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焕 《中国病案》2023,(1):12-14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主要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病案首页填写和ICD-10编码质量,以提高脑梗死疾病住院病案首页医师填写和编码员编码的准确率。方法 利用电子病案质控系统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神经科2020年6月10日-2021年8月31日医师填写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为脑梗死I63的600份住院病案。3名病案质控医师联合神经科主诊医师,另由4名资深编码员对600份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为脑梗死进行填报和编码质量检查,将研究数据利用Excel表描述统计法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600份病案中488份住院病案首页主诊医师填写正确,编码员完全按照医师正确填写进行正确编码488份,医师填写准确率为81.34%。112份病案医师填写错误,其中笼统诊断脑梗死66份,医师填写错误率58.93%,编码同错53份,编码员阅读病历正确编码13份,修正率11.6%;医师填写主要诊断栓子来源错误28份,错误率25%,编码同错22份,编码正确6份,修正率5.35%;医师填写责任血管错误18份,医师填写错误率16.07%,编码同错14份,编码正确4份,修正率3.57%。结论 脑梗死主要诊断编码质量受医师填写质量影响,编码员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2012版病案首页入院病情填写情况,探索提高入院病情填写质量的方法.方法 对某院2012年1月-3月6844份出院病案首页中的主要诊断入院病情项目进行归类汇总,检查分析.结果 6844份出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入院病情为临床明确诊断的5852例,占85.5%,填写错误率0.22%;临床未确定诊断的664例,占9.7%,填写错误率9.79%;情况不明的143例,占2.1%,填写错误率5.59%;入院时无,入院后新发生的185例,占2.7%,填写错误率47.03%,是入院病情填写准确性最低的一项.结论 加强对临床医师关于入院病情选项含义及填写要求的讲解,要求医师重视问诊与沟通,利用计算机进行入院病情的监测,减少填写错误,提高填报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病案首页质量填写缺陷,探讨病案首页质量填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发布后,按照该标准加强病案首页质量监控[1]。抽取2018年某二级医院出院病案1200份,对2018年某二级医院出院病案1200份病案按照标准对病案首页诊断进行质控评价,分析病案首页填写情况及错误原因构成。结果出院诊断、手术和操作以及入院病情的错误填写占了所有缺陷的48%。结论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完善病案管理系统,加强病案首页质量监督,从而提高病案首页诊断填写的正确率,建议加强临床医师和编码人员培训,建立考核机制,改变绩效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DRG正式实施前、后一年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改进状况,分析常见问题、改进措施和效果,为以DRG为抓手促进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三甲综合医院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出院的住院病案首页27 130份,由2名病案科高年资专职临床质控医师和2名高年资编码员对每一份住院病案首页进行质量核查和分析。结果 DRG实施后住院病案首页填报正确率(93.01%)、主要诊断正确率(93.28%)、主要诊断医师填写正确率(91.81%)、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94.65%)、其他手术正确率(90.42%)、其他手术医师填写正确率(90.43%)、其他手术编码正确率(92.68%),较实施前均有所提高。住院病案首页错误率(43.6%)、QY病例发生率(1.44%)、医师问题占比(0.31%)及编码问题占比(0.19%)较前一年下降。结论 住院病案首页质量与DRG支付密切相关,DRG已经成为医院加强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对医师和编码员的培训考核,质控体系建设和流程改进等可以显著提高住院病案首页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PDCA循环法改进住院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提高医疗信息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与2022年1月1日-4月30日的出院病案20 853份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1日-2020年4月30日PDCA循环管理前的10699份出院病案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4月30日循环管理后的10 154份出院病案作为研究组,根据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与质控要求对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缺陷、医师住院病案首页诊断及编码员编码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住院病案首页信息总体缺陷率由49.33%显著下降到19.97%,其中基本信息缺陷率、住院过程信息缺陷率、诊疗信息缺陷率、手术与操作填写缺陷率均下降;医师住院病案首页诊断不合格率由12.82%降到6.84%,其中医师诊断填写及手术操作填写不规范或错误发生率、漏填缺陷率均下降;编码员编码不合格率由9.05%降到3.68%,其中诊断编码及手术操作编码不规范或错误发生率、漏填缺陷率均下降。