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张延宾  谷倩  雷晓天  柯杨  桂官 《建筑结构》2021,51(2):27-33,112
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自重较大、工厂标准化生产的预制底板规格尺寸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两块预制普通混凝土大板通过一条整体式接缝拼装,并后浇轻质页岩陶粒混凝土而成的大开间叠合楼板,页岩陶粒混凝土后浇层可有效减小楼板自重,提高楼板的保温、隔热和隔声性能.通过进行叠合板足尺试件的堆载试验,研究其在竖向...  相似文献   

2.
刘晗 《山西建筑》2008,34(7):109-111
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双向板的抗弯刚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双向板叠合后的刚度理论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双向板叠合后的刚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PK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楼盖的加载试验,研究了 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挠度、抗裂及双向受力性能,试验表明该叠合板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整体性能,双向受力特征明显,可按整体双向板进行设计和计算;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 PK 双向叠合板中荷载的传递规律,得出 PK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的荷载传递规律基本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轻质页岩陶粒用于屋面隔热、保温,找坡层隔热效果明显;整体性好,施工简便;抗压强度高;屋面可以承重,可以按使用要求铺设排水坡度,大大方便设计和施工。本文主要就陶粒混凝土材料选择、配比、结构构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付达新 《广东建材》2009,32(12):13-15
本文试用憎水处理技术对页岩陶粒进行处理,从而配制出抗压度强、环保、轻质的全轻混凝上。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四边简支双向叠合板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进行了抗弯刚度分析,基于弹性薄板原理,按照正交各向异性板推导四边简支单向预应力矩形板的相应计算公式,通过自编程序求解出双向叠合板在四边简支边界条件下的计算系数,并编制成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相对应的表格,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通过与现浇四边简支双向板弹性计算系数的比较可知,在预应力双向叠合板的设计中,应将预制构件沿短跨方向布置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节省钢材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与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进行比对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等级的碎石型页岩陶粒混凝土的收缩、抗渗和耐磨性能等耐久性能,以期对碎石型页岩陶粒混凝土的推广应用产生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秀华  张宝生  葛勇  袁杰 《混凝土》2004,(12):32-33,44
研究了页岩陶粒预湿程度对混凝土强度和抗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页岩陶粒预湿程度的增加,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幅度较后期强度大,而强度增长率明显增大.当页岩陶粒预湿程度低于饱和吸水率的91%时,对混凝土抗冻性几乎没有影响;当页岩陶粒预湿程度进一步增加时,可通过提高含气量来改善抗冻性。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页岩轻质陶粒与普通混凝土材料,采用体积法设计配合比,以低成本为目标配制大流动度、轻质高强混凝土.利用水胶比,陶粒、砂及浆体{者比例调控试体坍落度、表观密度与强度.町筛选出满足人流动度的轻质高强混凝t,通过对比实验,得到28 d抗压强度超过60 Mpa,表观密度为2025 kg/m3的陶粒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结合预制矩形肋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简称双向叠合板)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当前实际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双向叠合板的正交构造异性特征影响,采用荷载叠加法和正交构造异性板理论求解了均布荷载下一边固支三边简支双向叠合板挠度及弯矩的解。通过对解作形式变换和引入等效跨度比,将双向叠合板等效为各向同性双向板进行计算,提出了简化弹性计算方法。编程计算得到了双向叠合板强、弱方向刚度比为0.5和2.0,以及等效跨度比在0.5~1.0时的弹性系数。介绍了按照等效跨度比查找各向同性双向板弹性系数的线性插值法,并与编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简化弹性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编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完全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该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新型带可拆桁架肋叠合双向楼盖的力学性能,进行了2块不同配筋形式新型叠合双向板和1块现浇双向板的静载试验,对新型叠合双向板的施工阶段进行了模拟加载试验,在未设支撑的情况下,测试了预制板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并对比分析了试件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刚度变化、挠曲变形、开裂荷载、受弯承载力、整体工作受力性能等基本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预制板在施工阶段的挠度限值满足规范要求,桁架肋在新型叠合双向板的施工阶段起支撑作用,承担施工荷载,在施工过程中可不另设支撑; 