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圆广 《广东化工》2013,(21):127-128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模拟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硅酸钠(Na2SiO3)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证实表明:在溶液pH值为6,PAFC与Na2SiO3投加量比值为5∶1,温度为55℃,搅拌时间为5min时,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88.89%,经处理后水的吸光度为0.3394.  相似文献   

2.
王圆广  赵丹 《辽宁化工》2014,(9):1131-1133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证实表明:在溶液pH值为7,PAFC与PAM投加量比值为5:2,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10 min时,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72.63%,经处理后水的吸光度为0.3037。  相似文献   

3.
以电镀废盐酸、铝酸钙粉为原料,采用酸溶一步法制备絮凝荆聚合氯化铝铁(PAFC),进行了生活污水和模拟酸性黑印染废水的处理试验,并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对比.结果表明,当PAFC投加量20mg·L-1,pH=8,搅拌强度250 r·min、60 s,20 r·min-1,10min,温度20~40℃时,对生活污水有最佳的絮凝效果,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7%和38.2%;当投药量为90mg·L-1,pH=9,沉淀时间为30min时,对模拟酸性黑印染废水有最佳的絮凝效果,脱色率达86.5%.PAFC对生活污水的浊度、COD去除率和对模拟酸性黑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均优于PAC.  相似文献   

4.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证实表明:在溶液pH值为5,PAFC投加量为700mg/L,PAM的用量为4mg/L,温度为20℃,搅拌时间为5min时,对印染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86.2%,经处理后水的透光率可达88.6%。  相似文献   

5.
无机混凝剂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无机混凝剂(PAFC和PAC)与壳聚糖(CTS)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调理污泥脱水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混凝剂调理。当无机混凝剂PAFC和PAC投加量(以干污泥量计)分别为60 mg/g,CTS投加量(以干污泥量计)为3.0 mg/g时,PAFC+CTS、PAC+CTS调理污泥比阻比原泥分别降低了87.90%和84.93%,滤饼含水率降到76.3%和76.9%,污泥平均粒径从原来的8.70μm分别增大至59.07μm和54.69μm。相同投加量下,PAFC+CTS联合调理的污泥脱水效果优于PAC+CTS联合调理。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壳聚糖聚合氯化铁(CTS-PFS)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将其用于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比CTS和PFS好。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 H值为5,CTS-PFS投加量为150mg/L,絮凝时间为25min,絮凝温度为30℃。在最佳条件下,脱色率可以达到91.7%。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合磷酸氯化铝铁(PPAFC)与聚丙烯酰胺(PAM)制备的复合絮凝剂聚合磷酸氯化铝铁-聚丙烯酰胺(PPAFC-PAM)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表明,在聚合温度35℃,p H=4,n(PPAFC):n(PAM)=4:1,搅拌时间为5 min时,废水的吸光度由2.420 8降为0.351 1,COD去除率达到88.47%,得到较为满意的处理效果。与PPAFC、PAFC的絮凝效果相比,PPAFC-PAM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在吸光度的降低及COD去除方面有着更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复合铝铁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印染工业园废水集中处理厂的印染废水,选择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氯化铝铁(PAFCS)进行絮凝预处理,研究了投药量、初始pH及温度对有机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结合过程ζ电位变化探讨了絮凝机理,对絮凝剂的污泥产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pH=10.0,投药量为620 mg/L时,PAFC、PAFCS的COD去除率分别达到52.6%、43.6%,污泥产率系数分别为1.33、0.80 g/g。与PAC、PFS等常规絮凝剂相比,复合铝铁絮凝剂的处理效率高、投药量低、污泥产量少,可在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印染废水的COD和浊度为指标,考察氧化-混凝法(Fenton试剂-PAFC-CPAM)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Fenton试剂单独处理印染废水时,在pH值为4, FeSO4和H2O2的投加量分别为0.3、 1.32 g/L时,COD的质量浓度和浊度分别降至602.3 mg/L和60 NTU。Fenton试剂与PAFC(0.5 g/L)联合处理时, COD的质量浓度和浊度分别降至484.6 mg/L和38 NTU,继续投加6 mg/L的CPAM后, COD的质量浓度和浊度分别降至419.9 mg/L和25 NTU, COD去除率达到了51.22%。Fenton试剂-PAFC-CPAM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试剂。  相似文献   

