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建容 《中国当代医药》2013,(23):144-145,14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4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124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12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情况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中的9个项目评分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0例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入院后20-30mira进行调查,心理干预后手术前20mim完成第2次SAS、SDS量表调查,同时测量血压和心率,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评分明显降低(P〈0.05);SBP、DBP、HR相比,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缙云县五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DBP、SB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SBP、DBP、TC、TG、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DBP、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2组间患者治疗后的SBP、DBP、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后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伴高血脂临床治疗中,应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ES、SDS以及SA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前后,SES、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前后,SES、SDS及SAS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6.
夏伦保  夏炎 《安徽医药》2014,(7):1317-131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情绪及注意偏向的变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情绪词Stroop任务作为评定工具,对58例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后SAS,SDS得分[(45.74±4.71)分,(55.03±5.30)分]较手术前降低[(52.09±5.72)分,(51.92±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6,P〈0.000;t=3.824,P=0.001);情绪词Stroop任务中负性词的正确率在手术后[(84.77±8.96)%]较手术前[(79.03±14.1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7,P=0.013)。结论手术治疗后患者情绪状态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手术后负性情绪仍较明显,需加强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到京煤集团总医院治疗高血压的78例老年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24h动态SBP及DBP、白昼动态SBP及DBP、夜间动态SBP及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及联合氟西汀治疗拒绝上学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符合拒绝上学诊断标准的患者95例,年龄8~18岁。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CBT组(n=47)、CBT+氟西汀组(n=48),疗程12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记录每组的返校率。结果:CBT组治疗前后SAS和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返校率74.5%;CBT+氟西汀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返校率83.3%。两组间返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和CBT联合氟西汀均可以有效治疗拒绝上学,氟西汀不能提高CBT治疗拒绝上学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影响。结论将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10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均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以及运用VAS评分标准对护理前后疼痛级别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及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AS及SDS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得分较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的心理状况,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中疼痛,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晨峰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患者采用除钙拮抗剂(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之外的其他降压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6周后晨峰高血压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峰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周后、4周后、6周后SBP和DBP,两组患者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后、4周后、6周后SBP和DBP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第4周血压已经达标,而对照组在第6周方达标。结论晨峰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采用新辅助化疗的92例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指导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对负性情绪进行宣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老年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觉醒次数、睡眠质量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睡眠状况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PSQI指标总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20,P=0.000)。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措施及经验,以供参考。方法 1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6例。均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由全科医生对其进行综合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病情控制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SBP、DBP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血压控制效果,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HR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安慰剂(安慰剂组51例)、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照组55例)、拉西地平(治疗组54例)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BP、DBP、PAI-1的变化。结果安慰剂组治疗前后SBP、DBP、PA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安慰剂组SBP、DBP、PAI-1治疗后[SBP(146±10)mmHg、DBP(82±6)mmHg、PAI-1(44.25±6.38)μg/L]比较,对照组[SBP(118±6)mmHg、DBP(724-8)mmHg、PAI-1(28.36±5.28)μg/L]、治疗组[SBP(117±4)mmHg、DBP(75±6)mnqHg、PAI-1(35.18±4.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AI-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降压同时有进一步降低PAI-1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桂荣 《海峡药学》2011,23(6):125-126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疗程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SBP和DBP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差值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杨春玲 《北方药学》2016,13(10):28-29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预防老年患者清晨血压过高的风险。方法:选出老年清晨高血压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一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另外一组服用缬沙坦,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清晨收缩压(SBP)、清晨舒张压(DBP)及达标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BP、DBP都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SBP和DBP降压大幅度增加,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4,P<0.01;t=9.400,P<0.01)。根据高血压治疗标准,对照组达标13例,达标率65%;观察组达标18例,达标率9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84,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能控制血压过高,在清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缬沙坦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但治疗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122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61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SB水平、BMI及干预前后患儿家属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得分。治疗前,两组患儿TSB水平、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B水平低于对照组,B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家属SAS、SDS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效果,降低血清TSB水平,提高BMI,且可有效缓解家属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坎地沙坦酯片,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片。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降压疗效、BP、HR、24h动态血压及T/P比值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6、8周SBP、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R为(74±6)次/min,对照组为(74±7)次/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日间和夜间血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BP和DBP的T/P比值分别为0.75和0.71,对照组为0.76和0.9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1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老年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15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85)和对照组(n=72),两组均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降压治疗效果,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对焦虑抑心理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总有效率为90.59%( 77/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1% (5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68,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34、15.60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4.638、5.316,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施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而且有助于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