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智能电能表状态评价技术有待完善的问题,基于信息融合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低压智能电能表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对低压智能电能表可靠度进行分析的同时,综合考虑计量异常、全事件、电能表过载率、时钟电池异常4种状态因素,采用熵值法实时计算各项指标权值,并且结合地区影响因素,对低压智能电能表进行动态状态评价。基于威布尔分布理论构建电能表可靠度子评价模型,应用贝叶斯公式建立计量异常和全事件子评价模型,引入泰尔指数评价地区影响因素。采用实际运行数据对该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合理、可行,能够对智能电表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分布式光伏台区稳定运行,精准有效地划分台区线损数据,提出基于K-Medoids聚类的分布式光伏线损异常感知算法,精准判断分布式台区线损异常程度。采用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判断分布式光伏台区数据局部异常程度,并筛选和去除受孤立点影响产生的异常线损数据。采取K-Medoids聚类方法聚类分析筛选后的分布式光伏台区数据,将异常线损率区间结合异常线损数据的聚类中心和欧式距离,完成台区线损异常感知。并创新性地引入粒度计算优化K-Medoids聚类算法聚类中心,提升异常数据感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避免孤立点对异常感知效果的影响,精准有效地感知分布式光伏台区线损异常,并清晰划分台区线损数据类别。  相似文献   

3.
谭煌  李媛  马刚  陈昊  刘婧  李野  魏伟  关志涛 《陕西电力》2020,(8):110-115
为实现智能电网低压台区运行状态综合分析与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环比评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低压台区运行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根据低压台区运行状态和评估需求,从采集数据质量、线路损耗、营业管理及用户用电行为4个维度建立运行状态指标体系,并应用环比评分法根据专家意见确定权重;接着选取岭形分布隶属度函数来描述各指标对应于各状态空间的模糊关系;然后对构造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并得出结论。最后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应用于低压台区算例,得出被评价台区运行状态的优劣排序,并给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周期长,高损点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能表误差和窃电分析的线损分层定位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线损分层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基尔霍夫定律的台区线损分层计算模型,实现线损的分层计算,确定高损范围,设计电能表误差分析模型,在高损范围内筛查出误差异常电能表,实现台区高损点定位;最后设计电能表窃电分析方法,通过挖掘与窃电行为相关的告警事件频繁项集,进一步对高损点进行验证,并确定其高损原因。该方法采用50个台区的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台区线损分层计算模型准确率为100%,电能表误差分析计算模型的准确率为88.5%,电能表窃电分析模型准确率为92%。  相似文献   

5.
智能电能表作为电能计量装置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因此对电能表运行状态进行准确评价至关重要。针对现有的电能表状态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价方法。以电能表现场试验、基本信息和运行监测指标为基础建立了运行状态评价体系;针对评价体系指标众多,各项指标重要性横向比较困难、缺乏客观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运行状态评价模型;考虑到异常状态值的淹没问题,提出了通过权重自适应调整对运行状态评价模型的改进,动态反映各个指标对电能表的影响。算例分析证明了FAHP可得到合理的评价权重系数,权重自适应调整算法避免了单个子指标异常越限的淹没,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能表周期轮换存在着工作量大、计划性不强、重复检修等问题,如何合理地进行智能电能表状态评价是智能电能表轮换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智能电能表状态评价方法.首先得到智能电能表的地区因素、可靠度、全事件、计量异常事件、电量过载和时钟电池欠压这6个指标数据;随后,一方面通过变异系数赋值法得到每个电能表的状态评分,...  相似文献   

