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建筑检测大厦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运营管理、室内环境,应用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高效节能设备、节能照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水利用、雨水回用、灵活隔断、办公室和地下室污染物监测、导光管技术及智能化控制技术等适宜且效果明显的多项技术,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并且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室内采光、通风以及  相似文献   

2.
广东科学中心作为广州市21世纪标志性建筑之一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包括自然采光、中庭自然通风与遮阳技术、围护结构节能、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太阳能风帆、光电幕墙技术、雨水回渗与屋面集水系统等。相比节能标准实施前实现了60%的总体节能率目标,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3.
《砖瓦》2021,(9)
基于江西地域特性,从被动技术、主动技术和绿色资源三个方面研究江西地下公共空间绿色设计关键技术。江西地下公共空间主要采用自然采光及通风设计被动式绿色技术,在地下公共空间合理运用天窗、下沉广场、光导照明技术等,提高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科学设计风路、进风口、排风管、太阳能烟囱,充分利用中庭和下沉广场,加强地下公共空间的自然通风效果。江西地下公共空间设计中使用节能照明、全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等主动绿色技术。江西地下公共空间加强利用雨水回收、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绿色资源,有利于节约常规资源。在未来江西地下公共空间设计中,将被动绿色技术和主动绿色技术相结合,共同运用多种绿色技术,相互补充,有利于提高地下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实现更高效的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4.
结合奥运场馆建设实例,介绍了场馆建设应严格执行的节能标准,从围护结构、太阳能、地源热泵、自然采光通风、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阐述了建筑节能技术在奥运场馆中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吕游  石逸  王小凡 《华中建筑》2008,26(3):63-65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趋势,该文主要对办公建筑中太阳能现阶段的应用途径加以总结,列举了一些太阳能光热、光电、可控自然采光、通风降温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对我国节能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的绿色化是目前节能环保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阐述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着重从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地热利用、保温与隔热、遮阳、通风、自然采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齐庆梅 《暖通空调》2006,36(11):53-53
该书概述了我国住宅发展状况和节能的意义,分析了住宅建筑能耗构成和节能途径,然后以最新的节能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介绍了包含小区规划节能、住宅能耗分析与优化、围护结构节能、通风、采光、太阳能合理利用、采暖空调系统等与住宅节能密切相关的技术内容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设计以绿色、节能、自然和科技为原则,分别采用双层墙外保温、内外遮阳、类呼吸式双层窗、诱导式通风、置换式通风、地下通风降温预热系统、太阳能利用和热回收等技术,同时结合校园良好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多方位和适宜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技术的自然进化中,出现天井复廊式护理单元.与单廊式护理单元相比,复廊式护理单元存在采光和通风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改进天井复廊式护理单元的设计概念.武威市人民医院医疗康复中心大楼的设计中,针对天井复廊式护理单元,采用大进深、小体型系数、中厅采光及通风、地下恒温器等绿色建筑技术,并对它们进行整合,形成该建筑的绿色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零耗能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在国内外展开。该文首先探讨了零耗能建筑的设计原理,其次通过分析传统民居案例来重点研究分散天井式建筑在自然采光、通风的生态作用下的能耗状态,说明分散天井式建筑是良好的环境响应型建筑。最后论文探索了以分散天井式建筑为原型,辅助以智能采光通风及太阳能发电等主被动节能技术,建立零耗能建筑设计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浅析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济雄 《山西建筑》2010,36(3):264-265
详细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节能原则、节能途径和方法,以引起人们对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重视,充分发挥暖通空调系统的经济性、节能性、安全性、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通风系统作为建筑节能检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工程节能验收的重要环节。本文指出了通风系统在节能检测中常见的几种质量通病,并对其相对应的防治办法进行探讨,期望通过防止通风系统中的质量通病,以保障建筑节能项目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党孝勇 《山西建筑》2009,35(29):212-213
针对企业如何节约能源的课题,分别从压缩空气系统、热力系统、水系统、配电照明系统、采暖通风系统及物流布置六方面对工厂设计中公用专业可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使企业符合国家节能标准。  相似文献   

14.
安全门系统地铁通风空调能耗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地铁1号线通风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模型和网络模型求解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地铁车站安装安全门系统前后通风空调能耗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南京地区地铁采用安全门系统能起到降低通风空调能耗的作用,安全门越高,即门上方孔隙越小,能耗越低,但总降幅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5.
周晓雷 《住宅科技》2007,27(9):8-11
文章分析了住宅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从住宅的规划设计、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和太阳能利用等方面提出了住宅节能的各种途径,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节能住宅的整体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滨海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建筑的围护结构、冷热源及空调系统的选择、太阳能、风能的利用。进行了节能分析,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邱童  徐强  陈易  范宏武 《住宅科技》2010,30(12):5-8
在对农村既有居住建筑用能情况、室内热环境以及围护结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热水系统等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适用于崇明岛乡村住宅的低成本建筑环境改善技术研究,制定包括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太阳能热水利用等的综合节能改造设计方案并进行幢民居节能改造试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重要领域。在建筑行业,可再生能源已经被高度关注并在很多国家广泛应用。结合以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既有校舍扩建和改造(000PK),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提出了具有夏热冬冷地区气候适应性的动态复合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窗、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系统、地下冷热源系统、地板送风系统等节能技术措施。同时,针对建筑的运行和使用状况进行相应的测试分析。该建筑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低能耗基础上,不仅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为中国夏热冬冷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桂林 《山西建筑》2010,36(20):179-180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泳池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原理图以及运行控制策略,通过节能技术的组合,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并尽可能实现工程投资经济和系统运行安全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0.
刘建军 《山西建筑》2012,(35):225-226
结合我国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和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的现状,分析了建筑节能的实现措施和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资源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向人们展现了利用太阳能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