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俊彪  吴靖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57-1659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并评估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个月以上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条件共190例,调查年龄、性别、病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糖尿病及高血压家族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结果:达到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42例(22.1%),女性体重指数较男性显著升高(P<0.05),高龄组及长病程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不同的病程和年龄段患病率有所不同.进一步加强精神分裂症人群,特别是长病程、高龄人群有关代谢综合征的监测和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昆明市精神病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测定腹围、体重,测定代谢指标,中心性肥胖按照世界糖尿病联盟(IDF)定义,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按(IDF) 2005全球统一标准;同时调查与之相关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女性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率均高于男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性肥胖与性别、体质指数有关,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影响有差别.结论:女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体重增加的风险比男性高,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易发生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有很高的代谢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昆明市精神病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测定腹围、体重,测定代谢指标,中心性肥胖按照世界糖尿病联盟(IDF)定义,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按(IDF)2005全球统一标准;同时调查与之相关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女性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率均高于男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性肥胖与性别、体质指数有关,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影响有差别。结论:女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体重增加的风险比男性高,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易发生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有很高的代谢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长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出现体重指数超重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管理提供指导参考。方法于2017年8月1~5日期间选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年的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条件共238例,调查年龄、受教育程度、总病程、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总服药年限、肥胖家族史、伴发的躯体疾病、饮食结构、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入组的患者按BMI分类,合并分组为两组:体重过低或正常为一组(n=118),体重超重或肥胖为一组(n=120)。结果两组患者在受教育程度、总服药年限、抗精神病药、合并苯海索、合并苯二氮卓类、合并抗焦虑抑郁药、合并心境稳定剂、合并糖尿病、饮食结构、每天睡眠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总病程、肥胖家族史、合并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别(OR=6.233,95%CI:2.778~13.987)、合并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OR=0.086,95%CI:0.013~0.570)、肥胖家族史(OR=4.175,95%CI:1.159~15.047)、每天睡眠时间(OR=1.249,95%CI:1.049~1.488)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有肥胖家族史、每天睡眠时间长等可能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随访调查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47人,按用药不同,分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患者92例,氯丙嗪组55例,测量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和使用一年后的BMI、血压、血糖等指标。结果:两组均有病例发生了腹部肥胖、BMI≥24、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低HDL血症、高血压、代谢综合征;两组病例在BMI≥24、高血压上有统计学差异(χ2=4.307,P=0.038;χ2=6.857,P=0.009),且氯丙嗪组患者更容易发生BMI≥24、高血压。两组病例在BMI、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方面有统计学差异(t=2.319,P=0.022;t=2.291,P=0.024;t=2.406,P=0.019;t=2.109,P=0.039)。结论: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秦虹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393-1394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广泛应用于分裂症患者,药物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如肥胖、高血糖症、2型糖尿病、血脂障碍等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抗精神病药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 根据服药史、血象、肝功能检验、腹部B型超声检查等,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11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影响抗精神病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用药时间、抗精神药物种类.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发生率分别75.0%和25.0%,其中以氯丙嗪(25.9%)和利培酮(8.9%)应用最多.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与服药后1~3个月.结论 认识影响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有多种因素,在药物性感损坏的高发时期加强监测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绿凤  段娜  杨丽  宋纯东 《中医学报》2020,35(7):1444-1448
