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是否具有协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人参皂苷Rg3组(GS-Rg3:10mg.kg-1.d-1灌胃),紫杉醇组(紫杉醇10 mg/kg腹腔内注入,每周2次),联合组(人参皂苷Rg3+紫杉醇,用法同上),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连续用药三周。用药结束后脱颈处死裸鼠,统计各组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率,RT-PCR测定凋亡关键因子Caspase-3水平,电镜观察肿瘤细胞凋亡状态。结果:联合组(人参皂苷Rg3+紫杉醇)抑瘤率明显大于人参皂苷Rg3组和紫杉醇组(P<0.01);联合组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大于紫杉醇及人参皂苷Rg3组(P<0.01),联合组Caspase-3水平最高,与紫杉醇组、人参皂苷Rg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能协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郭敬强  林胜璋 《中草药》2021,52(6):1668-1671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对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裸鼠背侧近右后肢处sc胰腺癌SW-1900细胞建立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人参皂苷Rg3低、高剂量(10、20 mg/kg)组。给药组ip人参皂苷Rg3,对照组ip0.9%氯化钠溶液,每2天1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3d后裸鼠脱颈椎处死,取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裸鼠瘤组织中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裸鼠瘤组织中血管内皮钙黏素(vascularendothelialcadherin,VE-cadherin)、络氨酸激酶受体A2(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receptor A2,EphA2)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g3组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质量显著降低(P<0.05),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P<0.05),VE-cadherin、EphA2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可能通过调控VE-cadherin、EphA2m RNA和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是否具有协同抗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人参皂苷Rg3组[GS-Rg3:10mg/(kg.d)灌胃],紫杉醇组(紫杉醇10mg/kg腹腔内注入,每周2次),联合组(人参皂苷Rg3+紫杉醇,用法同上),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连续用药3周。用药结束后脱颈处死裸鼠,统计各组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联合组(人参皂苷Rg3+紫杉醇)抑瘤率明显大于人参皂苷Rg3组和紫杉醇组(P<0.01);联合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活性最低,与人参皂苷Rg3组、紫杉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能协同抗胃癌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方联合5-Fu对荷人胃癌移植瘤裸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移植性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5-Fu组及新加良附方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给药组(新加良附中剂量+5-Fu组)6组。新加良附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 g·d-1·kg-1、5 g·d-1·kg-1、2.5 g·d-1·kg-1;5-Fu组给药剂量为17mg·d-1·kg-1;空白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新加良附方联合5-Fu组剂量为新加良附方中剂量(5 g·d-1·kg-1)联合应用5-Fu(17 mg·d-1·kg-1)。给药结束后,采用免疫学方法(ELISA)检测裸鼠血清中VEGF、b FGF的含量。结果:VEGF含量显示:联合给药组,5-Fu组,新加良附大、中、小剂量组裸鼠血清中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新加良附各剂量组对VEGF含量减低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组VEGF含量低于5-Fu组、新加良附中剂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 FGF含量显示:联合给药组,5-Fu组,新加良附大、中、小剂量组裸鼠血清中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新加良附方可以下调人胃癌裸鼠的血清中VEGF、b FGF表达水平,提示新加良附方具有一定抗胃癌新生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参皂甙Rg3对裸鼠原位移植的人乳腺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Rg3)对裸鼠原位移植的人乳浸润性导管癌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位移植了人乳浸润性导管癌的雌性裸鼠15只,随机分成3组:Rg3组、环磷酰胺(CTX)组和对照组,分别用Rg3、CTX及对照剂灌胃56天,处死后病理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结果:Rg3组的MVD及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g3能抑制人乳浸润性导管癌移植瘤的血管生成,这可能与肿瘤内VEGF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是否具有协同抗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人参皂苷Rg3组[GS—Rg3:10mg/(kg·d)灌胃],紫杉醇组(紫杉醇10mg/kg腹腔内注入,每周2次),联合组(人参皂苷Rg^3+紫杉醇,用法同上),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连续用药3周。