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土地区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工程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可提高桩的竖向承载力、减少桩的沉降并改善桩的工程性状。本文依据西安地区某工程中采用桩侧和桩端后压浆和没压浆的 4根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的对比 ,分析了黄土地基中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桩身轴力的传递规律、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 ,探讨了后压浆技术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桩底压浆钻孔灌注桩高应变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桩底压浆钻孔灌注桩高应变检测工程实例 ,简要介绍了高应变检测的原理及测试方法 ;根据桩底压浆钻孔灌注桩高应变检测数据及静载试验结果 ,分析了桩端压浆的效果 ;探讨了桩的极限承载力构成中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了最优桩端阻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以沉降控制标准为原则来确定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开展的6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现场静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桩压浆前后的试验结果,研究了组合后压浆对深厚细砂层钻孔灌注桩承载变形性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得出了在不同桩顶沉降条件下桩端阻力增强系数、桩侧阻力增强系数的取值范围,并给出了一种基于沉降控制标准的组合后压浆桩承载力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组合后压浆条件下的深厚细砂层钻孔灌注桩承载变形性能显著提升,且承载力提高幅度随着桩顶沉降的增加逐渐增大;组合后压浆桩加载至极限状态时,其极限承载力至少提高66%,且能有效地控制桩基沉降量;同时组合压浆后能有效地改善桩端支承性能与桩侧受力特性,显著提高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并对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产生明显影响。此外,设计计算方法能较好地给出组合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范围,可保守地将计算结果的下限作为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4.
段刚  李明 《中州建设》2006,(9):57-57
钻孔灌注桩桩侧桩底联合后压浆技术是近年来建筑领域正在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存在诸多不利于桩的承载特性的因素,如桩底沉渣、桩侧泥皮等,会降低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进而降低桩的承载力,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稳定性。为保证桩的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河南发展大厦工程经有关方面充分论证,采用了钻孔灌注桩桩侧桩底联合后压浆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5.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基于72个工地186要有静载试桩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术地端、桩侧压浆对钻孔灌注桩的增强加固机理,深入研究了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利用静载试桩结果,统计出后压浆桩极限承载力增幅值及极限端阻力增强系数的频数分布规律,提出了后压浆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超长钻孔灌注桩应用后压浆技术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生根  曹辉 《建筑技术》1999,30(3):178-178,181
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来源于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而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除与土层条件等有关外,还受施工工艺的影响。不同施工质量所形成的桩体,其竖向承载力相差很大。为保证桩的承载力达到要求,国内部分地区使用了后压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预先设置于钢筋笼上的...  相似文献   

7.
后压浆混凝土灌注桩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基于工程实例静载试桩的实验资料 ,分析了桩端、桩侧压浆对钻孔灌注的增强加固机理 ,研究了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特性 ,特别是分析了后压浆桩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及极限承载力的增加幅度等。对同类工程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龙冬晚 《四川建材》2011,37(3):80-81,83
钻孔灌注桩端后压浆技术是一项正大力推广应用的建筑施工新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分析阐述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和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一般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对桩端桩侧进行后压浆处理,处理后单桩竖向承载力有大幅度提高,且经济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两港公路大清河桥主桥长342m,主桥中主墩桩径1.5m,桩长70~71m,属于软土地基超长钻孔灌注桩,采川桩端后压浆技术。为了测定桩身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对试桩采用白平衡测试法进行静载试验。试桩共2根,承载力最高达26500kN。采用自平衡单、双荷载箱技术,成功地获得2根试桩压浆前、后的极限承载力,并对桩总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承载性能及桩端后压浆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万里  郭倩 《云南建材》2010,(11):80-82
本文提出对于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可以根据实际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进行处理,以提高桩端桩侧的承载力,以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的加固机理,从多方面对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试桩承载力试验检测与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端桩侧后压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佩 《山西建筑》2002,28(1):36-3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端桩侧后压浆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该技术是采用通过桩身预埋铁管,用高压力强行将水泥浆压入桩底桩侧土层中,在桩身质量达到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大幅度提桩端及桩侧土层承载力,从而提高单桩群桩承载力和刚度。并对试桩进行了静载试验,得出了一系列试验数据,从而证明钻孔灌注桩桩端桩侧后压浆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张扬 《山西建筑》2003,29(18):48-49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应用现状,对桩底后压浆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作用机理作了分析,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指出该技术对于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改善桩基承载工作性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河北省青银高速公路五分干渠中桥常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及经后压浆处理的桩基的试验测试,分析比较二者的侧摩阻及端阻的发挥程度和承载特性。试验证明后压浆在桥梁桩基工程中能够明显改变桩的承载性能,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桩的沉降,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斌 《山西建筑》2010,36(32):121-122
通过人工挖孔桩后压浆技术在抚州市某商住楼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对比了灌注桩后注浆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以及承载力估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揭示了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状及桩侧、桩端阻力发挥特性,并提出了工程桩的设计、施工建议,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5.
