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水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2018年水痘疫情资料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8年全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3509例,年均发病率22.64/10万;发病高峰位于5~7月,11~12月至次年1月,分别占全部病例的30.66%、36.35%。0~14岁年龄组为历年高发人群,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78.16%。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1.46[DK]∶1。职业以学生为主,占48.67%;幼托儿童其次19.80%;散居儿童18.44%。共发生37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3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于小学,占83.78%;报告病例数928例,占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病例数的82.49%。除7月、8月外,其余月份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主要集中于4 月、5月、11月,分别报告6起(各占16.22%),暴发疫情高发年龄为6~14岁。2006-2018年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为51.24%。结论 2006-2018年连云港市水痘发病呈阶梯上升趋势,高发人群为0~14岁儿童。水痘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今后应继续开展水痘监测;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宣传教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疫情;加大水痘防控健康知识宣传,提高民众主动接种水痘疫苗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烽  陆荣荣  魏叶  朱平 《中国校医》2023,(11):821-823+826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南通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2年南通市水痘病例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8—2022年南通市共报告水痘48 627例,年均发病率为130.10/10万。发病主高峰时间为每年11月—次年1月,次高峰为5—7月。各县区年均发病率为39.77/10万~353.36/10万,崇川区和开发区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主要为0~15岁(占71.64%),其中>5~10岁组发病率最高,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幼托儿童(占74.82%)。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起,均发生在学校,占同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2.04%,主要发生在小学和幼儿园(占85.07%),城市报告起数和发病数均高于农村。结论 南通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地区间发病水平差异较大,常在小学和幼儿园暴发,须加强晨检等防控措施,提高水痘疫苗2剂次接种率。发生水痘暴发疫情时,建议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3.
蒋春梅 《现代预防医学》2020,(13):2328-2331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徐州市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疫苗接种策略和疾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2010-2018年水痘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8年徐州市累计报告水痘病例148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897/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男性发病率(21.629/10万)高于女性(16.126/10万)。发病年龄主要在35岁以下,其中5~9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27.92/10万。人群分类以学生(41.12%)、幼托儿童(26.51%)和散居儿童(23.66%)为主,占水痘报告发病总数的91.28%。发病高峰出现在11-1月(36.71%)和5-7月(32.33%),呈双峰分布。36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小学和幼儿园,罹患率1.85%。结论 2010-2018年徐州市水痘发病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应根据水痘发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加强水痘监测和分析,适时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水痘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宁 《中国校医》2018,32(12):904-906
目的 了解泗洪县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泗洪县水痘病例个案数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泗洪县共报告水痘病例1 373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波动在8.74/10万~51.59/10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25.08/10万,各年度水痘发病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年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发病较多,明显呈双峰分布;全县26个辖区发病率最高的是经济开发区(61.47/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04∶1,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于15岁以下年龄组,占79.31%,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3者合计占85.65%;同期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发生在学校。结论 泗洪县近几年水痘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幼儿、中小学生是水痘发病的高危人群,托幼机构和学校是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单位,应加强水痘疫情监测和处置、水痘疫苗告知和接种、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等工作,有效控制水痘疫情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巫山县水痘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巫山县2018—2022年水痘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巫山县2018—2022年报告水痘3 566例,年均发病率为157.88/10万,2020年最低(100.62/10万),2019年最高(198.07/10万),5年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起,总罹患率为8.1%(580/7 159),2018年罹患率最高(16.7%);发病高峰在5~6月(22.6%,805例)和10~12月(53.7%,1 915例);街道年均发病率最高(306.75/10万),龙溪镇年均发病率最高(388.47/10万);男性(161.31/10万)与女性(151.16/10万)年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主要集中在0~19岁(94.3%),10~14岁发病率最高(980.52/10万),发病职业以学生为主(79.6%);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小学和初中较多,幼儿园平均罹患率最高(20.5%)。结论 巫山县水痘发病季节明显,中小学校仍是防控重点场所,应加强水痘相关防控知识的健康宣传,持续提高水痘疫情监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国水痘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中国2016-2019年水痘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vent,PHEE),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6-2019年中国共报告水痘304771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5.05/10万;发病率从2016年的35.50/10万上升到2019年的70.14/10万;各省份年均发病率在19.66/10万(黑龙江省)-117.17/10万(江苏省)之间;每年5-7月和10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0-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岁年均发病率(/10万)分别为61.77、308.14、228.31、97.69、12.43。