用药结束后脱颈处死裸鼠,统计各组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联合纽(人参皂苷Rg^3+紫杉醇)抑瘤率明显大于人参皂苷Rg3组和紫杉醇组(P〈0.01);联合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活性最低,与人参皂苷Rg3组、紫杉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结论:人参皂苷R邸联合紫杉醇能协同抗胃癌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槲皮素联合TNP-470对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组织中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和血雷内皮细胞生长凼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异体移植瘤模型.接种后4 d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l/只,于接种后第4d开始腹腔注射,1次,d,共16次;TNP-470组:TNP-470(30mg·kg-1·d-1)溶于0.2 ml丙二醇中,于接种后第4d开始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7次;槲皮素组:槲皮素(5mg·kg-1·d-1)溶于0.2ml生理盐水中,余同对照组;联合组:按TNP-470组和槲皮素组用药.肿瘤接种后24d,处死后剥离皮下肿瘤称湿重后固定标本,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肿瘤组织ES和VEGF的表达,剖胸观察肺转移结节数.结果 各治疗组肿瘤湿重和肺转移结节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联合组最低(P<0.01);联合组移植瘤组织中ES表达最高(P<0.01),而VEGF表达最低(P<0.01).肺转移结节数和瘤湿重均与ES呈负相关,与VEGF则呈正相关.结论 槲皮素协同TNP-470可能通过促进ES表达,抑制VEGF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脾消癌方对大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肝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拮抗大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10只BALB/C-nu裸鼠作为空白组,其余裸鼠建立人大肠癌细胞肝转移裸鼠模型,建模3 d后取存活裸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消癌方组(41.6 g·kg-1),人参皂苷Rg3组(5.2 mg·kg-1),各组裸鼠灌胃相应药物及生理盐水4周后脱颈处死,观察各组裸鼠肝转移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TEN),磷酸化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PTEN),Akt,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健脾消癌方及人参皂苷Rg3组肝转移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p-PTEN,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肝组织中p-PTEN,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p-PTEN,p-Ak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TEN,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PTEN,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健脾消癌方组与人参皂苷Rg3组PTEN,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消癌方可拮抗大肠癌肝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PTEN蛋白表达,降低p-PTEN,p-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SⅡA)对裸鼠人肠癌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DMSO组)、TSⅡA低、中、高剂量组(0.5,1,2 mg·kg-1·d-1)和5氟脲嘧啶组(50 mg·kg-1·2d),连续给药21 d后处死裸鼠,取出瘤体,测量瘤体大小及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的微血管密度(MVD);ELISA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瘤体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TSⅡA低、中、高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25.6%,46.7%,59.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MSO组、TSⅡA低、中、高裸鼠瘤体MVD计数分别为(60.8±7.0),(47.5±6.7),(31.3±4.2),(20.5±4.1)个,各组与DMSO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ELISA结果显示,TSⅡA低、中、高剂量组裸鼠血清VEGF表达量分别是DMSO组的0.94,0.84,0.73倍,差异显著(P<0.01).TSⅡA各组瘤体中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在细胞总蛋白和核蛋白中均显著降低,并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效应.结论:TSⅡA能够抑制裸鼠人肠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微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和Rb1对睡眠干扰致SD大鼠认知和运动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莫达非尼组(Modafinil,300 mg·kg-1)、Rg1高剂量组(Rg1,12 mg·kg-1)、Rg1低剂量组(Rg1,6 mg·kg-1)、Rb1高剂量组(Rb1,12 mg·kg-1)、Rb1低剂量组(Rb1,6 mg·kg-1)。