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住院病案首页的信息质量,有利于DIP大数据的正确分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住院病案首页质控体系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手术相关数据质量,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高质量数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未建立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体系前2020年9月1日-10月31日外科手术病案357份为对照组,建立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体系后2021年9月1日-10月31日外科手术病案400份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主要手术操作和其他手术操作填写及编码正确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评价质控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主要手术操作填写正确率99.5%、主要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99%、其他手术操作填写正确率99.86%、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手术操作编码正确率质控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手术操作错误常见问题包括医师层面的主要手术选择错误、手术部位书写不明确、漏填手术操作,编码员层面的错编和编码过于简单;其他手术操作常见问题医师层面包括漏填、错填,编码员层面错编、多编。结论 建立质控体系后手术操相关数据质量得到提升,但是仍需要完善质控措施,进一步提高手术填写完整度和编码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1月—6月出院的1030份参与全省DRGs绩效评价的24个重点手术已编目病案,依据2016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住院病案首页控制标准,指定资深编码员进行病案首页同步质量控制.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保证病案首页的准确上传.同时,采用描述性方法,将缺陷记录在科室设计的质控表单内,月末用于统计及分析住院病案首页填报存在的缺陷,质控结果以月报的形式向全院进行公示.结果1030份出院病案首页填报有缺陷的共287份;主要缺陷有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不规范诊断、其他诊断及其他手术操作漏写漏编、病理编码错误、入院病情错误,共计318例次.结论 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尚有待提高.规范临床医师病案首页规范填写、加强编码员的培训与学习、增强首页编码质控力量、畅通临床与病案的沟通交流,是首页数据完整准确上传的有力保障,为DRGs的应用与推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中医医院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方法抽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共计21 521份期内出院病案,由5名编码员与2名质控医师根据该省中医住院病案首页评分标准进行逐项检查和统计扣分。结果 21521份住院病案首页中总计有3171份存在缺陷,缺陷率达14.73%。其中,患者信息缺陷93份,占2.56%,出院诊断缺陷1397份,占38.45%,手术操作缺陷1387份,占38.18%,其他缺陷756份,占20.81%。结论 该院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的重点问题是手术操作缺陷和出院诊断缺陷,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对病案书写重视程度不够,对新启动的中医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不熟悉,医院信息系统欠完善,应重点加强对临床医师以及编码员的培训,多部门协同改进,以信息化建设来促进病案质控体系,从而提高中医住院病案首页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品管圈工具提高某三甲医院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取2022年11月出院日期前200份住院病案首页作为开展品管圈前的对照组,按照出院科室分层抽取2021年8月1日—2022年3月31日的2 007份首页作为开展品管圈后的研究对象,对上述首页的主要诊断填写及疾病分类编码进行核对、检查、汇总统计。针对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率高的现象,从人、法、测3个维度进行分析,根据找出的原因制定对策并执行。根据具体情况使用χ2检验或者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品管圈前后主要诊断编码正确、错误份数的差异。结果 开展一系列改进措施后医生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从95.00%上升到98.01%,编码员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从97.50%上升至99.55%,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从93.50%提高到97.56%,临床医师的书写质量、编码员的编码质量均有改善。品管圈开展前后主要诊断编码正确、错误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开展品管圈,标准化了一个院级规范、多个院级编码共识、两个科级工作工具和机制以及一个科级绩效分配方案。结论 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某院近5年喉癌住院患者的手术数据,对常见手术极易出现的编码错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喉癌手术的编码准确率。