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新生儿黄疸常见病原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 ,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我们对 1996~ 1999年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2 16例黄疸新生儿作了常见病原体的检测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男 142例 ,女 74例。年龄 1~ 2 8天。早产儿 2 2例 ,体重 180 0~ 2 35 0 g ;足月儿 186例 ,体重 2 6 30~ 35 6 0g ;巨大儿 5例 ,体重 40 10~ 40 5 0 g ;足月小样儿 3例 ,体重 2 0 0 5~2 2 80g。根据出院诊断统计 ,生理性黄疸 31例 ,病理性黄疸185例。1.2 检测方法 采集抗凝血 2ml,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做TOX、CMV、HBV及HSV检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新生儿常见病。它以巩膜、皮肤黄染为主要临床表现 ,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 ,严重时引起核黄疸而造成神经系统症状 ,并留下后遗症 ,故在医学界一直受到关注。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常用蓝光疗法。光疗法是使血清间接胆红素经光疗氧化分解为水溶性产物 ,经胆汁及尿液排出体外 ,光源为蓝光或日光 ,但最有效的为蓝光 (波长为 42 0~ 470nm)。1 临床资料我科于 1997年~ 2 0 0 0年期间 ,采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 2 0例 ,男性 14例 ,女 6例。患儿年龄为 7天~ 2 5月 ,光疗后黄…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原因繁多 ,如果观察治疗不及时 ,可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甚至死亡。现将 4 15例新生儿黄疸特点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在我院 1998- 2 0 0 0年分娩的 12 4 3例新生儿 ,住院期间实行母婴同室 ,出院后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 ,准确记录新生儿黄疸的出现时间 ,了解黄疸消退情况 ,共有 4 15例出现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33 4 % ,其中生理性黄疸 4 0 7例 ,占 98 1% ,占新生儿的 32 7% ,病理性黄疸 8例 ,占 1 9% ,占新生儿的 0 7%。生理性黄疸中男性 2 4 9例 ,…  相似文献   

4.
彭慧  刘云 《华夏医学》2003,16(3):377-377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病 ,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虽然对新生儿影响不大 ,但在一些病理条件下 (如感染、出血 )可加重黄疸 ,引起一系列的黄疸症状 ,而病理性黄疸 ,对新生儿的危害更为严重 ,是新生儿疾病中较为常见的死因。笔者应用思密达治疗黄疸能缩短疗程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本组患儿共 80例 ,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4 0例 ,均为我院1998~ 2 0 0 1年小儿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患儿。两组患儿病情、胆红素值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其中男 4 9例 ,女 31例 ,年龄最大 2 8d,最小 2 d(凡外科…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临床上必须加以鉴别 ,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我科近 1年共收治新生儿黄疸 1 68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68例中 ,男 86例 ,女 82例 ,孕周 31~ 37周82例 ,~ 4 2周 69例 ,>4 2周 1 7例 ;体重 1 0 50~ 1 50 0 g2 3例 ,~ 2 50 0g 4 6例 ,~ 4 0 0 0 g 75例 ,>4 0 0 0 g 2 4例 ;年龄 :出生~ 7天 91例 ,~ 1 4天 51例 ,~ 2 1天 1 6例 ,~ 2 8天 1 0例。病因 本组新生儿黄疸中 ,以感染性和母乳性黄疸为主 ,少数由于窒息、头颅血肿、溶血、先天性胆道畸形等所致。其中败血症 1 6例 ( 9…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HB)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若不及时治疗易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本文收集了我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共 86例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近 5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 86例 ,均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1〕。男 4 2例 ,女 4 4例。足月儿 6 0例 ,早产儿 6例 ,过期产儿 2 0例。HB患儿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 30 .5 0 %。1.2 黄疸原因 :本组病例中母乳性黄疸 2 6例 (30 .2 3% ) ,头颅血肿 12例 (13.95 % ) ,围产因素 10例 (11.6 3% ) ,ABO溶血症 8例 (9.30 % ) ,感染性黄疸 6例 (6 .…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新疆医学》2011,41(11):87-8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病理性黄疸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后果。我科近两年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14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符合《实用新  相似文献   

8.
黄雪榕 《华夏医学》2000,13(5):639-640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出生后红细胞破坏、血清内胆红素产生过多引起。正常情况下出生 2~ 3d出现 ,2周左右消退。血清胆红素浓度在 85~ 10 3μmol/ L,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 ,为生理性黄疸 ,无需特殊处理。若黄疸出现在 2 4h以内 ,或黄疸时间延长 (超过 2周 )或退而复现 ,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 2 0 5μmol/L,多为病理性黄疸 ,需及时治疗。临床上采用蓝光照射配合药物治疗。现将我科 1995~ 1998年采用蓝光照射治疗 40例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均为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 ,体重在 190 0~ 3 95 0 g,日龄 2 …  相似文献   

9.
母乳性黄疸 (BMJ)是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 ,近来随着母乳喂养知识普及、母乳喂养率提高而有增多的趋势 ,但报导不多。我院于 1996年至 1998年共观察到 6 5例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至 1998年在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纯母乳喂养 42 0例 ,经过新生儿访视 ,生后 2wk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 ,并除外病理性黄疸的 6 5例患儿 ,其中男 36例、女 2 9例 ;孕周平均 39 4wk ;第 1产 6 3例 ,第 2产 2例 ;顺产 5 0例 ,剖宫产 15例 ;母亲平均年龄 2 5 3岁 ;母亲健康 (无急、慢性黄疸性肝炎、…  相似文献   