碎石注浆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对碎石注浆桩这一新型桩基技术的承载性状、工作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素混凝土灌注桩和预制混凝土桩相比,碎石注浆桩通过先投放碎石后进行注浆成桩的工艺,在注浆过程中胶结碎石成混凝土提高桩体强度的同时,水泥砂浆也胶结加固了桩侧和桩端土体,使得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均得到显著提高。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注浆对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影响及荷载分担情况,得到了一些有益结论。试验也表明:泥浆护壁的成孔方式对桩体的承载性能有一定削弱作用,通过后注浆的工艺可得到改善。着重对试验方法和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得到的一些试验数据和结论可为深入研究碎石注浆桩的加固机理和计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持力层钻孔桩桩底后注浆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钻孔桩桩底后注浆的机理和工艺技术。采用分层位移迭代法对不同桩基持力层注浆前后的Q-s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持力层从粘土→粉砂→砾石层,颗粒越粗,桩底后注浆的效果越好。还通过试桩作了注浆前后的对比静力试验,得出了以下结果:桩的承载力的增幅注浆后比注浆前一般可提高20%30%,对砾石持力层,可超过40%,且沉降量明显减少;注浆后桩身轴力可发挥更大潜力;注浆后桩侧摩擦力能明显提高。文末,并对砾石层、粉砂层、粘土层及基岩四种持力层的钻孔桩桩底后注浆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给出了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静载荷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对比了注浆及未注浆两种情况下灌注桩承载性状,说明桩端注浆后大大提高了软土地区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最后分析了注浆后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桩端后压浆灌注桩长期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后压浆灌注桩的长期工作性能,以银川北京路延伸及滨河黄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试桩静载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后压浆桩承载力的实测结果,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后压浆灌注桩的长期承载性能及桩基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形成的水泥土加固体,其强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使桩端阻力进一步增强,桩端后压浆存在时间效应;桩端后压浆导致浆液上返而在靠近桩端的桩侧处形成浆土混合物,使桩侧摩阻力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强,占极限承载力的比例逐渐增大;与未压浆桩相比,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桩端后压浆桩基的沉降随时间增长而减小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软土地基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试验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虹桥枢纽等重大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注浆前后的静载荷试验、桩身应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桩端后注浆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桩端后注浆对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作用机理及各自的影响程度,并通过桩端取芯验证分析结果,得出了桩端后注浆主要提高桩侧摩阻力及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与桩端进入砂层深度成正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以其承载力高、无挤土、无振动、能贴近已建建筑物施工、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桩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起,对桩基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施工工艺影响,钻孔灌注桩桩底形成的沉渣较难清理,桩侧分布的较厚的桩身泥皮则影响侧摩阻力的进一步发挥,导致单桩承载力不足。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为了改善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对桩基承载力的不良影响,采用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现场施工和检测结果表明,桩基承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