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3D打印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3D打印技术中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激光选区烧结法技术、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分层实体制造技术四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介绍了应用于3D打印技术中常用的材料以及3D打印技术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指出在包装工业中采用3D打印技术具有的优势是其它同类包装制造技术无法比拟的,3D打印技术在未来的包装工业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现有固体推进剂成型工艺,指出了3D打印固体推进剂的特点,综述了含能材料3D打印的应用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适于固体推进剂3D打印成型的材料与工艺,针对固体推进剂3D打印成型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认为3D打印技术制备复杂结构固体推进剂药柱是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材料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重要部分,其3D打印方式较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以高分子材料在3D打印领域应用为主,讲述了常用的三种高分子材料3D打印方式原理和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其他四种高分子材料3D打印方式原理及技术要点,了解了我国聚合物3D打印机向超大型高温型发展的动态以及3D打印丝材转向使用粒料节约材料成本,兼容多种高性能3D打印材料,让聚合物3D打印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3D打印技术对于一些小批量、复杂零部件的制造具有性价比高、材料浪费少的明显优势,已经成为结构复杂零件成型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3D打印相关配套技术及其优缺点,以及3D打印在轮胎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生产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塑料》2019,(5)
软物质材料在智能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三维(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快速设计和制造。3D打印技术可利用计算机编程控制材料的组成以及不同长度尺寸的架构能力,能够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精确控制,该技术推动了众多创新领域的应用。近年来,由于3D打印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已经在医学临床治疗、组织器官再生、传感器设计和能量储存等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文章对不同的软物质材料3D打印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探讨了近年来在生物医学、电能储存、软传感器和机器人的应用进展,最后提出需要开发新的3D打印机,该设备具有打印速度快、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的特点,实现真正的快速制造。  相似文献   

6.
三维快速成型打印简称为3D打印,属于快速成型制造技术中。本文探究了3D打印所用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常用的材料有工程塑料、光敏树脂和生物医用材料。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针对打印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为3D打印技术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3D打印引领了制造流程的变革,正逐渐改变世界。本文介绍了3D打印的定义、分类与基本特性和目前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3D打印技术、材料和应用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和讨论了3D打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最后展望了3D打印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仲明  李斌  武思蕊  赵梁成 《化工进展》2020,39(5):1835-1843
与传统的涂覆、沉积等加工手段相比,使用3D打印技术可制造复杂立体功能结构的传感器,将3D打印与柔性传感技术结合可以促进未来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基于3D打印技术制造柔性传感器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聚酰亚胺等多种基底材料、纳米金属等多种打印传感材料;按照熔融沉积、黏弹性墨水沉积、粉末烧结熔化、还原光聚合和材料喷射的制造原理分别阐述了多种传感器的材料选择、成型特点,并对制造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虽然3D打印制造柔性传感器件存在着缺乏行业标准及多种类打印材料等问题,但经过不断创新与发展,3D打印将成为柔性传感领域极佳的制造手段。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8)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实现了材料的快速制造,同时可以对材料的结构更精确快速的设计,这无疑是推动众多领域发展的助力。3D打印与高分子材料的结合为制造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不同的3D打印高分子材料ABS、PLA、PC等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于不同材料所对应的不同的3D打印技术原理进行了简要说明。对于不同3D打印技术的优缺点也进行了大致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李瑞锋  李客  周伟召 《粘接》2022,(7):98-105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根据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化模型快速制造或修复零件的先进技术。该技术首先建立一个被分割成薄层的数字化三维模型,然后通过电脑控制打印喷头的运动轨迹,将材料逐层堆积,最终堆积成完整的零件。与传统的减材制造相比,该技术具有可个性化定制、节省材料、不需要模具、能制造复杂空腔结构的优点。随着该技术的发展,3D打印的成型工艺不断丰富,能够用于3D打印的材料也越来越多。根据激光金属3D打印工艺的不同,先后产生了多种打印技术,其中选择性激光烧结、选择性激光熔化、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和激光工程净成型等4种成型工艺最为典型。