中医从痰瘀论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以扶正祛邪、化痰活血、健脾益肾为主要治则,通过辨证论治组成中药配方,在病变的早期阶段利湿化痰为主,中期理气化痰活血为主,后期温补脾肾、调和阴阳为主,可改善患者血脂、体质量、血糖等水平,减轻抗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疾病复发率。但目前研究存在如下问题:①缺乏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②目前各个医家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辨证依据和辨证分型不一致,缺乏证候学、体质学和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③临床科研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前瞻性临床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④已有研究表明瘦素、食欲素A、炎症因子等参与了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但缺乏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干预性生物学研究。因此,对症状、证候进行规范,把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的分阶段辨证分型治疗,加强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性生物学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代江 《重庆医学》2013,42(8):890-891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药物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住院治疗2周以上的老年精神病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器质性精神障碍使用剂量最小,其次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情感障碍,使用剂量最高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患躯体疾病者使用抗精神病药剂量较小.结论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遵循个体化、小剂量和单一用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新入院患者代谢综合征(MS)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随机调取精神障碍新入院患者的2281份病历,采集入院时的病史、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体格检查结果等各项相关数据。结果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MS的诊断标准(CDS2004),精神障碍新入院患者MS检出率为3.1%。20岁以下患者MS检出率为0.7%,21~30岁患者MS检出率为1.0%,31~40岁患者MS检出率为3.9%,41岁以上患者MS检出率为6.9%,在不同的年龄段M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显示在不同的婚姻状况、职业、精神疾病病程中M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的教育程度、1个月内有无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中M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抗精神病药、职业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调查新入院精神障碍患者MS检出率为3.1%,MS的危险因素为高龄、抗精神病药、职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各项代谢指标的影响效应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累积符合入组标准的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6例,予以利培酮治疗16周,于治疗前后测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与36名健康者做对照,并分析患者组发生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S)及各项代谢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组MS发生率为1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P=0.026);患者组16周末腰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餐后2h血糖的变化值[分别为:男(4.15±3.14)cm;女(4.41±2.86)cm,(0.26±0.51) mmol/L,(-0.09±0.19)mmol/L,( 0.49±0.84) mmol/L]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男(0.76±1.09)cm;女(0.64±0.81)cm,(0.04±0.15) mmol/L,(-0.01±0.12)mmol/L,(0.04±0.35) 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MS及腰围、甘油三酯、餐后2h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分别为糖尿病家史( OR20.34,95% CI1.97~ 210)及年龄(OR1.19,95% CI1.03~ 1.38)、基线腰围(OR1.26,95% CI1.04~1.52)及肥胖家史(OR4.27,95% CI1.21~15.1)、基线甘油三酯(OR73.88,95% CI3.41~16.01)及基线收缩压(OR1.16,95% CI1.00~1.33)、基线腰围(OR1.41,95% CI1.08~1.84)及年龄(OR1.53,95% CI1.02 ~1.31).结论 利培酮可引发腹型肥胖、糖脂代谢紊乱乃至MS;对年龄大、有糖尿病家史以及体态较胖的患者应慎用利培酮.  相似文献   

12.
康冬梅 《医学综述》2011,17(17):2669-2671
目前大量关于代谢综合征(MS)与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表明,中老年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MS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男性血清睾酮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而MS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人体的血糖升高或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是MS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现就近年来关于男性睾酮水平变化与这些危险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长风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上海市长风社区982名40~79岁、有糖尿病高危因素、无明确糖尿病史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榆查,观察MS的检出情况及其临床特征.结果 MS检出率为44.6%(438/982);男性MS检出率低于女性[34.5%(97/281)与48.6%(341/701),P<0.01],女性MS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1),但男性MS检出率和年龄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分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66.5%(653/982),腹型肥胖62.8%(617/982),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9.4%(485/982),高甘油三酯(TG)46.0%(452/982)和空腹血糖增高35.7%(351/982).同时有腹型肥胖以外3个及3个以上MS组分者55.9%(245/438).结论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有较高的MS检出率,MS患者中以同时有较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居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不同民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特征。