10.
谈牧  蒋文举  高伟 《四川化工》2007,10(6):42-45
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制备了新型复合絮凝剂,并将其用于处理高岭土模拟废水.当CPMA与PAFC的质量比为1:4时,絮凝效果最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通过微波作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已接枝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上,形成了新型复合絮凝剂.该复合絮凝剂pH适应性宽,投加量少,成本低.当模拟废水pH值为6~9、投加量为1.8mg/L时,去浊率可达到9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佛山市某印染污水厂拟进行工艺改造。废水处理主体工艺计划采用"调节+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及洗水,并提出两个组合方案。通过分析8个不同进水(不同比例的印染废水和洗水混合)的模拟系统运行的效果得到:各处理系统的出水达标,酸化池、氧化池的HRT最佳值为10 h。氧化池处理效率随HRT的变化和酸化池类似。系统的处理效果在一定的有机负荷范围内随浆染废水比例增大而增强,单独处理水洗废水效果最差,最佳比例为1:1。说明系统能够承受较大的印染废水冲击。牛仔布漂洗废水及其他印染废水混合进行集中处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刘辉  赵翠  李萍 《当代化工》2014,(5):806-808
印染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以及COD,BOD,SS(悬浮物)和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采用单一的技术很难将这些污染物完全去除。主要介绍了水解酸化,混凝,微电解,Fenton和MBR等集成处理技术在印染废水方面的处理现状,并对未来对废水处理的集中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COD值比较不同形态的铁和碳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煤灰优于石墨,铁末优于铁屑。正交实验确定废水处理的最佳条件为:用铁末和烟煤灰作为原料时,m(铁):m(碳)=1:2,pH=3.0,处理效果随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变好。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了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K2FeO4既具有强氧化性,同时Fe(Ⅵ)的还原产物Fe(Ⅲ)又可以作为混凝剂,因此能很好去除印染废水CODCr,并且处理成本较低。本文用K2FeO4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H为9,K2FeO4最佳投加量40 mg/L,氧化反应时间15 min,沉降时间45 min,处理不同绍兴印染企业的印染废水,其CODCr去除率均达到了73%~84%。  相似文献   

15.
印染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水质变化大、可生化性差及色度高等的特点。本文介绍了采用添加优势菌的ABR-CASS-混凝沉淀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工程实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工艺可行,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一级标准,47.3%出水可回用于漂洗工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自制负载Fe2O3及Co2O3的竹炭-壳聚糖复合材料,在电催化作用下对模拟印染废水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对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当竹炭与金属氧化物质量比为5∶1,壳聚糖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9∶1,竹炭(负载金属氧化物)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00∶1,最佳焙烧温度600℃时制备的竹炭-壳聚糖复合材料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最优化条件下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正交条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竹炭壳聚糖复合材料在投加量为3g,电压为9V,电解质质量0.4g,电催化时间为2h,pH为5时,对有机物有最好的去除效果。电催化时间为2h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最高,且对酸性品红的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能达到94%。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工艺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壳聚糖(CTS)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与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进行季铵化反应,得到了取代度较高的壳聚糖接枝物,确定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n(NaOH)/n(CTA)=1.1:1,n(CTA)/n(CTS)=5:1,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78℃。合成的产物能完全溶于水,并将产物对马铃薯淀粉厂废水进行了絮凝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对污水的絮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粉煤灰和盐酸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混凝剂的方法,确定酸浸反应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0℃,反应时间2h,盐酸浓度4mol/L。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剂最佳优化条件为在碱化度为2,n(Fe)/n(Al)为1:1。混凝剂在投加量为30mg/L(有效含量),pH为6.5~8.0之间时,浊度去除率达91.86%,在同等条件下PAFC明显优于PFC、P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