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江苏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构建江苏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培训模式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880名江苏省急诊护士,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江苏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江苏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210.90±35.23)分,处中高水平;各维度得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备灾能力(77.9%),应对能力(77.0%),恢复/重建能力(75.6%),减灾/预防能力(73.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医院等级、现有知识及技能能否适应灾害救援现场、是否接受过与灾害护理相关的培训、是否经历过灾害事件是江苏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2.980、-2.299、-7.443、-4.660、-2.330;P<0.05)。结论 江苏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仍有待提高,应加快完善江苏省灾害护理人才体系及培训体系建设,均衡配置应急医疗救援资源,注重急诊护士灾害救援实战演练。  相似文献   

2.
介绍灾难医学与灾难护理的定义、灾难护士应具备的能力、护士灾害护理知识来源及急救护士灾难护理教育与培训现状,指出急诊科护士作为灾害护理救援中的生力军应得到系统的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以提高急救护士灾难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向克兰  王青丽  徐雯  殷翠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36-2238
目的构建急诊护理人才三位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区域急救护理水平。方法选择5所大专院校的专科及本科实习护生196名,以及5所一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2所三级医院中急诊从业护士150名,分别按编写的案例版《急救护理》教材教学及培训计划进行急救护理技能培训。结果两组护生对《急救护理》案例版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及不同教学方法学习两组护生考核的成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按计划培训一、二、三级医院急救理论与急救技能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构建急诊护理人才从护生、护士到专科护士三位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了护生、护士到专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实现了急救护理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区域性急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现代急诊护理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现代急诊护理文化建设,发展急诊护理。方法 制定急诊护士职业道德、服务要求、工作标准,实施急救绿色通道服务系列措施,按国际急救服务体系(EMSS)和模拟急救法培训急诊专科护士。结果 确立现代急诊护理理念,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创建急诊护理服务品牌,培养一支急诊专科护士人才队伍。结论 急诊护理文化建设,提高了现代急诊护理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拓宽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对象、实施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模式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医院护理整体急救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6名急诊专科护士实施半脱产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护士所在护理单元急救管理质量。结果:培训后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护士所在护理单元急救管理质量比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业发展能力培训后比培训前虽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拓宽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方法,可有效提高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充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升医院护理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急救护理是临床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病种多、病情急、突发事件、抢救事件频繁等特点,使此项工作更具有高风险性和高压力性[1]。我国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为:"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2]。鉴于国内外迄今为止尚无急诊专科护生的相关培训,护理高校和医院需注重护士系统的岗前培训,使护士掌握一定的灾害急救专科知识和技能,增强灾害急救意识,并且尽快缩短急诊护士的成熟  相似文献   

7.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按照《江苏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受江苏省卫生厅和江苏省护理学会委托,承担了江苏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工作。2008年5月举办了江苏省首届"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对来自全省的14名急诊护士进行了为期3个半月的专业化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山西省首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法。[方法]对34名护士进行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在临床实践中指导学员撰写综述,采取急诊与重症监护室(ICU)轮岗式培训及小组急救模式法进行急救技能与综合能力训练,进行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术操作培训与考核,交流护理管理方法。[结果]提高了受训护士的综合能力,使其急救意识、急救技能、急救专科理论知识、护理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通过对专科护士的实践培训,也发现临床培训基地的不足,对急诊急救临床实践培训基地的发展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培训可培养和发展急救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优化急救护理人员的能力结构、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该院急诊急救专科护士20名为观察组,2011年该院急诊急救专科培训护士2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培训模式.对比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自我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患者对其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核心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个性化创新培训模式有利于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提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在培训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在急诊抢救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参加急诊抢救室常规培训的3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21年参加急诊抢救室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工作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危重症专科知识、急救技能及急救流程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反思性案例讨论培训可提高急诊抢救室护士工作能力,提高危重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援沪抗疫临床一线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和工作压力负荷的现状,分析其相关性,为提高其灾害护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5月选取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参加支授上海抗疫的15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星方式进行一般资料、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和压力负荷量表调查。结果 抗疫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分为(207.25±34.65)分,工作压力负荷总分为(56.98±15.6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称、职务、是否听说过灾害护理、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以及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的抗疫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抗疫护士灾害护理能力与工作压力负荷呈负相关(r=-0.16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灾害护理培训、压力负荷是影响抗疫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 抗疫临床一线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高水平,工作压力负荷处于中等水平,一线护士压力负荷越高,灾害护理能力越低,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灾害护理能力教育和培训,及时提供心理疏导,进而提高其灾害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力  戴榕娟  罗丹  魏萍  于敏  张辰晨   《护理与康复》2020,19(10):85-86