重点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4种激光金属3D打印技术的工艺原理和特点,综述了近年来4种激光金属3D打印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2月下旬,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TCT)展览会"上,来自23个国家的180多家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和设备企业,展出了最新的3D技术、材料及应用,展现了数字化制造的美好前景。展会期间,帝斯曼增材制造事业部亚太区销售经理胡品,在帝斯曼上海园区总部接受采访,介绍了帝斯曼3D打印、增材制造在中国市场的应用、技术发展,以及未来3D打印绿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气凝胶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密度以及低热导率等诸多优良性能,被认为是21世纪的十大新材料之一。然而传统气凝胶由于其力学性能有限,难以经过后加工技术形成所需的复杂形状结构,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无需复杂后处理即定制化制备复杂形状结构材料的3D打印技术有望成为突破气凝胶材料应用瓶颈的先进制造技术。本文从3D打印气凝胶的技术种类和材料类型两个方面,综述了3D打印气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归纳了3D打印气凝胶材料在阻燃隔热、介电和组织工程中的独特应用并展望了3D打印气凝胶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扩宽3D气凝胶材料的材料体系、开发更适应气凝胶打印的3D打印技术、提升打印精度与速度和深入研究3D打印气凝胶的可控孔隙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是未来的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3D打印气凝胶材料的开发有望促进气凝胶材料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可用于聚乳酸(PLA)材料加工的熔融沉积成型、激光烧结成型、立体光固化成型、熔体微分3D打印以及分层实体制造等3D打印技术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不同3D打印技术下PLA材料的成型加工原理、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PLA材料改性研究进展,并对3D打印PLA材料的加工技术以及在生物医学、工业产品、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3D打印技术具有自由设计、生产时间短、节约材料、无需模具、易于制造复杂结构等优点,使其在微反应器设计和制造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本文对比了几种常用微反应器的制造工艺,重点综述了3D打印技术在微反应器制造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一、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广泛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3D打印主要分为桌面级和工业级  相似文献   

16.
着重分析了熔融沉积成型、选择性激光烧结、立体光固化、分层实体制造等3D打印成型工艺基本原理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综述了在不同的3D打印成型过程中对PLA材料的改性要求;系统论述了3D打印PLA材料在生物医学、机械制造、铸造加工、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未来3D打印PLA材料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李潇 《塑料助剂》2023,(4):70-73
分别对聚乳酸材料的特性、改良方法、加工工艺、应用领域进行论述。3D打印聚乳酸类塑料产品的应用范围较广,涉及医疗卫生、产品包装、工业制造等领域。随着材料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聚乳酸材料的性能不断优化,必将加快3D打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翼  朱艳梅  任强  蒋正武 《硅酸盐通报》2021,40(6):1796-1807
3D打印技术具有数字化、自动化、快速高效、无模、节省材料等特点,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的制造技术,也是制造业升级改革的关键技术。3D打印技术在传统建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极大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提升建筑结构可设计性,它还是一种极端环境下极具潜力的施工技术。因此,3D打印建筑技术不仅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更是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基于水泥基材料的3D打印建筑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基于水泥基材料的3D打印建筑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应用;然后从可打印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三个方面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关于3D打印建筑技术的思考与建议,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3D打印是现代数字化制造的典型代表,因其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建造的工艺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方式,3D打印为建筑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并对传统混凝土材料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提升混凝土材料与3D打印技术的适应性,实现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概述了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论述了混凝土3D打印材料在流变性、可挤出性、可建造性以及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3D打印模板技术在装饰及异型构筑物上的典型应用,以期为混凝土3D打印的研究与未来工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呈现快速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3D打印的相关文献,发现3D打印技术存在打印耗材有限及传统3D打印机无压力堆积成型等主要缺陷,无法大规模替代传统制造技术,但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无论在材料的利用率、制品的复杂程度,还是在成型速度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所以要进一步扩大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就要将其和传统制造技术结合起来,改变送丝液化的传统模式,形成1个新的发展增长点。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传统螺杆挤出技术应用于3D打印设备的几种典型实例,讨论了其优势与缺点,最后汇总了相关专利的申报情况,并对微型螺杆挤出式3D打印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