滚筒适应3 d后开始连续15 d睡眠干扰造模并同时进行给药,于第15天开始自主活动实验、步态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经过连续15 d的睡眠干扰后,模型组大鼠的自主活动和步态行为均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在水迷宫中潜伏期明显增加,穿台次数显著下降,而莫达非尼和人参皂苷Rg1和Rb1各给药组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睡眠干扰大鼠的自主活动,增强大鼠左右肢的协调性,降低水迷宫中潜伏期。结论:两种人参皂苷Rg1和Rb1对睡眠干扰15 d后SD大鼠的认知和运动能力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联合顺铂对荷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转移瘤裸鼠的抑制作用。方法: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6组:荷瘤空白对照组(A组);不同Rg3浓度药物组:2.5 mg/kg(B组)、5 mg/kg(C组)和10 mg/kg Rg3(D组);Rg3和顺铂联用组(E组);顺铂阳性对照组(F组)。分别从裸鼠体重、转移瘤体积变化及相对肿瘤增殖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NK细胞活性检测观察各组情况。结果:给药6天后,F组裸鼠体重呈显著下降(P〈0.05),E组体重呈极显著下降(P〈0.01)。E组给药6天后,荷瘤裸鼠的瘤体积显著下降,作用明显强于Rg3 C组和F组。D组12天后与A组比较瘤体积显著下降。Rg3 5 mg/kg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脾细胞NK活性有显著的增强作用(P〈0.05)。各剂量Rg3腹腔注射给药对LPS诱导的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联合顺铂作用于荷卵巢癌裸鼠比两者单独用药具有更强的抑制肿瘤的作用。一定浓度的Rg3能刺激荷瘤裸鼠NK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卵巢癌应用化疗的同时联合应用Rg3可能会增效解毒、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VEGF、HIF、eNOS mRNA的表达及安心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0只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麝香保心丸组(80mg·kg-1·d-1)、安心颗粒小剂量组(0.4g·kg-1·d-1)、安心颗粒中剂量组(0.8g·kg-1·d-1)、安心颗粒大剂量组(1.6g-kg-1·d-1),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药组每天上午8时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用药剂量分别按动物体表面积换算),每天1次,分笼饲养,自由饮食。6周后处死大鼠,取梗死区心肌组织总mRNA,用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HIlF-1、VEGF、eNOS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安心颗粒各剂量组与麝香保心丸组心肌组织中HIF-1、VEGF、eNOS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麝香保心丸组与安·心颗粒各剂量组相比,心肌组织中HIF-1、VEGF、eNOS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心颗粒通过诱导心肌HIF-1、VEGF、eNOS mRNA的表达,促进血管的新生,对缺血性心肌的血管重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狼毒乙素(ECB)对 U14宫颈癌的荷瘤小鼠,以及新狼毒素A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① U14宫颈癌的腋下移植瘤小鼠各50只,各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灌胃分别给予狼毒乙素(ECB)高、中、低组(12、10、8mg/kg),阳性药组灌胃给予环磷酰胺(50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d后处死动物剥离瘤组织称质量,计算抑瘤率。②雄性裸小鼠20只,皮下接种DU-145细胞,随机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于癌细胞种植第2天起,对照组每天喂饲0.9%氯化钠溶液,用药组每天喂饲新狼毒素A15rag·kg-1·d-1。记录用药第2—7周末时移植瘤的平均体积。结果:①狼毒乙素(ECB)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 U14宫颈癌的抑瘤率分别为66,40%,49,61%,44.14%;②用药组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第3周末至第7周末的移植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均〈0.001)。第7周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的生长抑制率达到65.34%。结论:狼毒乙素(ECB)对小鼠宫颈癌U14有显著抑制作用;新狼毒素A可以显著抑制DU-145肿瘤的生长,提示该药对AIPCa有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滋肾清肝代平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30 mg·kg-1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滋肾清肝代平方低剂量组(灌胃400 mg·kg-1·d-1)、中剂量组(灌胃800 mg·kg-1·d-1)、高剂量组(灌胃1200 mg·kg-1·d-1)及罗格列酮治疗组(灌胃4 mg·kg-1·d-1)。以滋肾清肝代平方低、中、高剂量持续给药30 d后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的含量及口服糖耐量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清肝代平方可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FBG、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耐量实验(OGTT)中糖负荷后120 min血糖水平(P<0.05),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和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P<0.05)。