10.
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和平 《中原医刊》2003,30(12):43-44
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我院在开展母乳喂养过程中 ,发现有 2 0 %~ 40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 3~ 4天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生理性黄胆范围。为此 ,我们对10 0例纯母乳喂养的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了血胆红素的观察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出生 ,胎龄 >37W ,体重 >2 5 0 0 g ,阿氏评分 8~ 10分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侧切分娩 5 8例 ,剖宫产 42例。1 2 研究方法和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均早接触、早吸吮 ,2 4小时母婴同室 ,纯母乳喂养 ,不定时按需哺乳。每天记录新生儿哺乳和大小便次数、称体重 …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部分病理性黄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故对新生儿黄疸尽快查明原因及时正确处理至关重要。现将近年来收治的新生儿黄疸 1 2 6例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新生儿黄疸 1 2 6例 ,男 68例 ,女 5 8例 ;原因 :3 1~ 3 7周 84例 ,~ 42周 40例 ,>42周 2例 ,年龄 :出生~ 7天78例 ,8~ 1 4天 3 6例 ,1 5~ 2 1天 1 0例 ,2 2~ 2 8天 2例 ;体重 :1 1 0 0~ 1 5 0 0 g3 2例 ,>40 0 0 g4例 ;母乳性黄疸 5 2例(4 1 .2 % ) ,败血症 1 0例 (7.9% ) ,化脓性脑膜炎 5例(3 9% ) ,肺炎 2 5例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2月-2012年5月出生正常足月新生儿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预防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初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出生后1、3、5d黄疸指数、出生后3d体重下降值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等。结果干预组新生儿初次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新生儿出生后1、3、5d黄疸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生理性黄疸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发生,可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 ,对 1 991年 1月 1日至 2 0 0 0年 1 2月 31日我院收治的 1 93例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 生后 2 4h内出现黄疸或每日总胆红素上升 85μmol/L以上 ;足月儿血总胆红素 >2 0 4 μmol/L ;早产儿血总胆红素 >2 55μmol/L ;黄疸时间超过 7~ 1 0天。研究对象 为 1 991年 1月 1日至 2 0 0 0年 1 2月 31日以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收住院 ,资料完整且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的 1 93例。其中男性 1 37例 ,女性 56例。足月儿 1 6 7例 ,早产儿 2 6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由不同病因引起 ,并有其各自特征。诊断一旦明确 ,治疗效果满意 ,若未及时诊断治疗 ,黄疸加重 ,易造成胆红素脑病 ,留下后遗症。故对新生儿黄疸病因的分析 ,对指导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结了 2 0 0 0 .1~ 2 0 0 1.4间收治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 196例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凡符合病理性黄疸标准[1] 。即①黄疸在出生后2 4小时内出现 ;②重症黄疸 ,血清胆红素 >2 0 5 .2~2 5 6 .5 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 85 μmol/L(…  相似文献   

15.
早期新生儿黄疸光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理性黄疸如治疗不及时 ,可造成核黄疸使新生儿致死致残 ,现将我院 2 4 8例新生儿黄疸光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4 8例新生儿黄疸中男 14 0例 ,女 10 8例。足月儿 2 2 3例 ,早产儿 2 5例 ;体重 <2 5 0 0 g 2 8例 ,>2 5 0 0 g2 2 0例。 2 4 8例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2~ 7月我科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79例。为观察本地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与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与经皮黄胆指数的效果 ,对 2 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与光疗前、后有经皮黄胆指数、血清总胆红素值记录的血清总胆值及经皮黄胆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 4例均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 [1 ]。男 13例 ,女 11例。足月儿 2 2例 ,早产儿 2例。住院时日龄为生后 11h至 2 7d。生后 2 4h内发现黄疸 6例 ,2 4~ 72 h发病 15例 ,72 h以后发病 3例。11例为 G6 PD缺乏症所致病理性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新生儿黄疸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正常足月剖宫产新生儿,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新生儿均进行母乳喂养、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结合抚触、游泳护理,必要时予口服用药。每天经皮测黄疽指数值,并观察记录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提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临床上常见,我科2005年1月~6月采用培菲康对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观察其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症状,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本文观察了72例新生儿黄疸病例,体会到,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特殊生理现象,引起黄疸的原因较为复杂,并有导致核黄疸的可能。做好观察护理,及时为诊治提供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的72例均为住院患儿,诊断为生理性黄疸26例,其中早产儿10例。病理性黄疸46例,其中新生儿败血症18例,感染性疾病10例,新生儿溶血病2例,新生儿头颅血肿6例,,母乳性黄疸10例。2 讨 论2.1 黄疸产生的原因2.1.1 生理…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黄疸期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68例病理性黄疸以及85例生理性黄疸患儿进行TBA测定,同时对病理性黄疸组及50例无黄疸对照组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结果病理性黄疸组TBA及TBIL水平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组(P<0.01);病理性黄疸组TBA、ALT、AST值与无黄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GGT、ALP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清TBA测定可为新生儿黄疸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