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寿复吹转炉工艺技术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长寿复吹转炉在武钢二炼钢80t转炉上应用的基本工艺和冶金效果。通过溅渣,控制底吹喷嘴表面生长炉渣-金属蘑菇头的内部结构、生长高度和供气面积,不仅可保证良好的底部供气功能,而且有效地保护底吹喷嘴不受熔蚀,形成永久性蘑菇头。使底吹喷嘴的一次寿命与溅渣后转炉炉龄同步,并创造了22766炉的世界复吹转炉炉龄纪录。复吹比100%,始终保持良好的复吹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2.
转炉的顶底复合吹炼技术已在全业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国外转炉复吹技术在底吹CO、底吹气体流量控制、底吹喷嘴布置以及炉底砌筑型式、转炉热补偿和挡渣出钢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指出要使我国的复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与武汉钢铁公司密切合作,为武钢第二炼钢厂研制了一套微型计算机,用以控制转炉复合吹炼底吹供气系统,已于1986年11月13日在三号氧气转炉上一次热试成功。这是我国LBE法首次采用微机控制复吹转炉的底吹供气系统。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底吹供气系统,采用程序控制复吹转炉底吹供气,设定的流量控制范围可达以前的10倍。它能够按照熔池钢液化学元素的反应需要,按程序供给不同的底吹供气强度。  相似文献   

4.
李纯宝  韩晔 《炼钢》1996,12(4):19-25
介绍了鞍钢应用新的研制供气元件进行转炉复吹底吹工艺的底吹气源,底枪布置,供气控制及供气元件的使用和最佳工作状态的控制,使用结果表明,给鞍钢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炉底供气构件是转炉顶底复合吹炼的主要技术关键。它既要满足复吹工艺的特殊要求,又要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与炉衬相当的使用寿命。目前,世界各国复吹转炉的底吹供气方式甚多,大体可分为金属喷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莱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底部供气元件与炉衬实现同步高寿命的方法。选用镁碳质供气砖和双环缝管式喷嘴,均匀分布于炉底同心圆上;根据目标碳含量确定合理的供气制度;通过加长透气砖加快形成金属蘑菇头、针对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底吹吹堵技术以及复吹转炉炉体维护特有的维护技术要点。莱钢3座120t顶底复吹转炉首个炉役平均炉龄20000炉以上,最高26668炉,且实现了底吹与炉龄同寿命。  相似文献   

7.
针对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20t复吹转炉,通过水力学物理模拟对转炉底吹供气进行了优化研究,寻求合理的底吹供气模式并进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转炉底吹对转炉熔池搅拌有很大的影响,喷嘴数目增加,熔池混匀时间有减小的趋势,与喷嘴流量均分模式相比,流量直线模式和“V”型模式混匀时间都得到改善,直线模式更有利于熔池的搅拌;优化后转炉冶炼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转炉终点命中率提高,碳氧积更稳定,达到了强化转炉冶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复吹转炉透气砖寿命和冶金效果,研究了大流量透气砖底吹不对称供气技术。采用水模试验方法,底吹气量按3.3:1分两路供气,每隔1炉交换一次·试验结果表明,供气强度在0.2Nm~3/t.min时,透气砖侵蚀速度与单根毛细管的气体流量成正比。毛细管根数增加1倍,透气砖的供气能力提高1倍。采用大流量大尺寸透气砖不对称交错供气的技术,可使透气砖的侵蚀速度减少50%,寿命提高1倍。转炉炼钢的熔池混匀时间缩短19.2%,铁水脱磷预处理熔池混匀时间缩短63%,复吹转炉的冶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与复吹转炉预埋透气砖和更换透气砖的方法相比,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转炉的复吹炉龄和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复吹转炉透气砖寿命和冶金效果,研究了大流量透气砖底吹不对称供气技术。采用水模试验方法,底吹气量按3.3∶1分两路供气,每隔1炉交换1次。结果表明,供气强度在0.2m~3/(t·min)时,透气砖侵蚀速度与单根毛细管的气体流量呈正比。毛细管根数增加1倍,透气砖的供气能力提高1倍。采用大流量、大尺寸透气砖不对称交错供气的技术,可使透气砖的侵蚀速度减少50%,寿命提高1倍。转炉炼钢的熔池混匀时间缩短19.2%,铁水脱磷预处理熔池混匀时间缩短63%,复吹转炉的冶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与复吹转炉预埋透气砖和更换透气砖的方法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转炉的复吹炉龄和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强化转炉熔池的搅拌,在200 t复吹转炉1∶12的模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底吹非均匀供气对转炉复吹和纯底吹熔池的搅拌混匀效果;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计算了纯底吹条件下,转炉采用底吹非均匀供气时的熔池流体流动。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不同的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中,与底吹均匀供气方案相比,线性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有利于改善转炉熔池搅拌效果,最佳的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的混匀时间比均匀供气降低了19%~25%。复吹时底吹非均匀供气的混匀时间降低程度要比纯底吹的非均匀供气大,即复吹条件下,底吹采用非均匀供气更有利于熔池搅拌混匀。采用线性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时,在熔池内形成了明显的大循环非对称流动,有利于整个熔池内的对流传质,从而缩短了混匀时间。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了强化转炉熔池的搅拌,在200t复吹转炉1∶12的模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底吹非均匀供气对转炉复吹和纯底吹熔池的搅拌混匀效果;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计算了纯底吹条件下,转炉采用底吹非均匀供气时的熔池流体流动。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不同的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中,与底吹均匀供气方案相比,线性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有利于改善转炉熔池搅拌效果,最佳的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的混匀时间比均匀供气降低了19%~25%。复吹时底吹非均匀供气的混匀时间降低程度要比纯底吹的非均匀供气大,即复吹条件下,底吹采用非均匀供气更有利于熔池搅拌混匀。采用线性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时,在熔池内形成了明显的大循环非对称流动,有利于整个熔池内的对流传质,从而缩短了混匀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为了因地制宜利用重庆地区的天然气,开发氧气作底吹气源,使我国的复吹技术结构趋于合理,发展和提高复吹技术水平,重庆钢铁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重庆大学合作开展了具有特色的转炉顶底吹炼研究。重钢六厂在1985年7月建成了包括天然气在内的、具有氧气、天然气、氩气和氮气四种气源的底吹供气系统,把1号炉改造为复吹转炉。  相似文献   

