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7-1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402例,分为院内死亡组(43例)和存活组(359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LR是否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NLR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院内死亡的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血尿素氮、肌钙蛋白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3,95%CI:1.039~1.191,P=0.00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院内死亡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0.796~0.903,P=0.000),根据约登指数得出NLR最佳截断点为4.36,敏感度为93.0%,特异度为65.7%。结论:NLR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18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18例和死亡组62例。比较两组入住ICU后24 h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白蛋白、AST、ALT、肌酐(sCr)、尿素氮(BUN)、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乳酸,计算PNI、NLR;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NI、NL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NI、NLR、PNI联合NLR、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组血清sCr、BUN、CRP、乳酸水平及PNI、NLR、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或<0.01)。PNI、NLR、APACHEⅡ评分是导致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NI联合NLR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大于PNI、NL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PAR)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院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STEMI患者1113例,根据出院时患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92例和存活组1021例。采用Cox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不同NPAR水平患者院内生存率。结果死亡组年龄、心率、Killip≥Ⅲ级、心力衰竭、脑卒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白蛋白、肌酐、NPAR、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血红蛋白和LVFE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PAR为影响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4.026~8.362,P=0.000)。NPAR预测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852~0.915),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76.5%。结论入院时STEMI患者NPAR水平对院内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CHADS2评分联合白蛋白水平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按照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 CHADS2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筛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评估CHADS2评分联合白蛋白水平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结果 生存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死亡组水平高(P<0.05);生存组低密度脂蛋白比死亡组水平低(P<0.05); 2组血清钙、血清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组CHADS2评分比死亡组低(P<0.0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CHADS2评分升高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CHADS2评分升高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一2018年12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76例,记录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常规、生化、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纳入研究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0例)与死亡组(26例),比较两组之间一般资料、化验指标及相关评分等资料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对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结果相对于存活组,死亡组的NLR、RDW、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及RDW是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评估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能有效预判患者预后转归。结论 NLR、RDW可以作为判断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脓毒症患者133例。收集患者入院24h及72h相关化验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患者入院28d后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试验分析NLR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24h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及降钙素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pH、血乳酸、APACHEⅡ、SOFA评分及入院72h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72h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APACHEⅡ、SOFA评分预测能力较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28、0.731、0.739、0.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2hNLR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淋巴细胞及APACHEⅡ评分3个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24h NL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62,0.193,均P<0.05)。结论:入院时NLR可以评估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病情;72hNLR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APACHEⅡ评分及72h淋巴细胞计数3个指标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T)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呼吸科和GICU住院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94例,依据入组老年患者28 d的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选取同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非呼吸衰竭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入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比值(N)、血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等指标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计算MPV/PLT比值,比较生存组、死亡组、非呼吸衰竭组各指标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项指标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28 d的死亡风险的临床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的年龄、 MPV、 MPV/PLT低于生存组和死亡组,对照组的PLT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LT低于生存组,死亡组年龄、 Lac、 MPV、MPV/PLT、...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HBV-ACLF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第28 d表现出的疾病转归状况进行分组,分别归为死亡组(n=42)或者生存组(n=58),收集两组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MELD评分以及临床并发症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ELD评分与NLR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不同预测指标对HBV-ACLF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对100例HBV-ACLF患者分析显示,死亡组的年龄、Alb、ALT、肌酐、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TBil、NLR、MELD评分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存组肝性脑病、出血、腹水、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死亡组,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发现NLR、MELD评分为HBV-ACLF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22),且NLR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264,P=0.008)。NLR和MELD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和0.72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 7)。结论 NLR是影响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蛋白(NGAL)联合检测对脑卒中后肺部感染预后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1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对象。随访3个月,统计预后不良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28例和预后良好组63例;对比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后。分析联合检测血清hs-CRP、NGAL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后不良的预测。 结果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0.76%(28/91)。预后不良组脑卒中重度/重度占比、病原菌多重耐药占比、空腹血糖、住院时间、收缩压、舒张压、WBC、NIHSS评分、血清hs-CRP及NGAL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WBC)、血清hs-CRP及NGAL均为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后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OR=2.765、3.499、3.766、4.289,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hs-CRP、NGAL预测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0.02 mg/L、37.08 ng/ml,两者联合的特异度为95.12%,高于血清hs-CRP、NGAL单独进行评估的特异度(76.83%、68.29%),且血清hs-CRP、NGAL两者联合预测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显著高于血清hs-CRP、NGAL单独预测的AUC(0.662、0.729)。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NGAL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预后不良的预测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病人化疗期间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化疗期间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98例老年肺癌病人为病例组,同期按相同肺癌化疗周期数1∶1配对选取化疗期间未发生肺部感染的98例老年肺癌病人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理类型、肺癌分期、化疗时机,以及有无支气管镜检查史、气道内致病菌定植、联合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他部位感染、化疗间期抗生素使用的差异,分析老年肺癌病人化疗期间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肺癌化疗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9.1%(98/51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基础疾病、气道内致病菌定植、肺小细胞癌、肺癌Ⅲ~Ⅳ期、后线化疗、联合放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出现其他部位感染与化疗期间发生院内肺部感染有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0岁、气道内致病菌定植、肺小细胞癌、联合放疗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肺癌病人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PCI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共1 007例,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判断其对PCI后发生院内死亡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所有高龄冠心病患者中共33例发生院内死亡,死亡率为3.3%。