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ZigBee技术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代智能家居的特点,重点剖析了ZigBee技术及其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网络拓扑结构、主控制器以及ZigBee无线通信节点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能满足现代智能家居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无线传感网络。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其中各个节点的工作流程。该系统使用ZigBee无线网络取代传统有线家居网,使智能家居系统具有成本低、功耗低、覆盖范围大、组网灵活的特点。特别是ZigBee符合IEEE802.15.4协议,利用系统与其它符合标准的产品的互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赵勇 《测控技术》2012,31(11):52-54
针对目前智能家居系统布线麻烦、维护成本高、移动性差等缺点,给出了一种基于ARM芯片和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基于ZigBee技术构建家庭内网,采用S3C6410作为硬件平台,并搭载Linux操作系统来设计家庭网关,利用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家庭外网。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布线简单、移动性好等优点,能够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本地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庞泳  李光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5):1547-1550,1582
针对家居智能化的研究现状,设计了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系统,解决了当前智能家居布线系统存在的不足。根据智能家居网内传输数据业务的不同类型,对MAC协议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改进方案。通过改进的MAC协议与ZigBee数据帧二者结合,对网内不同数据类型采取针对性处理,使系统具有较低功耗和较高的安全性。基于NS2网络仿真平台的实验仿真和对烟雾监测、温度监测的实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达到智能家居系统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智能家居系统系统安装和维护成本高,系统可扩展性和移动性能差的问题,提出利用ZigBee无线技术和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机动性、自律能力来实现智能家居系统。为实现室内近距离对家庭服务机器人和家电设备的控制,为其设计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语音遥控器。该遥控器通过ZigBee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控制家庭机器人的前进、后退等,还可以用于控制具有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的家电设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ARM9和ZigBee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嵌入式技术和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开发了智能家居系统.给出了智能家居系统总体框架,对各部分的硬、软件进行了设计,并阐述了实现该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用户可以通过网关对智能家居进行远程监控.在室内可以利用内嵌ZigBee模块的手持设备(例如PDA)对联网的家电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7.
将嵌入式技术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网络接入家庭和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低成本、低功耗的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通过Internet和GSM/CDMA网络直接访问家庭网关进而控制家庭内部ZigBee网络,实现了家电控制及监控等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8.
叶红卫 《微型机与应用》2012,31(13):56-57,60
设计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采用XBee模块组成ZigBee网络传输智能家居控制网络,由Netduino plus搭建的家庭网关实施控制,Android远程控制端通过Pachube对网关进行访问。该系统组网方便,能通过手机远程监控智能家居的运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家庭生活得更舒适、安全、智能化,论文提出了基于ARM和ZigBee的便携式智能家居终端系统,通过ARM和ZigBee技术实现智能家居的无线监控和控制.ZigBee终端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ZigBee无线协议传给ZigBee协调器,ZigBee协调器再把数据传送到ARM,ARM把数据处理后显示在液晶触摸屏上,而触摸屏既可以显示数据,又可以作为输入控制ZigBee终端.在实验环境下,模拟研究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家电控制、安防报警、室内环境监测、厨房电器设备的控制等功能,对将来智能家居的发展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家居设备传感网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设计智能家居路由器。采用Zstack协议栈和开源OpenWrt系统分别处理ZigBee和WiFi网络报文,使报文在应用层进行无障碍传输并提供相应数据服务,同时利用智能家居场景设计的服务软件为设备提供管理服务。将上述2种服务与WiFi路由器和ZigBee协调器相结合组成适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路由器。通过Packet Sniffer和Wireshark软件分别抓取ZigBee和互联网数据包对路由器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路由器能够同时满足智能家居设备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终端的上网需求,降低了智能家居的安装成本以及硬件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其设计方案也层出不穷。本文简述了研究智能家居系统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通过对比传统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现有的一些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突出了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应用中的优势。本文中选用了三星的S3C6410和Linux系统,CC2530作为ZigBee模块,完成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设计,最后实现ZigBee网络的组网和数据采集,以及Android手机端的远程数据访问。  相似文献   

12.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无线网络系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无线网络系统。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通讯协议以及无线节点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在传统的有线家居网络系统的基础上使用ZigBee技术,使其具有成本低、功耗低、覆盖范围大的特点。特别是其符合IEEE802.15.4协议,利于系统与其它符合标准的产品的互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ZigBee技术在家居智能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传统智能家居监控系统中的布线复杂、通讯盲区和高功耗问题,提出和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文中给出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架构,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MCF52235高性能微控制器、ZigBee通信芯片CC2480和短信收发模块构成家庭智能控制器。分析了其内部网可采用ZigBee技术构建低能耗、大范围的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家居远程监控系统低功耗、低成本、易扩展和无缝通讯要求。初步实验表明,该家居控制器平台上可实现对家庭住宅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4.
智能家居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目前智能家居系统实用性差、成本高、可扩充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Wi-Fi及ZigBee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家庭各种控制器、传感器可以通过ZigBee协议与智能家居网关自动组网,智能移动终端可以通过Wi-Fi与智能家居网关进行通信。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监控和控制智能家居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另外,智能家居网关能通过GPRS/GSM及时发送告警信息通知用户。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通过分析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合,设计了以Linux系统为核心、以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并以GPRS通信技术进行系统远程监控的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智能家居的统筹管理,体现了智能家居的网络化、人性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技术为基础架构的情景感知技术,通过基于ZigBee的家庭组网设计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设计,构建了情景感知模型,并以"智能家居物联网"作为应用示范,设计了一种低功耗、低成本、安装简单、扩展容易的分布式智能家居系统,论述了该模型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每日息息相关的家居功能有了更高的期望。为了改进现有大多数现场总线式系统布线和维护难的局面,提出了一种基于 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方案。该系统包括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网关和移动手机终端三个部分,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网关直观地掌握所有节点上各种传感器的工作状态,集中对各种电器进行控制,并可通过移动手机终端实现远程控制。经测试该系统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自动照明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在智能家居建设上,介绍系统架构、硬件方案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几种近距离无线技术的比较,选择了ZigBee技术来组建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传感网络。主要介绍了系统中ZigBee节点的设计,硬件底板的设计以及各个传感器的选型。最后给出了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家居的智能化与便捷化,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嵌入式技术、ZigBee通信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及WiFi通信技术实现智能居家模式与远程控制模式两种控制模式。最后制作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模型,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通过语音及移动终端对家电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具有智能、便捷等特点,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