13.
迁钢公司转炉炼钢采用的是顶底复合吹炼工艺,其中底部供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炼钢分厂技术人员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转炉冶炼复吹工艺,研究转炉底吹气体流量、位置对转炉冶金效果的影响,将3座转炉底吹枪的数量、直径作了改变,并合理布置了底吹位置,对整个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状况良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李云  宋启年 《炼钢》1990,6(5):41-45
顶底复吹转炉,普遍都出现过底部供气元件和炉底寿命低的问题;对于顶底吹氧转炉问题尤为突出。本试验是研究底枪熔损和炉底寿命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复吹转炉热模上测定了底枪及其周围炉底的温度分布,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底吹喷枪异常堵塞时复吹转炉的熔池搅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重庆钢铁股份公司复吹转炉生产过程中实际结构尺寸和改造设计的特点,设计制作了复吹转炉冷态模型.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转炉底吹喷枪可能出现的异常堵塞情况,研究了底吹喷枪正常、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等不同工况下,复吹转炉熔池内的搅拌混匀时间与底吹供气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安林 《钢铁》2011,46(2):39-44
针对转炉复吹提钒存在供气能力不足,复吹寿命短,冶金效果不好等问题,开展了底吹透气砖结构优化、底吹供气系统优化设计、复吹提钒工艺及透气砖维护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研究及大量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新技术后可使提钒转炉底吹供气强度提高到0.10 m3/(min·t)以上,提钒复吹长寿化,复吹炉龄大幅提高到7455炉,复吹比100...  相似文献   

17.
王舒黎 《炼钢》1989,5(4):1-8
根据50kg 复吹转炉和顶吹转炉试验结果,分析了底吹 CO_2型复吹转炉的冶金特点和吹炼过程中底吹 CO_2的供气模式。复吹转炉底吹 CO_2供气强度,很难由理论计算求出,应根据各吹炼时期熔池内的主要冶金内容与底气 CO_2之间的关系,结合铁水成分和温度以及所炼钢种的特点,选定各吹炼时期底吹 CO_2供气强度,再制定吹炼过程 CO_2供气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供气强度底吹元件的设计及其在提钒转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供气强度底吹元件的设计及在提钒转炉上的应用情况,对顶底复吹转炉提钒效果和不同底吹供气强度对半钢余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较大的供气强度有利于加强对熔池的搅拌,优化提钒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从底吹气体种类、气量、供气元件三方面介绍了转炉底吹系统的设计特点及要求,结合底吹系统的车间设计、安装特点及相关研究理论分析了转炉底吹系统原理,从而得出底吹系统的正确选择需结合冶炼钢种等因素,并提出底吹系统的优化能有效降低碳氧浓度积,提高钢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100t复吹转炉维护技术,通过采用控制合理的炉底厚度、调整终渣成分、优化溅渣工艺等措施,使炉龄达到8000炉时,转炉底吹供气元件供气效果能够接近设计强度,保证了冶金效果,实现了转炉复吹与炉龄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