方法利用病案统计系统调取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所有喉癌并且有手术治疗的住院病案2052份,根据主要手术编码例数进行排序,把最常见的四类手术进行分组,每组随机抽取50份,共计200份住院病案。经过编码质控核查后,找出编码错误的病案,应用描述性统计学的方法分析错误原因。结果调出住院病案中喉病损切除术的百分比最多为55.5%。随机抽取的200份住院病案,核查出48份错误病案,其中编码员与医师易错的原因中,错误率最高的是医师的手术名称的漏填与填错问题分别占比为8%和6%,编码员的临床认知不清占比为5.5%;因为手术操作编码错误的原因中,喉病损切除术与部分喉切除术的错误率最高占到总错误例数的52.1%。结论提高住院病案首页的手术操作编码准确率,需要通过编码员和临床医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编码员既要不断加强ICD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对临床知识有所掌握。临床医师则需要对病案书写规范和住院病案首页的填写原则熟练掌握,还要全院重视后期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某院妇科ADRG入组误差ICD分类中的问题,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 根据四川省DRGs评价管理系统反馈的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院妇科4683位出院患者的分组明细,共23个专科ADRG,各ADRG组随机抽取50例,合计1150份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分类及ADRG入组的准确性,修正错误的ICD编码,核对修正前后的ADRG入组差异,分析致ADRG入组误差的ICD分类缺陷问题,对缺陷问题基于Excel 2017进行数据整理、分类和筛选、比对,并分析分类缺陷的原因。结果 通过自查自纠发现107份病案ADRG入组有误,无主要诊断分类缺陷,DRGs分组方案缺陷21份,而主要手术操作分类缺陷86份,占总缺陷病案80.37%。主要手术操作分类缺陷包括:临床医师漏填主要手术14份,名称填写不规范31份,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23份;编码员漏编码5份,编码员错误编码13份。结论 妇科ADRG入组误差主因是主要手术操作分类缺陷所致,包括临床医师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和编码员专业技能问题。应持续开展住院病案首页专项质控,加强临床医师病案信...  相似文献   

12.
王书娟  王颖莹 《中国病案》2013,(9):F0002-F0002
对2013年3月304份住院病案首页中的疾病诊断相关项进行检查,发现病案首页填写的主要缺陷以出院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出院诊断和医院感染漏填为主。增强医师责任心、加强医师主要诊断选择原则及病历书写的培训、加强编码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充分利用三级查房制度及病历质量监控等措施,才能提高老年病区病案首页填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与操作填写质量,评价系统培训、信息化建设、制度约束等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根据《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在2020年度开展系统培训、信息化建设、制度约束等综合干预。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出院的病案中,每月取前200份,共2400份住院病案首页作为对照组。在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出院的病案中,每月取前200份,共计2400份作为干预组。由两位编码员对两组住院病案首页的主要诊断、主要手术与操作填写质量复核,采用卡方χ2检验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各项目的缺陷率。结果 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主要手术与操作的缺陷主要分为编码员编目错误和医师填写错误两种,通过综合干预后两种缺陷率均明显改善。主要诊断填写缺陷中的主要诊断笼统、恶性肿瘤诊断选择错误、错误选择后遗症作主要诊断改善明显,缺陷率分别从4.75%、3.29%、2.67%降低至2.17%、1.42%、0.83%,手术选择错误和手术漏填缺陷率分别由12.58%、4.66%降低至8.04%、1.17%。结论 通过系统化培训、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师填写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和编码的情况,探讨医师进行疾病编码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病案首页医师填写疾病名称和疾病编码的状况。结果22035份住院病案首页中疾病名称填写不规范、主要诊断选择和疾病编码错误比例为7.8%。结论目前情况下暂不适宜临床医师承担疾病编码工作;an强临床医师了解ICD-10知识,促进病案编码员掌握ICD-10编码原则,确保疾病编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骨科住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 抽取2022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406份骨科出院患者病案为研究对象,2名病案编码员和2名质控医师根据2016《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中主要诊断选择基本原则及ICD-10编码规则,初步筛选出主要诊断缺陷病案,通过与临床医师讨论确认后统计汇总到Excel表中,并对部分案例进行分析。