结论:滋肾清肝代平方能有效地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纠正脂代谢紊乱,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宁胶囊(QLNC)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过程中对炎症因子IL-10、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BPH模型组,保列治治疗组(0.5mg.kg-1.d-1),前列宁高、中、低治疗组(2.25g.kg-1.d-1、4.5g.kg-1.d-1、9g.kg-1.d-1),每组10只,采用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法建立大鼠BPH模型(5mg.kg-1.d-1)。28天后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和体积、指数及病理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10、TNF-α表达情况。结果:QLNC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指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小,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RT-PCR显示QLNC能增强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10表达,降低TNF-α表达。结论:QLNC能明显抑制大鼠前列腺组织增生,降低炎症因子TNF-α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提高IL-10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表明QLNC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可能是治疗BPH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复方守宫散对VEGF、bFGF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血管生成的机理。方法裸鼠皮下接种人胃癌MKN-45细胞悬液,待肿瘤直径长至0.5cm左右,随机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FU、I、2、4mg/kg/d复方守宫散进行干预,共6周。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计算肿瘤体积。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复方守宫散对裸鼠皮下胃癌组织中VEGF、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各组裸鼠肿瘤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复方守宫散各组及5-FU组肿瘤体积及重量小于生理盐水组(P〈O.05),而且复方守宫散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5-FU的抑瘤效果强于中、高剂量复方守宫散(P〈O.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复方守宫散和5-FU均能下调裸鼠皮下胃癌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P〈O.05),并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复方守宫散中低剂量组VEGF表达高于5-FU组,复方守宫散各组bFGF表达亦高于5-FU组(P〈O.05)。结论复方守宫散抗血管生成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bFGF的表达,导致肿瘤血管生成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鬼针草水提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NO、IFN-γ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种小鼠,月龄2~4月,平均月龄3月,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A)、模型组(B)、鬼针草水提物低(C)、中(D)、高(E)剂量组。C、D、E组分别用2.5 g·kg-1?d-1、5 g·kg-1·d-1、10g·kg-1·d-1鬼针草水提物灌胃,A、B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3W后模型组和鬼针草水提物组小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LPS(脂多糖400μg/kg)建立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ALT、GGT、NO、IFN-γ水平和肝匀浆中MDA、SOD的含量,肝组织HE染色作病理切片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鬼针草水提物组ALT、GGT、NO、IFN-γ、MDA均明显降低,GSH-PX 活性明显增高,肝细胞水肿、变性等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鬼针草水提物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NO、IFN-γ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具有较强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归脾汤对小鼠镇静催眠及记忆巩固性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组、归脾汤高剂量组、归脾汤中剂量组、归脾汤低剂量组。阳性组给予安定片5 mg.(kg.d)-1和安神补脑液800 mg.(kg.d)-1治疗,归脾汤高剂量用药为归脾汤2 000 mg.(kg.d)-1、归脾汤中剂量组用药为归脾汤1 000 mg.(kg.d)-1、归脾汤低剂量组用药为归脾汤500 mg.(kg.d)-1。测定5 min内小鼠的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和测定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小鼠皮下注射亚硝酸钠(NaNO2)120 mg.kg-1,制得记忆巩固障碍小鼠模型,记录小鼠第一次跳下跳台的时间(即触电潜伏期)及小鼠10 min内跳下的次数(即错误次数)作为记忆指标。结果:小鼠的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明显减少(P〈0.05),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P〈0.05或0.01),明显地增加小鼠大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P〈0.05或0.01),触电潜伏期有一定的延长,均可减少小鼠10 min内的错误次数(P〈0.05)。结论:归脾汤有一定的镇静催眠和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