共报告水痘PHEE4183起,其中发生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分别占12.93%、68.40%、14.61%。结论中国2016-2019年水痘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儿童和学生为高风险人群;建议提高适龄儿童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加强水痘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河南省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1年河南省水痘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报告发病率、时间分布、性别和年龄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突发卫生事件报告情况。结果 2017-2021年河南省共报告水痘132 08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54/10万,报告发病率在19.47/10万~36.52/10万之间;每年两次发病高峰分别为4月至7月和10月至次年1月,2020年发病率高峰在10月至次年1月,呈单峰状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岁,占69.19%;以学生为主,占61.18%;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6起,均发生在学校,涉及水痘病例1 031例。结论 水痘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学生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水痘疫情监测,警惕中小学校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提高两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上海市奉贤区2005-2018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上海市奉贤区2005-2018年水痘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上海市奉贤区2005-2018年共报告10493例水痘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5.10/10万;各年发病率在16.40/10万(2006年)-107.25/10万(2010年)之间。发病时间高峰在10-12月(3652例,占总病例的34.80%)。发病年龄以5~9岁(占总病例的26.09%)和15~19岁(占总病例的17.73%)为主,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0[DK]∶1。2005-2018年发生水痘暴发疫情9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起,主要发生在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 结论 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水痘疫情主要集中在幼托机构和学校,应继续加强监测;同时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水痘疫苗接种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宁化县水痘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更有效防控水痘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宁化县2013—2022年水痘的流行特征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情况。结果 宁化县2013—2022年报告水痘716例,2021年和2022年占53.1%;年均发病率25.86/10万,2021年最高(89.46/10万),2015年最低(6.91/10万),10年间年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春夏之交5~6月(17.5%,125例)和秋冬季10至次年1月(62.4%,447例)发病较多;10年间翠江镇和安远镇每年均有报告病例,年均发病率前3位分别为安乐镇(61.43/10万)、水茜镇(39.28/10万)和湖村镇、治平乡(均为36.07/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32.08/10万)高于女性(19.49/10万);发病中位年龄为12.8岁,2018年后稳定在10岁以上并有缓慢后移现象;10~14岁年均发病率最高(229.93/10万);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76.0%),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共占91.9%;2021和2022年各报告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初中,罹患率分别为5.3%...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2008-2012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水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水痘的时间、年龄、性别、职业和区域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08-2012年共报告水痘8 114例,年均发病率为32.77/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03,P0.001)。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卫东区、湛河区、新华区,分别为88.24/10万、85.75/10万、63.23/10万。常年均有发病,呈现4-6月、12-1月两个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64.69%;男性病例占总发病数的60.46%,女性为39.54%,男女性别比为1.53:1。水痘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9.15%。高发年龄为3~8岁,占发病总数的62.60%;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3.99%;2008-2012年全市共报告水痘事件5起,全部发生在小学。结论平顶山市2008-2012年水痘发病率较高,15岁以下人群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对水痘病例的监测,发现病例及时上报,鼓励接种水痘疫苗,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2006-2013年济南市历城区的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水痘流行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6-2013年济南市历城区的水痘个案病例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3年济南市历城区共报告水痘5 188例,8年平均发病率为62.61/10万,城乡结合部地区发病高于偏远农村地区,呈现春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3~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6~8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529.26/10万和450.79/10万。结论 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重点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水痘防控工作;尽快制定并实施2针水痘疫苗的免疫策略,并将其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切实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可有效降低水痘发病率,减轻水痘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贵州省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7年贵州省水痘发病情况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贵州省共报告水痘病例11208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3.67/10万;水痘发病高峰为5-7月份和11月至次年的1月份;男性〖DK〗∶女性=1.31〖DK〗∶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的人群中,占总病例数的82.63%,职业以学生(46.13%)、散居儿童(24.36%)、和幼托儿童(19.14%)为主;2013-2017年贵州省共报告水痘聚集及暴发疫情87起,主要场所在小学(63.22%)。