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燕 《河北医学》2012,18(9):1298-1300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昏迷的院前急救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至9月入我院急救中心进行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共1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并实施预定的护理干预,后进行回顾分析护理干预措施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均解除危险症状,被安全转至院内,其中16例患者在5-20 min 内逐渐清醒.结论:院前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及早确诊、急救及时,加强护理,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充分认识院前急救现场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诊断及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减少患者脑细胞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14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现场14例患者全部确诊,其中11例患者经静脉推注25%葡萄糖60-100ml在现场及转运途中逐渐恢复意识(约2-10min),2例入院后逐渐恢复意识(约20min左右),1例入院后意识一直未恢复,呈植物人状态(后续跟踪)。结论对院前昏迷患者既往有糖尿病者要及时应用便携式血糖仪快速明确诊断并给予救治,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较为合理的救治,为院内救治创造条件,以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特征、诱发因素和误诊原因.结果 9例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入院前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入院后快速测血糖1.3~2.7 mmol/L,立即静注50%葡萄糖注射液40~60 ml,症状改善.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昏迷,临床表现往往与急性脑血管病症状相似,误诊考虑与对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认识不足、病史询问不详,对拟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未常规开展快速测血糖检测有关.应重视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点,及时作快速血糖检测,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4.
冷晓晖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802-3803
目的提高院前对低血糖症的认识及强调现场快速血糖测定的重要性。方法现场及时用便携式血糖仪对28例疑似低血糖急诊患者检查血糖,证实血糖值均低于2.8mmol/L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注射,继之以10%葡萄糖持续静滴治疗。结果现场症状完全缓解8例(其中4例患者清醒后拒绝去医院治疗),接回急诊科继续救治14例,转入住院10例。结论对低血糖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抢救成功、防止患者发生昏迷甚至死亡的关键,而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及时快速地进行现场血糖测定是早期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37例急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7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救治来讨论快速血糖测定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现场行快速血糖检查后紧急处置31例,未行快速血糖检查仅给予一般急救处理6例。结果29例在5~20min内慢慢苏醒,症状缓解及消失,其中4例患者清醒后要求不去医院,其余患者均到医院继续治疗。17例患者在急诊室留观,反复调测血糖24h,病情稳定后出院。17例患者需住院观察治疗,其中3例未作院前血糖检测的患者均需住院治疗。2例院前检测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回院后CT提示合并有脑血管意外收入院治疗。结论院前急救必须配备快速血糖检测仪及相关药品,院前急救过程中对老年糖尿病人出现任何神经系统症状时均应及时测定血糖浓度,以区别脑血管意外,做出及时处置以避免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测定在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抢救的8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前经快速血糖测定明确诊断的42例为院前急救组,自行送来我院急诊经血生化检查明确诊断的44例为对照组。两组明确诊断后均予应用50%葡萄糖(50%GS)40~60ml静推,继以10%葡萄糖(10%GS)500ml静滴。结果: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低血糖昏迷发病至入急诊室时间、接诊至明确诊断时间、昏迷至应用50%GS时间、应用50%GS至清醒时间明显均较短,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院前急救快速血糖测定能及时明确低血糖昏迷的诊断,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对院前急救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慧斌  唐海燕  金雪花 《黑龙江医学》2010,34(7):544-544,546
目的分析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本院急救中心初诊昏迷患者中,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结果急诊低血糖昏迷误诊是医患多方面因素引起的。结论加强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认识,对于昏迷患者常规行快速末梢血糖检测,有助于提高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测定(速测血糖)在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10月经化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的10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院前经速测血糖明确诊断的50例患者为院前急救组,自行送来经血生化检查明确诊断的50例为对照组。明确诊断后均予应用50% GS 40-60 mL静推,继以10% GS 500 mL静滴。结果:院前急救组低血糖昏迷发病至入急诊室时间、接诊至明确诊断时间、昏迷至应用50% GS时间、应用50% GS至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速测血糖能及时明确低血糖昏迷的诊断,为院前急救赢得宝贵时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时的抢救配合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2013年20例老年低血糖患者昏迷后的抢救护理及观察体会。结果:20例低血糖昏迷老年患者均抢救及时转危为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药物饮食观察,及发生低血糖时抢救的及时有效是老年低血糖患者昏迷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郭敬杰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54-2156