方法:由2004年新疆博尔塔拉州高血压流行病学基线调查资料中选取符合要求的33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4个民族不同亚组间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逐渐升高。(2)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腹型肥胖、年龄、民族、职业、饮食特点、饮酒、打鼾、心肌梗死史(MI)、心血管病(CAD)家族史能预测MS的发病。结论:腹型肥胖、年龄、民族、职业、饮食特点、饮酒、打鼾、心肌梗死史、心血管病家族史与新疆博尔塔拉州人群MS发病有关,腹型肥胖为最突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钢铁从业人员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分析广州市钢铁从业人群代谢综合征(MS)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收集病例413份,对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筛选有9个暴露因素与MS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OR=1.717)、高尿酸血症(OR=1.746)、缺乏运动(OR=4.085)、高血压家族史(OR=1.333)、BMI(OR=3.376)、饮酒(OR=1.361)、高腰臀比(OR=1.802)、吸烟(OR=4.454)是M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MS是一种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州市花都区成人超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联。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分层抽样,于2018年在广州市花都区随机抽取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管辖的共1108名≥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调查对象的MS、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46%、33.66%和10.11%;腹型肥胖、血压(BP)、血糖(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1.77%、16.16%、6.77%、38.09%、9.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体重指数(BMI)为MS的危险因素。MS、腹型肥胖、血压、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检出率均呈现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质量组>体质量不足组(P<0.05)。结论广州市花都区成人超重和肥胖人群的MS患病率较高,其中年龄和体重指数(BMI)为MS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腹型肥胖的类型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e HB  Zhao ZG  Pu YF  Chen J  Ni YX  Zhong J  Liu HY  Li YS  Yan ZC  Liu DY  Zhu ZM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51-1254
目的 探讨不同的腹型肥胖类型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择至少有一项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患者846例,应用CT测量腹壁和腹内脂肪面积,同时测量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脂谱,按照是否腰围超标和合并内脏脂肪型肥胖(VFO)分为4个亚组:非肥胖组,隐性VFO组,假性VFO组和VFO组,比较不同腹型肥胖类型患者的MS风险.结果 (1)男性隐性VFO 51例(10.9%)显著高于女性18例(4.8%).(2)男性隐性VFO组MS罹患率22例(43.1%)显著高于非肥胖组47例(25.0%),低于假性VFO组37例(78.7%)和VFO组163例(88.6%).假性VFO组MS罹患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和隐性VFO组.(3)女性隐性VFO组MS6例(33.3%)与非肥胖组48例(3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低于假性VFO组74例(78.7%)和VFO组100例(90.9%).假性VFO组的MS罹患率高于非肥胖组和隐性VFO组,与VF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腰围增加和腹内脂肪堆积是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13(1.10~1.17),1.01(1.01~1.02),P<0.01].结论 不同腹型肥胖类型对MS危险有显著影响,隐性VFO和假性VFO患者同样有较高的心血管代谢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民康医院所有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调查性别、年龄等人文情况,并测定其代谢指标,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结果共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456人,严格依从诊断标准,结果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36.84%(168/456),其中男性MS检出率为31.25%,女性MS检出率为44.00%,男女性之间有显著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对精神分裂症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男性高,尤其肥胖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冯绍明 《海南医学》2012,23(12):21-2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调查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并根据有无代谢综合征发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腹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结果 112例高血压患者中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者共53例,检出率为47.32%。MS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5~64岁,且女性腹型肥胖率及低HDL-C血症患者明显多于男性(P<0.05),而男性FPG升高患者明显多于女性(P<0.05)。MS组平均年龄、腹围、体重指数、肥胖率、血脂指标TG、TC、HDL-C及FPG均较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S发病率相对较高,MS发病主要与患者年龄、腹围、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汉族人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193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年龄在30~74岁间,对照为1839例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匹配者。代谢综合征诊断按ATPⅢ定义和根据国人向心性肥胖的标准修改定义。结果 代谢综合征的现患率在各脑卒中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ATPⅢ定义的代谢综合征的现患率在脑卒中病例组为28.2%,对照组为10.1%;腔梗、血栓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代谢综合征现患率分别为30.9%、22.7%和29.4%。调整年龄、性别和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后,代谢综合征依然增加了脑卒中患病的危险,按ATPⅢ标准对上述3组不同类型脑卒中的OR值分别为4.04(3.22~5.08)、2.48(1.90~3.25)和3.67(2.7~4.3)。结论 国人中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患病危险增加相关,这种关系独立于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