新型叠合双向板与现浇双向板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基本相同,开裂荷载较现浇双向板提前; 与现浇双向板相比,新型叠合双向板中叠合层和预埋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楼板的整体性,但影响不大; 在配筋面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预制板内采用细钢筋可以提高叠合双向板的抗裂性能; 在使用阶段,自然粗糙面的构造措施能够较好地保证叠合面的抗剪能力,在弹性受力阶段预制板和后浇层能够协同工作,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试块,以分组试验数据为小样本,采用端到端的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集成学习算法,建立了混凝土叠合面处理方式、浇筑间隔时间及法向作用力等输入特征参数与叠合面黏结强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并将GBDT模型预测结果与支持向量回归、K近邻回归、决策树和BP神经网络等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GBDT模型预测结果的拟合优度、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优于其它模型,其测试样本集的平均相对误差明显小于其它模型.所建立的GBDT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对混凝土叠合面黏结强度的变化进行满意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页岩陶粒混凝土高温性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不同配合比的页岩陶粒混凝土,观察了600℃高温后不同湿含量(质量分数)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爆裂情况,测试了200,400,600,800,1000℃高温后页岩陶粒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相对残余抗压强度.结果表明:随着页岩陶粒掺量的增加,页岩陶粒混凝土高温爆裂率增大;页岩陶粒混凝土湿含量越高,其高温爆裂率越大;掺0.91kg/m3长度为20mm的网状聚丙烯纤维可以使页岩陶粒掺量580kg/m3的全轻混凝土不发生高温爆裂.经历800℃和1000℃高温后,全轻混凝土质量损失比普通混凝土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页岩陶粒混凝土相对残余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页岩陶粒掺量越大,混凝土相对残余抗压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高强陶粒和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龚洛书 《混凝土》2000,(2):7-11
本文在回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强陶粒及其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影响高强陶粒生产、应用发展的主要原因解决的关键问题;对高性能轻集料及其混凝土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也做了具体分析,并展望了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21世纪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采用马镫钢筋作为抗剪拉结钢筋的分离式拼缝混凝土叠合板的受力性能,通过3块简支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对其在不同马镫钢筋布置下的荷载-挠度曲线、承载能力、变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裂缝成因、拼缝处受力机理,推导了其开裂荷载的计算式。结果表明:规范分离式拼缝叠合板的荷载-挠度曲线发展趋势为三折线形,其开裂荷载计算与普通叠合板计算有所区别; 试件拼缝处易产生沿着叠合面的撕裂破坏,其附加钢筋容易发生局部滑移或者锚固失效; 试件屈服荷载受附加钢筋的黏结滑移影响有一定的降低,其极限承载力取决于拼缝处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板的拉结强度; 试件拼缝处裂缝数目与宽度和马镫钢筋有关,合理改变马镫钢筋布置能够有效减少裂缝数目及宽度; 试件屈服前变形呈现整体弯曲,屈服后变形主要集中在拼缝处,最终试件均出现了混凝土压碎现象,其破坏形态呈现二折线形; 根据相关规范,针对附加钢筋滑移问题可通过锚固弯钩、加长钢筋长度、抬高钢筋位置等措施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设计制作了双面直剪型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浇筑试块并进行剪切破坏试验,发现各组试块的最终剪切破坏面层不同程度地由两侧混凝土及初始浇筑面层共同组成.为此,给出了具有内部分层式速度间断面的剪切破坏机构模型,并选用Mises屈服条件及Coulomb剪破条件,根据塑性极限分析原理建立了2种混凝土黏结层剪切破坏强度的解析解.结果表明: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浇筑时,考虑浇筑结合面处理方式、浇筑间隔时间及法向力影响的最终剪切破坏遵循Mohr-Coulomb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和双向板中的次弯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利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主弯矩,进而计算次弯矩的方法.计算了预应力井式梁和双向板的次弯矩,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算例表明,井式梁和双向板的次弯矩在支座间不呈直线分布,而是由于相邻构件的约束呈空间立体形状.次弯矩在方向和数值上也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张厚  管晔辉  周和俭 《建筑科学》2011,27(1):24-28,38
本文阐述的新型压型钢板-混凝土双向组合板完全抛开了传统的做法,采用压型钢板条和钢筋组成构架浇筑而成.这种独特构造的显著特点是首创、新颖和实用性,既节省钢材,又便于加工制作.而且该板型不仅能够在纵横两个方向承担荷载和弯矩,真正实现了双向板的功能;又根除了通常组合板普遍存在的纵向抗剪失效带来的破坏,改善和提高了钢板和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