目的:分析急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救治的200例AMI患者,采用医院自制院前延迟行为意向调查量表评估延迟行为意向水平,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分析影响急诊AMI患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SPDBI)量表总分为(82.63±5.63)分,平均得分率为61.21%;单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较低、体检频率低、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疼痛较轻均是急诊AMI患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水平较高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急诊AMI患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水平较高受月收入较低、体检率较低、无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疼痛较轻的影响,需针对性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就医观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院前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 选取 2022 年 11 月至 2023 年 8 月在成都市 3 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 368 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 时间窗,将其分为就医延迟组(院前时间>3 h,n=261)和就医及时组(院前时间≤ 3 h,n=107)。采用一般资料 调查问卷、就医决策障碍感知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进行比 较分析。结果 纳入AIS患者的院前中位时间为 8.18 h。与及时组比较,延迟组脑卒中严重程度、不知道溶栓 时间窗的比例、门诊入院率更高(P<0.05)。AIS患者院前延迟与就医决策障碍感知呈正相关(P<0.001),与 社会支持、其他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均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 (11~15 分)、患者拨打 120、首诊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决策时间、就医决策障碍感知是AIS患者院前延迟的独立 影响因素(P<0.05)。结论 AIS患者院前延迟发生率较高,患者拨打 120 频次较低,未来应提高居民脑卒中风险 意识,加强紧急医疗服务的宣传,减少转诊,为高危患者提供社会支持,以缩短院前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误诊的原因及临床救治.方法将2005年1月以来外院转来的以昏迷而急诊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确诊即补充高糖之后意识状况好转.结论糖尿病病人在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的同时,监测血糖波动是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关键.对于昏迷病人应及早查找原因及时恰当处理,可以降低并减少不良损害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林萍清  闵军  刁良彪  阮剑铠  林成实 《中外医疗》2013,(24):45+47-45,47
目的探讨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救治的有效方案。方法该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的65例低血糖昏迷病人,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必要时加以5%~10%葡葡糖持续静滴治疗,并加大血糖的监测力度。结果 40例患者症状缓解迅速,神志转清;19例患者静脉滴注足量葡萄糖后,症状逐渐缓解,神志逐渐清醒;6例患者合并脑水肿加用糖皮质激素和甘露醇后意识逐渐转为清醒;无死亡病例。结论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平时要注重患者教育、低血糖的预防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救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病17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低血糖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老年2型糖尿病志者多见。结论老年低血糖昏迷极易误诊为脑血管病,遇见老年昏迷患者应常规急检血糖,以排除脑血管病,加强糖尿病患者的院前宣教工作,指导合理饮食,正确使用各种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低血糖昏迷患者临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来我院抢救的9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在治疗前测量患者外周血血糖,并予静脉滴注葡萄糖升血糖,确保患者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院前治疗至医院时醒转患者为 A 组,至医院时昏迷程度较院前急救前有好转为 B 组,至医院时仍无变化患者为 C 组,统计三组患者资料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A 组34例,B 组18例,C 组38例,有效率为57.78%。A 组和 B 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要显著低于 C 组(P 〈0.05);A 组以及 B 组患者昏迷时间也显著短于 C组(P 〈0.05)。A 组患者血糖浓度显著高于 B 组、C 组(P 〈0.05)。结论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年龄、血糖浓度、昏迷时间等因素均能影响院前急救的疗效,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一般资料进行评估,以确保急救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刘赞 《中国热带医学》2008,8(8):1400-1400
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如救治不及时,患者发生严重和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极易导致植物状态或死亡。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因机体生理功能减退,药物使用过量,饮食运动不当,记忆力衰减,独居等因素,容易发生低血糖昏迷。了解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特点,早期发现低血糖昏迷患者及昏迷前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相关因素,以期达到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方法对60例60岁以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42例很快清醒,12例并发脑梗死,其中3例死亡,1例并发心肌梗死,5例死亡。结论发病与不合理用药如超量用药相关,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要有充分的认识,应加强宣教工作,做到正确预防,及时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3例拟诊急性脑血管病的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早期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经及时诊断、治疗,均愈后良好。结论:老年低血糖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等易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病,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尽快纠正低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19.
老年低血糖昏迷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减少老年低血糖昏迷的误诊。方法: 收集老年低血糖昏迷1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临床表现,及时确诊、漏诊情况及预后。结果: 及时确诊者8例,误诊为脑血管意外8例,1例因延误诊断时间过长并发心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老年低血糖昏迷临床并不多见,当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时,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20.
覃和平  冉莉 《广西医学》2011,33(7):940-94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7例无症状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中,15例患者意识30 min内恢复,均为服用降糖药后未及时进食所致;另外2例并发脑梗死.结论 低血糖昏迷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