结论 学生是主要发病人群,水痘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建议加强以学校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加大水痘等二类疫苗的宣传力度,提高水痘疫苗的接种率与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丁旭      任达飞    高前荣  宁乐婷  肖艳芳 《现代预防医学》2021,(18):3411-3414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铜仁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合适的水痘防控措施和免疫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铜仁市水痘发病疫情资料及疫苗接种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水痘流行特征和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0年铜仁市累计报告水痘17 2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9.80/10万,整体发病呈上升趋势(χ2 = 79.56,P<0.05),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23.06/10万(809例)上升到2019年的82.87/10万(2 626例),城区发病9 642例(55.87%)高于郊区7 616例(44.13%),每年春末夏初(5—7月)和冬季(11月—次年1月)为水痘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5岁以下人群,共报告16 650例,占总病例数的96.48%,4~6岁为高发年龄段。男性水痘年均发病率 ( 55.17/10 万) 高于女性( 44.15/10万),发病职业以学生8 950例(51.86%)、散居儿童3 644例(21.11%)、幼托儿童2 658例(15.40%)为主,全市水痘发病率与疫苗接种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铜仁市水痘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及人群发病特征,发病以学生或15岁以下人群为主,需继续加强第1剂水痘疫苗的接种,推广第2剂水痘疫苗的补充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4-2018年福建省水痘疫情流行情况并进行发病预测,为调整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4-2018年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水痘病例资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水痘突发事件报告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福建省2014-2018年累计报告58 934例水痘病例,年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南京市水痘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水痘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水痘病例的分布特征。结果 2006-2017年南京市共报告水痘病例27 36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10万(9.1/10万~115/10万),报告发病率呈升高趋势(t=2.79,P<0.05),2017年报告病例数最多(9 478例);时间分布呈现双峰,分别为10月~次年1月(54%)和3~6月(28%);男性占55%;病例年龄中位数为9岁(0~90岁),35岁以下占99%,15岁以下占68%,有5岁和9岁两个发病高峰;学生(53%)、幼托儿童(21%)和散居儿童(9.3%)共占84%。报告32起水痘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结论 在2017年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后,南京市报告水痘病例显著增加,监测敏感性得到提高,应加强水痘的持续监测,同时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济南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2008-2017年水痘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济南市累计报告水痘病例36754例,年均发病率为54.42/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687.18,P<0.01)。所辖的10个区县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城区高于农村,年均报告发病率前5位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市中区、历城区,发病数占全市80.40%。各月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11月至次年1月和4月-6月,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26∶1。病例主要为15岁以下儿童,发病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039.99,P<0.01),职业构成主要为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全市共报告突发疫情23起,均发生在学校。10年间水痘疫苗接种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期水痘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两者存在负相关(r=-0.66)。结论 基于济南市水痘流行特征,建议将水痘2剂次免疫策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 2011-2016 年保山市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保山市水痘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 2011-2016 年保山市水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报告水痘病例5724 例,年平均发病率37.49/10 万,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χ2趋势=63.733,P<0.001)。所辖 5个县(市、区)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发病率前 3 位为腾冲市、施甸县和隆阳区。全年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呈双峰分布,峰值为4-7月和 10-1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4~10岁间,占全部病例数的 55.17% ,男女性别比为 1.13[DK]∶1。农村发病数高于城市。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其中学生病例数最多,占全部病例数的56.81% 。期间无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论 保山市水痘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发病率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建议适时调整免疫规划策略,特别是针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学生和学龄儿童加强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8.
崔伟红  姜梅  李娜  陈鹏  李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5,(19):3581-3583
摘要:目的 分析烟台市学校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4年学校水痘发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各类学校共报告水痘病例6306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水痘发病与学生在校时间一致,呈春、冬季双峰,各占病例数的27.77%和31.41%。城市高于农村(χ2=2229.75,P<0.05),城乡比2.66:1,芝罘区(398.22/10万)、莱山区(304.33/10万)、福山区(170.64/10万)发病率较高。男女性别比1.27:1,历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P>0.05)。各类学校发病率不同(χ2=1187.45,P<0.05),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小学。随着小年龄组疫苗接种,小学和幼儿园发病下降最快,降幅达82.77%、57.12%。历年发病年龄不同(F=74.60,P<0.05),分别为(10.23±4.992)岁、(10.38±4.927)岁、(11.08±4.643)岁、(11.14±4.885)岁、(12.49±4.919)岁、(13.52±4.772)岁、(13.63±4.675)岁,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龄高峰由6~7岁、9岁移至12岁。88.46%的病例未接种过水痘疫苗,79.67%的患者接种超过5年。7年发生7起水痘突发事件,5起在小学。结论 各类学校均有水痘防控压力,应加强病例监测,隔离水痘病例、严把复课关、落实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