结果406份骨科住院病案首页中,共发现84份(20.7%)病案主要诊断错误,其中主要诊断选择错误44份,主要诊断编码错误40份,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原因主要为主要诊断笼统、未选择病因作为主要诊断、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手术后并发症作为主要诊断及无效主要诊断;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原因主要为未合并编码、编码笼统、诊断编码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结论 骨科主要诊断选择准确性较低,建议通过加强临床医师主要诊断及相关ICD知识培训、完善编码员和临床医师有效沟通机制、提高编码员专业技术水平等措施来提高骨科主要诊断选择及编码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2新版病案首页入院病情填写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病案首页书写质量提供参考材料。方法对4397份住院病案首页中入院病情进行检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4397份病历首页入院病情为1的(有临床明确诊断)4049例,占92%;入院病情为2的(临床尚未明确诊断)268例,占6.1%;入院病情为3的(情况不明)49例,占1.1%;入院病情为4的(无)31例,占0.7%。其中入院病情归类为4的诊断失误率最高,占41.9%。结论在应用2012新版病历首页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临床医生对入院病情的前三项填写准确率较高,而对入院病情4的选择失误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问诊遗漏。提示临床医生在询问相关病情时应细致全面,以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媛  汪刚 《中国病案》2023,(8):37-40
目的 通过分析呼吸病介入中心住院病案首页,探讨ICD-9-CM-3手术编码疑点和易错点,提高编码的正确率。方法 从病案系统检索某三甲专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从呼吸病介入中心出院的1365份病案,筛选呼吸内镜入路的手术操作编码共1671条。根据编码细目进行分层抽样,质控核查编码问题,分析原因。结果 呼吸介入手术或治疗性操作占比不高,但是编码分布范围广。抽查的290条编码中,医师填写错误共185条,编码员审核质控后编码错误148条,主要的错误内容是手术操作的解剖部位错误和内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内镜下治疗混淆不清。结论 医师和编码员对呼吸介入手术操作编码的填写不够重视,编码员对呼吸介入手术操作相关临床知识欠缺,应开展医师和编码员的相关培训,加强医师与编码员的有效沟通,提高编码员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手术操作编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病案首页是病案的核心部分,根据《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要求》,对病案首页质量进行跟踪分析,发现病案首页错误和缺陷多是由录入人员责任心不强、医师不熟悉首页填写要求、个别医师诊断随意性较大等原因所致。因此,医务处加强管理监督,信息科及时跟踪问效,录入人员增强责任心,临床医师不断学习提高,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有效提高病案首页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进行分析,提高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提升医院DIP和DRGs付费精细化管理。方法 随机抽取三亚市某三甲医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30个科室住院病案首页2129份,核查4类88种总计187352项填写数据,通过项目类别分类,获得项目缺陷率和各项目下的样本缺陷率,并将两种缺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抽取的2129份住院病案首页中,725份存在质量缺陷,占比34.05%;数据来源的30个科室均存在质量缺陷;总计187 352个填写项目中,7518个项目存在缺陷,占比4.05%。缺陷项目中,A类项目的“出院主要诊断、主要诊断编码、新生儿入院体重和新生儿出院体重”缺陷率较高;B类项目的“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病理诊断和病理诊断编码”缺陷率较高;C类项目的“转科科别”缺陷率较高。D类项目缺陷率最低,且对病案首页质量影响最小。结论 临床医师对填写规则掌握不清、不重视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编码员对编码规则理解过于简单是导致住院病案首页缺陷的主要原因,科室间工作协调不紧密、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也与住院病案首页缺陷有直接关系。医院应加强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管理培训,完善科室协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某综合医院脑卒中住院病案编码缺陷及对DRG分组的影响,探讨提高卒中疾病编码准确率和入组正确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利用病案检索系统查找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主诊编码为I60-I64的病例5137份,逐条核对主要诊断编码与主要手术编码,对错误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并在修改后运用分组器重新进行DRGs分组,分析修改前后分组差别。结果 累计编码错误病例1998份,错误率为38.89%。导致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编码错误的主要原因为医师填写错误,共1287份;其次为编码员录入错误,共711份。主要诊断编码选择错误造成ADRG组有区别的病例共123份。主要手术编码选择错误造成ADRG组有区别的共18例。结论 部分脑卒中编码错误会造成DRG分组错误,编码正确是DRG分组正确的基础。医院应当依据不同科室不同病种对医师和编码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编码准确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