PCI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急诊PCI(OR=8.59)、肾功能不全(OR=4.53)、急性心肌梗死(OR=6.83)、左室射血分数50%(OR=3.53),左主干病变(OR=6.12)、C型病变(OR=5.90)、置入支架数≥3(OR=4.64),ROC曲线下面积为0.9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48。结论:急诊PCI治疗、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50%、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置入支架数≥3是高龄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回归模型对PCI后院内死亡事件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肺动脉高压病情和预后的指导价值。方法:入院经右心导管或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肺动脉高压患者101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3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5例,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13例)。根据ROC曲线下面积,NLR=2.23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670(95%CI为0.552~0.787),以2.23作为界值将患者分为NLR2.23组(n=31)与NLR≤2.23组(n=70)。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临床指标进行检验,明确有无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NLR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价值。对死亡组和生存组的NL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检验,明确有无区别。结果:两组基线资料结果显示:NLR2.23组患者的BNP、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较NLR≤2.23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NLR≤2.23组预后明显好于NLR2.23组,Log-rank检验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示两组的风险比是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生存组(P=0.003),死亡组的NLR高于生存组(P=0.007),两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相似(P0.005)。结论:NLR与肺动脉高压的病情和预后相关。高水平的NLR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是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预测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48 h内是否继发肺部感染分为继发组41例和非继发组35例。检测患者血清NLR、IL-6、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涂阳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NLR、IL-6、CRP水平对涂阳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结果继发组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例数、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血清NLR、IL-6、CRP水平高于非继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入院时血清NLR、IL-6、CRP水平为涂阳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血清NLR、IL-6、CRP水平在预测涂阳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肺部感染严重程度评分(CURB-65评分)在老年肺部感染病人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院呼吸科ICU的47例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入住呼吸科的47例轻症肺部感染病人为对照组,记录2组对象入院后24 h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同时记录47例重症肺部感染病人入ICU后24 h内的CURB-65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RDW和CURB-65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肺部感染相关的预后影响因素,绘制预测重症肺部感染病人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1)研究组RDW、PCT、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部感染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相比,RDW、PCT、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URB-65评分与RDW呈正相关(r=0.49,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PCT是重症肺部感染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根据绘制的ROC曲线,RDW预测重症肺炎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界值为16.60%,RDW联合CURB-65评分的AUC为0.883。结论 RDW的测定值与老年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DW和CURB-65评分联合应用对判断老年重症肺部感染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18,(6)
目的探讨老年肾病综合征(NS)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300例老年NS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血肌酐等情况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侵入性操作等情况;采集患者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及病原菌鉴定。对影响老年NS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老年NS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5. 0%,其中以呼吸道感染、置管感染为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49. 3%、革兰阴性菌占46. 7%,真菌占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血肌酐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以及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否进行侵入性操作与无院内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进行侵入性操作是影响老年NS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NS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高龄、住院时间长、低血浆白蛋白水平、侵入性操作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76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检测并比较2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PLR)、PLT、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TG、LDL-C、Hcy、TC、肌酐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NLR联合MPV对老年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病人WBC、NLR、PLR、MPV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NLR和MPV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AIS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MPV联合评估老年AIS病人预后不良的AU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部细菌感染评分(CPIS)对大面积脑梗死(LHI)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116例,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营养方式,住院31~97 d,依据住院后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饮酒、吸烟、入院收缩压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24 h血常规、肾功能指标、血糖、血脂等资料,根据简化的CPIS标准对其中的体温、气管分泌物、氧和指数、胸部X线片等进行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CPIS对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 116例患者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住院期间生存91例(78.45%),死亡25例(21.5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入院NIHSS评分、肌酐、胱抑素C、CPIS均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CPIS是影响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CPIS预测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截断值为6.13,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0.21%。结论 LHI并发吸入性肺炎死亡患者CPIS升高,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12月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住院且病例资料完整的136例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临床信息,并根据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未好转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对比,从中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判断其对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未好转组患者的腹腔感染率明显高于好转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也明显高于未好转组。另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未好转组明显增高。在生化指标方面,未好转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尿素氮、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好转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AST和尿素氮是影响肝硬化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者对预后预测的AUC分别为0.721、0.784和0.655。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建立短期预后模型。方法 回顾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247例ACLF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比较组间差异,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同时建立预后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并确定最佳截断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或Pearson卡方检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28天、90天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28天生存曲线。结果 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ACLF患者220例,28天生存组148例、死亡组72例,28天无移植生存率67.27%;90天生存组115例、死亡组105例,90天无移植生存率52.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149,P=0.030)、高MELD评分(OR=1.120,P<0.001)、外周血低淋巴细胞计数(OR=0.4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时间(LHS)延长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指标。方法 根据LHS将298例AECOPD患者分为正常LHS组(LHS≤7天,106例)和延长LHS组(LHS>7天,192例),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ECOPD患者LHS延长的独立预测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Nomogram、效验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CA)曲线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可视化。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高血压病、发热患者比例、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EU)、NEU%、淋巴细胞计数(LYM)%、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和动脉血气P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和合并CPHD均为AECOPD患者LHS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HS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