、精密三端稳压器、开关变压器等元件配合,就能构成节能型开关电源。实验结果表明,LD7552B开关电源能在90~240 V交流环境中稳定工作,电路效率可达90%以上,且能根据负载的大小自动改变工作模式(在正常模式与绿色模式之间变换)。基于LD7552B的开关电源有着传统开关电源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性能开关电源。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半导体激光医疗仪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功能半导体激光医疗仪”整机的要求,采用同一电源对667nm和808nm半导体激光器实施供电。为避免电源在开、关机时对半导体激光管产生浪涌冲击,电源在设计中采用了适当的逻辑功能。并可保证对667nm激光器供电时,即使打开808nm激光器供电开关,也不对808nm半导体激光器供电,反之亦然。电源设有手动、计算机两种控制方法,及恒定功率、电流两种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空心导管激光二极管(LD)抽运耦合系统的性能,采用理论分析和ZEMAX仿真模拟的方法研究了LD阵列封装误差对空心导管抽运耦合系统均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LD阵列中子光束经过空心导管后分割和叠加次数越多时,光束指向误差对空心导管的均匀性影响越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心导管LD抽运耦合系统的设计中对LD阵列光束准直的原则.结果表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LD阵列中快慢轴方向准直后发散角的大小,以保证快慢轴方向的光束经过空心导管后能够有适当的反射和叠加次数,从而实现较高的耦合效率和抗LD阵列封装误差影响的能力.该研究可用于指导该类空心导管LD抽运耦合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