7.
针对配电台区电能表运行的质量评估问题,采用改进灰色聚类法建立电能表运行质量评估方法。所建立的方法首先制定电能表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将指标划分为准则层和指标层进行确立。接着制定模糊评价矩阵,通过事件关联分析对各个指标层因素的初始权重构建归一化后的修正系数,同时考虑到的近期数据与历史数据方差的偏差进一步修正权重系数。最后制定评估模型中不同灰度的白化权函数,通过德尔菲法对白化权函数中的参数进行确定。基于灰色聚法步骤和模糊评价矩阵计算得到各个指标层状态量以及准则层状态量,得到电能表质量评估结果。仿真算例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配电台区电能表运行质量评估,为电能表的排查和检修计划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在电能表日常计量误差验证和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因工作量大、效率低、操作现场复杂情况和操作人员经验水平限制等问题导致的消耗大量成本浪费。本文基于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电能表运行误差计算方法,以一个台区的采集档案数据、考核表供电量数据及所有用户表的用电量数据,根据能量守恒,建立方程,使用多计量周期数据建立线性方程组,使用加权平均、最小二乘法求解方程组获得电能表运行误差和台区线损率等指标,可作为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价的重要参考,为台区线损治理、电能表运维和精准更换等提供有效支撑,可有效降低现场运维人次、提升故障分析定位精确性。使用仿真和实际台区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试运行成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估包括可靠性分析、电能表故障分析以及电能表可靠性寿命预计;针对目前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价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将当前应用于智能电能表状态评估的质量评价方法、异常分析和故障预测算法、寿命预测算法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对比,总结了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发进展;从智能电能表数据特点的角度阐释了目前应用算法的特点和不足,探讨了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估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努力方向,为智能电能表数据数据分析技术和状态评估技术提供可靠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及时准确地评估电能表的运行状态,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和证据理论的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电 能表自身基础、在线监测及现场检测信息,建立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 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和变权理论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与变权重。之后运用集对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与各状态 等级间的联系度,采用证据理论对各指标的联系度进行合成。最后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与信度准则共同判定电能表的运行 状态等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电能表的实际运行情况相符,且评估结果准确直观,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集对分析 法相比,该方法在状态等级区分度上达到了0.5256,明显高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0.3024及集对分析法的0.1483,具有较好 的区分度,为电能表的状态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谊  凌辉  陈含琪  殷杰  谢岳  蔡慧 《电测与仪表》2020,57(18):141-145
电能表的可靠度评价是电能表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针对当前国网信息系统中电能表可靠度评价模式比较简单、不够准确的问题,文章基于威尔布分布,结合电能表的可靠度理论,实现对实际运行电能表的批次可靠度评价。利用实际运行中电能表的批次运行数据,计算电能表不可靠度,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计算中间参数,并确定威布尔分布的尺度参数和形状参数,实现对整个批次电能表可靠度的预测。该方法在电能表可靠度计算理论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威布尔分布理论在电能表评价中的实际应用,突破了传统方法采用实验室加速试验数据的局限性,并实现了模型的动态修正,在电能表轮换工作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运行中的质量监测问题,在分析其设计结构、工作流程及已有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简单高效、方便可靠的原则,文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对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运行状况进行在线自动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准确度安装式标准电能表对运行中的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进行在线自动检测及期间核查,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实现了试验数据的实时分析,在云南电网公司计量中心的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上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监测电能表自动化检定装置的运行质量,为设备评价及数据维护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电能表的状态进行全面、准确的综合评价,有助于指导实际检修工作,减少资源浪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熵值修正指标权重的电能表状态评价方法。具体地:首先,根据指标建立原则,梳理并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电能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传统熵值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种基于双重熵值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兼顾了评价指标的主观经验性和客观规律性。然后,提出了一种电能表状态评价模型,并在某省级电网中应用,分析了不同类别和不同批次的电能表状态特征;并与传统评价方法对比,突出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结合现场经验和电能表状态评价结果,给出了一种灵活的电能表周期性检验策略,可以减少物力和人力消耗。  相似文献   

14.
电能表检定装置及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能表多数用于电费结算或经济考核,是属于国家规定强检的计量器具。国家和电力行业检定规程规定对新购入的电能表应进行首次检定,对运行中的电能表应进行定期检定。面对数量庞大的受检仪表,尤其是急剧增加的各种高性能仪表,对检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能表检定装置及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台区档案的正确性对于配网设备的维护和线损的计算至关重要。现有的台区识别设备需要在现场对单个台区的电能表进行逐一识别,现场工作量较大。文章分析了位于同一台区的电能表在电气物理关系上为并联电气结构,同一台区内的电能表所采集的节点电压的变化规律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根据电路理论的知识,同一个台区距离台区变压器最近的节点电压将高于距离变压器较远的节点电压。基于这两个判据,文章通过计算皮尔逊系数量化台区电能表之间的相关性和比较同一台区内的节点电压大小,实现配电网台区信息的在线识别。通过实例分析,文章提出的台区识别方法可准确识别配电网台区档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吴亮  王谊  谢岳  林英鹤  卢子萌  李璟 《电测与仪表》2020,57(20):147-152
随着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使得通过智能电表终端的用电采集数据来对电能表可靠性评价成为了可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常事件故障关联度的电能表可靠性评价方法。由于电能表故障引起的异常事件报警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所以将异常告警事件分为单异常事件和并发异常事件进行分析。对于单异常告警事件,分析电能表发生异常事件报警的次数与电能表故障有无直接关系;对于组合异常告警事件,利用Apriori算法筛选出频繁发生的组合异常告警事件,然后计算异常事件的故障关联度。最后通过异常事件的故障关联度对同地区尚在运行的电能表进行可靠性评价。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电能表动态性能测试技术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从电能表内部的计量工作原理和外部动态负荷运行工况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电能表测量误差的因素;给出了OOK动态负荷测试激励信号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关口电能表实验室动态误差测试实验方法和测试系统的构建方案,建立了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系统,采用该系统对不同型号关口电能表进行动态误差测试;最后分析了动态误差测试数据,指出了关口电能表动态误差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智能电能表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叙了电能表的起源,并根据电能表的结构原理和功能特点,将我国电能表发展历程归纳为感应式交流电能表、电子式交流电能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以及智能电能表4个阶段,并介绍了智能电能表作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终端设备提供的采集数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对安装在电力用户处的电能表运行状况进行自动巡检,一直是电能仪表计量工作中未能有效解决的课题。通过开发数据筛选软件,利用自动化抄表系统,将电能表计量的相关数据传输到主站.主站根据三相电能表正确接线方式下的运行参数范围对数据进行筛选,从中找出故障电能表,即可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利用数据筛选的方法,解决了多年来依靠人工到现场检查用电方式的弊端.保证了在线运行电能表的正确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