目的观察标准化伤员在军队医院门急诊护士灾害救援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标准化伤员应用在43名门急诊护士灾害救援培训中,与培训前进行比较,观察培训前后门急诊护士的灾害救援相关知识、急救操作技术、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得分及考核合格率情况。结果培训后门急诊护士灾害救援相关知识、急救操作技术、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得分及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军队医院门急诊护士灾害救援培训中应用标准化伤员,能有效提高灾害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0-12月,便利抽样选取甘肃省5个地市10所医院的85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为(108.63±30.12)分,条目均分为(2.86±0.79)分,得分最高的5个条目均属灾害护理技能维度;科室、灾害救援和灾害培训相关经历是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甘肃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管理部门应构建完善的灾害护理继续教育课程和培训体系,尤其要加强对非急诊科护士及无灾害相关经历护士的培训,从而促进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邹贵娇 《全科护理》2020,18(7):831-833
[目的]调查基层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和认知现状。[方法]采用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和灾害护理认知问卷对19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总分为(106.59±10.3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年限、职称、以前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和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基层护士灾害护理认知程度各条目的非常认可度均较低。[结论]基层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水平和认知程度较低,工作年限、职称、以前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和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均影响护士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水平。因此,应制订系统的灾害护理培训方案,加强护士的灾害护理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水平,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灾害护理救援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合肥市某三甲医院101名急诊科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一级维度总分2.46~4.95(3.73±0.5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继续教育、是否参加过灾害应急演练的护士组间灾害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工作年限、参加过灾害继续教育、学历和参加过灾害应急演练。结论: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培养,制定培养计划时需综合考虑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使计划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朱禧庆 《护理研究》2007,21(8):2229-2230
为了适应急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满足社会和病人需求,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与护士学历、职称相结合,使之稳定急诊急救护理队伍,推动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我省卫生厅于2006年3月在全国率先启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训工作,而我院急救医学中心被省卫生厅认定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教学培训基地”。在制定6个月的培训计划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田丰 《护理研究》2013,(23):2525-2526
[目的]探讨规划化培训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四川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第3期的38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个月的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核心能力的差异。[结果]培训后核心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临床护理、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领导能力、人际关系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培训前(P<0.01),且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呈正相关(r=0.695,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可有效提高急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我国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 Complet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关于我国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2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研究,提取9个相关的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灾害救援经历[SMD=1.08,95%CI(0.82,1.35),P<0.001]、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SMD=1.34,95%CI(0.87,1.81),P<0.001]、是否参加过灾害应急演练[SMD=0.58,95%CI(0.44,0.72),P<0.001]、性别[SMD=0.45,95%CI(0.27,0.64),P<0.001]、职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灾难应急救援队培训中的应用。 方法:2014年至2016年对灾难应急救援队的16名护士进行集束化管理培训,比较集束化管理培训前后护士在体能、专业急救技能、应急救援时间和配合能力、灾难护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集束化管理培训后护士的体能测试和专业急救技能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应急救援时间和配合能力、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管理能够增强救援队护士的体能,提高其专业急救技能水平和灾害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急诊科护士进行急诊急救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安排为1个月集中理论学习,3个月临床实践技能学习。应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比较培训前后护士问卷得分情况,追踪培训返岗后1年专科护士角色更改和发表论文、参与科研情况。结果培训后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训返岗1年后晋升责任组长64人、护士长38人,累计发表论文65篇,成功申请课题32项。结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可有效提高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